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四威儀

威儀是一個修行的人,所應該重視的行儀,所謂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像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攝受眾生;菩薩身相莊嚴,為人敬仰。甚至佛經裡也記載,有的比丘相貌莊嚴、行止合儀而度人修道。由此可知,佛門非常注重威儀。 如果你對於佛門的這許多威儀、言行,稍有不全,都可能會犯過失。過去一般人認為,修學佛法還要被繁瑣的威儀所綁住,太過於麻煩了,就不重視威儀;但其結果,就是行為粗魯、沒有禮貌、言行不當、談吐庸俗、衣冠不整,如此缺乏生活的禮儀,就不容易受人尊重。 佛門裡除了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以外,很重視「四威儀」,所以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這很容易了解。就是一個人,坐要有坐相,要像大鐘一樣,沉穩莊重;站要有站相,要如松樹一般,正直挺拔;走路有走路的樣子,行走時要能像風,輕快敏捷;睡覺有睡覺的姿勢,必須要像彎弓般,右脅而臥(吉祥臥),這才像一個出家人。這是叢林裡要求出家人,在行立坐臥之中,應有的風姿;你如果不重視這些基本的行儀,就是威儀不好。 過去古德有一首偈語,是對四威儀的形容,也提醒修行人在精進修道時,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很值得重視。所謂「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遊;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迴旋半展眸;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愧佛門修行人。」 這首偈語的意思是說,念佛的音聲,要像流水一樣,慢慢的誦念;走路要如雁群成行列隊,整齊畫一;合掌於胸前,要如捧著水一般端正;站立時,頭上好像頂著一碗油,精神飽滿;走路時,必須瞻前顧後,輕輕移步;看東西時,不可大動作的東張西望,只能左右回視半展眸;威儀動靜要經常保持莊重,才不愧為佛門修行人。 總說,學佛之人,尤其是初學者,走路不可以隨便,說話不可以輕率;當說則說,該怎麼樣就要怎麼樣,回歸他應有的威儀,才是修行。

MORE

【延伸閱讀】 星雲大師 環保與心保

文/星雲大師 人生存在這個地球上,需要有大地才能立足,需要有陽光、空氣、水分等,才能活命。可以說,世間一切都是四大所成,這也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緣起法」──世間一切都要靠各種因緣和合才能存在。 而生命是世間上最寶貴的東西,宇宙之中,不只是人有生命,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有生命。依佛教的觀點,凡是能動的、活的、有用的,都有其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比方,一件衣服、一張桌椅、一輛汽車,只要你好好愛惜它,不隨便破壞,它就能多使用幾年。 圖/unsplash 佛教對「生命」的定義,乃至對「惜生」、「護生」,都有很積極的作為與看法。所謂「大地眾生,皆有佛性」、「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因此「不殺故不濫墾,不偷故不盜伐」。佛教以平等心看待一切眾生,認為不僅對人和動物要有愛心,對山河大地也要加以保護。 如佛教的睒子菩薩說:「我每走一步路,都不敢用力,怕踩痛了大地;我每講一句話,都不敢大聲,怕驚醒了大地;我也不忍心丟一點東西在地上,怕汙染了大地。」這就是一種慈悲愛物的環保意識。 圖/unsplash 當然除了外在的生態環保,如自然界的保育、空氣的淨化、水源的清潔、噪音的防止、垃圾的處理等,需要大家共同一起維護外,佛教更講求心靈環保。 所謂心靈環保,包括思想、觀念、語言、心意的淨化,例如:拒絕垃圾知識、思想不被汙染,就是思想的環保;觀念正確,凡事正面思考,就是觀念的環保;口業清淨,不兩舌、不惡口,就是語言的環保;心中無煩惱、嫉妒、不平、憤恨等情緒,就是心意的環保。 圖/unsplash 所以我倡導三好運動:身做好事,不犯惡行;口說好話,不出惡語;心存好念,不懷惡意。一個人如果能行三好,則自身端莊正直;一個社會人人行三好,則社會祥和。 不過,我想最大的環保還是心,我們的心就像工廠一樣,工廠的設備好,就能生產優良產品;設備不好,產品也跟著劣質,甚至還會造成外在的環境汙染。《維摩經》說:「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圖/unsplash 只是我們如何做好心靈的環保呢?像我們掃地也需要有掃把,打仗也需要有武器;同樣的,心中的染汙要清理乾淨,也需要工具和武器。那我們的武器是什麼呢?就是智慧、慈悲、忍耐、勤勞、慚愧、懺悔等,有了這些工具,就能打敗心中的煩惱魔軍,內心自然也就能得到淨化了。  ──摘自星雲大師著《佛法真義》 圖/unsplash 【延伸閱讀】星雲大師:佛教對自然界的看法2-1 【延伸閱讀】星雲大師:佛教對自然界的看法2-2

