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兩岸 | 人間福報

全球

馬習二會重演「世紀之握」 馬英九再提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本報綜合報導】「馬習二會」於10日下午4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正式登場。前總統馬英九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下午3時55分許分別入場,兩人重演「世紀之握」,分別發表致詞,後媒體離場,馬英九以「總書記」、「習先生」稱呼,他提及「九二共識」並直球談到「1992年各自表述」的一中各表說法,後來還在講到「中華民族」時,意外口誤成「中華民國」,成為意外插曲。 下午近4點,馬英九抵達人民大會堂,而「馬習二會」場地也正式揭曉,是在「東大廳」舉行會面,這是大陸國家主席與外國元首會談常用的場地,9日下午習近平甫與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在此會談,也是2005年連胡會的地點。 會見時,兩人重演「世紀之握」,兩人握手時間達16秒之久,習還微笑對馬表示,「你都沒變」。 「世紀之握」後,雙方各發表致詞,致詞中,馬英九提及「九二共識」,並直球談到「1992年各自表述」的一中各表說法,後來還在講到講稿中的「中華民族」時,意外口誤成「中華民國」。過程中,馬英九一開始以「總書記」稱呼習近平,後改用「習先生」;習近平方面,則以「馬先生」稱呼馬英九,談到堅持「九二共識」及「反台獨」,和兩岸同胞情懷等。 座位安排上,大桌上我方有馬英九、蕭旭岑,馬辦主任王光慈、政治大學榮譽教授邱坤玄,陸方則有習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王滬寧和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副主任潘賢掌,等於加上習近平,有三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層級官員出馬,高規格會馬反映對馬高度重視。另,台灣青年學生坐在馬英九一行人後方。 圖/廖士鋒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前,北京今天下起傾盆大雨,早在記者到達集合場地人民大會堂北門時,就已經看到有紅地毯鋪在北門樓梯,並用黑布罩著,明顯是要保護雨天的紅毯免受髒污,不過會見時雨已經停歇。 據陸方安排,現場記者被要求「不可直播」、沒收手機等通訊設備,結束後才能發稿。在馬習會開始前,北京人民大會堂已鋪上紅地毯,雙方在下午3時55分許進入「福建廳」,馬英九、習近平兩人握手,重演「世紀之握」,分別發表致詞。 馬英九1日到訪大陸,展開11天行程,7日抵達北京,在接連參訪故宮、鳥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後,於行程尾聲之際和習近平會面,恰好與準總統賴清德今宣布新內閣,及美日菲峰會撞期,正值520前美中台關係敏感,備受兩岸和國際社會關注。 馬英九也是習近平自去年3月開啟他的大陸國家主席第三任期後,首位正式會見的台灣代表人物,兩人為時隔九年再次面對面。回顧第一次「馬習會」,是在馬英九總統任內,於2015年11月7日假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的「兩岸領導人會面」,創下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紀錄。

MORE

中國大陸宣布 中止134項ECFA關稅減讓

【本報綜合報導】因不滿賴清德總統520就職演說,繼上周對台軍演後,中國大陸財政部31日公告,自6月15日起,對原產於台灣的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協定稅率,按中國大陸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中國財政部官網今天公布「稅委會公告2024年第4號」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部分產品(第2批)關稅減讓的公告。 公告稱,台灣地區單方面對中國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規定。 2023年12月21日,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稅委會公告2023年第9號,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部分產品關稅減讓,但台灣地區仍未採取任何有效措施取消對陸的貿易限制。 中國大陸財政部表示,根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按規定和程序決定進一步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部分產品關稅減讓。自2024年6月15日起,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附件所列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依現行相關規定執行。 根據公告,被中止適用ECFA的台灣商品包括潤滑油基礎油、液體石蠟和重質液體石蠟、異丙醇、正丁醇等134項產品。 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將適時透過國際管道表達反對態度,並希望國際組織任何成員,不要隨便更改互動原則;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指出,大陸片面終止134項ECFA早收清單、關稅減讓,除了要表達強烈抗議與不滿外,相關後果應該由陸方來承擔。

