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網漁船探撈 雲嘉多塑膠海廢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70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由於台灣尚無針對流刺網作業漁船在捕撈過程中,遇到海水中下層漂流海洋廢棄物的相關研究,因此環團與雲林在地漁民合作,日前公布調查結果,發現雲嘉沿海仍以塑膠類海廢為最大宗。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及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日前發表《近沿岸刺網漁船海廢紀錄報告》。該計畫是海洋委員會海保署所支持的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主要是由雲林縣口湖鄉台子村10艘以刺網漁法為主的近沿岸作業漁船與漁民,共同參與完成。

根據漁環中心本次計畫彙整海廢進行分析,從2023年第1季到第3季,參與的漁民船隊總共完成504筆調查,帶回4680件海洋垃圾,總重量達13.59公斤。

研究顯示,雲嘉沿海海水層中的海洋垃圾主要以塑膠類為最大宗,比重占61%,其次才是以蚵條為主的漁業廢棄物,占26%。

漁環中心專案經理柳琬玲指出,本計畫主要目的是鼓勵漁民積極參與海洋保護,養成將漁船作業過程中,撈到的廢棄物打包帶回岸上丟棄的習慣。

雲林縣近沿海作業漁船協進會理事長李平順表示,漁民這次參與海洋垃圾蒐集紀錄,獲得社會重視與肯定,漁民深感振奮。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