MORE

【星雲大師全集124】隨堂開示錄 167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22 生命四階段 4-2 江西南昌「心之聲」象湖講壇講座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22 生命四階段 4-2 江西南昌「心之聲」象湖講壇講座 時間:2011年5月24日 地點:江西南昌濱江賓館大會堂 過去有一個人開了一家諮詢公司,為做生意的人做顧問,開張兩個星期都沒有客人上門。終於有一天,第一個客人上門了。老闆問:「你貴姓?」 對方答:「我姓李。」 老闆說:「做什麼的?」 李先生說:「討飯的。」 一聽到對方是個乞丐,老闆很藐視地說:「叫化李啊,你來幹什麼?」 叫化李說:「我來就是想發財啊。請問我們叫化子怎麼發財?」 老闆心想,一個叫化子也想發財?不過想到這是第一筆生意,總要給人一點意見,就說:「好吧,你在哪裡討飯?」 叫化李說:「我在中央公園。」 「好,我告訴你,討飯也要講究品質。以後人家給你錢,你只要五毛錢就好。如果他給你一塊,你要找五毛給他。記得,這是你的特質,要注意你的品質,只要五毛錢就好。」 叫化李心裡覺得奇怪,錢不是愈多愈好嗎?為什麼只要五毛錢呢?不過還是把顧問的話聽下來了,正準備離開。老闆說:「顧問費呢?」 叫化李說:「現在還沒有賺到錢,等討到錢再給你。」老闆也沒辦法,只好讓他走了。 叫化李回到公園,偶爾有人拿兩塊錢給他,他都說:「不要,我要五毛錢就好。」拿一塊錢給他,他也堅持找對方五毛。奇怪,別的乞丐都多多益善,怎麼這個叫化子只要五毛錢?這樣一來,叫化李的名聲就傳出去了。 「欸!中央公園有一個叫化子,奇怪,他只要五毛錢。」聽到的人都不相信,於是你也來試試看,他也來試試看,給他一塊錢,他都找五毛錢。從此叫化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有一天,下雨了,叫化李又跑到顧問公司來,老闆說:「來做什麼?」 叫化李說:「交顧問費啊,我現在的生意不錯。」老闆心裡想,這個人滿有信用的。的確,人要有信用,一個叫化子也要有信用。 過了一陣子,老闆經過中央公園,看到叫化李四周圍著許多人在等他找五毛錢,心想人家很忙,就不便打擾了。 又過了一段時期,老闆想起叫化李,又走到中央公園,想去看看他。旁邊等著找五毛錢的人還是很多,不過一看,是個叫化子沒錯,但不是叫化李了,老闆就叫:「叫化李!叫化李!」那個叫化子說:「你叫誰?」 老闆說:「我找叫化李啊。」 對方說:「那是我師父。」 老闆說:「你師父在哪裡?」 對方說:「師父現在發財了,現在到百貨公司開店去了,他說這個地方的地理風水很好,叫我待在這裡。」 所以我就想到品質的重要。有人常問:「我要做什麼?我要怎麼發財?」他們應該先問自己的品質如何。即使你大學畢業、學識豐富,在找工作的時候,人家也會問:「你有什麼東西給我們接受?」如果你有忠誠、信用、勤勞、智慧、禮貌等條件,就能讓人接受。 心,除了要注重品質、給人接受以外,還要能「給」。 有一次,我在美國,來了很多客人,吃飯的時候,我問一位先生:「你在哪裡高就?」他說:「我開素菜館。」我想小素菜館到處都有,沒有什麼了不起,就問:「你生意好嗎?」他說:「我在美國有四百多家素菜館,生意都很好。」 我一聽,不得了,心裡想:「四百多家!這要四百多個廚師,要很會做素菜給人吃才行,你有這麼大的能力嗎?」就問他:「你是怎麼做到的?」他說:「我們不是光做素菜給人吃,我們是把心煮給人吃。」 這一句話很重要。我想一個人都能把心煮給人吃,這種敬業樂業的精神,他對工作的勤奮態度可想而知,難怪能開幾百家素食店,由此可見「心」很重要。 我們愛一個人,都說他是我的心上人,如果我們能把全世界的人都看成自己心裡的人,看成與自己有關,看成是自己的同鄉,好像說「我們是老表嘛」,江西人這句話很漂亮,「江西老表,一表三千里」,到處都是我的同胞,到處都是我的老表,中國人度量之大,恐怕非江西莫屬,這也是江西人的禪心。 什麼叫禪心的生命?  有一位金代禪師,他很歡喜蘭花,培植了很多名貴的品種。有一天禪師出門,就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顧他的蘭花。也許徒弟太緊張了,在澆水的時候,一不小心,碰倒蘭花架子,全部的蘭花跌得支離破碎。徒弟心想:「糟糕了,師父回來一定很生氣。」 禪師回來那天,徒弟就趕快跑到門口跪著,向師父請罪:「師父,求你不要生氣,你要打要罵都可以,求你不要生氣。」金代禪師問:「發生什麼事?」徒弟回答:「我把蘭花架弄倒,蘭花都死了。」 假如是你們各位,看到跪在那裡的小兒子、小女兒、徒弟、工人,你們會有什麼反應?一腳?一個耳光?生氣地問:「怎麼把我的蘭花打碎了?」 但是金代禪師不一樣,他有禪,他輕描淡寫地說:「我種蘭花,一是為了供養佛祖,二是為了美化環境,我可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啊。」 「我可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這句話很重要,各位要記得:你們男女結婚,是為了相愛,而不是為了生氣、吵嘴來結婚的;你們養兒育女,有時候兒女淘氣,可是你要想到,你們是為國家作育人才,可不是為了生氣才養兒育女的;交朋友也是一樣,是為了互助互愛,而不是為了生氣來交朋友的。所以,把「禪」運用在我們的生命、生活中,是很有趣、很有用的。 有一個年輕人結婚了,見人就說:「哎呀,結婚真好。」有人就問他結婚怎麼好?他說:「我現在下班回家,一敲門,我新婚的太太就會開門,然後拿拖鞋給我穿。走進家裡,我們養的小狗就會圍著我汪汪叫。家,真美啊!真有氣氛!真好!」 可是還不到一年,年輕人的說法不一樣了,見人就說:「結婚真苦喔,結婚不好。」有人就問他為什麼不好?他說:「我現在下班回家,一打開門,太太不拿拖鞋給我了,是小狗銜拖鞋給我。我走進到家裡,小狗沒有圍著我汪汪叫,反而是太太對著我汪汪叫了,他嫌我沒有升官、沒有發財、沒有洋房、沒有汽車。唉,家,真是苦不堪言啊!」 有一個禪者聽到了,他說:「朋友,這沒有什麼不好啊,我覺得你應該繼續歡喜。」年輕人說:「我怎麼歡喜得起來呢?」禪者說:「你現在回家,雖然太太沒有拿拖鞋給你,是小狗銜拖鞋給你,可是你一樣有拖鞋穿啊。雖然小狗沒有圍著你汪汪叫,是太太對著你汪汪叫,可是一樣有汪汪叫啊。」 年輕人一臉疑惑,雖然覺得有道理,可是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禪者接著說:「朋友,世間是會變化的,你要這個世界不變化是不可能的,不過變化由它變化,你的心不變就好。只要你的心不變,一切都一樣,一切都很好,你也能去擔當、處理,如果你有慈悲的心、智慧的心、忍耐的心、毅力的心、勇敢的心、擔當的心、包容的心,外在的一切變化對你又有什麼關係?」(待續)

