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縱橫古今 | 人間福報

閱讀

【走讀城鄉】植樹成林:大安森林公園三十周年

文/丹青 台北市的大安森林公園,占地二十五餘公頃,是一座廣闊又美麗的都會公園,六千餘株的樹木不知吸納了市內多少廢氣,同時也是市民休閒、賞花、觀鳥的好地方。今年三月二十九日是這座公園三十歲生日,許多人可能不知道,三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眷舍和違章建築,以及一座供留華學生住宿的國際學舍呢! 從一八九八年的台灣堡圖來看,當時的大安森林公園主要是稻田,只有現在信義路與建國南路口附近有個「柴竹圍」聚落,從名字可以想像,就是個用竹子與樹圍起來的農家。到了日據時期,一九三二年公布的大台北市都市計畫中,首次將此地規畫為七號公園,作為當時眾多的大型都會公園預定地之一。但是直到台灣光復,此地大部分區域仍為農田。 政府遷台後,眾多部隊及軍人無法安置,乃在此建立小型眷村;另外,眾多大陸移民也自行在此搭建違章建築,居民達數千人,也成為當時台北市內違章建築最多的區域之一。另外,教育部也在此搶建了一座供外籍學生居住的台北國際學舍。 一九七四年行政院發函台北市政府,要求盡速闢建七號公園;但隔年蔣中正總統過世後,此地曾被考慮作為中正紀念堂候選基地之一,民間也提議在此興建體育館。一直到一九八四年,台北市因應都市生態與綠地環境的需求,才提出了七號公園興建計畫。 一九九二年四月一日,台北市政府開始拆遷地上建築,但遭到拆遷戶強大的抗議和示威,甚至一度包圍了市長官邸。幸好,黃大洲市長克服種種困難,公園也於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九日對外開放使用,並命名為「大安森林公園」。只是公園甫完工時,植樹還未長大,數量也不多,一場大雨又使滿園泥濘不堪,遭致在野黨大肆批評,民間觀感亦不佳。 三十年後,如今已林木參天的大安森林公園,不僅地理位置極佳,更設有捷運站。整個公園主要可分為:竹林區、榕樹區、香花區、水生植物區、帶狀林區、水池假山區、露天音樂台、兒童遊戲區和停車場等。園內也有豐富的生態,包括多種鳥類和其他動物。 此外,大安森林公園在民間基金會的協助下,不僅建立了生態水圳,並多次邀請日本樹木醫生及國際認證的樹藝師,診斷並維護園區內的樹木生長。除了每年三月的杜鵑花季,生態池的落羽松步道和水池小島上的白鷺鷥、夜鷺等群聚,亦成為著名賞鳥景點。 三十歲的大安森林公園,雖然曾走過一段辛苦的歷程,但如今已是台北市不可或缺的「都市之肺」,也是最著名的休閒景點之一。

