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佛法真義3 佛門行事 141】佛教的運動

文/星雲大師 佛教可以提倡運動嗎?佛教本身需不需要運動呢?有需要!雖然佛教重視靜態的生活,但是也講究動靜一如。自古以來,原始佛教的生活,早晨外出托鉢,次第乞食;回來後,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這都是動靜一如的生活。 佛教初傳中國,倡導學僧要雲遊行腳,要朝山拜佛,這可以說都是運動;再如跪拜、繞佛、飯食經行、出坡作務等,這也是運動。甚至於《彌陀經》也記載,在西方極樂世界,那許多念佛的行者,每天一早都要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回來後一樣要飯食經行,這也都是運動。 叢林裡,平常生活也要排班走路,要早晚課誦;就是禪者,他也需要跑香、經行。所以說,佛教不是完全靜態,他也講究運動。但運動方式,也隨著時代、社會、風俗,慢慢地有了不同的發展。當代佛教有許多的集會、運動,就像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他也要談論風生,不一定二十四小時,只是老僧入定。 再有,佛教在中國用說唱傳教,用舞蹈供佛,也是一種運動。如敦煌舞蹈已成為佛教在世界的榮耀;佛教的梵唄、佛曲歌唱,也為今日世界的音樂,帶來特殊的意義。 圖/記者張睿杰 現在,佛教界也增加了許多的體育活動,如跑步、踢足球、打籃球、打棒球、打網球等,這許多球類運動,都很符合這個時代的需要。我想今後佛教要弘法,都需要以這許多運動作為傳教的方便,藉此來增加佛教信仰的人口。 假如你要問,打球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當然不能!你吃飯穿衣,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當然也不能。既然不能,那你為什麼還要吃飯穿衣呢?這是基本的生活;就像打球運動,是為了增加佛教信眾的人口,等於是不二法門。 你講經說法,可能只有三、五百人來聽講,就相當不錯了;但是打球運動,能有好幾千、幾萬的觀眾來看,與佛教結緣,這是佛教人口的增加,也是度眾的方便;能有這許多度眾的方便,替佛教弘法、發展,不是很好嗎?如果佛教不運用這些方便法門,積極走入社會,就只是退隱山林,不問世事,這是自私。 現在的教育講究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進;因此佛教界如果有發心的大菩薩來倡導這許多體育活動,為佛教增加人口,我們要尊重、鼓勵、贊助,不可以認為是異端;你如果認為異端,就不合時代,不合時代就會為時代所淘汰。希望保守的人士,對這許多問題,不能不有所深思。   百萬人興學的意義 佛教是非常重視教育的宗教,自古以來,叢林寺院就如學校,是供給十方學生進修的地方。 佛陀時代,須達長者及祇陀太子共建祇園精舍、頻婆娑羅王設立竹林講堂,讓佛陀可以安心講學、說法來教育弟子;佛入滅未久,印度笈多王朝的國王鑠迦羅阿逸多,因懷念佛陀而興建那爛陀寺,開辦那爛陀大學。當時博學高才之士濟濟一堂,最盛時期學生超過三萬人,唐朝玄奘大師也曾在此留學過。 圖/記者張睿杰 我認為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教育可以提升自己,教育也可以帶動國家興盛、發展。所以從一九五四年起,我陸續在宜蘭、高雄開辦慈愛、慈育幼稚園;在高雄創辦壽山佛學院、佛光山叢林學院。後來接辦普門中學、創辦台北智光商工等;但心中最大的希望,是能辦一所大學。 只是辦大學需要很多的錢,不是我一個人的力量可以辦到,因此我就想效法「武訓興學」的精神,以托鉢的功德善款來辦學。不過並不容易,因為籌建大學,動輒就要幾十億,甚至上百億。於是我又想到發起「百萬人興學」運動,結合一百萬人,每個人每月出資一百塊錢,成為興學委員,大家共同來建大學。 百萬人興學委員前後要出資三年,就可成為大學的建校委員。有人認為,每個月出一百元很麻煩,乾脆一次繳清。但這種捐款方式我不認同,因為我想讓大家每個月都惦記著要出一百元,不忘自己是一個大學建校委員,讓他把關心教育養成習慣。 也可以說,大學生要四年才能畢業,但是會員出資三年,每個月一百元、一百元的功德,其精神上的昇華、心靈上的淨化,內心體會出慈悲喜捨的教育,可能比四年的大學生更早畢業,做人方面也更加有成就。將來人間寫教育史的時候,相信必定會記錄一筆,讓後人都知道,過去曾經有過百萬人集資興學,辦了大學。 圖/unsplash 所以「百萬人興學」運動一發起,就有很多人響應支持,這種發心,雖是小小一百元的布施,可是助人、利人,幫助國家社會培育人才,參與興學運動的發心,從中助長自己的力量,也增加未來人生的福德與善緣。如同佛經裡記載,一顆小小的尼拘陀樹種子,埋到土裡以後,沒有幾年,就能開花結果千千萬萬,覆蓋的面積很寬廣,可以庇蔭很多人。 百萬人興學是「把大學留給人間,把成就留給社會,把智慧留給自己,把功德留給子孫」。對於發心參與百萬人興學的人士,目前在佛光大學裡,已把這些參與的功德主名字,刻在石碑上,作為永久性的紀念。功德碑綿延一公里以上,這道碑牆也成為學校一個特殊的景觀,同時還興建百萬人興學紀念館。 此外,在南華大學裡,則設計一座功德主碑牆的林園,叫作「功德園」,主要目的是,樹立好人好事的典範,也讓後人懂得感恩、回饋。百萬人興學運動,這些遍及社會各界的興學委員,他們長年對教育的護持與貢獻,布施喜捨的典範,讓世間增添美好與希望。