MORE

【星雲一筆字佛門聯語】(20)

佛門聯語 20 天下聖賢仁者壽 世間凡俗禮為先 水因有月方知淨 天為無雲始見高 吉星明月歸天上 白雲青松在眼前 地無寒容春常在 家有芳鄰德不孤 我愛芳鄰 文/星雲大師 俗語說:「遠親不如近鄰」,因為芳鄰是你在危急時,可以及時伸出援手的人。 芳鄰是小孩子的玩伴;芳鄰是家庭主婦聊天、心得分享的對象;芳鄰是減低宵小來襲的義工;芳鄰也是作品的賞析者,如陶淵明所云:「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議相與析。」 外出時,芳鄰可以幫忙看家、協助看管孩子、幫忙照顧老人、照顧家中的病患、幫忙餵貓狗、代收報紙信件等;搬家時,芳鄰可以幫忙打掃、搬運物品;婚喪喜慶時,芳鄰可以幫忙備辦;家中器物毀損,芳鄰可以幫忙維修;芳鄰還可以幫忙買菜,甚至於煮了好吃的飯菜、點心,還可以與芳鄰分享,如杜甫的〈客至〉云:「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現代的社會,治安不佳,可以與芳鄰成立夜間巡邏隊、愛心媽媽,以加強保安,預防犯罪的發生;意外發生時,芳鄰還可以幫忙報警、協助緝兇。就如《晏子春秋‧雜上》所說「君子居必擇鄰,遊必就士;擇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闢患也」。 芳鄰的好處大抵有二:一為互相往來,彼此幫忙,給人方便,也給自己方便;二是數鄰聚居,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可以增長知識與見解。因此,除了孟母的「三遷擇鄰而處」外,還有陶淵明的「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有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論語》的「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古人除了選擇與品行高潔者為鄰外,更不惜花費重金「買鄰」,如南梁的宋季雅,為了與功勳卓著的呂僧珍為鄰,花了一千一百萬,買下呂僧珍的側宅,呂僧珍問他房宅的費用,季雅答:「一百萬買宅,千萬買鄰」,由此可見芳鄰的重要。 當然,鄰居除了芳鄰外,還有惡鄰,惡鄰是自掃門前雪、品性不端、偷竊、暴力、深夜喧嘩、亂堆垃圾、粗言惡口、窺探、飼養寵物隨處排便等。除此之外,現代的公寓,也有老死不相往來的「鄰人」。 與芳鄰往來,可以見賢思齊、可以導德齊禮,與惡鄰相交,就如《離騷》所曰﹕「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因此選擇芳鄰,是人生的一大課題。而您呢?是別人的芳鄰,亦或惡鄰乎? ──摘自《迷悟之間》第十二冊 p.149 【生活佛法】 群我二十事 1.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體貼他人,就是愛護自己。 2.遷就他人善事,達成共識;重視民意,才有未來。 3.處世要謙恭有禮,要謙虛受學,要委屈求全,要善解人意。 4.待人處事要能柔和謙虛,慈顏愛語,要讓他人如沐春風。 5.處眾要和諧、和氣、和平;做事要勤奮、勤勞、勤快。 6.待人以誠,人我盡歡;待客以尊,賓至如歸。  7.見面三句話,相處一回合,凡事要明理,平時多微笑。  8.恭敬、讚美、包容,是待人處世的三部曲。 9.歡喜時不多言,生氣時不遷怒。 10.要會聽話,摘取他人講話的精華。 11.凡事不要輕易說破,要懂得含蓄的美麗與高貴。 12.責備的話要帶撫慰,批評的話要帶讚揚,訓誡的話要帶推崇,命令的話要帶尊重。 13.待人要誠懇、要熱情、要有禮貌;說話要多說「請、謝謝、對不起」。 14.對青少年要教育鼓勵,對老年人要關懷照顧,對殘障者要幫助輔導,對失意人要體貼規勸。 15.關懷鄰里親戚朋友,彼此守望相助,和諧融洽。 16.承順奉養父母、親翁、長輩,提攜友愛初學晚輩。 17.經常不求回報的幫助他人,多作一些好事,做人間善美的義工。 18.聞善言要著意,而且要能不忘失,更不可做「非人」。 19.凡事要合理,理是公平的、理是正直的、理是大眾的。 20.遇事要有反省的自覺力,不怨天尤人,須知凡事都有前因後果。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語錄》中冊,〈附錄‧人生百事〉