MORE

放輕鬆、不蕉綠 大陸辦公室種水培香蕉正流行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社群平台近期刮起一股新潮流——在辦公室種水培香蕉。因綠色香蕉「蕉綠」音同「焦慮」,成功代言年輕人在職場上的心境,一躍成為辦公桌上的新單品。 據湖南《瀟湘晨報》報導,有商家將廣西、福建等地盛產的小米蕉、蘋果蕉分段砍下,妝點成綠色植物進行售賣。 實際查詢大陸電商平台,商家販售的水培香蕉一串約有數十條香蕉,通常還會掛上一張寫有「禁止蕉綠」的卡片。 水培香蕉容易養活,只需要將其放在裝滿水的花瓶里,靜候約一周的時間,香蕉就會成熟,不止能觀賞,還能「飽腹」。有網友稱,「蕉綠的時候是水培,蕉黃的時候是水果,」 報導指出,目前水培香蕉在電商平台持續熱銷,近一個月內,銷量較高的多個商品頁面均顯示有超過1萬人購買,突破5-6千銷售量的也不在少數。 有網友表示,自己是被「禁止蕉綠」的標籤吸引,因為上班難免會覺得焦慮,於是買一串試著養養看;也有網友藉此做「香蕉社交」,其他同事提前預訂熟成香蕉,或是把水培香蕉當許願樹,將願望寫在由綠轉黃的香蕉皮上。 香蕉發送完,網友拍下拔光香蕉的枝幹發到網路上,寫下「再也沒有焦綠!」

MORE

考古研究員許衛紅 當考古探長引介真知識

文/記者楊一苗、閆馨禾 許衛紅在擔任秦都咸陽城考古領隊的同時,還寫秦文化科普圖書、擔任義務講解員,並用短影片為網友講述考古發掘背後的精采故事,希望用自己的這些「不務正業」,展示考古工作有趣又鮮活的「另一面」。 許衛紅總是笑稱自己是一位「不務正業」的考古工作者。長期在考古發掘一線工作,她的閱歷可謂精采:主持過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工作,參與了南水北調中線河南及湖北段、陝西華縣東陽墓地、寶雞地區秦文化遺址等調查及考古發掘。 一九八○年代末,當許衛紅從吉林大學考古系畢業,來到距西安市區三十多公里的驪山腳下時,她印象最深的就是通往秦始皇帝陵那條顛簸不平的土路,和公車開行時的塵土飛揚。 那時的秦始皇帝陵並不知名,而許衛紅在這裡一做就是二十五年。「考古是一項嚴謹而科學的工作,」她說,「手鏟、毛刷之間,歷史的本來面目被一點點揭示出來。」 秦始皇的遺產驚豔了許衛紅:深埋於黃土中的皮盾、弓弩、秦劍雖殘損嚴重,卻仍可再現當年的金戈鐵馬;陶片背面留下了古代陶工製陶時的指紋,不禁讓她陷入悠遠的遐想;而當一件朱唇皓齒的彩色陶俑剛出土時,許衛紅與「他」對視的那一瞬,則彷彿「穿越」到了兩千多年前。 考古猶如推理破案 擔任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領隊之後,許衛紅的工作漸漸從「幕後」走向「幕前」,開始與公眾和媒體打交道。 秦始皇作為考古界的「頂流」,人們對這位「千古一帝」抱有強烈的好奇心:「考古發掘就是挖墓尋寶吧?」「秦始皇的陵墓什麼時候挖?」當她不止一次被問到這些問題,她這才意識到,真實的考古工作與公眾的認知之間,仍存在巨大的鴻溝。 「考古工作被稱為『象牙塔裡的學問』,它是嚴謹精確甚至枯燥乏味的。但是,我更想把發掘現場那些讓人感動的、有意思的瞬間和考古工作中的『真知識』傳遞給同樣熱愛中華文化的人們。」許衛紅說。從那時起,她有了給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的成果寫一本通俗讀物的念頭。 第一本書的問世並不順利。當她把《說說秦俑那些事──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紀事》一書初稿交給第一位讀者──當時正在讀大學的女兒時,女兒很快就潑來了冷水。書的專業術語都被圈了出來,旁邊批注著「不知所云」、「什麼意思」,緊接著兩人還為書稿的寫作風格起了爭執。 女兒認為,書中使用的很多專業術語,讓公眾讀起來會覺得晦澀難懂。許衛紅說:「比如『探方』這個詞,還有必要再進行解釋嗎?」但女兒認為,「你這樣的態度就很『傲慢』,公眾憑什麼要知道這個詞?」 一句「憑什麼」讓許衛紅突然意識到,大眾讀物講求通俗性和趣味性,這與數據精準、邏輯嚴謹的考古報告完全是兩回事。 接下來的寫作中,許衛紅嘗試改變寫作風格,選擇公眾對秦朝歷史的興趣點和認識「誤區」,結合自己的發掘經歷娓娓道來。從考古筆記不是盜墓日記、彩俑是如何被一刀一刀剔出的,到透視秦俑背後的女人、秦朝男子怎樣愛美,她從故事、場景、典故切入,接二連三完成了《說說秦俑那些事︱︱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紀事》、《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與城》、《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等書籍的寫作。 在許衛紅抽絲剝繭的敘述中,她以兵馬俑考古發掘現場為起點,帶領公眾走進兵馬俑製作的歷史環境,貼近秦始皇、追蹤秦部族、體會秦帝國。「她很像是一位福爾摩斯。」作家馬伯庸在《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與城》一書的推薦中寫道:「考古和推理破案有點兒像,兩者都是從細枝末節的線索出發,用邏輯與想象力將其串聯在一起,還原出事情的真相。」 輕鬆方式講述考古 幾年前,女兒幫她在網路上開設了名為「探方裡的資深美人」的帳號,許衛紅開始藉助網路向公眾科普考古知識。二○二三年,許衛紅在抖音上註冊了帳號「陝西考古許衛紅」,開始嘗試用短影片、直播的形式與公眾分享有意思的考古故事。 在她發布的第一條短影片中,她自我介紹說:「曾經我的網名叫『探方裡的資深美人』,探方是指考古工作當中畫分的最基本的工作單位,我的人生第一次身分被冠以什麼長,就叫『探長』,那個時候,我參加了兵馬俑二號坑的發掘,負責其中幾個探方的具體工作……」 「今天,我們連統一手機的充電線頭都很難,就可以想像二千多年前秦朝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到底有多不容易。」在短影片中,許衛紅以這樣輕鬆調侃的方式,從日常生活、社會熱點切入來講述考古話題,受到愈來愈多文博愛好者的點讚和關注。