MORE

【佛法真義3 佛門行事 139】人生禮儀

文/星雲大師 佛教發源於印度,光大於中國,對於佛教的「因緣果報」、「四大皆空」、「阿彌陀佛」等等思想觀念與佛教名詞,大家都耳熟能詳;就是不懂其義,也會隨口道來,無形中這些教理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中。這都要感謝歷代的祖師大德,用種種的方法讓佛教普及;所謂「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可說是匯聚了幾千年的時間與百萬人的發心,才有今日的成果。 我認為佛教除了佛陀開示的教理外,對於人生的生活指導,尤其人間的禮儀規範,應該要建立完整的系統。像西方國家,國王、總統即位親政時,都需要宗教替他加冕;一般民眾在星期天也會到教堂做禮拜。 又如回教徒,除了一日五禱之外,想吃雞、鴨,不能隨便宰殺,必須經過宗教師的誦經,才可以烹食,這就是他們宗教的禮儀。可以說,生活中的大小事,都離不開宗教信仰,都有宗教禮儀來規範。 我初到台灣時,佛教徒總是家裡有喪事了,才會想到採用佛教的儀式;家裡有喜事,卻很少想到以佛教的儀式來進行。因為一般人的觀念,都認為人死了才需要佛教來誦經超渡。 圖/記者張睿杰 其實,人的一生都離不開佛教。好比南傳佛教,信徒家裡生了一個小孩,他的滿月、周歲、入學、結婚等喜慶,都希望得到法師的祝福;家裡有人往生了,也要為亡者供僧,以此行善回向給亡者上生佛國。供僧不僅是廣植福田,同時是佛門的法會儀禮之一;信徒們都深信,三寶功德不可思議,唯有佛法可以為他們和家人帶來幸福。 為了讓佛教普及於社會,深入大眾的家庭,使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我做了許多的創新。例如,我為信徒主持佛化婚禮,雖引起社會許多人的非議,但我認為,這是少見多怪的緣故。因為宗教師本來就是要主持人間的儀禮,為人們的婚喪喜慶提供服務,這也是宗教師的職責與使命。 我深刻感覺到,佛教有一些禮儀,應該要融入到信徒的生活中;每一間寺院,對自己的基本信徒,也都要有資料紀錄。打從信徒出生起,寺院就應該關心他。滿周歲時,讓他和佛菩薩照一張相片;入學,為他舉行啟蒙典禮;弱冠、成年,為他舉行弱冠禮、成年禮;結婚,為他舉行佛化婚禮;就業、開店、新居落成、喬遷,都要給予祝賀及舉行灑淨的佛事。當他百年離開世間,寺廟都有他這個人與寺院往來的紀錄。 佛教的儀禮,除了這些人生的過程、行事之外,平時的過堂吃飯也蘊含禮儀,如龍吞珠、鳳點頭;乃至行止進退的威儀,也表現出一個人的氣質與教養。儀禮不是形式上的,而是要融入到人生的每一個階段與生活的每個細節裡;佛教如果對這許多人生的禮儀多加推動,使之普及於社會,普遍各個階層,對於淨化人心,增長道德,必定有莫大的助益。 圖/記者張睿杰 僧制改革 佛教的改革、振興,這是歷來多少大德都在關心的問題,也一直不斷有人提出一些看法,如月霞、諦閑、來果、虛雲、證果、巨贊等大師,他們都曾表達過一些意見。但是當中關於改革佛教的建議,比較受人重視的,如印光大師說,佛教要復興,需要改革「三濫」:一、濫收徒眾;二、濫掛海單;三、濫傳戒法。 印光大師知道佛教的毛病在哪裡,對佛教也有一些貢獻。只不過在我認為,這些都是佛門裡的事情,比較消極、保守了一些,還不是革新佛教最緊要的問題。現在革新佛教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例如,關於僧伽教育的落實,以及僧團教產的管理、寺院清規的建立,乃至於佛教的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的推動等。 也就是說,改革「三濫」之外,現在佛教需要革新的內容還很多,包括濫做法會、濫化緣分、濫做經懺應付、濫建寺廟、濫收門票而流於商業化等;尤其僧伽制度的整飭,更是當務之急。今日佛教所以衰微的原因,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在於制度的守舊不合時宜,所謂「法久則弊生」,因此當前若要振興佛教,必須從僧制革新來著手。 比如,現代的寺廟要分甲、乙、丙、丁等不同等級,就如同全世界大學排名前一百大一樣,要有一定的考核標準。因此,對於一個寺院住持的資格,以及寺院本身的組織、制度、規章、弘化內容等,都要加以考核,以此做為寺院等級分類的標準,同時把甲等的寺廟應該具備什麼條件,乙等的寺廟需要具備什麼條件,丙等的寺廟又要具備什麼條件,都要有明確的規定。 總的來說,主持寺廟的負責人,首先必須是佛學院畢業;因為經過正規的佛學院教育之後,才能具備佛法的正知正見,才能秉持因果觀念來為大眾服務。再有,身為一寺的住持,至少要出家二十年,有了二十年的佛法修行體驗,他才能懂得對自己戒律要嚴明,對大眾要有供養心,對常住要關心、愛護;尤其要有大公無私的心,不可以跟眷屬財務不清,也不可以跟社會濫於來往,這些都是有私心、不合眾的觀念,必須經由佛教來給予重新教育。 現在許多寺院的隱憂,就在於寺院住持的資格漫無限制,沒有受過正統的叢林訓練,在威儀、佛學、修持、弘法等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更遑論要領眾薰修,淨化社會了。 另外,出家人受三壇大戒,並不是二個月、三個月受完戒,就算完成、結束了;佛教戒律不是二個月、三個月,是長期的、是一生都要受持的,因此要給予大眾一生守持戒律的觀念。 圖/記者張睿杰 戒律也就是制度,但是戒律本身的制度也有毛病,因為佛教的弘傳,由於各地風俗習慣、傳承不同,現在也有很多人為的意見加入到制度裡面,使得戒律很複雜,導致各方意見分歧,因此也使得佛教無法團結、統一、動員,抵銷了佛教發展的力量,殊為可惜。 故而現在要想復興佛教,僧制的改革是刻不容緩的事;但僧制改革也不是說哪一個人就可以來改。應該要公推多少人出來共同會議討論,經過一年、半年的長期考慮、研究,等於制定刑法一樣,先擬定法條,再來公諸於大眾,然後可以讓一些佛教學院畢業、懂得佛法的人來公投;大家都覺得適合了,再付諸實施。只要大家都能依規矩奉行,還怕佛教不能復興嗎?

