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長 大校搶當小校難尋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本報綜合報導】學校開學後到年底前家長會長陸續改選,都會學校與偏鄉小校兩樣情,但近年因貧富差距擴大,連都會區老舊城區的家長會長也難找。資深校長說,明星學校的家長會長「走路有風」,甚至有候選人在排隊;偏鄉會長難覓,校方承諾「不必出錢」,才勉強找到人選。

每年十月下旬起,各校陸續改選家長委員與會長。都會區國中小學學生數多,家長經濟條件相對好,關注子女教育,選會長不成問題。

重要民間組織 培養人脈聲望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王智弘表示,全世界學校都有類似組織,美國稱為親班協會,主要用於親師溝通;我國家長會功能多元,除扮演親師橋梁,實務上經濟支持校務、獎助學生,考驗校長治校與組織能力。

王智弘說,家長會是重要民間組織,可培養人脈與聲望,愈鄉下愈明顯,很多村里長、鄉鎮市民代表名片拿出來,都當過家長會長;現任的北斗鎮長顏宏霖落選過兩次,他當過北斗國中家長會長,靠前校長凝聚校友勝選。

一名台中市家長會長指出,台中私校、貴族學校多,許多家長搶著當會長,以商界人士居多,名校家長會長代表一定社經地位,當會長是榮譽,甚至能提升社會地位。「會長名片拿出來,走路有風。」家長會長說,不必校長出手,家長會自然會運作選出會長,有時還要「喬」出誰來當會長,甚至未來三年的繼任人選都已排定。

偏鄉學校吃緊 只求掛名就好

都會區老舊城區的家長會則相形見絀,台中市區一名校長說,該學區老舊社區多,家長多為雙薪上班族,近年經濟不景氣,光是找家長委員就很難,找會長更煞費苦心,學校得千拜託萬拜託,學校缺經費,校方也自行籌募,不敢勞駕會長。

偏鄉學校更吃緊,有校長說,只求有人掛名就好,不敢奢求其他,曾有家長承諾接會長,但時間到了又婉拒,甚至因家庭因素搞失蹤,只好重新改選。

彰化有些小校連「掛名會長」都找不到,有學校改找「家長的家長」當會長;校方說,由學生的「阿公」掛名當家長會長,不必捐錢,有活動能出席最好,但也不敢強求。還有小校校長乾脆找好友當家長會「暗樁」,由好友慫恿熱心家長接任會長;也有學校放棄找人,沒有會長無法動支家長會費,校方寫計畫與對外募款,爭取經費。

台中市教育界認為,家長會長難尋,與城鄉差距、貧富落差有關,學校風氣是關鍵。運作成功的學校家長會,家長參與度高,甚至仿效民間社團,下屆會長會先擔任副會長實習,家長的認同感很重要。

彰化縣教育處表示,學校應適時行銷辦學成果,與社區、家長保持連結,邀請家長參與特色教學,當學校、社區與家長形成生命共同體,找會長就不難。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