MORE

【撫今追昔】港都今昔風貌

文/黃聰哲 甲辰年春分時節參加「千歲團」一日遊,主要行程選在高雄港乘坐文化遊艇,我心中最佳的位子,當推船艉的展望甲板,因為它有最適合觀覽的視角,興之所至站一下又何妨。 高雄原名語源出自平埔族的稱呼takao,後漢人譯為「打狗」,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官方覺得其名不雅,且因「打狗」發音近似日本地名「高雄」Taka-o,故改名「高雄」,原本的打狗港遂成高雄港。 滄海桑田,高雄港形成今日的面貌也非一朝一夕。高雄港本身是個潟湖地形,漢人最初來到這裡是為了捕魚,集中在旗津。現在的高雄港灣甚大,但當時入口狹小,且有巨石橫亙其中,加上港灣內水淺,船也容易擱淺,因此這一帶陸上的主要產業反而是曬鹽,今日的鹽埕,當年就是一大片的鹽田。 一六二四年荷蘭據台,實行殖民統治,並帶來了甘蔗種植。南台灣炎熱的氣候適合甘蔗的生長,在荷蘭時代成為台灣南部的主要物產。然甘蔗製成糖,就要有船運出口,時代給台灣南部下了一道難題。 一八五八年,天津條約將淡水、安平列為通商港口,後來在外國的要求下,清朝又增開雞籠(基隆)、打狗二港。後來打狗港的海運會超越安平港,一是自然地理因素:打狗港旁的哨船頭因面港灣靠山,旁人難以進入,可成為倉庫集中地,易於儲存艙貨,便於交易;其次是物價問題:當時打狗港附近的腹地逐漸開發,加上初開發的地區民生物資較為低廉,於是外商紛紛轉移至打狗來採買民生物品並設立貿易據點;再者是港口淤積問題:較老的港口若疏於整治,淤積是逃不掉的宿命,新增港口當然勝出。後來英國還在打狗港設置英國領事館以及打狗海關,地位更形重要 。 今日高雄港,不僅是台灣第一大港,一度還是世界貨櫃第三大港,每天進出港區的滿滿貨櫃輪,不僅蔚為奇觀,也成了高雄的標誌。政府甚至企圖將高雄規畫成亞太營運中心,然因國際情勢的變化,該計劃的推動並未如預期順利。 以往觀覽高雄港海景,皆從陸地向海觀賞,地點有柴山、國立中山大學、打狗英國領事館、元亨寺及壽山動物園,少女峰因屬軍事管制區無緣造訪。此次看高雄港海景是從海上觀賞,西邊海天一色,點點船隻,與往常雷同,水道上無數的軍艦、貨櫃輪、遊艇、拖吊船皆是大輪船,就是缺乏古意盎然的烏篷船。終究小船在海上有一定的風險,這也是合理的景象。往東邊向港灣內陸觀覽,到處可見櫛次鱗比的後現代建築物,如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港旅運中心、陸上陳列的豪華遊艇Ambrosia、高雄展覽館、高雄八五大樓等,將高雄襯飾得賞心悅目。 「船過水無痕」,意謂船過了之後,經過一小段時間,船後的水波復合,就無痕無跡,不知曾有船經過,被當作不曾有船經過。其實船體滑過水流,會形成一股尾波,短時間內在船的尾部產生V形傳播的波。如果時間再縮短,鏡頭拉近船尾,會看見一股波瀾;記得昔日搭乘遊輪的經驗,船尾那股波瀾會將小魚翻上,海鷗群體飛翔追逐啄食。時間、空間和行船的速度,似乎會改變視覺圖像。船過水無痕,也像一種隱喻,人生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

MORE

【優游藝林】去達比埃斯美術館 認識非形式主義

文/陳雲和 西班牙巴塞隆納的「達比埃斯美術館」,是一棟現代主義風格建築,它屬於「達比埃斯基金會」,西元一九九○年正式對外開放。 基金會致力傳播達比埃斯的創作理念,展出他捐贈呈現多元風格的畫作,如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非形式主義等作品;並依展出主題辦講座,引導觀眾了解當代藝術的產生、發展和理念。館內附設有圖書館,典藏畫家完整的創作圖錄與資料,以及收藏的印度藝術、東方書畫等亞洲藝術圖書。 安東尼‧達比埃斯(1923~2012)生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小康家庭,自幼受加泰隆尼亞文化薰陶。原本學法律,因罹患肺疾進醫院療養,因緣際會接觸到易卜生、尼采的文學與華格納的音樂,除描摹梵谷、畢卡索的畫作外,也著迷於東方藝術及佛教禪宗。種種陶冶,造就了他深厚的文化素養。 出院後,達比埃斯 一邊學法律,一邊在藝術學院進修。一九四五年決定全心投入藝術創作,經過象徵、超現實等畫風洗禮,創立了「非形式主義」。 「非形式主義」出現於二戰後,受存在主義影響,社會籠罩著戰爭衝突的悲觀情緒。達比埃斯運用廢棄材料,結合傳統藝術,探尋全新的表達語言,成為國際級的「非形式主義」代表。 其作品加入十字架、月亮、字母、手等符號,反映出藝術家對生命、死亡、孤獨的感悟,並慣用棕、灰、黑等單一的冷色調,畫家說:灰色、棕色更能表達內心的聲音,可聯結到深奧的哲學世界。 二○一八年,我前去達比埃斯美術館參觀,走進一樓展場時,因展示的舊衣櫃、布條、床墊等「作品」,受到不小衝擊。走往二樓,從早期較具象的畫作中慢慢看出畫家的創作歷程,才稍稍緩解了挫折感。 達比埃斯的作品充滿了人文關懷,誠如他說:「一件作品應該讓觀眾感到困惑迷茫,使他們反思生命的意義。」