MORE

【佛法真義3 佛門行事140】長明燈

文/星雲大師 在台灣的各個佛寺、神廟裡面,信徒都喜歡點「長明燈」;希望藉由在佛前點一盞長明燈,讓他可以永遠平安、永遠吉祥,永遠享受他的榮華富貴,就好像長明燈一樣,永遠不會熄滅的意思。 事實上,寺廟本身也鼓勵信徒每年來點長明燈;一盞燈,收個幾百塊錢,有的寺廟甚至可能會點上幾萬盞燈。但這對佛教的傳教人士來說,應該是矛盾的。大家經常跟信徒說,世間無常,人生苦短,每個人都會面對老病死生,一切事物都會毀壞等等。既然如此,世間哪裡會有一個永恆不滅、常久不變、長明不熄的燈呢? 就是電力公司,有時候也會機械故障了、電器失靈了,電光也不會長明。就是一支蠟燭,點完了,就要換一支蠟燭,蠟燭也不會長明;所謂「油盡燈枯」,這也是很正常的事實。 天暗了點燈,天亮了就熄燈;有、無,點燈、不點燈,都有個時限,都有一些過程。既然把人生講得那麼樣的苦難、殘缺,為什麼還有長明燈呢?所以,宗教裡面的傳教師,往往自己的言行都是互相牴觸的。很多的法理,有時候這樣說,有時候那樣說,不一定有準確的原則。 所謂長命富貴、長久不衰、長住永恆、長明不熄……這種道理,果真能讓人對人生產生積極的希望,也是很好;但是在人生苦短、人生無常裡,再點長明燈,不就是相互衝突了嗎? 我的意思是,在信徒的心裡,希望點一盞燈,為人生帶來希望、光明,這也是很正常的;因此,是不是今後各個宗教裡點的燈,我們不要叫它「長明燈」,把它改叫做「平安燈」或叫「光明燈」。這樣點燈的意義,對世間法,才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變成說的是一種,做的又是一種,在宗教裡面,經常都有這樣的矛盾。 比方,有的宗教講「神愛世人」,但他自己卻可以罵人;有的說佛法慈悲喜捨,但他自己慳貪吝嗇。言行不一致者,在宗教裡,比比皆是。 像在佛教裡,提倡知行合一、行解並重,提倡始終如一,所謂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平等法,為什麼在某些時候,要把一些道理做不當的二分法呢? 雖然這是一件小事,可是在宗教裡面,對信徒一面宣說厭世的人生,一面又叫他花錢來求長生不老,這不是自我欺瞞嗎?總得要學習言行一致吧。 圖/記者張睿杰 初夜、中夜、後夜 在佛教的修行法門當中,有一個六波羅蜜,鼓勵修道的人要懂得「精進」,有四點意義: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消滅。 對於這樣詮釋「精進」的道理,確實鼓勵了很多佛教徒,他們在佛門裡實踐各種的苦行,從事各種的服務,為公益而做種種的犧牲奉獻;甚至有一些小市民也發心施茶施燈、修橋鋪路、救災恤貧等,這樣的善行美事,可以說多得不勝枚舉。但是也有一些人,把精進用錯了地方,或者過度的精進,也讓人不能理解。 舉例說,《佛遺教經》裡面,有這麼一段:「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這個意思是,鼓勵出家的比丘,白天要精勤的修習各種善法,到了初夜、後夜,也是一樣要精進用功,不可以荒廢;甚至中夜的時候,還要誦經來消除自己的煩惱,千萬不可以貪睡,不能讓時間空過,終致一事無成。 在印度,他們計算時間的方式是,白天分為三個時辰,叫做: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夜晚也有三個時段,叫做:初夜、中夜、後夜。所以「晝夜六時」,就是我們中國的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意思。 現在按照《佛遺教經》的說法,比丘白天一天的辛苦下來,到了晚上,中夜要誦經,初夜、後夜也不能休息,如此都沒有睡眠,能這樣生活嗎?我們從佛陀的傳記裡都知道,阿那律因為在一次佛陀講經的時候打瞌睡,佛陀呵斥他:「咄咄汝好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阿那律發誓從此不睡覺,但也因為這樣的用功過度,最後導致眼睛失明。 佛陀在阿那律眼睛還沒有失明之前,也曾叫他修行要合乎中道,告訴他,適度的休息也是精進;就等於現在的人說:為了走更遠的路,必需要休息一下。 阿那律因為發誓不睡覺,以致肉眼瞎了以後,讓佛陀不得不苦心的教他另外的法門,終而獲得天眼通,也彌補了他用功修行的精進。所以,適當的睡眠也是精進,就像適當的休息也是精進一樣,不是一味的不顧及身體,所謂「盲修瞎練」,這也不合乎佛道,這樣的修行也不足取。 因此,對於「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這幾句話,我想當初在翻譯經典的時候,必然是有所筆誤之處。這就像唐三藏玄奘大師,當初也是在閱讀經典的時候,對於所譯的經文,覺得內容有些不盡明白之處,甚至對某些義理的說法有所疑問,所以才要親自到印度去探索佛陀的本懷。現在假如說有人看得懂梵文佛典的,是否也能針對這段經文,看當初翻譯的時候是否也有筆誤,可以來替他重新核對一下,我想這是有必要的。

MORE

【佛法真義3 佛門行事143】行腳

文/星雲大師 有人問,世界在哪裡?世界在我們的腳下。成功在何處?成功也在我們的腳下。一般人都說「雙手萬能」!不錯,雙手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是雙腳如果不走路,怎麼能到達目標呢?在百里外的市場,缺少員工,你不走到那裡就職,站在原地空等,會發財嗎?千里外人家徵選人才,你具備這項能力,不前往應徵,你的才華、能量,誰會知道?有誰會來用你呢? 所以,過去在佛門裡,重視初學的僧侶要四處雲遊行腳。雲遊行腳也不是做貴賓,讓人家來接待;我在日本見過許多行腳僧,跪在某一寺院門口七天七夜,那間寺院才有知客師來接見他,跟他問話。 中國的一些學僧,不在各大叢林參學,沒有聽過長老大德的開示,他的識見必然很淺。所謂不去參訪江西的馬祖,不去參學湖南的石頭,你不在江湖行腳,你哪裡能得到那許多長者的開示、法語? 一般的人要想健康,必須要走路,所謂飯後千步走,才能活到九十九;黃金從江河湖海流過來,我必定要起早趕上那個時間,才能撈取黃金;你懶惰不動,都想人家拿來送給你,自然收成也不是說沒有,但就要看你有那福德因緣嗎? 圖/資料照片 所以,佛教過去說「千山走衲僧」,多少人為了心中的一個問題不能明白,因此不辭辛苦的行走萬水千山之後,才終於尋找到答案,才終於能夠見「道」。你初出道,花開花落你懂得它的意義嗎?但是你路走久了,看見花開花落,你悟到無常;看到江河波濤洶湧,你懂得什麼意義嗎?你走遠了,知道一切財富,都是要靠流動、互通才有生命。 就是古代的趙州禪師,所謂「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當我們還是井底之蛙,還在一個洞窟裡的階段,就要走出去,要奔向大自然,走向世界,即使山路崎嶇,道路曲折,辛苦難耐,但這也是別人不能代替你的。 過去在禪門裡,大家結伴要出去參學,一個學僧比較懶散的,他也想要參加。旁邊的人就告訴他:你可以參加,但是走路要自己走,我不能背你走路;吃飯、穿衣,甚至屙屎、撒尿,你都要自己來,我不能替代你,你自己要能解決問題,才能一起跟著上路。 圖/unsplash 過去的人行腳,都是出去參學、問道,了解人家的家風;現在的參學旅行,都是為了看風景,他只看外面,沒有看到裡面。所以過去講行腳,叫做參學;你參學過五台山嗎?你在五台山參訪,你學到了什麼呢?你有參學過峨嵋山嗎?你在峨嵋山又得到了什麼嗎?你說我參訪過天下四大名山、八大叢林,你也要有四大名山、八大叢林的精神、歷史、文化,他們數十年的功行,你都能看到、學到,你的行腳還怕不能達到目標嗎? 現在的人行腳,都希望人家待我好,這是學不到的,行腳僧到哪裡都要能吃苦耐勞,都要能發心奉獻,要苦行作務,即使行腳千里迢迢到了這裡,豈是你一句話罵我,我就回頭嗎?豈是你一個拒絕,我就隨便離開嗎?我必定要用我的虔誠、謙虛、禮貌來感動你,讓你欣賞我的行腳僧風範、行誼;我的行誼風範你欣賞了,你還會不收留我嗎?我行腳還怕沒有收成嗎?所以行腳僧自己也要具備謙虛、忍耐的性格,對人尊重、讚美、讚歎,才能出來行腳啊! 事實上,一個修道人沒有行腳千山萬水,他不知道世界;沒有見過千百位的大德高僧,他不知道人生;沒有吃過萬般的苦楚,他不知道修行。所以,經得起,才是行腳僧的考驗,才是行腳僧的丰姿。