MORE

【星雲大師全集14 八大人覺經十講4】/第三講 多欲為生死的根本

文/星雲大師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八大人覺經》中的第一覺悟是說佛教的世界觀;從第二覺悟一直到第七覺悟是說佛教的人生觀。 佛教講到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三際;講到空間,有此世界、他世界、十方無量的世界;講到有情,有佛、菩薩、天、人等的十法界眾生。佛教所包含的道理雖很廣泛,但佛教所講的還是以人生問題為主。 說起人生問題,就會聯想到人生所必須的衣食、育樂、婚姻等等的問題上去,其實,這些問題雖然重要,但人生最大的問題還是生死問題。 今日大家所標榜的都是在謀求人類的幸福,但科學的發達,藝術的昌明,文學的優美,政治的進步,並不能完全解除人類的痛苦,因為科學、藝術、文學、政治只能改善人類的生活,但不能解脫人生的生死。 眾生在三界六道輪迴,生生死死,受著無窮的苦迫,這都是由貪欲引起的。學術進步,物質文明,並不能叫人少欲知足,欲望多了,苦,自然也就多了。 蘇東坡說︰「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一切學術改進人的生活,但也助長人的欲望,所以科學也好,藝術也好,文學、政治也好,對人類是功過參半,它增進人類的幸福,也帶給人類苦惱。 增善法欲 減雜染欲 欲壑難填的世間,大家爭求著聲色貨利的欲樂,對於欲樂中隱藏的痛苦,並不畏懼,這都是由於眾生迷失本性,在生死輪迴中,以苦為樂,積習難返,終日為欲所囚,而不知道向佛法中尋求解脫。 經典有這麼一段故事︰在印度恆河的岸邊,有一隊背著魚籠從市場趕回家的婦女,在路上遇到一陣豪雨,這時,天漸漸的暗下來,但離家還有五、六里的路途,正當他們無法可想的時候,恰好有一個花店的主人留他們在家過夜。屋內全是花,充滿了芬芳的香味,他們辛苦了一天,非常疲倦,但躺下來後,卻怎樣也睡不著,芬芳的花香使他們反而感到不習慣,直到晨雞報曉的時候,他們都還不能入睡。其中有一個聰明的女人,去把魚籠拿來放在床頭,腥味蓋覆花香,這樣,他們才安然的睡了一會兒。 被欲所囚的世間,汙穢腥臭,大家久處其中,反而以為快樂,就如喜聞腥味的那群婦女一般。 當然,欲,不一定完全是壞的,佛經裡說欲有雜染欲和善法欲之分。內心不淨,貪著外境的名利聲色是欲,有著為人服務的理想從事社會福利工作,也是欲。所以,每一個人應增長善法欲,而減少雜染欲。 可是,大多數人所追求的是雜染欲,而不是善法欲,難怪佛陀在說法的時候,常常訶欲了。 大家所希望滿足的欲望,不是眷屬增多的欲,就是資用豐富的欲;不是升官發財的欲,就是長生不老的欲。其實這些欲就真能帶給人快樂嗎?父子、母女、師生、僚屬、夫妻、兄弟、親友、僮僕等的眷屬欲是滿足了,但是,親愛的眷屬有時反而成為冤家。「不是冤家不聚頭」,兄弟鬩牆,父子反目,夫婦離婚,僮僕害主,恩愛的眷屬反目後連路人都不如,聰明的人,何必一定要滿足眷屬欲呢? 除了眷屬欲,人的資用欲也很強,衣食住行要求其豐富,土地金錢是愈多愈好,每個人都希望資用方面的物質能夠增加,其實,有時反為資用的物質拖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的生命、人格,往往為資用欲而葬送。財色當前,朋友義氣可以不管,良心道德可以不問,人不成其為人,就給資用欲拖累了。 除了眷屬欲、資用欲以外,還有自體欲,每個人對自己的身體,總希望面容要美麗,力氣要強健,壽命要久長,可是世相是無常的,青春不常在,美貌能幾何?就是古人說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在赫赫的功業之下,也不知受了多少辛苦哩! 以智化情 遵行中道 綜觀多欲的人,苦惱愈多。貪財,得到財不一定快樂,人為財忙的很多;貪名,得到名不一定快樂,人為名累的很多;貪色,得到色不一定快樂,人為色亡的很多;可見「多欲為苦」的這句經文,實如警世的晨鐘! 古人說「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求的境界就是無欲的境界,人能無欲,品格自然高尚,苦惱自然減少。你看那些功名場中的人物,你看那些坐賈行商的眾生,為了求名求利,不惜曲躬諂媚,說些花言巧語,大家做著欲望的奴隸,還以為快樂,這是多麼的悲哀! 