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背著攝影鏡頭 縱走台灣屋脊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導演楊守義拍攝的紀錄片種類多元,最新作品《赤心巔峰》是拍攝8天半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的過程。圖/中央社
越野跑者古明政(右)與周青(左),奔走於瘦稜上探勘路線。 圖/活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提供
【本報台北訊】導演楊守義入行後,一直上山下海,一邊拍著中央山脈大縱走的紀錄片《赤心巔峰》,轉頭又潛進水裡拍其他作品。楊守義表示,拍片要克服身體勞累,也要用心思考如何拍出好故事。

楊守義拍攝的紀錄片類型多元,作為Discovery的創作者,他曾拍攝八年前造成討論的節目《台灣特戰部隊》,還有關注生態的《夜行獵手:台灣草鴞》等作品。這次能拍攝二名跑者周青、古明政八天半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的挑戰,也是楊守義因為紀錄片《透視內幕:棲蘭祕境馬拉松》結下的緣分。

花兩年場勘、訓練

看見生命脆弱

楊守義表示,每次拍攝都有不同的挑戰,像是拍攝《台灣特戰部隊》時,當時空拍機不普遍,為了拍出隊員垂降的速度感,他也得被懸吊在空中;他說,當時若覺得拍得不夠好,就會要求大家再試一次,「他們就會再跑一圈或是再跳一次」。

過了八年,楊守義除了精進拍攝技術,器材也快速發展,像是這次拍攝《赤心巔峰》,就邀請陪跑的越野者手持GoPro拍攝。

他分享,每次拍片最重要的都是「我要剪成一個故事,一定要拍到內容,才可以拼出好故事」。

這次光是場勘與訓練就費時兩年,當時還有潛水素材要拍的楊守義,是真正的「上山下海」。

楊守義透過攝影機,記錄越野跑者古明政與周青以八天十六小時、史上最快時間完成的中央山脈大縱走的過程,大眾不僅可以透過鏡頭感受中央山脈的美麗與神祕,也能在他們挑戰巔峰的堅持裡,看見越野精神的極致感動。

兩名跑者在場勘訓練中克服重重危機,古明政穿越摩即山箭竹林時,因植被茂盛生長阻擋了視線,差點迷失其中,周青也在抵達孫海橋時,發生了渡河意外,他因身心俱疲而判斷失誤,差點溺斃。他感性分享:「發生了一些意外,讓我看見生命的脆弱,與自己的不足。」

征服逾百座高峰

8補給隊支援 

楊守義親自貼身拍攝記錄訓練過程,除了要克服高山症,帶著舊傷的他,還要冒著肩膀隨時會脫臼的風險,背著攝影器材行走,在一次清晨於南橫公路以南至卑南主山間的訓練,他竟不慎摔落山坡,所幸當下被玉山杜鵑矮灌叢接住,才免於憾事發生。

中央山脈的山徑有一百三十八座超過三千公尺海拔的高峰,楊守義表示,所幸團隊背後有八支補給隊、近百名山友支援,做為強大靠山;知名登山家、編劇雪羊也運用自身經驗與專業知識來回溝通數次,才得以完成挑戰,楊守義說:「高山上變化無常,大家平安下山才算任務圓滿。」

每次拍攝都有不同挑戰,楊守義分享,這次拍《赤心巔峰》,跑者們在高山上輕鬆跳躍,他激動表示:「那個海拔三千六百公尺,身體會很不舒服的,拍一些爬高或是恐怖的鏡頭會讓觀眾有感覺,但是有過高山反應的人就知道,光是喘這件事情就很難應對。」

上過高山也下過海,楊守義下部作品將回到人本故事,他近年跟著設計、監造衛武營表演廳院的已故建築聲學家徐亞英前往法國、上海等地,將訴說這位知名旅法建築聲學家的人生故事。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