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散步】關渡口

THE MERIT TIMES
文/李時雍
字級
收藏文章
19觀看次
文/李時雍

石階還是初始的蕪蔓,微微細細的雨,令土泥溼濘,攀行時的呼息都充滿著溼潮水氣。宛延穿行老社區的坡徑,到了底處分岔為兩條,秋天到冬天,我沿著鄰近山壁這側走上小段林蔭捷徑,便通往清晨的校園。

總是八點不到。草原未醒,校舍、夾道的枝葉未醒,關渡平原上的學校就像一個恍惚的夢。有時我等在學院門外,等候最早的職員將門鎖開啟。留在中庭靜謐的草地旁一會,迴廊若盤旋,八點二刻會迴響起沉沉鐘鳴。而後走進階梯角落那間大教室。學生似也未醒,眼底留有前晚的排練或作業,其中卻總有閃閃發亮的眼睛。

這幾年認識許多舞者朋友,從沒想過會教到舞蹈系的學生,貫二相當於高二年紀,但因學舞、常進出劇場、經驗舞台,男孩女孩都已有早熟模樣。我教當代文學課,因此帶她們讀起實際上自己大學年歲才接觸的作品。從現代主義面向藝術語言的鍛鍊、與探勘人內在心靈,讀成長故事中扣問死亡乃至生之欲,王文興〈最快樂的事〉、白先勇〈青春〉,帶有夢之象徵郭松棻〈奔跑的母親〉,又或精神剖析如施叔青〈倒放的天梯〉等。

一周一起讀篇小說,課後她們寫詩、畫插畫,我常為同學眼底的景致,所提出的疑問啟發、觸動。有星期導讀陳映真寫作白色年代的〈山路〉,我借用雲門舞集改編少女蔡千惠初到鷹鎮的片段,與她們分享起神話原型,推巨石的薛西弗斯。這是這幾年我反覆想起的母題。與她們談卡繆、孟克,賈科梅蒂銅製底座上孤立而瘦削的人形,從林懷民到伍國柱《在高處》,碧娜.鮑許、季利安,盡皆反覆以肉體,思考生命永劫重複的困局。

那周收到的詩有質問重複、有寫墜落,幾位同學更將自己的詩作編成學期末小段的舞蹈。教室裡,我們也讀面向年代現實的作品,八○年代的黃春明,九○年代夏曼.藍波安,世紀交替的駱以軍、賴香吟。她們印象最深是郭松棻〈奔跑的母親〉,她們藉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分享舞劇改編的構想及設計。

學期最後,換到S4教室。長冬初透的日陽,穿過窗傾斜落於地板,像舞台一道側光。光區中,有人輕聲朗讀自己的詩,有同學以〈島〉或〈海浪的記憶〉編了好美的舞,承依讀著威斯康辛列車上一則遠方的故事,費費在音樂中跳起自己〈墜落〉的獨舞,于萱說了一個三重故事。她們並帶來各自彙編的小書,或拼貼、手繪,或有安瑩以繩線編織的《旅.突》詩集。

最初走進教室相遇的閃爍眼睛,別離時帶回的閃耀的詩句。雨還是細細微微落下,才發覺,這重複而重複的緩坡竟有它的盡頭。這是薛西弗斯的快樂?又或悲傷呢?我答不出。但開始相信,她們將有她們的回答。

站在關渡口,望向遼闊的平原一時,相較前來教課之時,背袋裡多了二十八本詩集,承載二十八個男孩女孩用心寫下的精緻的心事。或有重量,但我下坡的腳步,此刻因她們而存有跳舞般的輕盈。♣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