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佛教 | 人間福報

宗教

台東縣佛教會浴佛 佛光山金剛寺贈叢書

【人間社記者武海台東報導】由台東縣佛教會帶動的縣內各佛教團體、寺院,六日在海山寺盛大舉辦浴佛典禮暨園遊會,諸山長老、佛光山金剛寺監寺慧立法師及各界長官等貴賓出席盛會,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東立德、立功分會出動二十位佛光人參與活動,展現佛教走入人間之精神。 台東縣佛教會理事長常菁法師開幕致詞,這場浴佛盛宴在菩薩加持之下天氣十分宜人,祈願能以此殊勝功德回向花蓮的地震災情,大眾平安。 開幕式結束,慧立法師也代表佛光山致贈《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研究叢書》套書予台東縣佛教會,由理事長常菁法師代表收下,雙方表示願積極共同在地方上力行人間佛教,福利社會。  

MORE

台灣大佛故事多 慈眼視眾生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台灣有八卦山、佛光山等知名大佛,時值佛誕節前夕,緬懷佛陀德韶、星雲大師教導「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以覺性啟發有情,為娑婆世界作導航。 為了讓世人認識自己的如來佛性,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建築表達「我是佛」的觀念,並具體呈現在佛陀紀念館的「佛光大佛」上,讓全球各地的參訪者來到佛陀紀念館,仰頭看見「佛光大佛」時,「都能感覺到佛陀就是自己。」 接引大佛 入鏡看見台灣 佛光山是台灣最負盛名的佛教聖地,1967年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帶領弟子們披荊斬棘建立,星雲大師於1973年在佛光山東山建接引大佛,1975年開光,大佛身高近40公尺,是台灣首座戶外最大的立佛,曾被攝入紀錄片《看見台灣》中。 「採高屏之沙石,取西來之泉水;集全台之人力,建最高之大佛。」這是當年星雲大師為接引大佛聖像開光時所說的法偈。根據《佛光山靈感錄》記載,1992年水陸法會期間,有僧信二眾多人曾親眼目睹接引大佛轉身,體會佛力的不可思議。 佛光山接引大佛。圖/記者江俊亮 佛光大佛 唐代佛像造型 佛陀紀念館於2011年落成,「佛光大佛」位於佛館中軸線最高處,佛身通高50公尺,加上本館建築共108公尺,相當於36層樓高,佛像參考唐代佛像造型而設計,圓潤飽滿,總共用了1780多公噸銅鐵建造,為世界最高的銅鑄坐佛。 星雲大師希望全球各地的參訪者來到佛館,仰頭看見「佛光大佛」崇高偉大、慈眼廣視眾生時,都能感覺佛陀就是自己。他曾說:「我想到創造這樣的情境,讓人人藉著對佛的崇敬禮拜,而提昇自我、開發自我,以覺性的啟發來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佛光大佛。圖/記者江俊亮 全台首尊八卦山大佛  已成彰化地標 說到台灣第一尊大佛,是1961年完成的八卦山大佛,這尊大佛是仿日本鐮倉大佛設計,高約23公尺,端坐在八卦山半山腰的蓮花座上,內部有佛陀「八相成道」故事,不僅是彰化的地標、當地人的情感依附,也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 八卦山大佛竣工於1961年,如今已成為彰化的重要地標,莊嚴的大佛佛像以及周邊豐富的遊憩資源,是許多人來到彰化的必訪之地。大佛像全身皆以鋼筋水泥雕塑而成,蓮臺疊坐,寶像莊嚴,高達七丈二尺(約22公尺),肩闊十三尺,胸圍四十四尺。蓮座兩旁有門,可進入佛身,設有小型佛堂及佛陀事蹟等設施。 來到大佛風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八卦山牌樓以及參佛道,沿著參佛道及一旁卅二尊觀音石雕法像前行,便能一睹大佛容貌,大佛下方的九龍浮雕噴水池以及環形觀景步道,更是遠眺彰化市景以及仰望大佛的絕佳點位。 八卦山大佛。圖/記者江俊亮 六龜大佛 工人感念護佑 位於高雄六龜的「彩虹山大佛」,俗稱「六龜大佛」,由彩虹山宗教基金會設立,大佛高20公尺(約7層樓高),共使用167噸銅雕鑄造,2015年落成。據說當年在選址時,現今大佛所在的後山,曾出現一道彩虹,因此才有「彩虹山大佛」的美名。 「六龜大佛」入口處有一雙與大佛同樣大小的佛手,交疊放置地面,可供遊客拍照留念。根據佛手前的文字記載,大佛在施作過程中,有一名江姓工人不慎從大佛頭部掉落至佛手處,摔落高度約6層樓,工人的頭部撞及佛手,聲震山谷。 江姓工人立即被送到旗山醫院、轉送高雄802醫院,經檢查腦壓正常,醫師認為不需開刀,僅利用儀器將腦部裡的血水、氣泡抽出。江姓工人住了3天加護病房、6天普通病房就平安出院,出院後第3天就趕回工地參拜大佛,感念大佛護佑。 星雲大師曾說,我們經常禮拜讚歎的佛到底在哪裡呢?佛有佛的世界,佛有佛的淨土,「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並非遠在印度的靈鷲山,而是「就在汝心頭」,我們每人內心本具真如佛性,真正要修行,應該好好地往自己的心地下功夫。 六龜大佛。圖/記者江俊亮

