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THE MERIT TIMES
整理/黃朵而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整理/黃朵而

01

西班牙衝浪手莎拉.阿爾馬格羅(Sarah Almagro)18歲時,因感染腦膜炎雙球菌,不得不截除四肢;熱愛衝浪的她,並沒有為此放棄夢想,而是不斷練習、保持正向心態,21歲時,她成功在世界殘疾人衝浪錦標賽奪得銀牌。阿爾馬格羅表示:

「我們都是人,我需要一點幫助,但我的價值不因此比你低。」



02

導演唐福睿是法學碩士,接受近10年法律訓練,還曾任律師執業5年,轉換跑道成為文字及影像創作者後,他依然關注「人權」;例如他最新推出的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就是探討死刑與族群議題,希望能讓弱勢者的故事引起更多討論。唐福睿認為:

「故事可以提供一個對話起點,當我們都看過相同故事後,漸漸了解彼此想說什麼,就能發現差異點。」



03

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2020年退休後,決定投身自己的「未竟志業」──地方創生。2021年,她成立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2022年,她重新走了一遍全台22縣市,一整年的高鐵費用高達30萬元,被譽為「地方創生教母」。陳美伶說:

「我一直覺得人不能閒下來,人生的下半場,要給自己一個定位或方向。」



04

作家梁玉明在中年之際,遭遇一連串難關:母親中風倒下、丈夫確診血癌、女兒腦瘤;面對這些困境,她運用修習超過30年的佛法轉念,不管是家人的病痛或情緒,她全都緩緩接納、慢慢同理,也讓她更專注眼前的美好,對未來無所畏懼。梁玉明分享:

「好事壞事,都是養分。」



05

大體化妝師李安琪從業近20年,不僅送別過經營之神王永慶、知名企業家嚴凱泰,也讓因空難而逝世的軍中高官得以體面離開;對她來說,每位亡者都是人生導師,這些人的生命歷程,讓她理解到「生的可貴,死的可敬」。李安琪說:

「我很感謝這些和我有一面之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為我上了一堂課,留下別處得不到的珍貴體悟。」



06

台灣外籍移工、新住民人數合計起來破百萬,但台灣卻少有專門報導他們故事的媒體;為此,李岳軒在2016年創辦《移人》,記錄他們的故事,他希望透過媒體力量,拉近外籍移民與台灣人的距離,讓社會更包容。李岳軒表示:

「媒體記者是一個帶有理想性的行業,《移人》就是要讓『移人』們在媒體上更平等。」



07

1985年,中國大陸作家麥家讀完《麥田捕手》後,決定成為文學創作者;他強調,閱讀是寫作的最好準備,2017年他開通了「麥家陪你讀書」微信公眾號,陪伴大眾閱讀,他也常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從失敗中成長,因為麥家認為:

「當你嘗到了失敗的味道時,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你也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08

林惠珠從事美髮業30年,偶然幫助女兒完成國小的美勞作業後,她發現自己對摺紙充滿熱忱,便蒐集回收廢棄的紙盒與四色牌,摺出天鵝、花瓶、桌椅等;她的作品除了在理髮廳展示,也時常參加義賣,將錢捐給有需要的人。林惠珠說:

「人能相遇,即是緣分,這些摺紙作品也都是與人結緣的開始。」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