【教壇心語】在不公平的世界談公平

THE MERIT TIMES
文/林文瑛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文/林文瑛

美國一個號稱「學生公平入學」的組織,針對哈佛與北卡大學招生採「平權措施」提起訴訟,該國最高法院於日前裁決兩校作法違憲,引發極大爭議。

「平權措施」是美國針對少數和弱勢族裔所推出的優惠待遇政策,希望藉此糾正種族間「根深蒂固的不平等」。以哈佛為例,白人和亞裔學生的SAT分數門檻至少要一三五○分,但非裔和拉丁裔學生只要一一○○分就能錄取。

隔著太平洋,以特種身分升學優待為主題,我們的學生也在五月中上演了一系列的行動劇。然而,相同的主題,不一樣的結局。台灣學生的歧視性語言成為事件焦點,他們的抗議只成為失聲的吶喊,沒有人聽見,也沒有人在意。

首先是台中一中園遊會,有班級以「烯環鈉」作為擺攤主題,活動優惠有一項「任意飲品一件除以壹點三五」,明顯針對原住民考大學可以加分三十五%的政策。

接著是台大的「言論自由月」活動,出現把「火冒三丈」加分三十五%的「火冒4.05丈」海報,並配上「雖然你沒有惡意,但我仍感到很受傷」的文字。最後是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選舉,一組引發霸凌爭議的候選人,也提出「原住民、僑生、體育生入學名額減少」的政見。

這些事件最終在教長遺憾、校長鞠躬、當事人道歉中收場,校方強調會進行懲處及輔導,保障師生「免受歧視」;教長則強調追求「多元族群融合」。遺憾的是,沒有人正面回應學生「公平入學」的訴求;更沒有人提及原住民的「轉型正義」。

事件落幕,一切沒變,歧視和霸凌還是會以不同形式繼續存在:更多自認受到影響的明星學校學生,在內心恨恨地跟著喊「烯環鈉」;不受影響的學生就此認定,原住民學習潛力較差,所以需要加分!最讓人心疼的,是那些「加分」進入較好學校的原住民學生,標籤更明顯了,要忍受的異樣眼光更多了,大人的避重就輕,讓他們成為這些事件的直接受害者。

時代在進化,社會在變遷,公平觀念也會改變。如果連執行了數十年,以正義為目標的美國「平權措施」,在今天都會被認為是對其他學生的「逆向種族歧視」,那麼除了譴責學生的語言暴力外,他們感受到不公平的憤慨,是不是也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一味指責孩子錯誤的行為,並不會讓他們對多元族群產生真心的尊重與包容。人類天生厭惡不平等,從最早的皮亞傑研究就指出,公平是相互尊重的核心概念。沒有彼此公平對待,就不可能相互尊重。

因此,如果我們真的在乎族群和諧,便該把握機會,好好引導孩子體會少數族群適應主流社會所遭遇的文化、語言障礙。即使是幼兒,對於公平的觀念也並非只看資源的分配,更會注意分配的社會意義,何況是青少年?

年輕的孩子不難領悟,如果沒有從「起跑點」的優勢與劣勢來看,所謂的公平,只會加深不公平。因此,「公平」不一定意味著「相同」待遇,也意味著消除「不一樣」的障礙。

要實現理想的多元族群社會,不能靠口號,也不是一蹴可及。但是,如果我們願意多花心力讓學生認識台灣原住民族的美麗與哀愁,他們便會明白,自己所認知的「不公平」,正是這個社會對過去帶給原住民傷害的「公平」補償。

不用在意過去我們沒做什麼,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做。沒有真正的公平教育,就很難有真心的包容與尊重,霸凌與歧視也就不會真正消失。教育者的責任不只是要教導孩子行為規範,更要讓他們有能力、有意願思考彼此的差異,以及公平對待彼此的方式。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