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食比例高 平均「腸齡」老10歲

THE MERIT TIMES
陳玲芳
字級
收藏文章
1594觀看次
台灣永續健康福祉協會主辦發「健康新定義 天天新腸活」座談會,邀請台日健康專家一同交流,為國人腸道健康提出具體建議。左起健康福祉協會祕書長孫銘宗、敏盛醫院副院長江坤俊、日本腸活專家辨野義己博士、高韻均營養師以及贊助單位台灣大正製藥總經理安部泰完。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日本腸活專家辨野義己博士表示,腸道健康跟身體狀況息息相關,腸齡愈高、大腦跟肌膚的衰老程度愈高,因此,照顧好腸道,百利而無一害;國內醫師江坤俊指出,相較於日本,台灣外食比例偏高,在實踐「腸活」中,需要在外食攝取上,做好把關。

因應國人日益重視腸道健康,由台灣永續健康福祉協會主辦、台灣大正製藥贊助的「健康新定義 天天新腸活」座談會,特別邀請台日健康專家一同交流,為國人腸道健康提出具體建議。考慮到台日文化、生活習慣差異,希望透過台日健康專家們的交流,找出適合國人日常執行的「新腸活運動」。

第二大腦「新腸活」

台灣永續健康福祉協會首席顧問陳佳煌博士表示,國人因工作繁忙、長期久坐,以及飲食失調等生活習慣,腸道壓力增大,造成便祕、腸脹氣、腸發炎、免疫下滑等不適症狀。因此,特邀請來自日本研究腸道細菌的「腸活專家」辨野義己博士,以及敏盛醫院副院長江坤俊、高韻均營養師,共同分享腸活秘訣。

在日本蔚為風潮的「腸活」是什麼?近年來多項研究指出,因腸道與大腦之間,存在頻繁的雙向連結,故只要維持腸道菌叢健康,就能進一步改善身心平衡。腸道又被稱為人的「第二大腦」,若腸道菌叢失衡,也會影響人體免疫功能以及睡眠品質等,將造成身心上各種不適症狀。

現年76歲的日本腸活專家辨野義己,發覺現代人均因飲食不均衡、壓力大、缺乏運動等問題,造成腸道環境紊亂,受腸道引發各種健康問題所困。於是從性別、年齡、生活習慣等切入分析,說明人們生活習慣、型態與腸道間具有密不可分關係。除了用「吃」改善,也要多「動」,適量的腹部體操,有助刺激腹部肌群,更能促進腸道蠕動。 

圖/資料照片

外食族3多3少成隱憂

「台灣人平均腸道年齡,比實際年齡老快10歲,而 70%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江坤俊認為,台灣外食族常見隱憂是「3多3少」:精緻澱粉多,精緻澱粉屬高GI食物,吃多容易造成肥胖;鈉多,與高血壓有關;第3多則一次性餐具,當熱騰騰食物裝入其中,可能溶出的塑化劑,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容易造成過敏與癌症。「3少」則是膳食纖維少、維生素不足以及鈣不夠。

江坤俊分享「 5R」,針對腸道修復,從清空做起再填補的觀念,從「移除」、「酵素取代」、「菌叢種殖」、「修復」、「身心靈平衡」等五大階段,再到簡單落實、天天新腸活,以達成「日腸」醫級生活好習慣。

高韻均營養師補充道,民以食為天,健康飲食對身體有深遠影響。畢竟人體是由每日所吃之營養素堆疊而成,「高纖」飲食不但能幫助腸道蠕動,也是腸道菌叢主要能量來源。此外,除了攝取膳食纖維,也要增加腸道內好的益生菌數量,才可「腸」保健康。

圖/資料照片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