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文教 | 人間福報

文教

【快樂塗鴉簿】屋頂

黃詩婷/嘉義縣平林國小五年二班 【快樂塗鴉簿】屋頂

MORE

【小小詩人】校園動物組曲

張庭瑋/新竹縣新湖國小四年一班 搜救犬, 是救難隊的好幫手, 在傾倒的屋子裡, 穿梭自如, 執行救人的重要任務。 熊, 是捕魚的高手, 在急流的河水中, 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 抓到活蹦亂跳的魚兒。 蜜蜂, 是飛行中的運動選手, 在春天的花叢裡, 穿著黑黃相間的襯衫, 在花園中是最勤勞的媒婆。 貓, 是捕鼠的專家, 在房子的各個角落, 伺機而動, 靜靜的等待老鼠出現。

MORE

【創作花園】芒果樹

張煜康/新竹縣光明國小六年平班 外婆家有許多芒果樹,每當夏季到來,我們一群小孩子都會到芒果樹下玩耍。芒果樹就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樣,陪伴我長大,一起度過快樂的時光。 每次幫外婆種完菜,她都會給我一顆紅通通的芒果,芒香馥郁迷人,嘗起來十分香甜。在外婆家,有一棵芒果樹長得特別高,巨大的像一棵大榕樹,當我們工作累了,就會靠著它休息,這時的它像是一台貼心的冷氣,溫柔的為我們送來涼風。微風徐徐,令人身心舒暢,回家前我都會向芒果樹道謝,感謝它為我擋下燠熱的陽光。 外婆果園裡的芒果樹,有幾棵是我小時候親自種下的,看見它茁壯的生長令我充滿成就感,而我也像這些朝氣蓬勃的芒果樹一樣,即將從兒童邁入青少年。希望外婆的芒果樹可以繼續陪伴我,成為我最重要的朋友。

MORE

【薇樂日記】生日快樂

文/薇樂 每年一次的冬季聚會因為暴風雪延期了,春天又碰上小水獺姐妹參加游泳課、熊貓妹妹出國,直到初夏才補辦。雖然一年半載沒見了,大家仍舊一見如故,起了個大早準備前往南方聚餐。 小飛鼠姐姐從動物王國的北方回到氣候合宜的中部,與乳牛媽媽、犀牛弟弟和熊貓妹妹會合,出發前往陽光炙熱的南方大平原。才剛剛離開春天,南方已經烈日炎炎,似乎可以瞬間把剛從冷凍庫拿出的冰淇淋融化。 距離餐廳預約時間僅剩二十分鐘,乳牛媽媽卻把車開往一條陌生的商店街:「巴哥阿姨說要替人慶生,她訂好蛋糕請我們順路拿過去。」帶著巴哥阿姨訂好的生日蛋糕,所有人終於在餐廳齊聚一堂。過了一個冬天,乳牛媽媽一樣熱情又好客,犀牛弟弟的穿搭技術進步了,熊貓妹妹樂呵呵分享熱帶島嶼的新奇見聞,水獺小姐妹長大不少,姐姐已經開始上學,妹妹則是進入牙牙學語的階段。巴哥姨丈滿臉笑容,難道今天的壽星是他? 大家吃飽喝足,餐廳端出蛋糕後,所有人整齊歡呼:「祝小飛鼠生日快樂!」因為她的生日在兩個星期後,所以小飛鼠姐姐一頭霧水,問:「可是我的生日還沒到,我是下個月生日。」乳牛媽媽不熟附近的烘焙坊,蛋糕應該是巴哥夫婦訂的沒錯。熊貓妹妹公布答案,原來這是乳牛媽媽用心籌劃的驚喜! 她提前一周南下打聽大平原最厲害的烘焙坊,訂製了草莓馬卡龍伯爵茶蛋糕,並且和巴哥夫婦婦約好,提前幫小飛鼠慶生。乳牛媽媽平時不太會查資料找餐廳,所以她的用心讓小飛鼠姐姐超級感動,也很感謝的大家誠意。 搭配《變身國王》的主題曲,動物們拍手唱歌:「一、二、三,生日快樂,大家都來祝福。我們也想今天生日,就能一起跳舞!生日快樂,願你天天幸福。我們也想今天生日,就能一起跳舞!嘿!」 小飛鼠姐姐許下三個願望,和小水獺姐妹一起吹熄蠟燭。在此起彼落的歡呼聲中,壽星切好蛋糕,,一塊一塊端到大家面前,讓大家一起享用美味的生日蛋糕。 看到美味的蛋糕就在眼前,小水獺姐姐用小手拿叉子,挑出蛋糕裡的布丁一口吃掉,用沾滿奶油的嘴巴說:「好吃!」吃著蛋糕,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MORE

