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清呆卡 引爆停卡潮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51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根據金管會最新公布的信用卡統計,全體國銀10月的信用卡總停卡量合計64萬5926張,創下近5年之最,更較去年同期的30萬1875張增加逾倍,1家大型發卡行主管指出,這波停卡潮應和許多銀行開始執行「清卡」有關。

國銀信用卡部主管表示,儘管大部分銀行對外公告將從明年開始陸續清掉「呆卡」,但銀行業者為了控管信用卡業務的成本,近幾個月已主動連繫客戶,停掉久未消費的信用卡,使得停卡張數較去年同月大增。而近5個月除了今年8月因Costco聯名卡易主、國泰世華與SOGO終止聯名卡效應,使當月停卡爆出歷來最高的374萬7865張的天量之外,就屬10月的停卡量最大,比起9月也增加超過10萬張。

另一家中大型發卡銀行的信用卡部主管指出,根據各大發卡行15日揭露的最新統計數據,有些銀行在停卡數比起10月增加更為顯者,有些銀行則是停卡數已和新發卡數幾乎旗鼓相當,因此使當月發卡量趨近「零成長」;以5大發卡行為例,國泰、富邦、台新等3家發卡行,都有這類情況。

權益縮水 12月恐停更多

至於12月,該信用卡部主管預期:「停卡量會比11月更高!」這位主管表示,每年的最後2個月,都是停卡量最高的時期,由於明年起,信用卡權益縮水程度應該是近幾年來幅度最大,大部分銀行業者基於升息所帶來的資金成本上升壓力,已陸續發布明年權益回饋縮水的項目,包括市區停車、現金回饋、紅利積點等。

這位主管說,因此除了銀行自行清卡之外,預期不少是來自消費者因為權益縮水不高興而主動「剪卡」的,愈接近年底,也就是銀行新版權益回饋上路的時點,這種停卡效應將更顯著,停卡量有可能再創歷年同期新高。

不清戶 無助資本適足率

至於信用卡「清卡」的行動,是否真對銀行的資本適足率有幫助?對此銀行業者特別釐清,「清卡不清戶」恐怕無助於資本適足率。銀行指出,即使是清卡,但由於銀行現在對於客戶採取「額度總歸戶」,換言之,1個人有10張卡,或是3、4張卡,在該銀行的總額度是20萬的話,那麼即使10張卡減掉了5張,剩下5張卡,其總額度仍是20萬,不會縮水,換言之,占用資本計提的規模是一樣的,並沒有改變。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