MORE

【歷史趣聞】摩洛泰島的台灣人雕像

文/王文隆 印尼乃是一個萬島之國,由一萬七千五百零六座島嶼組成,除了國人熟知的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峇厘島之外,還有一座跟台灣相當有關連的島嶼,叫做摩洛泰(Morotai)島。上面有一座台灣人的雕像,不過刻著一串日文名字:Teruo Nakamura(中村輝夫)。 摩洛泰島隸屬印尼北摩鹿加省(Provinsi Maluku Utara),需由台灣搭機至印尼首府雅加達,接著轉北摩鹿加省的特納提(Ternate)島,再搭乘包機或交通船才能抵達,對外交通相當不便。當地之所以在二○一○年前後擺上一尊台灣人雕像,是為了招商,希望引進台資在當地發展漁業。這個台灣人,是二戰期間受日軍徵募前往南洋作戰的台籍日本兵,來自台東廳新港郡的都歷,是個阿美族人,原名Suniuo,在鄉期間已經結婚,育有一子。 一九四三年十月,Suniuo應徵入伍,改名中村輝夫,經過短暫的訓練後,於一九四四年七月加入「輝第二游擊隊」前往摩洛泰。後來戰事對日軍漸趨不利,盟軍登陸了摩洛泰島,部隊中不少逃兵,中村輝夫也隨著幾名台籍日本兵轉進山林躲藏。待日本投降後,摩洛泰島上的日軍集結準備回國,中村輝夫等人因未及參加,便滯留在島上。 中村輝夫在島上,隨身帶了把子彈所剩無幾的三八式步槍,利用手邊的工具以及山林裡野外求生的知識,不僅以竹片作牆壁、樹葉為屋頂,搭建了面積約一‧五平方公尺的小屋,還劈造了小竹床、編織了粗布的被子,除了地瓜之外,也抓捕雞雉補充營養,就這樣生活了數年。 一九六○年代,日本政府為了帶回滯留南洋的前日本兵,派員入山尋找,陸續接回了許多藏匿的日軍,然而中村輝夫仍未被找到。 直到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中,一架印尼軍機在飛越摩洛泰島時,發現山林中有炊煙,通報總部後,印尼軍方派員搜尋,入山五十餘公里,才找到了衣不蔽體、正在屋前劈竹的中村輝夫。經印尼搜救隊與日語翻譯告知戰爭早已結束,中村輝夫才答應遠離山林,下山回歸俗世。他在摩洛泰的軍事基地待了十天,並在日本駐印尼大使館的協助下,到印尼首都雅加達的醫院檢查身體。 中村輝夫打破了當時所知戰時日軍隱匿的紀錄,成為躲藏最久的一員,消息傳出,轟動台日。然而,因為政府在一九四六年逕將台灣人恢復中華民國國籍,因此戶籍資料上改成了漢人名字──李光輝,妻子以為他已經戰死,也已與他人結婚。當時的台東縣長黃鏡峰獲悉後,確認中村輝夫就是李光輝,並表示會擔負起後續照料的責任。 一九七五年一月,在日本外交系統的協助下,李光輝轉機新加坡、香港後,於同月八日返抵國門,家人、台灣省政府民政廳長許新枝、台東縣長黃鏡峰、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所長卜部敏直,以及近百名攝影記者到機場迎接。 一九七七年,李光輝被安排到花蓮縣吉安鄉的阿美族文化村工作,工作內容就是做個活看板,跟訪客打招呼。雖然改嫁的太太與孩子皆重回身邊,看似圓滿的結局,但他卻因為無法適應回歸平地生活與現代社會的衝擊,不僅話不多,拒絕眾人探奇般的拜訪,且經常吞雲吐霧,沉醉於香菸的煙霧中。 或許是因為吸菸過量,一九七八年二月,李光輝因肺病被送到台大醫院就診,後來惡化為肺癌,最終於一九七九年六月十五日辭世,也讓這段傳奇故事畫下了句點。