MORE

廣東暴雨釀災 高速公路崩塌已19死30傷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五一連假第一天,廣東梅龍高速公路受暴雨影響,於1日凌晨2點發生路面塌陷事故,造成18輛車從高架橋掉落、爆炸起火,截至目前現場救出31人,其中19人死亡,30人受傷。 杭州《都市快報》引述現場目擊者所見,「一車7個人,都在睡覺,突然嘣的一聲,車輛失控,我們瞬間清醒。後來停穩後,說後面一個坑,好像好幾輛車都被坑搞到失控了。我們過的時候可能路面只是裂開,我們後面的車全部掉進大坑裡去了。」 據新京報報導,部分傷者為附近居民,開車途經此地時遇上事故發生。傷者的受傷情況多為骨折、內臟損傷。 圖/取自微博 大陸交通運輸部路網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凌晨5點於微博發布公告,梅龍高速公路發生事故,公路交通雙向中斷,車輛將進行分流,恢復時間待定。 據澎湃新聞報導,省委省政府接到事故報告後,迅速指揮調度救援工作。該事件發生後登上微博熱搜,有網友認為事件與近期強降雨導致地基流失有關,也有網友質疑路基工程是否完善。 中國大陸南方連日暴雨,廣東成為重災區,據大陸中央氣象台1日消息,江南華南部分地區仍有強降雨和強對流天氣,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並發布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

MORE

兩岸互釋善意 陸開放福建赴馬祖台歡迎陸客來台

【中央社台北訊】中國大陸對台灣開放局部觀光,宣布恢復福建居民到馬祖旅遊等措施。海基會今(2日)表示,歡迎陸客來台旅遊,體驗台灣多元風貌,海基會支持兩岸各項健康有序交流。 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今天下午舉行背景說明會,由副秘書長蔡孟君主持,她於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蔡孟君表示,大陸委員會(陸委會)等單位去年公布兩岸觀光恢復相關規畫,對於陸客來台旅遊也有所準備,只要對岸開放即可實施;對於目前對岸相關主張,政府有關部門正在研議、釐清中。 蔡孟君指出,海基會歡迎陸客來台灣旅遊,體驗台灣多元風貌,海基會作為政府唯一授權委託處理兩岸事務機構,始終配合政府政策,支持兩岸各項健康有序交流,對於民眾往返兩岸或旅遊過程有需要協助的地方,也會提供積極服務。 蔡孟君強調,關於兩岸觀光開放部分,將會與旅行業者保持密切聯繫,及時地將觀光旅遊業者想法反映給主管機關參考。 中國大陸文化和旅遊部(文旅部)副部長饒權4月28日表示,將恢復福建居民到馬祖旅遊;在平潭到台灣的海上客運直航復航後,恢復福建居民到台團隊旅遊。 陸委會副主委李麗珍昨天於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兩岸觀光限區域、限條件,這是不對等開放;對岸現有作法與預期落差太多,所以有許多地方待釐清,有關部門研議中。