MORE

如何讀懂佛經 南華大學揭方法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佛經浩如煙海,難解難懂,現代人如何讀懂佛經?佛光山南華大學27日舉辦「如何讀懂佛經」研討會,邀請4位讀經超過30年、解行並重的中外修行者,分別針對讀經的方法、深入經藏、閱讀漢傳佛典的敲門磚等面向提出見解。 研討會在南華大學「雲水居」國際會議廳舉行,由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覺明法師擔任召集人,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兼唯識學研究中心主任黃國清統籌,邀請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助理教授阿難法師、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藏傳組副教授廖本聖、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等人進行演講,出席者包括佛光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蕭麗華、妙蓮禪寺住持印行法師及僧信二眾200餘人。 大會主席南華大學副校長高俊雄謙稱,他是佛學的門外漢,2011年巧遇星雲大師,大師拿了一本《成就的秘訣:金剛經》與他結緣,但他看不懂,於是開始抄經,前後抄了10年,才突然覺得有一點懂了。他說,最近在美國西來寺讀到剛出版的《Timeless Management》一書,是星雲大師所寫有關佛教管理的英譯本,大師說佛教對心的管理有獨到、有效的方法,他希望藉由這次研討會,讓更多人接觸佛經、看懂佛經,內化成為能力與素養的一部分。 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黃國清表示,泰國籍的阿難法師是南華大學傑出校友、上海復旦大學博士,也是泰國翻譯漢傳佛典最多的學者,他來台讀書之後,回到泰國將《四十二章經》翻譯成泰文,目前仍在泰國叢林從事佛典翻譯。 阿難法師以「我在泰國讀漢傳佛典」為題表示,泰國懂佛學的人很多,但懂中文的人很少,過去泰譯漢文佛典主要來自英文資料,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提到的墜羅缽底國,是泰國的大乘佛教寺院,但在泰國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些文獻,他的理想是將巴利文翻譯成中文,將漢譯經典翻譯成泰文,為南北傳佛典漢譯工作略盡棉薄之力。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藏傳組副教授廖本聖在「深入經藏的意義與方法」中表示,學佛者多半聽過三乘(聲聞、獨覺、大乘)的資糧、加行、見、修、無學等五道,但如何才能究竟解脫?他認為深入經藏的方法,應以基、道、果為主軸,以三士道次第及三乘十五道為架構,配合各種譯本加強佛典講中文閱讀能力,釐清佛教術語的定義、分類及關聯,並善用佛學工具書及網路資源。 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在「新時代的讀經方法」中表示,要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傳統講讀經典方法包括:開大座、三分科經、表解科判、逐卷逐品的銷文解字、演繹講說、變文等,他認為新時代的讀經方法,可以從「融通古今、實修實證、因材施教、分類研習、開放包容、團體研討、佛力加被」等7個面向開展,只要一切有益於開啟人類智慧的知識和見解,都可以納入佛法體系,與佛法結合,讓佛法更貼近現代生活。 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兼唯識學研究中心主任黃國清則以「漢傳佛教的建基思想」、「佛學世界的開門鎖鑰」、「實踐佛法的修行指南」共30本佛教經典作為漢傳佛教的敲門磚,他說要讀懂佛典,需耙梳漢傳佛典、大乘八大宗祖師的代表作,以及思想特色和法門要旨和時代脈絡,才能悠游於漢傳佛典的智慧之海。