MORE

【佛法真義3 佛門行事145】傳承的重要

文/星雲大師 世間上,百種行業當中,最重視的就是傳承。當初佛陀在印度的靈山會上,拈花微笑,把真理妙法傳給大迦葉,大迦葉再傳給阿難尊者;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直到二十八代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成為東土禪宗初祖。此後五傳至弘忍,其下六祖惠能大師,大放異彩,所謂「一花五葉」,開演出五家七宗;可惜,有些人的根機、道行不夠,不認為傳承的重要,那麼傳承就變成了斷層。 其實,不管國家也好、團體也好、事業也好,到了人才斷層的時候,就是一個衰敗的現象。如中國歷代的皇帝,傳承得人,則國泰民安;不得人,則民怨沸騰,天下大亂,皇朝毀於一旦。很多的老師,千辛萬苦,就是為了找一個能託付、傳承的弟子,把他的風範、所學、德行,能夠繼續下去。 過去叢林裡面,方丈住持傳位時,一條念珠掛到你頸項上,就代表他把一切傳承給你,口中會說:「龍天常住,咐囑汝身,汝當愛護大眾,服膺眾人,要讓常住興隆。」這就是託付予你的任務,你要能擔當,這就叫作承擔,這就是傳承。 所以,過去佛教裡,有淨土的傳人、禪門的傳人,各宗各派都有傳承。傳承久遠的,能有數十代;也有的傳承不得人,只有短暫的傳了三、五代,宗派就沒有了。這是識人、不識人的問題,因此傳承要得人。 圖/unsplash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因為富貴裡面,養不出吃苦耐勞的繼承人。他會認為一切都是來得很自然,於是任意揮霍、亂用,不知來處艱難。所以要能知道傳承,須先跟隨老師學習十年、二十年。過去大多數傳承成功的範例,都是心意相投,思想一致,品德、道行、學歷都相契合的。 傳承的條件,最重要的,不可以傳給眷屬、私人,不可以傳給自己的所愛,要傳給有公平、公正、公益、有量、有道德、有智慧、有公德心之人,抱持私心就不可以了。但看歷史上,公天下和私天下的傳承,其結果就有所不同。 當然,傳承首重人的品質,等於一顆種子,你是好的種子呢?還是敗種呢?長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所以過去做老師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人生一樂也。天下父母萬般的辛苦,就期盼著「望子成龍」;也有的老師在哪個地方一住幾十年,就為了等待一位能接受他傳承的人。如印度那爛陀寺的戒賢大師,年逾百歲,他奮力抵抗病魔,就為了等待玄奘大師的到來,把畢生所學的佛法傳授予他,這是佛教裡一則很美的傳燈故事。 在佛教史裡,凡是初學的學僧,你不能養深積厚,涵養自己的學問道德,對於能夠接受傳承的條件不具備,即使你當了傳承得法的人,對於自己將來也要弘法傳承,那就很困難了。 圖/unsplash 僧讚僧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是「同行相忌」,像過去常說「文人相輕」。其實,在佛教界裡,有時候也是彼此互不尊重。譬如,有人很會寫文章弘揚佛法,別人就批評:「不過是寫寫文章而已,又不會講經說法。」這人一聽,趕緊去學講經說法。學會了說法,又有人批評:「他就像瘸和尚一樣,能說不能行。」這人一聽,很是著急,趕緊參禪打坐學修行。但還是有人批評:「老是坐禪修行,什麼事都辦不好。」喔!趕緊學辦事。這下又有人批評了:「成天忙東忙西,不會英文,也不會日文,哪裡走的出去……」總之,不管你如何努力,就是有人批評,嫌這裡不夠、那裡不好。 「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讚僧。」這兩句話不知道是哪一位大德說的,實在是佛教發展的要點,說出佛教傳承的重要關鍵:要想佛法興隆,必須僧伽互相尊重。 過去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總是互相讚歎、互相成就。像釋迦牟尼佛因為讚歎燃燈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以此讚佛功德,因此比彌勒菩薩早三十劫成佛。甚至佛陀成道後,也常常稱讚十方諸佛具有無量功德;而十方諸佛也盡出廣長舌相,讚揚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說法度眾,誠屬不易。 圖/unsplash 另外,像中國的禪宗,自五祖弘忍以後,分成南、北二派,其下的門徒形如冤家,爭辯不休;但儘管如此,神秀大師總是推崇惠能大師「深悟上乘,吾不如也」,惠能大師也對神秀的弟子志誠說「汝師戒定慧,接引大乘人。」這些,可以說都是我們最好的學習榜樣。 反觀目前的佛教界,不但僧不讚僧,甚至互相輕視,互相毀謗,互相不共來往。可以說,在宗教的團體裡面,最不團結、分裂最多的,恐怕就是佛教界了。 佛教本來都是鼓勵修行者要修讚歎法門,但現在的佛教界,修讚歎法門的人,恐怕為數不多了。像現在,這一個宗派批評那一個宗派,彼此對立不相往來;這一個後學批評那一位長輩,那一位長老對後學青年不但不交棒,還要給他當頭一棒,這都讓當今佛教出不了人才。 因為擁護不出領袖,就像每一件衣服都沒有衣領,穿起來怎麼會像個人呢?所以,現在佛教給這許多惡意惡語、不會讚歎佛教法門的出家人,弄得都快要衣冠不全了。這都是法門不興,讓人唏噓嘆息! 其實,做人應該要有一種「與人為善」的心理,只要別人有一技之長,總是難能可貴,又何必一定只尋他的短處,不讚美他的長處呢?不肯讚美別人的人,都是因為「見不得人好」的心理作祟,如果能夠換個角度去看待,別人有成就,自己也與有榮焉,日子就會好過,彼此就能皆大歡喜;相互內鬥,爭來爭去,最終只會落得兩敗俱傷。所以,人讚人,出偉人;僧讚僧,出高僧。和諧,才能共存;分裂,必定滅亡。 圖/unsplash 在佛教裡,最顧忌的就是自讚毀他,因此僧與僧之間要互相推崇,互相讚歎,要能不輕後學,要肯薦舉他人,這對自己是非常有利益的;如果心量狹小,嫉妒、排斥他人,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實在說,人家已經看不起你了。 今日佛教界裡的領袖,你看他平常肯得對人提攜、讚歎的,他就是優秀的領導人;不過身為一個領導人,也要有道德勇氣,對於行為敗壞佛教、對佛教不好的人,也要有勇氣給予檢舉,予以教訓。自己做人處事都能依法、依理,才能平衡,才會受人尊重;而不是一味的讚歎別人,要有事實,要能公平公正,這也是「僧讚僧」應有的原則。

