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創走不出去 外銷比僅1成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匯聚台灣文創產品的文博會,總是吸引滿滿人潮。圖為二○二二文博會工藝館的「旅物SHOP」特展。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文化部今年推動文化成年禮金政策並可望常態化,不過,立法院預算中心日前公布的報告指出,政府推動文創產業發展逾二十年,文創產業仍以內需市場為主,近十年整體文創產業外銷比率僅占一成,文化產品貿易多年逆差。報告也示警,在少子女化趨勢下,未來台灣文化消費人數漸減,高度依賴內需市場的文創產業須及早因應。

立法院預算中心日前公布「近年中央政府扶助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執行概況及成效之探討」,統計二○一一到二○二一年,十五項文創產業每年的內銷與外銷比率。其中出版產業和電影的外銷比率,二○二一年只約百分之三;音樂與表演藝術、廣播電視,兩者外銷比率都只有百分之一。

前年外銷比率最高的產業,分別為三成六的數位內容產業、兩成六的產品設計,與一成四的設計品牌時尚,十五項文創產業二○二一年的整體外銷比率僅約一成一。

外界認為,新冠疫情疫情影響外銷,但除產品設計和數位內容產業,其他十三項文創產業在疫情前的二○一九年,和受疫情影響的二○二一年相較,外銷比率幾乎沒有變化;若再分析近十年數據,除數位內容產業外銷比率增兩成、設計品牌時尚增一成六、流行音樂增百分之五、工藝產品減少一成二之外,其他文創產業幾乎沒有變化。

文化部表示,疫情趨緩,世界各國逐步重啟國際交流,台灣文化團隊也已陸續重返國際舞台,為改善我國影視音文化內容製作經費與國際差距仍大,且政府預算不足,無法捲動民間資金進場現況,文化部已向行政院提出「文化黑潮計畫」,盼消弭文化產品貿易逆差。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