MORE

文物醫生 守護1500年雲岡石窟

中國大陸山西雲岡石窟已有1500多年歷史,現存逾5萬9000尊佛像,是佛教藝術與石刻藝術融和的一座文化寶庫。雲岡研究院的「文物醫生」團隊扎根石窟,透過建立數位化技術採集、文物保護修復等方式,對石窟進行「望聞問切」,加強研究和保護。近年來,隨著數位修復工作推進,「文物醫生」更好地掌握石窟現狀,為文物保護提供重要支撐。圖/新華社

MORE

巴基斯坦犍陀羅研討會 佛光山響應

【人間社記者黃佩玲伊斯蘭瑪巴德報導】第二屆「遺產和平與進展:維護、教育和培訓以宣傳巴基斯坦犍陀羅佛教遺產」研討會,二日起連兩天於巴國首都伊斯蘭瑪巴德舉行。研討會由馬來西亞佛光山教育中心、巴基斯坦真納大學塔克西拉亞洲文明研究所、真納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巴基斯坦考古與博物館管理局,及絲綢之路中心聯合主辦。 立足伊斯蘭國度 傳遞慈悲精神 研討會旨在探討如何透過教育及培訓保護巴基斯坦佛教遺產,尤其是犍陀羅地區文化及歷史景觀。吸引學者、專家、考古學家、宗教領袖、旅行社及社區人士參加,分別來自馬來西亞、中國大陸、斯里蘭卡、德國、阿富汗、澳洲、台灣、南韓、英國、荷蘭和巴基斯坦等國家地區。 巴國考古與博物館管理局局長阿都沙末提到,二○二二年舉辦首屆研討會得到各界不錯回響,他支援每年舉辨此類相關論壇,以讓外界更深入了解犍陀羅佛教、藝術、考古研究成果和歷史,同時感謝佛光山及所有人士給予的支持。 絲綢之路中心董事依紮爾胡賽因指出,研討會目的是為了向外界展示犍陀羅佛教史,以及其對巴基斯坦這個伊斯蘭教國家所帶來的文化影響。 馬來西亞佛光山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有燈法師表示,犍陀羅的意義遠遠超出其藝術成就,正是在這裡,佛陀教義找到了繼續生根發芽的沃土,佛教對此地區文化和生活知識的深遠影響。當踏上這段知識之旅時,大家以犍陀羅遺產為榮,從事嚴謹的學術研究,促進對話,並培養對佛教深邃見解的領悟;同時也以探索、慈悲和相互尊重的精神,指引步上智慧與覺悟之道。有燈法師代表致贈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總監修的《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英文版,予阿夫塔結緣。 促進各界合作 推廣佛教文化 各國代表也在研討會上討論與犍陀羅佛教史、保護相關議題,包括探討差距及挑戰、綜合全面的研究結果和知識、以及當地社區對保護佛教遺產的責任。巴國旅遊及文化發展部部長阿夫塔說,除了做好佛教遺產的保護工作,政府需要考慮該如何提供良好完善的公共設施、導遊、安全保障及電腦科技,吸引各國遊客尤其是佛教徒到訪。 巴國外交部發言人曼達斯巴羅感謝主辦單位的邀請,期許每年都能舉行此活動,外交部一定給予支持和協助。斯里蘭卡駐巴大使拉威特拉,以及大陸學者代表李希光呼籲促進各國雙邊合作關係,鼓勵更多歷史考古交換生投入,以便更有效的推廣文化、歷史和文明。 馬來亞大學拿督黃子堅表示,巴國是佛教瑰寶,但外界卻對其存有誤解,希望馬來亞大學、真納大學雙方的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將來能有更多合作機會,以推廣犍陀羅文化及歷史研究。 兩天的研討會及藝術展結束後,主辦方邀請與會者,前往犍陀羅佛教古蹟及博物館實地考察。

