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百年南門市場二度歸航

THE MERIT TIMES
文/丹青
字級
收藏文章
19觀看次
通透明亮的南門市場新大樓。圖/丹青
文/丹青

兩度搬遷的南門市場,九月即將展開試營運,中秋節後可望正式開市,台北市城南地區又有嶄新、舒適的市場可以買菜了。

南門市場是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公有傳統市場,清領末期,即有攤商集聚台北南門城外做生意,當時稱為「南門外集市」;日本治台後的一九○七年,由於總督府在城南興建大量官舍,住民漸多,乃將此集市改建為磚造平房,名為「千歲市場」。

同期新興的市場還包括大稻埕市場(今永樂市場)與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亦稱西門市場),以及士林市場等。一九四○年代,千歲市場因室內空間不敷使用,還在室外增設攤位,堪稱是當時台北最具規模、貨色最齊全的市場。

一九四五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將千歲市場改名為「南門市場」,同時因不同省籍官員接收了此處的日本官舍,也開始販賣來自大陸其他省份的物資。南門市場因此成為著名的南北貨市場,有些攤販亦開始賣起熟食料理。

一九七九,台北市各區籌建行政大樓,南門市場也因日漸老舊,原本平房全數拆除,重建為地下二層、地上十層的古亭區行政中心(一九九○年,因古亭區與城中區合併,改名為中正區行政中心)。新大樓興建期間,原南門市場攤商暫遷至南海路營業。

這是南門市場攤商第一次搬遷,為期兩年。一九八一年六月,全體攤商遷入新大樓內,地下一樓販賣生鮮食材,一樓經營南北雜貨與熟食菜餚,二樓則販售服飾精品等。南門市場為民眾採購生鮮食材與各式菜餚的集散地,並以北方糕點、各式醬料與特色熟食聞名,過年時擠滿採買年貨的人潮,端午節時,市場內的湖州粽子店更是大排長龍。

二○一二年,台北市政府發現,這棟使用了三十餘年的大樓竟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區域氯離子超標,被判定為「海砂屋」,再次面臨拆除改建的命運。市府規畫於二○一六年配合捷運萬大線施工進行拆除,重建一棟與捷運共構的新大樓,南門市場攤商則暫時遷到杭州南路及愛國東路的中繼市場。此次搬遷的特色是團進團出,展現出市場管理委員會的團結精神。

改建後的南門市場位於新大樓地下一層到地上二層,一樓規畫為熟食、南北貨區,二樓為百貨飲食,地下一樓則是生鮮蔬果區,二百五十四個攤商二度歸航。新大樓採用大面落地窗設計,打造通透明亮的氛圍,一改傳統市場的昏暗形象,又與捷運共構,以後到南門市場買菜、購物將更加便利。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