當然,佛教並不是絕對要人禁欲的,佛教是要人遵行中道的態度,對於眷屬、資用、身體等的欲望固然不可縱,但也無法完全脫離,所以,應該以智化情、以行善法欲而離煩惱欲。 翻開印度的歷史,就知道當佛陀住世的時候,印度社會有一部分在家人是縱欲的樂行人,「今朝有酒今朝醉」盡量使生活奢靡享受;另一部分是修習外道的苦行人,是絕對禁欲的。苦行者不但斷絕男女欲,他們對於衣食住行都是用最刻苦的方法磨鍊自己。對於吃的東西,只用水中的綠苔,或是草根樹皮花果之類聊以充飢,他們不穿衣服,終日裸著身體,有的坐在荊棘之上或是懸岩之邊;有的臥在水邊或是火旁。這些無益的苦行,徒然苦了自己,並不能因苦行而解脫。 捨離了樂行欲,又為苦行欲所囚,這終不是解脫的方法。所以佛陀成道後,發出他真理的宣言,要修道者遠離苦行(禁欲)與樂行(縱欲)的二邊,而遵行中道的修行方式。 以慈悲代替貪欲,以智慧融化情感,不讓心中生起雜染欲,自然就不會「多欲為苦」了。 俗話說︰「欲望不多的人,就沒有失望;欲望愈大的人,痛苦愈多。」又說︰「知足的人,雖臥地上,猶如天堂;不知足的人,雖處天堂,亦如地獄。」我們可以從佛陀的弟子大迦葉塚間修行,從孔子的門人顏回居陋巷,得到證明。從這些道理來看,苦就是由於多欲而來,多欲就是苦的根源。 經文說︰「生死疲勞,從貪欲起。」眾生在六道中生死輪迴不已,死了又生,生了又死,這樣的疲勞辛苦,不就從貪欲而來的嗎?就拿現實的生活來說,終日營求貪取,做著生活的牛馬,不時患得患失,惶惶不安,這也都是從貪欲而來。 貪欲,實在是可怕得很!世間上喪身害命的,往往都是由於貪欲的緣故。你看那飛蛾投火,魚兒上鈎,不就是貪欲所促使的嗎?你看那些因竊盜罪、姦淫罪而被囚禁在監獄的犯人,不都是貪欲所陷害的嗎? 過去,有張、王二人相約出遊,他們在路上撿到一塊金元寶,二人大喜,商量結果,公平均分。路上,姓張的對姓王的說道︰ 「這一塊金元寶,讓我們二人遇到,是當地城隍老爺有眼,給我們發財的機會,我們應該買些酒菜到城隍老爺的面前拜拜,感激他的恩惠。」 「這樣很好,你去買菜,我在城隍廟前等你。」姓王的也很歡喜這麼做。 但此刻二人心中各懷了鬼胎。 姓張的心中想︰「這塊金元寶,兩個人分,一人只有一半,這一半能用多久?」 姓王的心中也想︰「這塊金元寶,兩個人分,一人只有一半,這一半能用多久?」 貪欲心裡起,惡向膽邊生。 少欲無為 身心自在 姓張的想在酒菜裡放些毒藥,害死姓王的,他好一個人獨得那一塊金元寶!姓王的見到城隍廟中無人,準備了一把斧頭,想害死姓張的,他好一個人獨得那一塊金元寶! 張、王二人自以為想得妙計,對方絕不會知道這一點。 當姓張的酒菜買來,正在向城隍爺求拜的時候,想不到姓王的一斧頭從腦後砍來!姓張的死後,姓王的歡喜非凡,正想拿著金元寶逃之夭夭的時候,忽然覺得飢腸轆轆,他想何不將供在城隍爺前的酒肉拿下來充飢。他一人自斟自酌,忽覺天旋地轉,藥性發作,不久就一命嗚呼了! 張、王二人因為貪欲過大,皆想獨得金元寶,因此萌發害人之意,沒想到卻害了自己!這是因果現報,也說明了一切罪惡都是從貪欲生起的。 我國有句俗語說得好,「橫財不發命窮人」,本來財富並不是靠貪欲而能得到的,發財要有發財的福,沒有福,硬是想滿足貪欲,求富求貴,其結果都是很悲慘的! 發財的福,是從積德、布施而來,並不是從貪欲而來! 多欲既然為苦,生死、疲勞既然是從貪欲而起,那如何來對治呢?經文裡告訴我們「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我們在前面講過,欲不一定完全是罪惡的,為社會辦福利的善法欲,不但不會有人反對,還會獲得很多人的讚揚;不過,名利財色的欲過分奢求,社會輿論也不會同情的。雖然名譽、財利、男女、欲食等欲,經裡並不要你完全斷絕,事實上也無法完全斷絕,但要我們「少欲無為」,多欲的人煩惱必多,少欲的人煩惱必少。少欲者心無諂曲,少欲者心不妄求,心無所欲則剛直,心無所欲則坦白,少欲無為的人,就不會為根塵牽累,身心自然就會獲得自在。 豔麗的色相,窈窕的歌舞,美味的飲食,崇高的名聞,給人的誘惑力極強,每每使人蕩情失志。欲海裡飄流的人生,身心怎麼能得到自在安樂呢!根本的對策,是遠離煩惱欲海,不要在欲海裡冒險,提高警覺,不受它的誘惑,以定動慧拔的態度,奉行佛教的戒學。雖於飲食,但不為貪圖口味而殺生;雖然聚財,但不貪圖枉法以竊盜的手段取財;雖行夫婦之事,但不邪淫鬧出多角的惡情糾紛;雖然說話,但不說妄言綺語;如果對世間能有這少欲無為的態度,身心固然自在,人間也就沒有紛爭了。