MORE

資深記者林洸耀過世享壽65歲 星雲大師曾說他是家人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路透北京分社前社長、資深中國大陸新聞記者林洸耀過世,享壽65歲。林洸耀和星雲大師熟識,星雲大師曾說,林洸耀是像家人朋友一樣的特殊人物。 林洸耀的朋友和同行周二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悼念。原路透、華爾街日報記者翟琦在社交平台上透露,林洸耀因嚴重急性胰腺炎周二清晨5時去世。 公開資料顯示,林洸耀1959年生於菲律賓,1978年赴台北讀書,曾在《中國郵報》、法新社工作,1991年進入路透社,先後擔任北京分社首席記者、台北分社社長、北京分社社長、北亞首席記者。2019年,林洸耀加入新加坡《海峽時報》。 林洸耀獲獎無數,曾採訪過多位重要政治人物,包括大陸前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以及菲律賓總統艾奎諾等人,右為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圖/天下文化提供 林洸耀過去40年的新聞生涯中,曾獲得13項國際新聞獎項,採訪過許多亞洲領導人,包括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和中國大陸國務院前總理溫家寶,台灣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和蔡英文,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阿羅約和艾奎諾三世等。 林洸耀獲獎無數,曾採訪過多位重要政治人物,圖為他與當時台灣新任總統蔡英文合影。圖/天下文化提供 作為資深中國新聞記者,林洸耀幾乎參與了對中國所有重要時政新聞的報導。1997年,林洸耀是第一位報導了鄧小平去世的駐華外媒記者。2007年,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召開前,他準確預測了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名單。 他曾說:「我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在中國做新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人。」 星雲大師談  我和《把脈中國》作者林洸耀的因緣 在很多記者當中,我的朋友如:在共產黨裡坐過二十四年牢獄的陸鏗,日本《朝日新聞》的吉田實,在台灣赫赫有名的王惕吾、余紀忠、柏楊等,我和他們都有過往來。像一些年輕的記者,如過去的卜大中、陸震廷,到現在的江迅、紀碩鳴等,我都和他們成為好朋友。 圖/天下文化提供 但是在這麼多的記者當中,成為像家人朋友一樣的特殊人物,那就是曾經擔任路透駐台北和北京分社社長的林洸耀先生了。 林先生跟一般的記者不一樣的,他的報導一定詳實,下筆一定字斟句酌,所以他訪問過的世界名人,如很多國家的總統、總理,以及獨家報導或首見披露的新聞,多不勝舉;像一九九七年鄧小平病危;二○○六年北韓第一次試核;二○○七年習近平將晉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二○一二年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下台等等,讓世界都預先知道了局勢;可以說,路透社有這樣一位記者,也難怪他得過很多的獎章和獎勵了。 我和他的因緣,也大概是因為他對我在世界行走、傳教的好奇,或者是我在兩岸來往曾經有過許多的波折,所以他就約定希望採訪我。因為我認識的記者很多,也接受過很多人的採訪,從他跟我的訪問中,我知道他的正派。在當今,做一名記者,不做聳動新聞,不去揣摩報導,不揭發內幕,而對一些名人、名事都是具實報導,這樣的風格,讓林先生成為很難得的一位記者中的君子。 他的一生居住的地方,如:出生於菲律賓,就讀於台灣,採訪於大陸,遊走於世界,而在世界通訊界裡,路透社也是首屈一指的。我們從他這一本《把脈中國:對習近平的第一手觀察》的書中,就可以看到他從事記者的過程、經歷是非常多彩多姿了。閱讀他的採訪記錄,絲絲入扣,動人心弦,我好多沒有辦法了解、知道的,都從他的報導裡增廣了見聞,讓我們對於這許多當代的偉大人物有一個正面的了解。  