MORE

觀世音菩薩誕辰 台灣普陀山動土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現年80歲的謝羅星居士,為發揚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願力,在嘉義縣大林鎮購買1萬坪土地興建「台灣普陀山」道場,28日適逢觀世音菩薩聖誕,由前台灣省長宋楚瑜為道場動土奠基,將秉持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持續濟貧扶弱、急難救助。 曾任1975年韓國草根大使的謝羅星,為濟眾生物科技製藥創辦人、中正大學學術基金會董事,也是中正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輔導廠商,因其製藥濟世、救難扶傾,曾獲故總統蔣經國、李登輝,以及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等人接見。 謝羅星表示,他在60年前獲觀世音菩薩靈示,追隨菩薩腳步修行,別無所求,只願學習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50年前菩薩靈示要建台灣普陀山,歷經半世紀的波折、殊勝的因緣,終於擇定大林作為「台灣普陀山」基地。 他說,根據多年來觀世音菩薩的靈示,包括由整塊白玉雕刻、高達3層樓的觀世音法像,以及整塊白玉雕刻而成、重達4萬斤的「雙龍戲珠」等大型石雕,近年已陸續自中國大陸雕刻完成運回台灣,擇定甲辰(龍年)觀世音菩薩聖誕日動土奠基。 謝羅星指出,他根據觀世音菩薩靈示,在大陸河南南陽找到兩塊大玉石,菩薩指示其中一塊雕刻「佛」字,另一塊雕刻「普陀山」3字。其中的「佛」字於2020年農曆9月19日觀世音菩薩出家日開雕,衍生一段傳奇。 他說,為了雕刻「佛」字,他請托友人幫忙尋找書法家的墨寶,包括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等人所寫的「佛」字,總共找了200多字,但都不是菩薩要的,直到開雕前4天,也就是農曆9月15日,菩薩靈示要福建南普陀半山腰的「佛」字,這才讓他恍然大悟。 謝羅星表示,這兩塊玉石是中國4大名玉中的「獨山玉」。獨山玉與和田玉、藍田玉、岫岩玉齊名。因產於河南省南陽北邊的獨山而得名,也稱為「河南玉」或「南陽玉」,材質細緻而溫潤,在元代,獨山玉專門供給宮廷「玉院」使用,是玉石雕刻的一等材料。 前台灣省長宋楚瑜在動土奠基儀式中表示,「台灣普陀山」的興建,除了要學習觀世音菩薩「慈航普度」的精神外,也祈求眾生平安。謝羅星居士平日即有施米濟貧、扶弱助學、急難救助等善行,將來台灣普陀山會持續社會公益,發揚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偉大情操。

MORE

總面積291平方公尺 盤龍古寺佛陀陶瓷壁畫 世界最大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江蘇盤龍古寺的《釋迦牟尼佛一生》陶瓷浮雕壁畫,近日榮獲世界紀錄,這幅壁畫181.9公尺長,1.6公尺高,總面積291平方公尺,由盤龍古寺方丈衍力和尚設計,陶瓷工藝師陳建評採用德化白瓷製作。 壁畫經「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審核後,獲認證為世界最大的、描述佛陀一生的陶瓷浮雕壁畫,8日頒發世界紀錄證書。《釋迦牟尼佛一生》陶瓷浮雕壁畫共有51幅,據佛陀一生經歷51個故事,當中闡述五戒十善、因果業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等思想。 陳建評分享,這幅壁畫需要將瓷板分割成大小51幅分別燒製,再無縫拼接,燒成過程相當困難,再者是創作既要讓故事場景有延續性,前後貫通兼顧,又要讓人物搭配和諧,他很歡喜能順利將壁畫完成。 盤龍古寺始建於明朝萬曆26年(1598年),佛教文化底蘊深厚。當年蓮宗八祖蓮池大師應信眾禮請,在盤龍古寺弘揚淨土法門,其時香火旺盛,海眾雲集,後於2003年重建。

MORE

龍山寺董事長黃書瑋 與慈惠法師暢談教育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台北市艋舺龍山寺董事長黃書瑋、詹玉蓮伉儷,二十九日上山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參訪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參觀「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並於佛館禮敬大廳聚賢堂,與佛光山佛光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會面。 與會有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佛館副館長永融法師、佛光山法堂書記室主任妙廣法師等。 慈惠法師提到,星雲大師成立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將基金會定位在佛教學術發展,早期舉辦許多國際學術會議,此外也關懷人才培養,還有舉辦佛學會考,以及現在有「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至偏鄉服務。學者也分享星雲留給世人的珍寶之一是「三好、四給」。 黃書瑋說,雲水書車可以鼓勵孩子們讀書,龍山寺也和故宮合作,邀請偏鄉學子免費到台北參訪故宮、龍山寺。他在電視節目上也宣揚「三好」,並提醒龍山寺工作人員要做到「給」。