MORE

【佛法真義3 佛門行事137】革新佛教

文/星雲大師 在我初出家的時候,聽過二位大師的言論,讓我留下極為深刻的記憶。一位是印光大師,他說佛教要復興,必需從改革「三濫」做起,也就是要革除「濫收徒眾、濫掛海單、濫傳戒法」的陋習。 其次是太虛大師,他認為佛教流傳二千多年來,所謂「法久弊生」,不但佛教本身產生了一些問題,尤其很多外來附加給佛教的附佛外道,他們的迷信外衣,也給佛教帶來極為沉重的包袱。所以太虛大師提出「三革」:一、教制要革新,就是制度要健全;二、教義要革新,就是義理要契機;三、教產要革新,就是經濟要公有。 我覺得印光大師的改革「三濫」,比較保守,還是在教內而已,並沒有走出去;太虛大師的「三革」,則比較創新、進步,有積極性。由於太虛大師所提的內容,不但有談到佛教應該革新的要點,而且必定能讓佛教再重新給予人間光明與力量,所以我內心非常信服。 圖/記者張睿杰 今天,我把印光、太虛大師的話提出來,是希望給現代年輕的佛教徒,沒有見過二位大師的人參考。這許多老人家都心存慈悲,對於世法、出世法都有很深的了解,我有福氣見過他們,聽過他們說法,以我這樣老邁之齡,恐怕這個世間上,見過這兩位大德的人,已經不是很多了。 不過,談到革新佛教,還真是千頭萬緒;對於怎樣重整佛教制度,也不是寫上幾篇文章,或喊個幾句口號就能做到。但是儘管如此,有些問題,只要從每一個人的觀念上和思想上注意起,仍然是有辦法的。比如:把信徒還給佛教,把教產還給教團;多為公眾增置產業,不為個人積聚財寶;多為佛教培養信徒,不為自己增加勢力等等。只要大家都能化私為公,那麼復興佛教,還是很有希望的。 只是在我的觀念之中,真正要革新佛教,最終還是要倡導人間佛教。因為佛教是為人而有的,當然所有的佛教都要合乎人性、合乎人心、合乎人和、合乎人道。因此,人間的佛教對於個人的道德教育,對於家庭的倫理教育,對於社會的群我教育等等;有了這些佛教在人間的教育,把人間的「人」都健全了,其他的是非煩惱,就不用一一去麻煩了。所以我覺得,人間佛教佛陀的教育,最能做為普世的教化,如果大家都能尊重、遵守,必定普世太平,人間充滿祥和歡喜,人人都能過著幸福安樂的生活,這也是我們推動人間佛教的最大希望。 圖/記者張睿杰 以清規代替戒律 佛陀成立教團後,為攝僧制戒,其原則是「隨犯隨制」,因此每一條戒律,都有其制戒的因緣和時空背景,內容也因應對象而有不同。佛陀在結戒之初,也有為弟子宣說制戒的十大利益,即:一、攝取於僧;二、令僧歡喜;三、令僧安樂;四、令未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長;六、難調者令調順;七、慚愧者得安樂;八、斷現在有漏;九、斷未來有漏;十、正法得久住。而佛陀臨入涅槃時,更囑咐弟子要「以戒為師」。 所謂「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戒雖然維繫了佛門的法統,但也為佛教帶來了各種的爭議。如:在印度,因「十事非法」導致上座部與大眾部分裂;在中國,道生大師則因為「持午」問題,及「闡提有無佛性」的看法,和大家見解不同而有所分歧。 其實,佛教應該重視根本大戒的行持,對於小小戒,如佛陀所說,要隨時代精神、社會風俗,進而「隨開隨遮」;可是後代一些守舊人士,卻以「佛已制戒,不可更改;佛未制戒,不可增加」為理由,阻礙了佛教的創新發展,分裂了佛教的團結力量。 圖/記者張睿杰 佛教傳到中國,到了唐朝的百丈禪師,乾脆避開戒律,另訂叢林清規,讓僧團走向制度化、合理化的僧伽生活。如:明訂四十八單職事,各司其職,使得寺務運作組織化、系統化;又訂定各種修持行儀、日用軌範等,讓僧眾具足威儀,心不放逸,身不踰矩。 以祖師立清規為鏡,我在開山之初,也恪遵佛制,根據六和敬、戒律、叢林清規,為佛光山訂定各項組織章程,建立各種制度,例如人事管理訂定:「序列有等級、獎懲有制度、職務有調動」,以及「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等寺務運作的準則。 另外,並立十二條門規,做為徒眾行事的依循。之後,更隨著佛光山的發展,陸續制訂師姑制度、教士制度、員工制度、親屬制度等。佛光山開山四十周年之際,我把歷年來訂定的組織章程、制度辦法、宗風思想,集結成為《佛光山徒眾手冊》(後更名為「佛光山清規」),做為大家行事的軌則。 佛教想要保有傳教的能量,對於傳統的戒律,應該重新「檢視」,一些沒違背根本大戒者,應隨著不同的時間、空間,而有所調整。大乘行者著重於「饒益有情戒」,應以不捨一個眾生、心懷悲願的精神來實踐佛陀的戒律。近年,我也鼓勵社會大眾奉行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心的「三好」運動,把修行落實在生活中。 戒律是給人自由的,希望佛教界的大家能擴大心胸,從積極面來認識佛法戒律,才不會辜負佛陀制戒的圓融與隨機方便的慈悲本懷。現代的僧團,也應以健全的清規、制度,讓佛教的正法永續光大、發展。 圖/記者張睿杰