MORE

【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 佛教常識102 信仰的種類?

文/星雲大師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信仰,信仰是出乎自然、發乎本性的精神力。早在遠古時代,民智未開,人類就因為對大自然的神祕力量感到懼怕,因而產生了敬畏自然的信仰;慢慢的進展到對人物崇拜感恩的信仰,所以我說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有信仰的。 你信仰國家、信仰父母、信仰師長、信仰宗教;你總不能說你不信仰這些吧!即使說你不信仰自己的國家、師長、父母、宗教,但你也不能不相信你自己!例如,相信自己能夠創造前途,相信自己可以興家立業,相信自己能為朋友排難解危,相信自己有能力為社會服務貢獻;假如你沒有這許多信仰,你怎麼會有力量生存呢?所以你必須相信你自己。 現在有一些人喜歡標榜自己不信宗教!是啊,宗教你可以不去信仰,但是你不能不信仰自己!時下不是有不少青年常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嗎?這不也是信仰自己嗎?因此,說自己沒有信仰的人,事實上還是有信仰,只是你信仰的是「不信仰」;不信仰也是一種信仰!一個人自己有的潛能,自己心內有的寶藏,就是信仰;你若選擇自毀自己的寶藏,自毀自己的潛能,你要說你不信仰,那也實在是甚為可惜。 當然,信仰也有很多種類的不同,比方說,有的人相信流芳百世,但也有人相信遺臭萬年;有的人深信因果,有的人懼怕因果。總之,有的人黑白顛倒,善惡好壞錯亂等等,這些相對的種類,都是因為對信仰沒有加以辨別,不懂得去分類。現在我們只講信仰的種類,也就是信仰的層次,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首先,信仰宗教必須要慎重選擇,否則一旦信錯了、信邪了,攀附上邪教外道,就如同把自己身心裡的寶藏給丟掉了,又如同吃錯了毒藥,等到藥效發作,則生命危矣!因此我常說:「邪信」不如「不信」。 但是,「不信」也很吃虧,就像你擁有了眼睛,卻不肯張開雙眼來看這個世界;你有了雙腳,卻不肯邁開腳步走向世界,那麼你就沒有機會去享受這世界帶給你的美好。所以對於喜歡標榜自己沒有信仰的人來說,正因為你沒有信仰,你什麼都不信,自然也就什麼都沒有了。 簡單說,如果這個社會就只有那麼一個團體,你沒有參加,那麼這個團體所給予的善緣福利,你就不能獲得。相反的,你信仰了,才會有所得;如果你什麼都不相信,即使有善因美果,你卻擁抱不到,所以「不信」不如「迷信」。 一般來說,「迷信」應該是不好的,像是迷信神鬼,迷信妖魔鬼怪,或是迷信虛幻不實、執著愚昧的神通靈異,甚至於迷信撞頭鐘、燒頭香,迷信看風水、看地理等等,這許多當然是不當、不好、不善的。但是回過頭來說,也有一些迷信,只是自己不懂,一時的不了解,但至少因為他有信仰,就有善惡因果觀念,所以我們也不能對迷信妄加論斷,說它是好是壞。 我們看,有許多的老公公、老婆婆,他們跪在神明前面祈求上天保佑,祈求神明給他消災免難;像這種迷信,對別人也不會有什麼傷害,基本上,他雖然是迷信,但那顆信仰的善念好心,還是很寶貴的,所以「迷信」要比「不信」好一點。 當然,信仰宗教最終還是「正信」最好。所謂「正信」,必須具備幾個條件: 第一、你所信仰的對象,有歷史、事實根據嗎? 第二、你所信仰的對象,有道德慈悲嗎? 第三、你所信仰的對象,有能力救苦救難嗎? 第四、你所信仰的對象,人格能淨化嗎? 換句話說,信仰要信仰實實在在有的,要信仰有慈悲、道德,有智慧、能力的;信仰能夠確實幫助我們解脫煩惱,甚至超越生死輪迴的,這才是值得我們信仰的對象。 我想,佛陀就是實實在在有的,他有生養的父母,他有修道的過程,他是人不是神;只不過他是「覺悟」的人,他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緣起。所以,除了佛陀是實實在在有的,值得我們信仰以外;他的慈悲、道德,他所證悟的真理、佛法,都能有益於我們,都能幫助我們,我們不信仰佛法,還能有其他更好的信仰嗎?

MORE

【星雲大師全集115】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64 成功應具備的條件

文/星雲大師 一個人要想成功,只有安住身心是不夠的;因為有些人也很能安住身心,但懈怠、懶惰、不肯做事,這如何能成功呢? 因此,我覺得除了能安住身心之外,要想成功,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一、忠貞:從內心自然表露出忠貞的情操,在任何時地,皆能盡其忠誠,此忠貞必禁得起考驗,不受任何事物所動搖。 二、信用:既經承認的諾言,必終生辛苦履踐之,所謂「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信用,對於一個要想成功的人,非常重要。 三、責任:人既付我以責任,則應勇敢擔當之。有責任感的人,不論做任何事情,都不虞失敗。有責任感的人,就能夠完成他人付託之事。 四、勤儉:不畏辛苦,勤勞精進的人,可以成功;不浪費奢侈,且能簡樸生活的人,可以成功。勤與儉,由來就被中國人稱為美德,可想而知其價值之高。 五、德慧:一個成功者,最重要的,要有智慧與道德。 德慧俱全 為眾奉獻 有智慧的人,對於任何事物都有正確的認識與了解,不致於走入邪途。具道德的人,可以以身教化導大眾,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通常以德服人,人皆能心悅誠服,故道德足以使人成功。 徒眾:在師父的教誨之下,佛光山的每一項事業,其出發點都是為了要把快樂給人,因為師父就是這樣待人的。所以,我們跟隨在師父的座下學習,應該要守住這個原則,要有只為奉獻,不求名利的觀念,這也就是我認為成功的要件之一。 「觀念」兩個字非常重要。比方,本山創辦有教育、文化、慈善等事業,可以讓山上的任何人發揮所長,但必須每一個人要有些「觀念」才行。我們應該有哪些觀念呢?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只想付出,不求回報;願做一粒小種子,讓人去分享芬芳果實。 有了以上的觀念,自然可以「無我」,自然容易成功。 徒眾:我覺得做事能耐煩,能不居功,也是成功者必備的條件。 徒眾:凡事能接受別人的指責,也就是能逆來順受的人,比較容易成功。 承擔批評 改正缺點 凡禁得起別人批評、指責的人,成功的希望就比較大。比方說,在學院受一年或六年的教育,如果能夠再於常住待三年,給我天天糾正他這兒不好、那兒不對,經常受氣、挨罵,並且都忍受下來了,那成功就有希望了。 就如從前宜蘭慈愛幼稚園的老師們,能接受我的指導,而改正教學上的缺點,因此,「慈愛」在宜蘭,被譽為辦得最好的一所幼稚園。 人,一旦有了缺點,應該在家裡改正好,展現於外的,則應是完美無缺。千萬不能有了缺點,在家裡不好好改正,任其發展,到了外界,紕漏百出,惹人笑話。 徒眾:要想成功,我認為必須:第一、有健康的身體;第二、有好的因緣。就如師父以前在叢林裡面受過嚴格的訓練,來台後,又受過種種艱難困苦等,這些都是磨鍊一個人成功的條件。 健全心理 正向引導 有健康的身體,誠然是成功的要件之一。不過,健康的身體,不是醫生給的;健康的身體,必須靠自己調護而使之健康的。 比如,我在二十幾年前,患有關節痛的病,就是靠我的毅力、信心、運動,而使之不藥而癒的。因此,我覺得有了疾病,可以自己做自己的醫生,有些疾病,是不必完全靠醫藥而可以治好的。 除了有健康的身體是為成功的條件之外,健全的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全的人,所思所想的,也都是健康的事物,因而能引導別人的思想趨向正路。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這就是我們除了可以做自己的醫生之外,還可以做自己的藝術家,把自己塑造成人人景仰的完美人物,有如佛陀。 總之,導致成功的要素非常多,能否成功,就端賴每一個人的信心如何了。(完)