MORE

【護生畫集】魚誦佛號

文/林少雯 唐天寶中,當塗民劉成,鬻魚蟹。天暮泊舟,四顧無人。忽聞舫中有連呼「阿彌陀佛」者。視之,乃一大魚,振鬣搖首而呼,其聲甚厲。俄而萬魚俱跳躍,呼佛聲動地。大懼,悉投江中。 ──唐‧張讀《宣室志》 水中的魚會誦佛號?這樣的事不可能吧?但這事還真不假,不信就看看下面這一則故事吧!信不信由你。 這則護生故事,出自《宣室志》這部書。內容說的是在唐朝天寶年間,當塗這個地方有一位漁夫,專門在江上撒網捕捉魚和蟹,再拿到市場上賣錢養家。 有一天,這漁夫駕著小船,如往常一般到江上捕魚,而且滿載而歸。回航時,天已經黑了,他將漁船停泊在江岸邊。那時,其他漁船都開走了,暮色蒼茫,江邊四顧無人,天地間安靜無聲。 忽然,他清楚地聽到有人在他的漁船上念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咦,是誰在船上? 漁夫循著念佛聲找去,想看看是誰躲在船上念誦「阿彌陀佛」,哪知一看之下,竟然不是人,而是一條大魚! 怎麼會!漁夫這一驚非同小可,莫非他看花了眼?再定睛看去,果然沒錯,真的是一條大魚在唱誦佛號! 那條大魚一邊連聲唱誦著「阿彌陀佛」,還一邊抖動著身側的魚鰭,佛號聲加上魚鰭的抖動聲,聽起來甚是淒厲。大魚似乎在傳遞著什麼訊息,音調悲切,讓人不忍聽聞。 而就在大魚不斷念佛號並抖動身體之時,所有被補到船上的魚,不約而同全部扭動跳躍起來,並且跟著大魚連聲唱誦「阿彌陀佛」,呼唱佛號的聲音可說驚天動地。這讓漁夫嚇壞了,趕緊將船上所有的魚一股腦地全都放回江中,一條也不敢留。 這麼神奇的事,真令人不敢相信呢!那條帶頭唱誦「阿彌陀佛」的大魚,定非凡魚,而是阿彌陀佛派牠倒駕慈航來世間救苦救難的,是一位魚菩薩呢!

MORE

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監事會議  《人間福報》獲肯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第六屆第四次理監事會議,今(14)日於台北道場佛光山文化院台北辦公室「善知識」召開,會中報告《人間福報》在各方面的大躍進,以及有關讀報教育、推廣蔬食等提案討論,會議由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事長楊政達擔任主席,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等30人與會。 依空法師致詞表示,辦報紙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長久以來的心願,《人間福報》創報25年,身為首任社長的依空法師,深感每天出報不易,必須具備深厚文化底蘊,以及在座理監事、顧問「大菩薩」們,於背後默默奉獻與支持。如社論總主筆柴松林教授,「25年如一日」堅守崗位不曾缺席,精神可嘉、令人佩服。 依空法師(中)致詞。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依空法師說,《人間福報》一直在發展進步,掌握媒體第四權,給予大眾知的權利,肩負起淨化人心工作,「從未有報紙是由出家人創辦,所以大師寫下了歷史」,他也推崇《人間福報》現任社長妙熙法師,去年底榮任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人間福報》將成為一道清流。 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理事長楊政達表示,《人間福報》讀報教育,尤其品德教育方面廣受各校認可,目前有451所學校、每日約15萬名學子受益;去年的媒體影響力調查,《人間福報》更高居第2名,這都要感謝全體理監事的支持,與所有法師無怨無悔的付出。 《人間福報》教育發展組專員陳宥勳簡報整體工作及讀報教育發展,隨後由財務部經理柯琳紫進行財務報告。 提案討論包括讀報教育將推動「校外教學活動」及「數位化遊戲」設計、邀約各界人士蒞臨參觀佛光山文化院台北辦公室「拈花軒、善知識、觀自在」文化沙龍、持續推動「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蔬福生活」、與台北市記者公會聯合舉辦「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等。 臨時動議並通過陳宥勳接任協會祕書長,協助理事長楊政達推動各項會務。 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MORE
/2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