MORE

星雲大師:參訪

文/星雲大師 社會上有許多人,盛行到各處去旅遊,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在的年輕人,也在各地受人家邀約,到這裡訪問,到那裡訪問;但路費是從哪裡來呢?吃飯是從哪裡來呢?甚至一些年輕的人當「背包客」,你說我一個小包包帶著,我自己自助旅行。但你也要有人供給住宿,也要有人供給你吃飯,也要有人供給你各種的協助;沒有那許多的人,你一個人在世界上能存在嗎?你的存在,都是靠這許多人幫助你、支持你、養活你。你知道他們都對你有很多的幫助?你有想到嗎? 有道德的人,都會感念社會對他太厚,也感謝別人給他太多了;沒有道德的人,嫌人家這裡不對,那裡不好。這表示自己可憐,表示自己殘缺,表示自己無能;必須要人家的幫助,可是受人家幫助了,卻還要嫌不足。 佛教裡提倡參訪、雲遊、行腳,要參訪善知識。一個人的成功,以我九十高齡來盤算,如果他沒有像《華嚴經》裡說,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就不能成功。甚至,我想沒有參訪過百人以上,不容易成就。在這百人當中,你要聽過他們幾句話,自己感動於心,把它永遠銘刻在心版上,作為座右銘。比方孔子說,說什麼;孟子說,說什麼;佛說,說什麼;哪一位長者說、哪一位居士說、哪一位小朋友說……能有那麼一句話對我們的前途,對我們的未來,對我們做人有幫助的,就是參訪的意義與價值所在。 圖/Unsplash 所以出外參訪要帶著滿滿的知識,滿滿的經驗,滿滿人家的厚愛、厚意回來,在自己的心裡消化,把人家的一句話、一件事,對自己有功用的,給它消化了以後,再回報給社會,這就是我們人生的成長,人生的進步。 如果把人家對我們各種的好心、好意、好事、對自己厚待都忘記了,例如你聽人家說過一場講演,「你講得好!」「我哪一句好?」「我記不得了。」在哪裡看人家一本書,「你寫得好!」「我哪一句好?」「記不得了。」這都是沒有心智的人,不知道吸收。假如是一個有用的人,就要像海綿一樣,可以把雨水吸收進來;不懂得人我關係的人,他就像一張玻璃紙,就是天降甘露,對他也沒有用,也不能吸收。 因此,參訪、外出,跟人做朋友、交際,或是工作、上班,凡是接觸到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的一切,我都要感念他們。 一個人沒有百位善知識給他幾百句的道理,銘刻在他的心版上,他就是貧窮,就會空虛,沒有智慧,沒有素養。所以,今天社會上的年輕朋友們,以及佛教裡參訪的法師,你們要記得,要想成功,必須要有百人以上的經驗分享,你都把它記得,也照人家的那種好人好事方式,去學習、去實踐,那麼你將來成功,必然會有希望。 圖/Unsplash

MORE

星雲大師:佛教與環保

文/星雲大師 現在是個「環保」意識高漲的時代,可以說舉世都在倡導「環保」。主要是因為長久以來,人類不懂得愛護我們所居住的大環境,到處濫墾、濫伐,甚至製造大量的垃圾,尤其無節制的排放「碳」量,導致地球反撲。現在幾乎舉世各國都受到極端氣候所造成的災害與威脅;也直到這個時候,人類才有了危機意識,才懂得要愛護地球,才知道環境要保護、水土要保持、樹木花草要培植、河川流水要清潔。 這一切都說明,我們所處的環境、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地球,和我們的關係極為密切。但是環保的議題,並不是現代的人士提起才有環保,佛教早在幾千年前,從佛陀成道說法,一直到現在,可以說,對於環保最為重視,最懂得要維護環境、要愛護地球的,就是佛教。 佛世建築遺跡  地基完整 例如,你可以到印度的靈鷲山去實地一看,雖然幾世紀前因為印度教和回教戰爭而毀滅佛教,但是靈鷲山的雄偉,水土保持做得很好,至今四邊完整,沒有坍方、毀壞,可見當初佛陀就是對環保十分的維護。 圖/記者張睿杰 假如你再到印度的祇樹給孤獨園走一趟,你會發現,雖然是一片廢墟,但是建築的基礎仍在,到處綠草如茵,跟公園一樣的美麗;水土沒有流失,地基也都存在,儘管你把房屋毀壞了,可是佛教當初在這一塊地上,所謂「黃金鋪地」的祇樹給孤獨園,還是維護得很周全。所以現在的祇樹給孤獨園,雖然精舍建築不在了,但綠草如茵,如同花園一樣的聖地,仍然讓人肅然起敬。 另外,佛陀的弟子比丘們,當初在山林水邊禪坐修持的許多洞窟,如七葉窟、七葉洞,兩千年來都依然保存完整。恆河流域的兩岸,佛教也都在保護;甚至於現在印度周邊的國家,像不丹、錫金,也都成為世界上有名的觀光王國。因為佛教重視環保,所以他們對古今的千年歷史、對環境的保護,才有今日令人嚮往的所謂人間仙境。 再如拉達克,雖然是個草木不生的貧瘠之地,但是今天仍然有很多的佛教徒在那裡守護著那一塊土地。他們在這裡建了寺院,修整了道路,讓天然環境都保持完整。只是因為氣候的關係,使得樹木花草不易生長,但是佛教徒仍然保護它、愛護它。 圖/記者張睿杰 佛教除了對現實生活環境的用心保護,我們從佛教經典裡也可以發現,就是那許多的諸大菩薩,如睒子菩薩,他不敢丟棄任何東西在地上,怕汙染大地;他也不敢大聲講話,怕吵醒大地;甚至不敢太過用力地奔跑跳躍,怕踏痛了大地。雖然看起來好像過分保守了一點,但是他愛護大地的這種環保思想與用心,我們不能不對他肅然起敬。 佛教傳到中國以後,在中國的發展,佛教徒開闢山林、修築道路、建造橋梁、清理水源、培養樹木花草、種植五穀,都與環保有很大的關係。我們舉例說,四川的峨眉山,那麼一個地勢陡峭的山崖,但是現在能成為「峨眉天下秀」,不就是歷代的僧侶們對於環境用心保護的明證。 再例如浙江的普陀山,雖然只是一個海上的小島,卻能把它建設成所謂的「海天佛國」。此外,大陸的許多叢林,都是在崇山峻嶺之中,甚至像山西的「懸空寺」,如果用今日的眼光來看,可以說完全不合建築法規。但是在那種艱難險阻的地方,都能在上面建造寺院,就是因為環境保護得很好,所以雖然是懸空寺,也是非常的安全。 山西「懸空寺」。圖/記者張睿杰 古代佛教建築  歎為觀止 說到建築法,梁啟超的公子梁思成,他是研究古代建築物的專家,他對佛教的建築,真是讚歎不已。例如他看過山西佛光寺的建築後,對古人的建築智慧,簡直歎為觀止。 中國的佛教徒,過去都是居住在山林,以農業為生,他們對山林的維護,對水土的保持都做得很好。因此,歷史上多少次的黃河氾濫,或是大雨沖刷,造成各地土石流失,但我們幾曾聽過寺廟有水土流失嗎?古代的僧侶,他們雖然不是建築專家,也不看風水、地理,但是他們對於環境的保護、運用,都見證了他們的智慧。 圖/記者張睿杰 兩千多年來,古今的寺廟,雖然時或遭到戰爭、砲火、不仁的帝王所毀壞,但是佛教的道場依然矗立在中國的大地上,成為各地的風景區。所謂「天下名山僧占多」,那許多山區,古代都是靠僧侶去開發的。像是五台山、九華山,這些佛教的名山,可以說都是山勢陡峭,嶙峋崢嶸,是很難登臨的高山峻嶺;但是經過僧侶們刻苦整修,今天都成為大家朝聖遊棲之地。佛教對環保的貢獻,還能不給予眾知、不給予讚歎、不給予獎勵嗎? 會員掃街淨灘  無私奉獻 尤其佛教的僧侶們,他們愛護大自然,甚至把山河大地、樹木花草,都和自己的生命融為一體。像趙州禪師對於「庭前柏樹子」,他都引為是一種禪法的心要;像臨濟義玄的栽松,也都是對於山林的愛護。 甚至過去的佛教徒,不但重視大自然界的水土保持、森林保護,他們對於道路轉彎抹角,也都給予適當地補修,以便讓人行走安全。乃至晚間都會點個路燈,所以鼓勵信徒施燈;或是在各鄉村偏僻的地方,替信徒挖掘深井,讓他取水。所以種種說來,佛教對於中國這一片土地的保護、建設,應該厥功甚偉。 現在不必講其他,就說經過五十年來建設的佛光山,本來是一片麻竹叢生,甚至土壤都遭到沖刷流失,到處是深坑溝壑的荒野之地;但是經過五十年來我們僧信二眾的努力,為台灣建造了一個精神上的佛國世界。不過,政府官員除了刁難以外,他也不會給予僧侶獎狀的,所以誰才是真正的愛國、愛這塊土地?應該要有另外的旁觀者再來做一個評論。 此外,幾十年來國際佛光會在台灣就種了幾十萬棵的樹,平時也常發動會員掃街、淨灘、保護水源、修橋鋪路等,可以說多得不勝枚舉。因此,我們希望今日倡導環保的人士,以及政府部門的相關委員們,都能看一看佛教徒對環保的貢獻。 圖/記者張睿杰  

