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冬眠?

THE MERIT TIMES
文/露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圖/琪琪
圖/琪琪
文/露

當時序過了秋分,晝短夜長一天比一天明顯,小朋友們有沒有感受到:生理時鐘怎麼也跟太陽公公一樣,被床鋪黏住的時間愈來愈久了呢?冷涼的天氣總是讓身體想多賴在床上一會兒……另一方面,食量也會隨著入秋而增加,所謂「食欲之秋」,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們的生理機制如此,自然界更是明顯,在野外環境中,酷寒的冬季不但食物短缺,更需要動物儲備體脂肪來保暖禦寒。於是趁著秋天這個收穫的季節,採集果實或增加體重,以儲備冬季待消耗的能量是很重要的!

僵臥洞穴 沉睡蟄伏



除此之外,動物還有一項祕密武器,那就是「冬眠(Hibernation)」。在動物的行為特性中,蟄伏(Torpor)是指牠們為了度過惡劣的環境,而演化出的一種類休眠狀態,此時會有減少覓食、移動與生長等表現,盡可能降低耗費能量的活動。就好像電腦進入待機模式一樣,達到節省能源、減少消耗的目的。

而冬眠就是廣義的「蟄伏狀態」,野外的動物們沒有像人類有暖爐與棉襖,當冬季萬物近乎止息,食物因此短缺,嚴寒的風雪對牠們更是一大考驗,為了減少自體能量消耗,睡覺是個不錯的策略!冬眠狀態的動物,有著體溫劇烈下降、基礎代謝、呼吸心跳也會明顯降低的跡象,這些都有助於保存體能。

提到冬眠,最廣為人知的就屬蛇與熊了!牠們在秋季都會大量進食,儲存體脂肪以度冬。寒帶地區,屬於變溫動物的蛇,在體溫隨著外界溫度降到下降到7℃左右時,體內生物酶的活性就會急速下降,促使牠們進入冬眠模式,也由於無法自主控制體溫,大夥兒聚在一起冬眠,就成了牠們保護自己的天性。而屬定溫動物的熊(例如阿拉斯加棕熊)雖然可以調節體溫,也有厚厚的脂肪皮毛禦寒,但一片靄靄白雪的野外,實在沒有覓食餘地,因此冬眠也成了牠們的冬日日常,分布在地球最北方的棕熊甚至會冬眠達7個月以上,冬眠過後,體重還會驟降1/3以上呢!

冰天雪地 唯我獨眠



與人類都屬哺乳類的動物裡,會冬眠的大致上有三目:食蟲、蝙蝠、囓齒。而像是刺蝟、撥土鼠、野地睡鼠……等小型動物,因為牠們的身體表面積相對大,代謝速率較高,可儲存的脂肪無法與大熊比擬,因而更需要深層的冬眠來熬過那冰天雪地。而且體型嬌小的牠們,進入冬眠時能量散失的也相對少,所以更有助益。

另一方面,動物們在冬眠都會選擇隱蔽的場所,例如地底或洞穴中,除了保溫、防風雪外,避免被敵人入侵也是重要的因素,而且當牠們被喚醒時,要重新進入冬眠,又得耗費一股寶貴的能量,對牠們來說可是一大風險!因此若真的在野外發現冬眠的動物,千萬別驚擾到牠們,才不會危及小動物的生命安全喔!

冬季是收斂的時節,即使辛勤工作的蜜蜂,到了寸草不生的寒帶,也得強迫休長假。北美地區的熊蜂長久以來就與花兒們培養出良好的默契:在群體熊蜂結束寒冷冬季的休眠後,時序便進入春暖花開的季節,等待蜂群採蜜授粉,這是自然界美好的循環與合作。但近年的氣候變遷、暖化效應讓季節亂了調,蜂群甦醒的時機與花朵綻放的時間不同調,不但危及到動植物的存續,也會間接影響到食物鏈頂層的人類!身為地球一份子的我們,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

「春播夏耕、秋收冬藏」,天地萬物隨著四時節氣運行著,我們身體裡的小宇宙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蛻變與轉換呢!只是變化沒有其他動物如此明顯而已。讓我們一起試著用心去體驗季節交替時

的身體變化吧!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