MORE

《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讀後回響

歡迎各界心得回響,字數300-500字,請寄22161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1段369號2樓2B人間福報.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或E-mail:master9@merit-times.com.tw 請附姓名、身分證字號、電話、聯絡地址、銀行或郵局帳號。本報對來稿有刪修權,文章一經採用,將同時刊登於《人間福報》電子報。

MORE

【佛法真義2 佛學思想66】做己貴人

文/星雲大師 這一個世間,是人類的世界,是以人為交往關係的世界,所以又叫做「人間」。在人世間,從與我們關係近一點的祖先、到父母、到後代,乃至關係遠一點的親戚朋友、長官部下,都是我們的有緣人。 當然,在這許多與我們相處往來的有緣人當中,有的是來幫助我們的,也有的是要我們幫助他的;有的是善人,也有的是惡性之人。不過,基本上,人在一生當中,難免都會需要別人的幫助,當然也就希望能找到貴人相助了。 那麼,究竟誰是我們的貴人呢?舉凡某人協助我找到一個很好的職業,是我的貴人;某人指示我一個發財的方法,是我的貴人;某人為我解決一個困難的問題,是我的貴人。其實,也不必妄想別人要來做自己的貴人,貴人是不容易遇到的,最靠近自己的貴人,就是我們自己,只要自己人格健全,講道德、講仁義,勤勞、禮貌、忍耐、慈悲,對別人服務奉獻,對自己克勤克儉,人家就會讚美我、接受我,如此,我不就是自己的貴人了嗎? 相反的,如果自己的品行不佳,性情乖僻、脾氣暴躁、懶惰懈怠、無理取鬧,不肯與人結緣,別人當然也就不會接受你。這麼一來,你就是去找尋貴人,又有誰願意做你的貴人呢? 在世間上,要找到貴人幫助是不容易的,需要具備很多的善因善緣,貴人才會出現。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從改變自己做起,做人處事要有禮貌,待人接物要慈悲忍耐,與人相處要肯得吃虧,經常給人讚美、給人感動、給人服務、給人幫助,能夠這樣,我想不但別人會做你的貴人,就是你自己走遍天下,也會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了。 有念佛人問:「我們手持念珠念『阿彌陀佛』,那麼阿彌陀佛手上也拿了一串念珠,他是念誰呢?」他也是念「阿彌陀佛」。「為什麼自己要念自己呢?」求人不如求己啊! 一個人的成就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哪一個人所賜予的,都是靠著自己的奮鬥得來的。凡事求助於人很難,求神問佛也不一定有用,唯有「直下承擔」、「捨我其誰」,自己有辦法了,任誰也打倒不了你;自己沒有辦法,就是佛祖來了,也救不了你。所以,自己做自己的貴人,才是最重要的。 財神是誰? 早期我在大陸參學的時候,有一年掛單在一座寺院叢林裡,剛剛適逢春節,常住下令大眾排隊到山門外去迎財神;我在當時就非常的反感,我雖然很貧窮沒有錢,但是我也不要迎財神。我們為什麼不迎佛陀,要迎財神呢?究竟信仰佛法偉大?還是錢財偉大呢? 這種行為就說明了佛教沒有脫離世俗,只希望發財,不希求佛法。甚至寺院本身,也是著重「化緣」更甚於「傳教」。過去的叢林道場,雖然也有很多都設有藏經樓、講堂,提倡講經弘法;但是多數的寺廟還是以化緣為主,到處放置功德箱,只等著信徒來添油香。 當然,寺院可以接受信徒喜捨、樂捐,所以設立功德箱是當然的事;但是也不能毫無節制的,佛殿也設,客堂也放,甚至庫房也有。再說,佛教講布施,提倡樂捐,是要在不自苦、不自惱的情況下,隨喜的布施,歡喜的樂捐,這才如法。但是現在統統都沒有依著佛法來做,反而把佛法建立到貪求錢財的上面,造成不樂之捐,這樣我們對得起佛陀嗎? 所以,現在我們提倡人間佛教,主張寺院不能巧立名目,不能任意的做一些不當的化緣;而信徒也不能把信仰建立在祈求發財上面。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當自己的財神爺,所謂「求財神,拜財神,不如自己做財神」。我們的雙手勞動,辛勤奮發賺錢,雙手就是我們的財神爺;我們的雙腿勤於走路,開發財源,雙腿就是我們的財神爺;我們耳聰目明,我們滿面笑容,我們口中多說好話,我們肯得向人點頭示好,它們都能為我們帶來財富。我們的五根六識,不就是我們的財神爺嗎?尤其我們可以把財神爺養在腦海裡;我的腦筋清楚,智慧明朗,所謂「智慧財」,有了智慧,不就能幫我賺來財富嗎?所以,求人難,求神難,不如求自己這一尊財神,應該比較來得容易。 從迎財神再談到佛教的護法,韋馱天將、護法伽藍是誰封他們的呢?韋馱天將究竟是從哪裡來的?是和佛陀同鄉嗎?和觀音菩薩同鄉嗎?還是和提婆、龍樹同鄉呢?他出生在哪裡?誰封他做寺院護法的呢?關雲長,誰有資格封他做伽藍尊者呢?關雲長有布施哪一間寺廟多少錢嗎?還是關雲長有建過哪一個寺廟嗎? 對於這許多不明不白的事情,也不曉得是誰在提倡,我們也不去仔細思惟,就盲目的跟從。反而對於現前的韋馱天將、護法伽藍,也就是我們的大功德主、我們的義工,他們對全世界的寺廟捐獻、熱忱服務的,為什麼不感謝他們呢? 因此,我覺得護法不是韋馱、伽藍才是護法,全世界護持佛教、保護佛教的人,他們都是韋馱天將,都是護法伽藍。護法是無形、無相的,凡是一切對佛教有心的人,凡是對寺廟有貢獻、有布施的信徒,他們都是寺廟所要尊重的護法韋馱、伽藍尊者,我們都應該為他們「添油香」。也就是要主動關懷、愛護,要布施給他們法喜、法益,讓他們獲得無上的法財,這個要比迎財神來得有意義多了。