MORE

【佛法真義3 佛門行事146】佛教的建築

文/星雲大師 自古以來,佛教寺院的建築,重檐飛翹,壯麗宏偉;尤其有很多的叢林,前殿、中殿、後殿,有堂有塔,有樓有院,左右廂房,整齊對稱,鐘樓鼓樓,兩相遙對,亭台樓榭,園木扶疏,簷廡相接,殿堂一進一進,一層一層,重重疊疊,重重無盡。可以說,整個大叢林就如一座皇宮一樣。 叢林裡,幾廳、幾殿,愈多表示愈莊嚴,愈為信者所崇拜。例如揚州天寧寺,過去他們就很自豪的說:「一寺九門天下少,門廊十殿世間稀。」其實,依現在環境而論,多少門不是重要,他需要多少電梯、多少無障礙的空間,以供行動不便者也能自如行走。 現在的寺院,有多少走廊、多少殿堂也不重要,他需要有多少的教室,多少的講堂,多少的集會所、談話室、繪畫展覽館、表演廳、電腦教室、視聽中心、安寧病房……。像過去的藏經樓,只是作為藏經之用;現在的圖書館,要能夠讓人閱藏;還有滴水坊,供應往來大眾的餐飲方便;想要抄經、讀書的,有抄經堂、閱覽室;喜歡禪修、念佛的,有禪堂、念佛堂。 再有一些特殊的建築,如以變相圖方式,介紹西方極樂佛國的淨土洞窟,呈現佛陀說法的靈山勝會、祇園講堂,改變過去傳統用十殿閻羅的恐怖教化,用歡樂溫馨的傳教方式,令人對美好的人間淨土心生嚮往,這是佛教建築的新義。 圖/資料照片 當然,停車場也很重要,因為現在客人來不來,與你的停車場有很大的關係。你能停腳踏車的,只有接引腳踏車程度的信徒;能停摩托車的,是摩托車的信徒;能停小轎車的,有小轎車的信徒;能停大巴士的,有大巴士的香客,所以一間寺院的發展,也要看停車場的管理運用。 可以說,建築道場和佛教的發展,關係重大。過去太虛大師為了佛教,那麼有理想、有熱情,也想革新佛教,只因為他沒有道場,也是不能稱心滿願。 但是現在的建築學,不斷在改進,中國宮殿式的建築,慢慢地也在減少;整個社會環境在變化,人口增加,對於土地的利用,改以大樓模式。在大樓裡面,你可以設立大講堂,你也可以設立藏經樓,你也可以設立大雄寶殿,甚至辦學度眾,接待十方。 現代的建築,不再只是說要建造一個殿堂,供奉佛菩薩、五百羅漢、幾大金剛,可以容納百人的教室,千人的講堂,萬人的大會堂,對於現在佛教的發展,更為需要。 關於寺院的建築學,就以佛光山為例,向各位報告:我們為了提倡佛教的現代化,佛光山有三千人的集會堂,有兩千人的大會堂,以及多個可容一千人、五百人、三百人、兩百人、一百人的講堂、會議室;而且為了讓現代的信徒前來問道、聞法、共修,甚至設有抄經堂、念佛堂、禪堂。另外,各殿堂都可進去禮拜,與諸佛菩薩接心;還有可以參與共修的短期出家、八關齋戒等,都有相同的意義,只是名稱不同,但度眾的功德,應該是不二的。 圖/資料照片 改變就是進步,一再的保守,慢慢的會隨時代被人淘汰。因此近來寺廟的建築,可能要提出一套像天主教堂的模式,如基督教堂有一個十字架的標示。至於佛教的道場怎麼現代?當然還是需要由教界來統一殿堂的名稱、殿堂的設施、殿堂的功用,這也是這個時代所需要,佛教界應該給予改進的方便。 寺院對信徒而言,是人生的加油站,是諸上善人往來的聚會所,是去除煩惱的淨土,是啟發道德良知的學校,是提升文化修養的藝術中心,是廣結善緣的功德所;寺院為萬千眾生作得度因緣,所以寺院建築,不容等閒視之。 奠 基 「奠基」典禮就是準備要啟建房子了,需要舉行一個儀式,表示房子就要開始興建了。 過去一般對於房子準備開工,都稱為破土、動土,或是開工典禮……在這許多名稱當中,我就想到:破土,土破開了,有什麼意思呢?動土,地動山搖,土要動什麼呢?其實,大地本來就不需要我們動它、破它,尤其在這個舉世動盪的時代,全世界的人都希望安定,所以用破土、動土,好像都不是很適合,還是「奠基」比較合適,因為這個房子還是需要有基礎。 舉行奠基典禮,有人會要看日期;其實不需要,因為天天都是好日。也有人要看方位,其實這也不需要;只要室內通風、向陽、採光良好,出入、動線都流暢,高低適合,讓人住的安心、舒適,這才是最重要的。 圖/資料照片 關於奠基典禮,大樓有大樓的奠基,工廠有工廠的奠基,甚至於美術館、博物館、寺廟、庵堂、教堂……在建設之前都需要有一個奠基的儀式,表示我們的工程開始了。 當然,奠基前你要準備好各類事項,進行各種考量,比方:建築執照有完成嗎?有合法嗎?旁邊有人跟你糾紛嗎?申請都很順利嗎?未來的經費、工作進行方式,都有參考嗎?如果一切都周全,奠基典禮以後,就能開工大吉。 至於奠基典禮,一般都要請法師去灑淨,儀式進行大概十分鐘左右。其實,「心淨國土淨」,不過做過灑淨的儀式,至少他會安心;灑淨以後,和尚會簡單說法,接著要能可以有一個相當的人,來說明這項建築的意義,以及未來性的規畫。典禮完成的時候,主持者要說三句話:奠基順利、開工大吉、工程圓滿,祝福大家平安。 其實,佛教對於人生的生活指導,人世間的禮儀規範,都有一套儀式,只是沒有積極的去推廣。像在西方,國王、總統要登基時,都有天主教的神父來替他加冕,才算正式登基;新人結婚,也要到教堂由神父證婚;星期天,人民必定到教堂去做禮拜,可以說宗教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反觀中國的佛教,和人民的生活都慢慢在脫離關係,讓人不需要佛教。所以我就想,佛教應該要承擔起這些禮儀的主持,像結婚典禮、壽誕之禮、兒童命名禮、毓麟之禮、喬遷之禮、灑淨典禮、喪葬儀式等等,讓人在世時,乃至於走到生命盡頭,都需要佛教,讓佛教的生活性、人間性遍布於人的一生。

