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為什麼會忘記?

THE MERIT TIMES
文/Sven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圖/yapei
文/Sven 

「我昨晚做了一個好怪的夢啊,可惜醒來後就忘了。」

忘記夢境,這是多數人都有的經驗,但是到底是什麼原因?

回答這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人為什麼會做夢吧!

生理心理 產生夢境



做夢的原因很多,從腦部的活動方面來看,做夢是大腦鞏固、加強記憶的運作,也是大腦「整頓」、「清理」、「重播」腦部資訊的過程,但也可能只是大腦在睡眠時的附帶活動,沒有重要的意義或目的。

就心理層面來看,人入睡後自我防衛降低,白天壓抑的情緒便藉由做夢釋放出來;換句話說,夢境實際是反映出意識中較深層的渴望、擔憂或需求。

從睡眠的結構來看,我們每晚睡覺大約90分鐘就會經歷一個睡眠循環或周期。每個循環又包括兩個淺睡期、一個深睡期(以上屬於非快速眼動期)以及快速眼動期等4個階段,由淺入深再回到淺,這個過程約略是:「清醒→淺睡期→深睡期→淺睡期→多夢的快速動眼」。

每一個睡眠循環,可能產生一個夢,且通常發生在快速眼動期。以一個夜晚6~8小時的睡眠為例,可經歷4~6個睡眠循環,也就是至少發生4~6個夢。在非快速動眼期並不是沒有夢,只是較少而已;換句話說,我們做夢的實際數量要比意識到的要多。

科學研究也顯示,人10歲以後每晚可做3~6次夢,每個夢約5~20分鐘,但做完夢後5分鐘,會忘掉夢境的50%,睡醒後會忘記90%。因此,說自己不做夢的人,其實只是不記得而已。

既然做了這麼多夢,為何都忘光光呢?原因大概有下列幾個:

遺忘夢境 不外4因



不值得被記下

夢的內容愈怪、愈不熟悉,愈容易被記住。相反地,我們會忘記夢境,可能是因為是它太枯燥無聊,不值得被記下,或是太零碎、缺乏邏輯,無法被清楚記下。

褪黑激素太少了

褪黑激素的作用可以調節睡眠和清醒模式。研究顯示,褪黑激素較多的人,夢境生動活潑,較有情緒性,因此不容易被忘記;褪黑激素少的人,做夢相對少,夢境也相對模糊、平淡、無趣,因此醒來就忘。

海馬區「晚睡晚起」

我們大腦中的海馬區負責長時記憶的存儲、轉換和定向。在大腦各區域中,它是最晚入睡,也最「晚醒」,在睡眠中也很活躍。有研究顯示,海馬區在經過一整夜工作後,在我們醒來時都還沒有「開機」,因此來不及記住夢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上一秒還記得夢的內容,下一秒就忘記的原因。

與腦部特定的傳導物質有關

有些科學家認為,神經傳遞物質的特殊反應很可能是造成醒來後忘記夢境的主因。

夢與睡眠 略有關聯



除此之外,是否能記住夢境還跟性別、年齡、飲食習慣、人格特質等因素有關。比方說,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記住夢境。人從大約20歲左右,開始對夢境的記憶力就會開始衰退。另外,常做白日夢、富有創意、善於思考、修習冥想的人,也比一般人容易記得夢的內容。

常聽有人說自己一晚幾乎沒睡,都在做夢。做夢就表示睡不好,真是這樣嗎?

事實上,做夢並非代表睡不好!或者應該這樣說,做夢不是睡不好的主因,反而是因為睡不好才會記得夢境。換句話說,醒來後一直記得夢的內容,可能表示睡眠品質不好;一覺起來卻發現把夢都忘光了,反而代表你睡了一個不錯的覺呢。

所以呢,別再說「我整晚都在做夢,都沒有睡了」,因為這句話是不正確的。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