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生活練習題】生活中的混齡學習 | 人間福報

【生活練習題】生活中的混齡學習

THE MERIT TIMES
文/袁葦(職能治療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圖/123RF
文/袁葦(職能治療師)

在國境之南的小島上很適合胡思亂想。就來跨界當個文藝中年,寫一篇天馬行空的散文札記吧。

在沙灘上女兒問我,為什麼你的同齡閨蜜比較少,長輩朋友比較多?認真想了一下,好像還真是這樣。呃,我想是受蒙特梭利的影響吧……

蒙特梭利幼兒教學法,就是要知道幼兒學習的敏感期,適當地給予刺激,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學習,是以孩子為主的教學。而兒童職能治療,也是以孩童為主角,提高其日常生活的功能與品質為目標。依個案發展的需求,以玩具、教具、各式活動來治療輔助特殊需求的孩子們。

我常跟家長說,訓練動作能力、促進發展等療育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就可執行,給孩子空間,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如果家長有時間,家裡與公園就是最好的感覺統合教室。

這兩者在某些觀點上似乎也是不謀而合,異曲同工。身為職能治療師,這個專業潛移默化影響了我的生活哲學。而蒙特梭利混齡學習的概念,應該就與女兒問我的問題有關吧。

一般而言,與年齡相仿的同儕相處,因在同溫層中,比較能夠同理對方的想法,可以互相取暖、互相打氣與鼓勵。

在我五十歲以前,我偏向找大我十歲以上的朋友們聊天、聚會,聽她們分享經驗,享受她們的照顧。比如說,夫妻吵架時,姐姐們老神在在的安慰與理性的分析,常常能使我腦袋冷靜下來,把吵架當作溝通,能較快的找到對策與另一半有效對談。而在子女教養上,那些有智慧的姐姐朋友們,個個都是老手,能夠一眼看到我的盲點,使我能有效突破瓶頸,解決親子問題。至於烹飪、理財等生活上的種種,更是讓我像個跟屁蟲在後面追著學習,受益良多。

在前半生的路上向有經驗的長者學習人生的智慧,可以看得較遠,遇到風浪波折時,舵能掌得更穩一些。

人生一階段一階段的走,我今年開始當學生,學電腦繪圖、學室內設計、上重訓課,生活圈中多了不少和子女年齡差不多的年輕人,和年輕人聊天,可以更了解多元教育所培養出下一代的思考模式,以及人類演化出什麼樣的思維與方式來求生存。他們精通電腦的操作,英語能力普遍有一定的水準;有創意、團體合作勝過英雄主義,有世界觀。為保障自己的權益,年輕人知道如何上網搜尋法律常識,聽聽網友們的意見跟經驗。

五十歲以後的我,開始向年輕人請益,因為已經走過一段路,可以更清楚看到,現今年輕人的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是什麼,再回到自己家庭中與子女溝通時,就能更客觀的理解他們想法,有愛無礙。

比如說,和兒子同齡的重訓教練就給了我中肯的建議,教我如何面對兒子與女友間的感情問題:不要過度插手,傾聽就好。對於年輕人的物質欲望,教練提供的想法是:滿十八歲之後,對奢侈性消費的需求,比如美甲、衣著……就讓子女自己以正當的方式去賺取,從打工中體會賺錢的辛苦,就會成長。果然是很精闢的見解。

嗯,在國境之南的小島上,陽光燦爛、海水湛藍,思緒像海風一樣自由奔放,回想起農村的大家庭制度,不也是一種蒙特梭利的混齡哲學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