MORE

【佛法真義3 佛門行事 134】佛陀十難

文/星雲大師 佛教最值得人信仰的,是「因果」。在因果的法則裡,所謂「如是因,招感如是果」;因果不但非常科學,非常合理,而且最是公平。即使是成就佛果的佛陀,他對於過去世的往昔業障,還是要受報,還是有果報的;佛陀都在因果裡沒有例外,我們其他的人等,能有例外,能超越因果嗎? 等於世間上的人,負了債,就必須要還錢;我們已造作下來的身口意行為,必定會有果報。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我們就拿佛陀來說,在經典裡記載,佛陀成道後,都還曾經遭遇過十種災難;讓我們不禁也感覺到,佛法真是平等,誰也逃不過這個因果的法則。 佛陀的十難,就是: 第一、孫陀利謗佛。孫陀利受了外道首領囑託,早晚勤於在祇園精舍進出、走動。幾天後,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外道門徒以金銀雇人把孫陀利殺害,屍體當夜就埋在祇園精舍附近的垃圾堆中。第二天,外道向政府報告,請求搜尋,結果在祇園的附近發現孫陀利的屍體。外道就到處宣稱,孫陀利和祇園中的人有不淨的行為,孫陀利不幸被害,一定是為了桃色糾紛。外道想要藉此來中傷佛陀及僧團,所幸不久之後,那些行凶的惡徒因為接受外道的賞金,分配不平,發生口角,因此全部被捕。經過他們招供,是受外道指使,這時終於真相大白。 第二、佛患頭痛。有一次,佛陀在說法的時候,感到頭部不適,眾弟子很是著急。佛陀說,不必著急,不用擔心,這是我過去世曾經敲過一隻魚的頭,現在這個行為的業力現前,讓它痛一下就會過去的。 第三、佛患關節痛。佛陀身相莊嚴,身體一向健康,怎麼會骨頭疼痛呢?弟子們也甚為不解?佛陀說,這個也是我過去世中,身為一名醫生,有一個患者前來治病,因他多次不付費用,我因此沒有用心幫他把骨頭治療痊癒,所以有虧醫德操守,現在業報還了,就清淨無事了。 第四、佛患背痛。佛陀有一次患了背痛,大家也感到不解。佛陀說,在過去往昔生中,有一次我和人比武,因為下手太過凶狠,把對方摜摔在地上傷亡,因此現在背痛,只要把這個業報受完就好了。 第五、佛被木槍刺腳。有一次,佛陀赤腳行走在路上,被地上的木刺剌傷了腳而流血。佛陀一點也不在意,他告訴大家,過去世我曾經是一個島嶼上的船主,有一天,有個人想要坐船,但沒有船位了,我就拿鐵棍子攔住他,並且把他給刺傷了;雖然經過多生多劫,但是業報還是要償還的。 第六、佛被擲石出血。佛陀有一次行經一座高山下面,被外道從上面用石頭滾下來,想把佛陀打死。但是石頭只打到佛陀的腳而流血,佛陀說,這也是我過去世中,和那一位外道是兄弟,我曾經欺負他,讓他受傷流血,所以今天還他的債,也是應該的。 第七、戰遮女繫盆誣陷謗佛。戰遮女被外道買通,在自己的腹部用帶子繫了一個小木盆,打扮成孕婦來到精舍,趁著佛陀在說法的時候,當著大眾的面前責問佛陀:「你既然和我發生夫婦的關係,為什麼到現在還不替我建造產室?你捨棄我不顧,真是一個沒有情義的人!」眾人一聽,都大驚失色。但是佛陀卻威嚴不動的閉目坐在法座之上。就在這個時候,戰遮女繫在身上的木盆忽然噗通一聲,往地下一落,惡毒的計謀揭穿以後,他才羞慚的抱頭鼠竄,往祇園精舍的外面逃奔。 第八、佛吃馬麥。佛陀曾經在印度發生飢荒、到處托鉢困難時,以馬吃的麥充當糧食;但是其他的弟子們在別處生活,還是一樣正常。為什麼佛陀飲食這麼簡陋,反而不如弟子呢?佛陀說:在過去生中,我對於當時發生的災難不熱心救助,甚至吞沒救災的款項,今日不能沒有報應;我受這個業報,都是合情合理的。 第九、奢彌跋謗佛。佛陀曾經遭到外道奢彌跋造謠毀謗,說佛陀的法義不明,並沒有真正的悟道,不是智者,不是覺悟的人。弟子們聽了,十分不平,要去報復。佛陀說:不必!在過去生中,我也毀謗過他們,今天他們來毀謗我,等於我欠人家的債,總要把它還清。 第十、佛受苦行難。佛陀的衣食住行,也曾經有過難以為繼、窘迫不堪的時候,僧團裡的大眾同樣跟著受苦,到處托鉢艱難。佛陀說:過去我們是一個團隊,你們也都跟我在一起;當時我們在人家飢餓、貧苦的時候,完全視若無睹,甚至把他們剩餘的一點東西,拿來自己食用,對別人的生死存活漠不關心,所以今日我們有這樣的果報,也是正常的。 上述佛陀一生的災難,其實我們今天修道者在人間所受到的委屈、壓榨、被人造謠、陷害,又何止如此?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可以說是群魔亂舞的社會中,佛陀獨樹一幟,打著「三法印」的正信旗幟,倡導社會平等,倡導慈悲愛民,倡導人性的修養;外道嫉妒,來做種種的陷害,我想,佛陀說明他的受報過程,也正是在向世間的弟子們宣示,今古業報,自作自受,誰也替代不了,正是把真理講明,讓大家認識。 因此,對於佛陀受難的過程,我們應該知道,一個聖賢,一個偉大的人物,幾乎都曾經受過牢獄之災,或是其他種種的災難、橫逆。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所以成就了佛陀的人,還是要把過去的業報還了,還是要接受果報,不能逃避它。 慈航法師說:「自作還是自受,誰也替你不了。」因此,現在信佛、念佛的人士,要想往生佛國淨土,你的業報沒有還清,就如同你在銀行裡的債務沒有還清,你能逃跑嗎?

MORE
/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