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星雲大師的生死自在與生命示現(十一)

THE MERIT TIMES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福慧功德在生命中的重大意義

在上周文章中,我們談到諸多大乘經典裡面,都提到培植福德的重要性,在在開示我們要發心培植福德因緣。譬如在《普門品》中,佛陀開示我們,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就是說我們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所做一切福德因緣,是絕對不會白費的。星雲大師開示我們:以這樣的信念來厚植自己的菩提道資糧,當我們面對生死大事時,就能夠「生死無懼」。

此外,諸多經典都還開示我們,福德因緣不但有,而且還有不同的質量與等級,所以在許多經典中,都有「福德校量」或「功德校量」的內容,以下引述一些經文來為大家解說。

《四十二章經》〈第十一章施飯轉勝〉云:「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以布施飲食為例,布施的對象不同,所得的功德也就不同。以上這段經文所開示的,是對十種對象行布施的功德校量,這十種對象分別為:惡人、善人、持五戒者、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三世諸佛、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因為布施對象的修為與境界,有優劣與高下的不同,所以布施的功德也有大小勝劣的不同。

六度中的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這三者分別是:一、給與他人金錢或實物上的協助或供養;二、為他人講經說法,長養他人的法身慧命;三、給予他人信心及勇氣,旁助他人在生活及修道上,能突破難關障礙,不折不撓,勇猛精進,這也就是星雲大師的「四給」中的:給人信心、給人希望。那麼,「財施」與「法施」的功德,又有怎樣的差別呢?在《金剛經》裡面,佛陀就以譬喻的方式,很生動地開示我們,今引述兩段經文如下。

《金剛經》〈無為福勝分〉第十一:「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在上面的經文中,佛陀用恆河沙數來做數量的比喻,一條恆河中所有沙粒的數目,已經是數不清了,然後,以一粒沙對應到一條恆河,然後「如是沙等恆河」,也就是一條恆河沙數的諸恆河,然後將恆河沙數的所有恆河中的所有沙數集合起來,多不多?恆河沙數的諸恆河就已經無數多了,何況其中的所有沙數!接著,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已經很大了,然後,所有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更是不可思議的廣大。然後佛陀問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充滿所有那些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用來布施,得福多不多?須菩提言:「甚多,世尊!」然後,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也就是說,如果有人受持《金剛經》中的四句偈等,又為他人解說,這樣的福德勝過上述「以七寶充滿所有那些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而用來布施」的福德,可見法布施的福德是遠遠勝於財布施的。

《金剛經》〈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前面的經文是以恆河沙作比喻,而這一段經文是以諸須彌山王作比喻,一樣是聚集七寶如諸須彌山王持用布施,所獲福德極多,但是還遠遠不及有人以此《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解說的福德。

雖然說法布施的福德遠勝於財布施,但並不表示財布施就不重要,財布施是廣結善緣最直接的基礎,法布施也需要有財布施的支援,財布施也可以有法布施的精神與內涵,無相的財布施也是一種法布施,如《金剛經》所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