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改寫亞洲晶片版圖 多國角力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印度和泰國都努力投入半導體製造的投資競賽,希望趁美中關係緊張、供應鏈重組之際搶下機會,改寫亞洲晶片製造的版圖,加上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也各自使力,情況有如「一場混戰」。

莫迪政府去年批准91.4億美元(約新台幣2920億元)支持國內半導體和面板製造。美國半導體大廠美光(Micron Technology)6月宣布在莫迪老家古茶拉底省設廠,2024年投產。台灣的鴻海集團也有意前往布局。只不過印度基礎設施,例如電力供應,仍讓外界深感憂慮。但日本半導體設備廠商Disco執行副總裁Noboru Yoshinaga認為,美商建廠顯示「勢頭變了」。

在泰國,負責外國投資政策的投資促進委員會(BOI)祕書長納利主張,泰國是能避開美中關係緊張影響的中立國家。

泰國政府已擴大晶片公司能受惠的稅務減免,例如供應鏈上游公司進入泰國,免徵公司稅13年,以前是8年。泰國盼能拉攏前端製程業者,例如設計半導體和蝕刻晶圓,這些被視為比切割和封裝等後端製程要先進。

東南亞國家 星馬較具優勢

多年來,前端製程通常在台、日、韓,而東南亞國家擁有後端製程工廠,但往後也許有所不同:根據泰國媒體,BOI已與台積電商討,希望台積電進入泰國。

其他東南亞國家也想方設法擴大半導體產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具先發優勢。星國由政府協助格芯(GlobalFoundries)取得土地,該公司斥資40億美元在那裡蓋新廠,9月投產,而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和法商Soitec也都擴大在這個城市國家的產能。大馬則有德國巨擘英飛凌(Infineon)支岀50億歐元(約54.5億美元)擴建現有設施,投入下一代半導材料碳化矽;英特爾為了後端製程,計畫在截至2031年的10年間投資300億馬元(約64.9億美元)。

越南也有三星電子和英特爾的生產和研發設施。當局下令要為半導體和數位轉型,訓練出3萬到5萬名工程師。 

沙烏地、阿聯 搶買Nvidia晶片

此外,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正買進數千顆輝達(Nvidia)高效能晶片,希望運用這種對構建人工智慧(AI)軟體至關重要的晶片,成為AI領導者,加入全球AI軍備競賽。

知情人士透露,沙國透過公共研究機構阿布都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買進至少3000顆輝達最先進AI晶片H100,共價值1.2億美元,2023年底到貨。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