MORE

【星雲一筆字佛光菜根譚】(67-2)

四無量心(二) 四弘誓願菩薩發心 無位真人本來面目 量周沙界心包太虛 心口芬芳內外一如 四安樂行誓修三業 無師自通緣覺之資 量己審分知所進退 心有靈犀彼此相應 四大調和身心安樂 無獨有偶成雙成對 量時度力評估時勢 心空無著正命吉祥 四光喻智聖者悟境 無出其右天下第一 量腹而食知所節制 心地柔軟仁美善良 四無漏智成就佛道 無為之美法爾自然 量大福大宅心仁厚 心燈亮了本自具足 進退之間 學開汽車,只知前進,不是高手;要會倒車,才更高明。學開輪船,不能一直前行;有時轉彎、倒退,更為重要。 做人,不是一意地猛衝,走向前去;所謂進退之間,是人生應有的修養哲學。 你只知道向前,碰壁的時候,你怎麼辦呢?你只知道退後,後面有個懸崖、陷坑,你怎麼辦呢?所以,做人要當進則進,當退則退;進退如儀,才是合理的人生。 我們鼓勵一個人,要勇猛地向前,但是我們也要知道,人生的前面只有半個世界,你回過頭來,後面還有半個世界,所以不必認為前進一定是好的,也不要認為後退就一定不好。 人的一生,應該要能進能退,進退自如。一場戰爭,勝利的時候,衝鋒陷陣,勇往向前,固然重要;敗軍之際,周折迂迴,轉進後退,如果沒有大將之風,不擅指揮,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勝戰易打,敗退艱難;因此,人要能擅於前進,也要能懂得後退。 語云:大丈夫達則兼善天下,不達則獨善其身。不能向前的時候,你硬是向前,則前途多乖,前途危險;不應該後退的時候你一直後退,退到無路可退的時候,你又怎麼辦呢?所以,《百喻經》中「不退一步」的譬喻,實在可以做為我們在進退之間,重新估定一個立場。 向前進,是吾人的責任;往後退,也是吾人的責任。破冰之旅,冒險前進,而你不進,則何能到達目標呢?要你退守最後防線,以保安全,而你不退,則又如何善後呢? 所以,進退之間,就是要吾人在社會上,不管任何時候,都要能進能退。我們在功名富貴場中,要「能進則進,能退則退」;我們在朋友、感情、金錢之中,也要「當進則進,當退則退」;甚至在親族、父母、人事之中,也要能「應進則進,應退則退」。 一部機器性能好的時候,就能進退自如;一個人能夠通情達理,自然也會進退有序。進退之間,你是不是都能把握得宜呢? ──摘自《迷悟之間》第五冊 p.139 【生活佛法】 ◆佛法能提升人生的幸福,而佛教追求幸福的方法,不容易為一般人所接受,以為佛教總是教人吃虧、忍辱。佛教告訴人們要奉獻、犧牲,和有些宗教獲取、要求的思想大異其趣,因此見棄於淺見之徒。實際上吃虧就是占便宜,在忍讓之中有奧妙的道理。 ◆人與人之間如果關係良好,相助相成,這是很大的福分;如果相嫉相斥,則痛苦不堪。人我之間,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包容、諒解、幫助,如果有一方不能體諒,必然會發生問題。人所以會有紛爭、不平,就是因為「你、我」的關係不協調。因此,想要獲得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唯有把「你」當作「我」,你我一體,你我不二,能夠將心比心,立場互換,才是群我的和諧相處之道。 ◆對不歡喜的人要忍耐,不習慣的環境要適應,每個人應依需要而懂得調適自己的舞台。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必定有新的挑戰,對我好不好、有利沒有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自己崗位上如何去成就大眾。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沒有人喜歡犯錯,而犯錯也並不盡然都是壞事,如果當事者能力求改正,錯誤往往是成功的奠基石。所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於自己的過失,固然要嚴厲苛責,對於他人的錯誤,則應以寬容的耐心,給予改正的機會,以權巧的智慧規勸引導,令生正確的見解。對於他人的錯誤,我們若能自他互易,立場調換,以包容代替埋怨,以諒解代替厭惡,以鼓勵代替責備,以慈愛代替呵責,以關懷代替放縱,以同事代替隔閡,我們的社會必定能夠更加進步,我們的生活必定能夠更加美好。 ◆我們見到一個身體殘缺的人,若有我優你劣的心態,怎能達到平等的尊重?必須要想殘障的是我,立場互易以後,自然心境就會不同。將社會上的醜陋缺失,看成與自己有關,自然不會排斥,自然會以慈悲胸懷,以平等觀念去對待。所以唯有人我互易、異地互惠的平等方式,才能和平共存。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語錄》中冊,〈處世觀〉

MORE
/33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