MORE

【教壇心語】人人都有 超級助理的時代

文/林文瑛 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創辦人奧特曼曾說:「以前只有大老闆有特助,聊天機器人的出現,讓每一個人都有了超級助理,可以造就更公平的社會。」 雖然人工智慧早已在製造、金融、醫療、運輸等領域大顯身手,但是直到聊天機器人出現,人們才真正感受到,人工智慧已經進入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也將全面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甚至價值觀。 人工智慧的進展又快又炫,與其相處,有時難免進退失據。就如同我們還在討論,該給這位超級助理安排什麼座位席次前,卻發現「它」已然出現在晚宴現場了。 以凱特王妃發布生活照的風波為例,首先是幾家通訊社以「新聞照片有多處經過修改」為由撤下照片,隔天,凱特王妃發文坦承修圖,並向大眾致歉。不料,事件並未就此落幕,風波竟延燒幾周之久,社會資源浪費在「能不能修圖,修了哪幾處,為什麼修」的八卦式討論上。 人人都想包裝自己,現在的手機已經進化到,下載軟體後拍照時就能直接修圖。事實上,許多皇室成員的照片,本來就會經過專業攝影師的技術調整再發布;凱特王妃為了呈現理想形象而過度修圖,本質上與眾多網紅修飾比例、誇大效果的修圖照片並無不同。 超級助理能虛擬人們對理想自我的追求,也能藉由操弄影像營造誤導的「現實」,可惜它卻無法現身說法提醒人們,對社交媒體上的照片要保持警惕,不要盲目相信所有看到的內容;也無法警告年輕人,不要看到網路上滿是完美身材和光鮮生活,就陷入自我嫌惡或憂鬱! 超級助理默默工作,幾乎有求必應,想必未來會有更多學生請超級助理幫忙寫作業,更多上班族、工程師、研究者,請超級助理幫忙蒐集資料、提計畫、編程式、寫論文,大家競爭的將不再是誰有超級助理,而是誰最會用超級助理。 今年日本有名的文學獎芥川賞得主,在記者會上大方公開,她會借助超級助理產生小說主角的台詞,自己再根據情節決定是否修改,估計得獎小說大約有二十分之一的內容,是直接由人工智慧生成的句子。她說,未來打算繼續用這種方式,「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顯然,超級助理本身沒有創造力,卻有能力幫助人們在創意至上的文學、藝術領域,有出類拔萃的表現。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歡迎這樣的創作模式。 一位德國攝影師在拿下去年世界攝影大賽首獎後,拒絕領獎;理由是,那不是自己的創作,是請超級助理幫忙生成的照片。儘管主辦單位聲明,評審團知道作品是與人工智慧「共同創作」的,他還是堅持不受獎。他說,自己只是希望大眾意識到生成圖像與真實圖片的差異,更加關注人工智慧的議題。 與此類似的事件是,今年台北一所有名職校的電腦繪圖比賽,獲得首獎的作品因遭檢舉使用人工智慧,而被取消受獎資格。得獎同學先否認再道歉的行為,顯示出作弊動機,自然需要承擔責任;但學校「希望學生透過觀察與手腦應用展現原創價值」,禁止使用人工智慧的比賽規則,仍然引發不少議論。 我們已經進入一個人人有超級助理的「美麗新世界」,是否該及早思考,如何與其共處,並讓它為我們個人以及人類的幸福做出貢獻? 在人人有超級助理的世界,具備讓超級助理「發揮最佳效用的能力」,才是真正能增強未來世代競爭力,並間接推動人類進步的關鍵所在。因此,衷心期盼新任教育部長已有前瞻的教育規畫,來迎接這樣一個人類智慧與科技交融的新時代。

