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發展】博物館經濟 從數字看趨勢變化

THE MERIT TIMES
文/記者徐歐露、蔡馨逸、趙逸赫
字級
收藏文章
25觀看次
小朋友參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中國文字博物館。圖/新華社
位於蘭州的甘肅省博物館文創商店內,以銅奔馬和抗擊疫情為主題設計的「綠馬頭套」十分搶眼。圖/新華社
小觀眾參觀上海博物館舉行的「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圖/新華社
國家典籍博物館「明清檔案」專題展出明崇禎七年(1634)由大學士徐光啟和西洋傳教士湯若望共同參與繪製的《赤道南北兩總星圖》(仿製品)。圖/新華社
「國子文脈—歷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開幕。圖/新華社
文/記者徐歐露、蔡馨逸、趙逸赫

隨著大陸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精神文化需求,逐漸成為大眾的「剛需」。據大陸國家文物局的數字,2021年大陸博物館接待觀眾7.79億人次,新增備案博物館395家,備案博物館總數達6183家。



「空前提高。」這是長期關注文化經濟領域的黃雋,對當下文化消費地位的評價。

針對大陸文化消費收入彈性的變動趨勢進行研究後,這位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發現,隨著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大陸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文化消費行為逐漸擺脫以往高彈性的特點,開始向相對剛性轉變。

「精神文化需求,逐漸成為大眾的剛需(商品供求關係中基本不受價格因素影響的需求)。」接受採訪時,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說。

二○一九年大陸人均GDP跨上一萬美元台階,二○二○年大陸年度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人民幣一百兆元。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何洪兵認為,「這些歷史性突破意味著社會的巨大發展、社會格局的持續優化,必將帶來文化需求的新一輪噴發。」

猶如被灼熱的空氣,火起來的博物館,正映射了這輪噴發。據大陸國家文物局的數字,二○二一年大陸博物館接待觀眾七點七九億人次,新增備案博物館三百九十五家,備案博物館總數達六千一百八十三家。

需求牽引供給升級

「人的需要可分為生存需要、發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何洪兵告訴記者,大陸已邁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正在從生存型需要,向發展型和享受型需要轉型。需求從物質滿足向精神追求進化︱︱前者的特點是大眾審美、炫耀性消費等,後者則追求品位、自我表達、意義主張。

通過研究大陸居民人均文教娛樂服務消費支出和其餘消費支出的增長趨勢,黃雋發現,二○○八年以來,隨著人均GDP突破三千美元,居民人均實際文教娛樂服務消費支出在總消費中所占比重呈明顯上升趨勢。「這是由生存型消費轉向享受型消費的關鍵節點。」

統計顯示,二○一五年大陸人均GDP超過八千美元。到二○一九年,大陸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已達到人民幣二千五百一十三元,與二○一三年相比幾乎翻了一倍。

需求的變化牽引文化供給的迭代升級。

以博物館為例。金江波認為,在物質需求大於精神需求的時代,1.0版本的博物館只要將文物擺出來、能看到即可。隨著人們文化需求漸增,2.0版本的博物館不僅要看到文物,還要有背後文化價值的專業闡述,博物館逐漸成為文化交流平台。隨著我們對知識、文化、探索發現的需求成為剛需,博物館逐步邁入3.0版本︱︱生態愈發豐富,逐漸「無處不在」。

「博物館正在構成一種完整的文化生態。從提供學術研究服務的大型博物館,到承擔文化消費場所、公共文化課堂功能的中小型專業博物館,還有一些博物館能提供豐富感官、娛樂體驗。滿足各個層級的需要。」金江波說,「數字博物館、無邊博物館等概念的勃發,正讓博物館無縫對接我們的需求。」

個性消費漸成主流

文化需求整體提升的同時,也呈現出新趨勢:

