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原則、8配套 金融業使用 AI 首版規範出爐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金融業使用AI的首版規範出爐。金管會昨天宣布,公布金融業運用AI的6大原則及8大配套措施,並確定在今年底之前會公布AI指引,不僅成為金融業在財管、客戶等各面向業務使用生成式AI、Chat GPT的重要規範基礎,且未來若業者違反相關的指引及自律規範,也會被裁罰,金管會將視業者之後的AI使用狀況,必要時最快在明年啟動專案金檢。

金管會綜合規畫處長胡則華說,金管會依行政院「數位政策法制協調專案會議」推動策略,「指引」優於法規、法律,因AI運用在國際上比較慢,先讓各業者發展,一旦業者運用指引方式不恰當,就會把它變成法規、違規後就可以做處理。例如:運用AI導致客戶資料外洩,就依《個資法》規定處理,證期局也正將「機器人理財」法律位階提升到《投信顧法》違者就依規懲處。

該原則名為「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AI)之核心原則與相關推動政策」,金管會主祕蔡福隆對此形容為金融業的AI管理「上位」規範,其後,銀行公會、券商公會陸續訂定自律規範,之後金融業者接著訂定內規。金管會所公布的6大原則,包括建立治理及問責機制、重視公平性及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保護隱私及客戶權益、確保系統穩健性與安全性、落實透明性與可解釋性、促進永續發展。

至於相應的8大配套措施,胡則華說明,包括檢視相關規範並適時進行法規調適、利用AI技術發展監理科技、與國際組織及其他國家金融監理機關進行交流及合作、鼓勵金融業積極參與AI的研發與應用及協助導入最佳實務做法、對金融業者應用AI之實際狀況檢視、責成各金融業公會制訂金融業運用AI系統相關自律規範及最佳實務守則、督導金融機構落實公平對待客戶及金融友善準則,以及透過金融知識宣導活動降低數位落差等措施。

生成式AI產出資訊 金融機構須負責

其中金管會特別強調,金融機構不宜將生成式AI所產生的資訊做為判斷或決策的唯一依據、生成式AI產出資訊宜由金融機構人員就其風險進行客觀且專業的最終判斷等;例如,對所謂的「可解釋性」,胡則華即說明,金融業必須把對AI一開始的引入來源、使用方式這些能夠說明清楚,客戶對AI產生的結果有質疑時,金融機構必須清楚向客戶說明,或是了解如何去改變對AI系統的設計,而不是用了AI,但卻無法管理,像是無法掌握資料判讀的正確性等。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