MORE

【民俗資產】東山碧軒寺迎佛祖

文/張廷鋐 台南因為荷蘭人與鄭成功父子的開發奠定了古都地位;東山一名,顧名思義乃是山地位居本地之東而得名,東山的開發可以追溯至平埔族洪雅族哆囉嘓社的開墾,荷蘭人治台時期即有古文書記載:本地已有平埔族人數百人的墾殖;歷經明鄭時期的寓兵於農,本地人口漸漸增加,直至清領初期已有新、舊嘓莊出現於史籍,顯見本地人口逐漸茁壯,隨後番社街見於史書,而成為東山區早期的代名詞。 清領時期的台灣,因當局治理政策相當消極,使得台灣民變四起。諸如十八世紀初期的朱一貴事變即在南台灣掀起一陣波瀾而成為全島都受到波及的閩粵械鬥;清乾隆年間,曾任縣府衙役的林爽文,因細故與知縣起爭執而遭辱乃辭官下野,為人海派的林氏於加入天地會後而號召起義,霎時間掀起一陣風暴,當局動用許多力量而平定亂事,因而被列為乾隆皇帝十全武功之一。 清道光年間,「店仔口」(今台南市白河區)因台灣遭逢大旱,再加上嘉義知縣邵用之未能勤於政事,張丙乃豎旗起義並攻克嘉義縣治而邵用之於戰役中殉職,張丙旋即再拿下斗六門,一時之間聲勢大好。張丙起義期間,店仔口的重要信仰核心:火山碧雲寺受到戰火摧殘而毀壞。清道光廿四年(一八四四)番社街居民不忍碧雲寺開基觀音佛祖(正二媽)無廟奉祀,乃迎請正二媽於番社街建立祠祀,因正二媽靈驗而信仰者眾,信眾慷慨捐輸而創建東山碧軒寺。 為此,每年農曆十二月廿三日碧軒寺乃迎請正二媽返駕火山碧雲寺過年。直線距離不到廿公里的路程,自一百八十年前迄今皆採取徒步方式進行,尤以今日交通工具便利之時,信眾仍走入古香路而翻山越嶺地前往火山碧雲寺,故「東山迎佛祖」於民國一百年經當時的文化建設委員會公告並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活動。 若旅人們,有幸來一趟東山迎佛祖,可以順著古香路登高望遠,並隨著鑼鼓聲響而於山野間沉澱己心;若旅人們,有幸來一趟東山迎佛祖,可以隨著正二媽入碧雲寺享用素食、蔬食,讓心理與身體都來一場環保饗宴,淨化己身;若旅人們,有幸來一趟東山迎佛祖,更可以順遊水火同源並至關子嶺浸泡泥巴溫泉洗滌身心。

