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知識桌遊卡 把課堂變有趣

THE MERIT TIMES
本報高雄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高雄新上國小教師賴秋江創作「動文字」桌遊,讓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習。圖/賴秋江提供
【本報高雄訊】高雄市新上國小教師賴秋江深耕語文及跨域教學,除了出書分享經驗,也設計桌遊,讓孩童在玩樂中學習,更把書籍、桌遊送到偏鄉,希望吸引更多學生一起走進有趣的文字世界。

賴秋江在國小任教二十四年,是高雄市語文領域輔導團成員之一,在各種研習中擔任講師,常是教科書編輯團隊請益、諮詢的對象,涉及主題包括班級經營、創意教學、閱讀寫作、桌遊設計、食農教育與親職教育等多元領域。

出身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系、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賴秋江謙稱自己是「半路出家」進入教育圈;這些不同領域交會的學經歷,也讓她的課堂充滿「跨領域」特色,例如她將醫學院「跑台考」的評量方式帶入國小課堂,或是藉由跨科桌遊、趣味作業融和學習,不斷嘗試創新教學設計,讓孩子的學習跳脫制式框架、充滿樂趣。

知識變卡牌

有10種玩法

近年來,賴秋江跨足桌遊,出版《語文桌遊自造課》,設計出銷售破三萬盒的「動文字」,最近又推出「動成語牌卡遊戲」。她分享,課堂知識變成各種卡牌,可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特別的是,她設計的桌遊除了能扣合知識,並以簡單多變化為主,一套桌遊能有超過十種玩法。

賴秋江每年還掏出部分版稅,購買桌遊、書籍,送到偏鄉或特教學校,不少家長知道後也跟著她一起行動。賴秋江表示,她知道許多特教老師會使用「動文字」帶特殊孩子學習,因此她與家長合作,將桌遊送進高雄市與屏東縣的每個特教班。

多年前,賴秋江與另兩位老師鄭淑容、黃婉鈴創立「教室小農 一步蔬果」,把學校走廊觀賞用的花台,變成一塊塊農田,師生一起化身小農,也讓小朋友從中學習蔬果生態、農作智慧。

走廊種蔬果  

要吃自己拔

賴秋江表示,當年農業局給學校一批種子,她想到走廊花台本來都是種植栽,因此跟其他老師把花台清掉,然後帶著小朋友分組種植;她說,一開始真的不知怎麼種,只是一股腦把種子撒下,幸好都順利發芽、收成。

每一年都在進化,賴秋江分享,種植不是只等待收成,還試著在學校做料理,甚至結合營養午餐,例如小朋友會採收生菜,把午餐包著吃。

「一步蔬果」就是這麼來的,要吃多少就自己到外面拔,教室到種菜區,就是一步的距離,後來演變成「誰來午餐」,每周邀請老師或家長為一日嘉賓,跟小朋友一起吃飯,料理就是學生種的蔬果及學校營養午餐;由於反應熱烈,新上國小的蔬果不再自己品嘗,還結合義賣,所得捐給弱勢團體。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