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與佛教龍‧精神篇】以龍自期,傳承精神

THE MERIT TIMES
文/覺誠法師(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
字級
收藏文章
40觀看次
圖/吳亞鴻

文/覺誠法師(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

每一年迎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應大眾之請都會題寫一幅春聯,做為對世界的祝福。大師慈悲、遠見,在晚年健康還允許的情況下,案上奮筆疾書,為接下來的每一年寫好一幅幅的墨寶。

可以說,這是大師留給我們長久的祝福,也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資糧,鼓勵著我們、提醒著我們以正面、積極、精進的心,迎接新的一年。

今年,大師送給大家的是「雲水自在,祥和歡喜」,簡單的八個字,生動寫出龍的形象、龍的特性以及對現代人的期勉,具深刻意義。

以大師的理念對應挑戰

我們看,漫長的疫期總算過去了,但世界又得面對新的動盪和挑戰。戰爭、天災頻頻發生,對人類社會的和平安寧構成威脅。二○二三年被科學家定為氣象界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極端氣候如熱浪、颱風、暴雨、嚴寒,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二○二三年十二月,我們以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非營利組織的名義,參加了在杜拜舉行的COP28世界氣候峰會。地處沙漠的杜拜,有許多綠化工程和減碳科技,其成功的案例,是人類的未來與希望。各國領袖的討論重點,與星雲大師提倡的「環保與心保」要旨完全相符。龍年,勢必要成為重視環保的一年。

不幸的是,在氣候問題之外,國家、民族、宗教之間又發生磨擦,乃至爆發激烈的戰爭。為此,全世界的佛光人莫不在生活中積極推動大師提倡的「五和」: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許人類一個和平的未來。

龍年帶給我們的啟示,並不是要我們依賴祥龍的庇佑,而是要學習龍的精神,堅強、勇敢,不斷充實及提升自己,來應對世間的挑戰。

龍的精神,堅強與靈活兼具

華人被稱為「龍的傳人」,這個稱謂很有意思。所謂「龍的傳人」,傳承的是文化、是精神。

龍的精神,是堅毅不拔的,而且隨著外在環境的改變,能夠靈活展現,或是潛龍勿用,或是飛龍在天,順應時勢而為。

而先輩們離開故土,下南洋來到馬來亞,充分體現了這種精神。有一句話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符合了龍「雲水自在」的特性。不論去到什麼樣的地方,外在環境有著什麼樣的挑戰,華人都能克服一切,悠遊自在,展現民族自信和文化底蘊。

成為與人為善的祥龍

華人是堅強的民族,也是愛好和平的民族。這千百年歷史的淬煉,教會了我們珍惜。為此,安守本分,不滋事、不挑釁,也是華人的一大特性。

龍雖然勇猛,但不會讓其他人感受到威脅,並且心生恐懼。「與人為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深植在民族的思想裡,甚至一般人在日常使用的詞彙裡,都能夠信手拈來。

華人所崇尚的龍,並非是戾氣騰騰的蛟龍,而是要處處帶給所有人「祥和歡喜」的祥龍。雖然龍的形象「威嚴」,但若能有佛教的「慈悲」,兩者相互結合,必定可「剛柔並濟」,無論是民族或個人,都能成就一番事業。

星雲大師常常勉勵我們,面對生活要積極,要主動,但是一切都要隨緣。大師的領導,剛毅堅強,卻不強求,這種悠遊自在的精神,就讓我想起祥龍的精神。

新的一年,讓我們自我期許:要像祥龍一樣內心堅強,外在要與人為善,立身要「雲水自在」,應世要「祥和歡喜」。既是所謂「龍的傳人」,就讓龍的精神引導我們,迎接新一年的挑戰。



(轉載自《普門雜誌》二八七期)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