蝸牛那身殼

文/DV  你知道蝸牛的外殼,是從一出生,就伴隨牠們成長的構造嗎?那幾層初生的殼,稱為「殼胚」,而蝸牛的軟體與內臟已經藏在殼裡面了。所以蝸牛不會像寄居蟹般,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更換較大的殼,如果硬將蝸牛從殼移出,蝸牛只有歸西長眠一途了。 外殼堅硬 層層增加 蝸牛的殼是從一個稱作「外套膜」的構造分泌與製造而成,它的主要成分為堅硬的碳酸鈣與貝殼質。外套膜所分泌出來的物質,可以讓殼增厚與變大,如外殼遇到小破損,也可以加以修補。殼的表面常覆蓋著一層「殼皮」,是由一種硬蛋白所組成,除非殼皮受損或脫落,才會無法再生修補。其中殼的最頂端,就是殼開始螺旋的地方,稱為「殼頂」。隨時間的成長,殼順著螺旋的方向,一層一層地往下增加。 保護軀體 鎖住水分 蝸牛的外殼,屬於牠們這種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的一種外骨骼,叫做「螺殼」,屬於貝殼的一種,它的作用不僅是蝸牛的附著物,還有著保護蝸牛軟弱的軀體,免受捕食動物或者其它外力的傷害,尤其陸生蝸牛的殼還有遮蔽陽光,免於水分蒸發的作用。 大部分的蝸牛殼,都是以螺旋方式生長;在蝸牛的成長階段中,殼一層一層地螺旋增加著,但是,牠的繁殖期、休眠期,或是氣候變化及食物多寡等各種因素,都會造成殼的生長速度不同,因此會在殼的表面形成疏密相間的縱向「生長線」。 種類繁多 以殼識別 「殼」是蝸牛的重要特徵與構造,也是蝸牛的重要分類依據。就如同蝸牛的招牌般,每種蝸牛的殼都長得不一樣,無論大小、形狀、構造與顏色,因為其不同而能藉由殼來區分蝸牛的種類。 殼就像蝸牛永久居住的房子,不但可以遮風避雨,也可以躲避敵害,更可以避免體內水分過度散失,據說如果你往螺殼裡面注入水分,可能一下子會倒不出來,它有鎖水的作用。 螺殼雖然像是蝸牛居住的房子,但也像是蝸牛身穿的一件衣服,因為蝸牛的「殼衣」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作品。從殼的形狀說起,從球狀的扁圓形、圓形、卵形、橢圓形,到錐狀的圓錐形、盾形、笠形,以及細長的紡錘形、圓筒形、塔形等,不同的蝸牛顯示非常多種不同的樣式,像是盾蝸牛屬的蝸牛,牠們的殼大多長得像盾牌,而球蝸牛屬的蝸牛,就長得圓滾滾的活像顆皮球。 有些蝸牛殼表的「生長線」明顯,呈現波紋狀或雕刻狀,有的甚至形成明顯的「縱肋」。除了這些縱向的紋路外,有些蝸牛的體螺層周緣上有龍骨狀突起,樣子就像蝸牛殼上的腰帶;還有些蝸牛在縫合線上具有水管狀構造。但這些奇異的構造都不及「殼上長毛」的蝸牛奇怪,這些「殼毛」其實是殼皮的衍生物,也是由硬蛋白所組成。有些蝸牛會在殼表上密布「殼毛」,有些蝸牛則只在螺層周緣上,圍個幾圈毛。殼毛的功能至今還沒有定論,但推測應該跟蝸牛的防禦、感覺與水分的保持有關。

MORE

【玉子手札】 蝸蝸樂 好有趣!

