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親恩】母親做的黑布鞋

THE MERIT TIMES
文/憶慈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文/憶慈

七十多年前我們剛來台灣時,那時的生活真可謂「捉襟見肘」,家中五兄妹中除了大哥、二哥外,剩下的兄妹三人腳下所穿的布鞋,全是母親一針一線從衲鞋底到做鞋面一手包辦。

常見母親手不離針線鈷,一手拿著錐子,一手拿著一根大針,尾端針眼拖曳著一根有三倍縫衣線粗的棉線,母親先用錐子使勁的刺穿過鞋底,緊接著就是那根拖著棉線的大針也穿過了鞋底,就這麼一上一下的縫著總有數百下,完成了左腳鞋底再換右腳鞋底。

接下來就是製作鞋面,唯一的工作就是要將鞋口與鞋底部滾邊,最後再將鞋底與鞋面縫合在一塊就算大功告成了。

每當母親做好了鞋,總會叫我們三兄妹都試試腳,我們穿上,跳一跳,齊聲說「剛剛好」,母親這時高興的笑了,我們也哈哈大笑。

我曾在母親夜半做布鞋時起身,看到她聚精會神地在衲著鞋底,直到我依偎在她身邊,緊緊挨著她時,她才發覺我起床了。她會要我幫她捶捶,我那小手忽兒幫她揉揉脖子,忽兒又幫她捶捶肩,母親開懷的笑說:「乖乖去睡吧,媽這兩針做完也就不做了。」這時,我見到桌上時鐘已是一點多了,第二天早晨我起床時,母親早己在廚房張羅著我們全家的早餐了。

母親一直親手為我們做布鞋,直到我讀初中一年級時才歇息不做了,那一年是我們全家最快樂和充滿希望的一年。大哥考取了留美種子教官,二哥也覓得了不錯的工作,二姐考取了女子師範學校,三哥更考取師範大學,家中的經濟就此也有了大大的改善。

這時,母親也捨得為我買球鞋了,那是不得不做的決定,因她的眼睛已看不清那錐子穿透過的針眼了。

母親這一生勤儉持家,從來沒有為自己買過衣服,總是自己買布做,也從未花錢買過雪花膏、百雀靈之類的護膚品,她那雙粗糙的手和撫育子女艱辛的歷程,讓她贏得了當之無愧的模範母親市區代表,更嬴得了子女無限的感佩。

我曾在路上見過有人穿著純手工的傳統布鞋.憑心而論從布料、花色、式樣都遠較我娘所製的為優,然而對我而言卻少了一份感情的激盪,更因為那是時代演變下的進化產物,所以在我心底,依舊認為我娘做的手工布鞋才是舉世無雙。

如今機器生產的布鞋早已取代了那費時耗工的手工布鞋,於是我更加懷念媽媽為我縫製的手工布鞋了。忘不了她終宵衲鞋底縫鞋面的形影、忘不了她累了我為她捶背時,她開懷的笑聲,忘不了我脫下黑布鞋塞進書包,赤腳在雨中奔跑濺起水花的童年,更忘不了那溢滿著無限愛的黑布鞋。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