MORE

【東瀛遍路】京都知恩院

文/林孟慧 在日本京都市東山區,有一座京都寺院中規模最大的寺廟,也是淨土宗鎮西派的總本山——知恩院。此寺廟開山於十二世紀(1175),至今已有近八百五十年的歷史,創立者為法然上人,因此廟內供奉阿彌陀如來及法然上人像,山號「華頂山」。 來到知恩院的入口,抬頭可見到一層樓高的階梯上,雄偉的三門矗立於眼前:高二十四公尺,寬五十公尺,屋頂灰瓦七萬塊,是現今日本少見的大型木造二重門,與南禪寺的天下龍門、東本願寺的山門,並稱京都三大門。 三門的正上方,掛著靈元天皇御賜的黑底金字匾額「華頂山」,十分莊嚴氣派。知恩院的名稱,乃法然上人圓寂後,弟子源智上人為報恩,在師父圓寂處興建寺院,並受四條天皇敕賜「華頂山 知恩教院 大谷寺」寺號而來。後經過德川家三代將軍不斷擴建,而成今日面貌。 法然上人生前以倡導念佛為修行方法,大眾只要念誦「南無阿彌陀佛」佛號,即可獲得救贖,並通往西方極樂世界,在當時讓芸芸眾生易懂接受,跟隨信仰者恆河沙數,影響現代佛教深遠。 知恩院的迴廊「鶯鳴廊下」,也遠近馳名,據聞非寺院僧人行走其上,會發出夜鶯般的叫聲,提醒院內有外人來犯,十分有趣。另外,院內有一口全日本最大的吊鐘,重七十噸、高三米三,每年除夕夜,須由十七位僧侶合力撞鐘,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十一月時,知恩院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秋季燈飾」,在浪漫楓紅的圍繞下,院內掛上一顆顆祈福燈籠,民眾可於傍晚至夜間購票進場賞燈,感受會深秋詩情畫意的氣息。

MORE

【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植物想說的話】海芋

文/林文貞 海芋封存大海的聲音 有誰聽見

MORE

【教壇心語】人工智慧帶來「美麗新世界」?

文/林文瑛 有位男士習慣用手機的語音智慧軟體查天氣、撥電話、導航,有次女同事們聊化妝品,他駐足聽了一下,不料手機竟然開始推播各種化妝品廣告給他。手機會偷聽我們聊天? 是的,不只是音訊,我們在網路上搜尋過的關鍵字、瀏覽過的網頁、分享過的照片或影片、社群媒體上的留言,甚至按讚了什麼,買了什麼都會留下紀錄,這些「數位足跡」讓我們享受順暢的上網體驗以及個人化服務,卻也讓我們的隱私受到威脅。 根據調查,台灣九成以上的人,每天平均花七小時使用網路,我們在網路世界留下的數位足跡數量之龐大、範圍之廣,可能超乎自己的想像。數據公司只要串聯起所有網路數據,就能拼湊出我們的圖像,包括我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跟誰交朋友等等。 數位足跡是可以買賣的商品,因為人工智慧的發展依賴大量數據的蒐集、存儲和處理,而這些數據主要來自網路。目前這些個人資料主要賣給企業做廣告行銷,但也不免會被惡意人士利用在詐欺、犯罪,或者操縱選舉上。 英國的「劍橋分析」公司就曾經用大數據分析,讓川普當選、讓英國脫歐。他們與心理學教授合作,誘使二十七萬人下載一款免費的網路性格測驗,再透過這些人的臉書取得朋友圈資料,最後蒐集到五千萬筆個資。然後利用心理統計學,分析這些人的性格、生活滿意度、政治立場,以及恐懼和厭惡什麼等資訊。 接著再根據這些資訊,利用網路媒體的廣告服務,把假新聞偽裝成中立的新聞報導,精準推播。例如,為了攻擊希拉蕊,川普陣營捏造柯林頓基金會貪汙腐敗的訊息,請網路平台編排得像是自家媒體的新聞內容,刊登在網頁上。這類「原生廣告」十分昂貴,但非常有效,讀者平均會花四分鐘來閱讀。 這樁醜聞讓大家認清一個事實:數據分析讓每一張選票都有了「價格」;只要資金夠多,就能操弄民主。最大的受益者是網路平台與數據公司;而最大的受害者是民主,是提供數據卻反被洗腦、被操縱而不自覺的網路用戶。 在沒有選舉的國家,人工智慧也正發展成為社會控制的有力工具。有英國軟體公司持續統計全球大城市的公設監視器數量:三年前調查時,全球有將近八億部監視器在運作,一半以上在中國;到了今年,中國境內已裝置超過六億部監視器,其中三十九個城市平均每千人就有四百多部,密度高居全球之冠。相較之下,台灣人口最多的新北市每千人只有八部監視器,與美國紐約市差不多,而日本東京每千人只有一部。 這些公設監視器通常配備先進的人臉識別技術,確保能夠精確識別個人,能與社會信用系統連結,再整合社交媒體言論、網路瀏覽紀錄,形成大規模的監控網絡,所有人的行為都無所遁形。 科技應該為人性的發展和自由服務,而不是成為政客、獨裁者的好朋友,成為無良公司的生財利器。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在人工智慧時代建立起一個更具抵抗力和智慧的社會,保護個人自由、隱私和民主價值! 愛因斯坦曾語重心長地指出,人類尚未能好好控制科學,讓科學帶來的好處勝過傷害:在戰爭期間科學成為人們「殘殺彼此的工具」,在和平時期科學「讓人生匆忙不確定」。真是洞見! 如果政府和社會大眾對人工智慧時代可能引發的人權問題和民主威脅毫無警覺,不採取積極作為,英國作家赫胥黎所描述的「美麗新世界」也許就在街角的轉彎處,靜靜等著我們。