文/玉子 年幼的玉子總喜歡花大把時間觀察蝸牛,看牠如何吃飯、如何拉長身體以跨越鴻溝。對一個孩子而言,庭院裡徐徐爬行的蝸牛就是自然觀察的啟蒙小老師。 殼上玄機 歲月刻印 細看蝸牛的殼,淺淺的殼紋是牠的生長線,就如樹木的年輪、陸棲龜甲的生長輪,生物成長受到季節、營養多寡等因素影響,時而長得快、時而長的慢,因而形成一道一道歲月的刻印。 身體柔軟的蝸牛如何進食呢?「齒舌」是軟體動物特有的進食工具,由成排的細小牙齒刮取食物,就像輸送帶一般把食物送往食道。要是小牙齒脫落了怎麼辦?別擔心!蝸牛就像沙魚那樣,一生都會遞補新牙。 對了,別以為蝸牛只吃蔬菜喔!蝸牛食性分為草食性、肉食性、雜食性,有些會捕食蚯蚓、昆蟲、甚至是其他蝸牛!好玩的是,蝸牛的齒舌形式也各不相同:肉食性蝸牛的齒通常少而尖、草食性蝸牛的齒則是多而鈍,就跟肉食與草食哺乳類的牙齒很類似。 巨大蝸牛 仔細觀察 小小的蝸牛藏著許多有趣的知識對吧?我們再多聊一點,你是否好奇:台灣最大的原生蝸牛是哪一種?以陸生蝸牛來說,就屬「斯文豪氏大蝸牛」了。喜愛生態的你一定對斯文豪先生不陌生,被他採集而得名的陸生蝸牛可不只一種!還有斯文豪氏煙管蝸牛、斯文豪氏長蝸牛、斯文豪氏小山蝸牛、斯文豪氏帶管蝸牛、草包蝸牛、台灣豆蝸牛,以及斯文豪氏高腰蝸牛。這8種學名裡都有swinhoei呢! 斯文豪氏大蝸牛屬於扁蝸牛科的成員,殼形扁扁的,因此長得並不高,但牠的殼寬約為5.2~5.8公分,大概就跟成人的小拇指一樣長。也許有人會說:我家後院就有更大的蝸牛!其實有高機率是外來種「非洲大蝸牛」,牠的殼為紡錘型,具有高高的螺塔,跟扁扁的斯文豪氏大蝸牛完全不一樣呢! 下次遇見蝸牛,不妨多觀察幾眼吧!台灣的蝸牛豐富又有趣,只待被發現!

MORE

巴黎夢想家之屋 沉浸夢境世界

法國巴黎羅浮宮地下商場舉行「夢想家之屋」展覽,由義大利設計師艾琳娜和朱莉亞.塞拉創作沉浸式體驗,希望帶給訪客置身夢境世界的感受。展覽將從6月11日起開放進場。圖/取自Sortir de Paris官網