MORE

陸仿冒到極致 山寨周杰倫代言山寨康師傅冰紅茶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傍名牌」的仿冒行徑有多猖獗?遼寧瀋陽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購買了一瓶冰紅茶,外包裝印著貌似「周杰倫」的人像,還標註「央視廣告品牌」。但仔細一看,這並非他以為的康師傅冰紅茶,外包裝上的周杰倫也非真的周杰倫,而是網紅「周口杰倫」。有網友調侃:根本就是「山寨周杰倫」代言「山寨冰紅茶」,根本是「多重欺騙」。 綜合新京報、澎湃新聞報導,「周口杰倫」是大陸一位專門模仿周杰倫的網紅,在抖音擁有8.2萬粉絲,他證實有為涉事公司代言產品。 「山寨周杰倫」代言的這款「山寨冰紅茶」是由達利園飲品(遼寧)有限公司生產。該公司稱,包裝上有標明「周口杰倫」本名「李非非」,而所謂「央視廣告品牌」字樣,是因公司確實曾在央視做過廣告,不是虛假宣傳。 濟南報業集團旗下新媒體《新黃河》指,達利園飲品(遼寧)有限公司成立於2022年8月。今年4月11日,就曾因侵害商標權糾紛被告。 對於這起事件是否構成對周杰倫本人的侵權,廣東深灣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珩認為,單純長得像難以確定是否侵犯周杰倫的姓名權與肖像權,但若「以類似周杰倫的假名和類似周杰倫的肖像一同使用來為產品進行宣傳代言,便可能涉嫌虛假宣傳。」 「山寨周杰倫」代言「山寨冰紅茶」一事近日在微博也引發熱議,有網友留言表示,「連公司也是山寨,達利園飲品遼寧有限公司,法人汪丹,和達利園食品也沒關係」。 還有人說,「真的有被噁心到」,「就跟雷碧一樣,一不留意就⋯⋯」。不過,也有網友認為,「不管怎麼樣,是很有創意的思維,『打破了常規思維』」,「這可謂『傍名牌』的極致」。

MORE

中國大陸五一假期 多景點現人潮

【中央社上海訊】中國大陸五一假期從5月1至5日,連假首日多地觀光景點及火車站湧現人潮。上海同時舉行「五五購物節」,結合國際咖啡文化節等活動,力求提升消費。 中國大陸4月30日就出現較平常多的人員流動,中國日報引述交通運輸部消息,4月30日,中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億414.7萬人次、月增31.4%,較2019年同期成長37.9%,比2023年同期成長22.6%。 澎湃新聞報導,鐵路上海站1日出現五一假期運輸客流最高峰,預估全天發送旅客65萬人次;鐵路南京站1日預估發送旅客34萬人次。 上海昨日天氣不錯,南京路步行街滿是遊客,不少Coser也打扮成動漫角色出現在其中。為管控人潮,1至5日每天下午4時後,地鐵南京東路站和14號線豫園站實施封站跳停。 上海市政府第5屆「五五購物節」從4月下旬到6月底舉辦,總共規畫15項節慶活動,除針對足上海市民,也著力吸引外來消費,目標是打造「城市消費嘉年華」。 其中像是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活動,就吸引不少親子族群前往思南書局周邊市集參與。 2022年底中國大陸解除新冠疫情管控後,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但民眾更願意出行,因此長假期間的旅遊經濟被寄予厚望。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4月30日發布,今年第1季,中國國內出遊人次14.19億、年增16.7%;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1.52兆元(約新台幣6.68兆元)、年增17.0%。

MORE

中國大陸嫦娥六號今發射 實施月球背面採樣任務

【本報綜合報導】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央視記者從中國大陸國家航天局獲悉,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低溫推進劑,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號任務計畫今(3)日17至18時實施發射任務,首選發射窗口瞄準17時27分。 報導指出,這是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第2次執行探月工程發射任務,將運送嫦娥六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以實施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任務。 報導稱,嫦娥六號原本是嫦娥五號的備份,在嫦娥五號任務成功後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它將前往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進行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察等工作,去發現並採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齡的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這將是人類首次進行月球背面取樣。 嫦娥六號任務也搭載法國的氡氣偵測儀、歐空局的負離子偵測儀、義大利的雷射角反射鏡、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的載重和衛星計畫。 報導表示,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驟規畫如期完成;嫦娥六號即將發射,期待圓滿成功。

MORE
/10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