MORE

【走讀城鄉】華麗轉身的國立歷史博物館

文/丹青 二○一八年七月閉館整修,原預計三年重新開幕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最終花費五年半時間,在今年二月二十一日華麗轉身,以新的面貌重新對外開放參觀。剛好彌補了同月閉館整建的國父紀念館,在文物、書畫展示方面的空缺。 位於植物園旁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是南海學園創始的社教館舍之一,其前身是日治時期台灣勸業共進會於一九一六所建之「迎賓館」,後作為總督府商品陳列館。當時主體使用阿里山檜木建造,中央為東西向二層樓木構造,東翼為一層,西翼則為二層,呈現兩翼不對稱的雁行狀,由森山松之助設計、井手薰等人協助建造。 政府遷台後,教育部長張其昀倡議興建南海學園,納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科學館於一個園區內,政府乃於一九五五年將此建築撥交教育部,作為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使用,但多半展示文物模型或複製品。直到一九五六年奉令接管前河南省博物館遷台的三千多件中原文物及二戰後日人歸還的古物,才奠定博物館的典藏基礎。 一九五七年,該館正式改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不僅典藏器物、銅器等文物,亦蒐藏不少渡海來台著名畫家的畫作。此後陸續經由政府機關撥交、各界熱心捐贈、館方購藏等,藏品日益豐富,至今已達五萬八千餘件。重要藏品包括:史前彩陶、商周甲骨青銅器、唐三彩、石刻佛雕、玉器、民初家具、戲偶、當代書畫等,樣貌多元,古今兼備。 史博館在一九六○到七○年代,曾數次擴增、修建館舍,包括成立國家畫廊,並將館舍建築逐步廢除原有日式及木造風貌,改為鋼筋水泥建築的中國宮殿式紅牆、綠瓦式建築,反映了當時中華文化復興的時代氛圍。並以原建築之歷史性,於二○一二年被指定為歷史建築,轉隸屬文化部管轄。 半世紀過後,史博館面臨設備陳舊、空間不足、樓板載重安全等困境,需進行全面整建。二○一六年提出改建規畫,總算華麗轉身,有了不同的風貌。 整修工程保持原來宮殿式紅牆綠瓦,但屋瓦及屋頂的仙人、神獸等雕像均請瓦作匠師妥善修復。內部空間及周遭庭園則採修舊如新做法,將典藏、行政等空間外移,增加設展空間、荷花池環景餐廳、兒童創意共學與友善無障礙公共空間及博物館商店等,展場空間較整建前約增加兩百六十坪。 外圍環境方面,則透過拆除庭院圍籬,營造現代、友善、開放的博物館氛圍。庭園除以楊英風雕刻作品和池水、涼亭外,並首度在戶外設置公共藝術藝品等。 史博館位在台北市中心,開館近七十年來舉辦過多次國內外藝術、文物大展,承載了許多國人的回憶。如今華麗轉身,再造新風貌,期盼更能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MORE
/1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