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探究】 是可忍,孰不可忍

THE MERIT TIMES
文/郭振鶴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文/郭振鶴

「是可忍,孰不可忍」,意思是「連這樣都能容忍,那還有麼不能容忍的事?」形容事情惡劣到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出自《論語‧八佾篇》:「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是天子舉行祭祀時的禮樂,而季氏只是魯國的一個大夫,他在祭祀時,不用合乎自己身分的禮樂儀軌,卻僭禮用天子祭祀的八佾舞樂,所以孔老夫子才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這句話,古人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對季氏這樣的做法,如果能夠容忍,還有什麼不能容忍的?還有一種說法是:像這種僭禮的事,別人都不敢做,季氏居然做了,而且心裡不會覺得慚愧,那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做不出來的?究竟是哪一種,可以各自從相應的角度來看。

任何行為一定有它的原則,這個行為的原則,中國人叫作「禮」。從平常的灑掃應對到治理國家,都有要注意的禮節。然而,孔老夫子的嘆息,並不是因為看到別人行非禮事,感到無法忍受。

《論語》裡面有一句「子貢方人」,講的是一天子貢在論他人長短,孔老夫子聽見了,對他說:「子貢啊,你有這個閒功夫,我可沒有!」孔子的聖賢之道,是先淨化自己,進而利益天下,一切行為無非是基於這樣的前提去實行。因此,他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在批評季氏,其實是在教育、警惕弟子。

進一步來說,假定孔子當時有足夠的力量與地位,能夠抑制他人行非法事的話,他自然也會提醒制止:「這個不可以做!」但既然不在其位,所以他也只能嘆口氣,藉著這件事來教育身邊的弟子。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