MORE

逐頁切割折疊 回收書變浮雕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本書可以透過多種方式成為藝術品,作者在書籍的文字中建構引人入勝的世界,平面設計師則創作精美的封面,而法國一組名為「圖書大師」(Book Master)的藝術家團隊,透過一種被稱為書籍折疊的技術,來提升任何書籍並變成雕塑,透過仔細切割和折疊每一頁,創意人員在書頁邊緣形成立體圖形,給人一種書被雕刻出來的錯覺,透過精心製作為創作的每件作品增添原創性,尤其他們使用回收書籍,同時為推廣生態責任藝術做出貢獻。 「我們相信每本書都有靈魂,都值得轉化為藝術創作。」圖書大師的網站上寫著:「正是這種信念指導著我們的創作過程,突出隱藏在每一道褶皺中的美麗。」出於對視覺敘事的熱情,團隊透過精心策畫和執行每一次折疊和裁剪,發揮出每本書的創作潛力。 主題多元 作品獨一無二 他們不是從將要使用的書中選擇角色或主題,而是使用廢棄書籍,希望賦予它們第二次生命,「我們精心挑選每本書,確保每本書都符合我們的高標準」,圖書大師解釋,這些創作主題包括流行文化、運動隊伍標誌以及電玩遊戲和動漫人物,他們意識到擁有作為獨一無二的禮物潛力,因此也提供客製化設計來慶祝生日、婚禮和周年紀念。 圖書大師的使命,是將藝術與工藝融為一體,讓非凡的折疊書籍栩栩如生,他們致力於創造能夠激發客戶好奇和著迷的作品,每一次折疊都是團隊追求卓越和創造獨特體驗的承諾宣言,此外,他的折疊書籍是由回收書籍製成的,同時為保護我們的星球做出貢獻。 敘述情感 用視覺說故事 在社群媒體上,圖書大師分享如何將這些書籍藝術作品變為現實的幕後花絮。他們花16小時完成一項受電影《美女與野獸》啟發的設計,並用縮時錄影記錄下來。負責的藝術家一頁一頁地仔細地切割和折疊,在螢幕另一邊,人物開始彈出,最後成為一件藝術品,成為任何家庭圖書館的中心裝飾品。 「我們所做的每一次折疊都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它是一個新故事的誕生。」圖書大師分享:「頁面變成圖形和圖案,表達微妙的情感和主題。每個細節都很重要,每個折疊都經過精確塑造,我們讓每本書都栩栩如生,讓它展現出從我們的創意宇宙中汲取的視覺、獨特和詩意的敘事。」 圖書大師強調:「我們對藝術的承諾不僅限於折疊的書頁,也致力於鼓勵當地藝術、支持新興創造力並激發自我表達,我們相信社會責任以及藝術可以對社區產生的正面影響。」

MORE

澎湖戰地遺址 變身東衛藝廊

【本報澎湖訊】澎湖馬公東衛坑道不再是早期的戰備設施,在縣政府既保存歷史又活化再利用下,搖身成綻放文化氣息的藝廊坑道,昨天起「坑道藝廊」正式對外開展。 澎湖縣長陳光復表示,澎湖自元朝起便設有巡檢司,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這些歷史背景為澎湖留下豐富且珍貴軍事遺址;縣府透過資源整合,向觀光署爭取八百萬元經費,辦理「東衛坑道遊憩區景點建置工程」,結合在地豐富觀光資源與文化特色,既保存歷史,更活化這充滿戰地韻味的東衛坑道。 澎湖縣旅遊處為活化東衛坑道,在與地方人士溝通後,改以藝廊方式呈現,昨日起在坑道內,展出在地石雕家呂孟鴻、陶藝家呂翊菁、攝影師陳成平等,以及花火節得獎作品展出,讓坑道搖身變成藝廊坑道。

MORE

高美館30而立 6/8舉行慶生活動 30歲民眾免費入館

【記者曹麗蕙綜合報導】高雄市立美術館歡慶三十而立,6月8日舉行慶生同樂活動,由《青春印記》展覽的導覽列車出發,到「從我的書櫃到您的書櫃」、專屬工作坊,以及Taiwan Connection(TC)室內音樂會等系列活動,引領民眾回憶高美館鼎立大南方的30年繽紛歲月。此外,高美館更邀請全國同樣30歲(1994年生)的民眾,持身分證免費入館參觀,共襄盛舉。 高美館代理館長林羿妏表示,高美館為全台首個由公部門美術館轉型為行政法人的美術館,始終展開溫暖雙臂擁抱高雄藝術與關懷在地,不斷持續邁向新形態的國際合作,結合跨域資源整合多元平台,蛻變為獨具特色、矗立高雄美好城市的大南方藝術代表,走過30年風華的高美館,如今是青春正美好、三十而立的年歲,將持續透過藝術成為與高雄共同邁進的美好存在。 6月8日慶祝活動由《青春印記:收藏家龔玉葉與她的畫家朋友們》導賞揭開序幕,透過作品賞析,和藝術家、收藏家相知相遇在青春的藝術道路上。 「高美30」南南而立室內音樂會,邀請到由旅美小提琴家胡乃元創辦的TaiwanConnection(TC)安排室內樂演出,由三位TC音樂家擔綱,帶來慶典名曲莫札特《嬉遊曲》、風格近似20世紀前半法國新古典主義的作曲家堤里耶寫給雙簧管、單簧管與低音管的組曲《詩與韻》,以及現代作曲家希馬創作的《給三支木管的五首小品》。

MORE
/564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