一是品質化。

何洪兵對一段博物館講解員講解「中國人到底從哪裡來」的視頻印象很深,不只是因為內容,更因為觀眾的討論。

這位講解員按照流傳很廣的「人類非洲起源說」為主要敘事,但最後話鋒一轉,講到了與這個觀點相異的「連續進化附帶雜交說」等學說。一時間,討論甚至爭論,鋪滿了螢幕。

何洪兵敏感地捕捉到一種「質變」,「講解員提出的相互碰撞的觀點,實際上應和了觀眾更嚴謹的知識文化訴求。文化需求正從一般性的文化認識的滿足,向更高層次的事實真實、邏輯嚴密的理性層面提高,簡單敘述難以滿足人們的需要了。」

二是主體化。

如果把大眾滿足文化需求的狀態分為主體狀態和客體狀態,何洪兵認為,已經出現並將會發展的趨勢是,主體創造型文化活動的需求不斷增長。

他解釋,客體化的文化需求表現為人們參與文化活動時只調動聽覺、視覺等,沒有充分調動大腦,是被動的。比如「上車睡覺、下車看廟」的旅遊。主體化的文化需求是指參與者能發揮主體作用,創造新的文化成果,更為主動。

三是個性化。

近年來大陸經濟發展的趨勢性變化之一,是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

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林峰認為,隨著社會的全面轉型,消費呈現商品供不應求︱大眾消費︱小眾消費︱個性消費的階段性特徵。

四是複合化。

在長期從事博物館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過程中,陳理娟感到,觀眾對為什麼去博物館這個需求動機,正發生轉變。

對文物資源的價值需求在變。「從對博物館文物本體欣賞價值的聚焦到對文物所承載的全方位價值汲取的轉變。公眾希望博物館提供的不僅是文物集成的展覽,還期盼能進行全方位文物複合型資源價值解讀及輸出服務、能夠承擔起文物資源價值轉化器的作用。」陳理娟說。



線上美術館、雲博物館、數字藝術品

科技重塑文化需求

根據大陸攜程相關數據顯示,二○二二年上半年通過攜程預訂博物館門票的用戶,以「八○後」、「九○後」為主,「八○後」占比為百分之四十二,「九○後」占比百分之二十九。搜索博物館的人群中,「九五後」占比近百分之三十。

「生長在改革開放時期的年輕人對情感和浪漫的需求不僅遠遠高於他們的父輩,且更為注重創新、享受和體驗,藝術消費成為其較為剛性的需求。」黃雋說,「九五後」人群的文化消費行為與前代人群呈現出明顯的分化特徵,物質生活的富裕讓這些年輕人開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

供給變革新趨勢

過去十餘年來文化和旅遊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市場主體不斷壯大。據統計,二○一二~二○二一年,大陸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量從三萬六千家增長到了六萬五千家。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曉勇注意到,愈來愈多博物館有了市場化提供服務的思惟。和科技公司合作,做藏品數字化、體驗活動;或和文創公司合作,用現代人的審美來轉化傳統資源、貼近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學傳統主流觀點認為文化藝術行業是低效率的服務業,存在著『成本病』。」黃雋說。文化娛樂消費需求較為個性化和人工勞務化,技術含量較低,不足以滿足作為產業「批量」、「標準化」、「勞動分工」等產生規模經濟的基本要求。

虛擬人物成功破圈

「數字技術時代給予文化藝術產業嶄新的發展空間。」黃雋說,「視聽技術使聲音、圖像能夠錄製、傳輸,包括複製,導致整個影像文化產品的批量化生產。文化具備了大量投資、大規模生產和可持續提供利潤的產業發展特點。文化產品愈來愈多地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轉變,文化產業乃至公共文化服務的生產率大幅提升。」

新技術加持下,線上美術館、雲博物館、數字藝術品湧現,給博物館等傳統文化服務主體帶來新機遇。

數據顯示,二○二一年度博物館線上展覽的數量已突破三千項。數字博物館、虛擬陳列、雲上展覽等多樣化展陳方式不斷湧現。北京故宮的「『紋』以載道︱故宮騰訊沉浸式數字體驗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中國國家博物館首個虛擬數智人「艾雯雯」發揮虛擬人物形象生動和共情的優勢,成功「破圈」。

多位受訪專家預測,未來,文化需求的滿足將進一步向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新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術的應用,在推動文化供給變革的同時,也將進一步重塑文化需求。

無需極目遠眺,更新的博物館已在路上。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