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雙英微妙穩台海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外交之行,前總統馬英九返鄉祭祖之旅,同一天畫下句點。

雙英幾乎同時出訪,又同日返國,一位赴美、一位登陸,原被認為恐成激烈的政治比拚。但從結果來看,由於藍綠領袖的謹慎行事,加上美中兩端的節制,反而營造出四方各以不同策略穩定台海局勢的作用。

蔡總統此行最大亮點、也是最可能引爆衝突的,是在加州雷根圖書館與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公開會面。此事早在年初麥卡錫說他想到台灣訪問,大陸就已公開提出警告。由於去年八月裴洛西訪台的前車之鑑,為免造成台海情勢緊張,蔡政府主動和麥卡錫方面聯繫,取得同意後將兩人會面改在加州舉行,先拆掉第一顆炸彈。

接著是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頒發「全球領導力獎」給蔡總統,由於其總部位於華府,如成行將打破台灣領導人不得進入華府的限制。中方再度施壓,華府為免情勢失控,影響更重要的美中關係,於是經台美雙方溝通後,頒獎典禮改到紐約舉行,以反共聞名的前國務卿龐培歐也迴避出席。

就連蔡總統在紐約與美國眾議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籍的傑福瑞斯會面,府方也刻意低調,直到四日下午過境美西,傑福瑞斯辦公室發布消息後,才對外證實。

經過美台縝密的溝通與細膩的操作,不但使高層會晤得以實現,也讓美方有理由重申「過境符合美國長期一中政策」、「過境不是訪問」、「每次過境都很順利」、「北京沒有理由反應過度」。

北京儘管還是不滿意,但從事後的反應來看,無論層級、規格、內容,到具體反制措施,都比去年八月那次緩和許多。這除了是因法國總統馬克宏及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才剛到訪,若此時在台灣周邊舉行更多軍事演習,將破壞大陸拉攏歐洲的戰略目標之外,也與前總統馬英九正在大陸參訪有關。

馬前總統此行,從行程的安排,可以看出其重心是希望自辛亥革命和抗戰的記憶中,重新確認兩岸定位,自歷史和文化的鏈結,找到兩岸的共同政治基礎。

在政治層面上,馬此行所談主要有兩個重點,一個是歷史的中華民國,他在南京中山陵祭拜時說,國父孫中山一九一一年推翻滿清,終結中國四千多年的君主專政,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另一個是憲法上的中華民國,他在湖南大學和學生座談交流時表示,「在我們的定義,我們的國家分成兩部分,一個叫台灣地區、一個叫大陸地區,都是中國的兩個部分」。

對於馬前總統上述「出格」的言論,大陸方面並未加以阻撓,等於由他示範了如何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定位與相關事務,因此返國後他才會說「九二共識又活過來了」。

一場可能引爆的台海危機,在美中台紅藍綠的努力下化於無形,成了各方共同控管台海風險的典範。蔡總統增進了美台關係,馬前總統改善了兩岸關係,至於哪種路線得到民眾支持,就等明年大選定奪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