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科學】信仰 影響心腦機制

THE MERIT TIMES
文/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6觀看次
宗教信仰與欣賞音樂、感受父母或親友的愛,同樣具有讓人不知不覺上癮的效果。圖/123RF
圖/123RF
從腦部狀態的實驗顯示,宗教信仰虔誠的人多數較有同情心,而無信仰者相對較為冷漠。圖/123RF
自古以來,宗教願求無非是財富與健康,目的就是祈求庇佑、避疫擋災。圖/123RF
宗教信仰對人類而言是一種精神支柱,包括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事實上,宗教信仰也可能提高科學創造力和洞察力,而不是與科學衝突。



宗教與科學對人類各有不同的影響,根據美國一項研究,是對有無宗教信仰者腦部狀態的實驗,結果顯示,宗教信仰虔誠的人多數較有同情心,而無信仰者相對較為冷漠。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以數百名成人為研究對象,進行8次實驗,研究發現,宗教信仰可能影響大腦運作機制。

一般而言,無宗教信仰者的思考與分析,表現比較自我為中心,相對缺乏道德感,相反地,有信仰者因為具同理心,比較可能做出有利社會的行為。主導這項研究的湯尼‧傑克(Tony Jack)指出,信仰具有的意義,早已融入人類歷史文化之中,甚至是人際社交和情感的思惟與發展。

激發大腦幸福感

宗教信仰對人類而言是一種精神支柱,包括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以及一般民俗宗教等。世界各地的宗教究竟能帶給信徒什麼力量?就科學角度來看,據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宗教信仰能激發大腦的獎勵機制,為當事人帶來「幸福感」。

猶他大學研究團隊邀請了數十名虔誠的宗教信徒進行實驗,並在過程中利用磁振攝影(fMRI)進行腦部活動檢測。在實驗中,研究團隊讓參與者觀看或聆聽宗教念誦儀式,以及各類宗教圖像或佈教視頻,藉此過程讓參與者的腦部接收與宗教相關的訊息。

研究團隊發現,宗教信仰能夠讓參與者腦部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產生可再生的刺激,而伏隔核就是能讓人類感受到獎賞、快樂、笑、成癮、侵犯、恐懼,以及類似安慰劑效果的部位。此外,也發現大腦掌控專心程度、好奇與理解力的部位,在此過程中也受到激發。

制約學習關聯性

不過也有研究團隊成員表示,宗教信仰與大腦獎勵機制的關係,有可能是一種古典制約。這是一種關聯性學習,指對特定制約刺激的反應,也就是當兩件事物經常同時出現時,大腦記憶會連帶轉移到另一件事物,大腦在接收宗教訊息時,就如同受到制約刺激一樣。

該研究人員也認為,宗教信仰與欣賞音樂、感受父母或親友的愛,都具有同樣的效果,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上癮。研究團隊解釋,宗教信仰對每個人帶來的感受不盡相同,而他們接下來還會繼續研究,了解到底是什麼機制操縱宗教帶給人們古典制約。

意識超自然現象

有科學家指出,人們在相信超自然神聖的時候,用於邏輯分析的大腦網絡運作會受到抑制,而產生同理心的網絡神經元會開始運作,相反地,使用邏輯思惟分析物質世界時,人們的同理心網絡則會暫停運作。由於網絡神經元之間相互較勁,大腦專注轉移的觀點,有助於在社會和情感方面的研究更加明確。

具同理心並不一定要反科學,相反地,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只強調分析推理和科學實證,無益於人類開發不同的思考模式,即所謂的社會洞察力和道德洞見。事實上,宗教信仰也可能提高科學創造力和洞見,而不是與科學衝突,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本身都有宗教信仰,在他們身上卻看不到宗教與科學的衝突。

精神上的信仰和同理意識,與祈禱的頻率、冥想和宗教行為有正向關連,適當地發展宗教信仰,是增強情緒洞見的有效途徑。雖然宗教無法探究世界的物質結構,而科學能進行的倫理推理,卻無法告訴人們如何構建生命的意義與目的。



宗教現象與迷思

宗教亙古貫穿整個人類歷史,是中西文明發展的重要一環。宗教有別於其他社會組織,但它有龐大的規模、完整的教條規約,甚至生命觀和道德觀,因此對人們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不論過去或現代,幾乎不約而同反應以下現象。

愈老愈虔誠

隨著社會發展、資訊發達,人們參與宗教活動不再是周末的消遣、結交朋友的渠道,但普遍熱衷宗教活動的中老年人較為活躍,而年輕人較少。有人認為這種現象是因為老一輩保留傳統的生活方式。但這趨勢似乎不單單是文化上的轉變,研究發現,年齡似乎與信仰深度有正向關係。簡單來說,年紀較大而一直信教的人,通常有較深的宗教信仰。

為何出現這種正向關係?一般人可能認為年紀造成宗教信仰加深是自然的,當一個人長期進行宗教活動,例如誦經、禱告、禮拜等,就會逐漸加深對該宗教的認同,或者受信徒影響而潛移默化,並融入該宗教的價值觀。人的年紀愈大,生命的危機感也增加,這正是人類因為恐懼而選擇虔誠的原因。

女性信教多

你是否發現女性參加宗教活動比男性多?數據顯示,女性信眾的數量遠較男性多。難道神佛特別照顧女性?對此現象,心理學家眾說紛紜,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神是基於父親的形象所塑造,從他提倡的伊底帕斯情結的角度出發,兒女會較親近相反性別的父母親,女性更多是依附父親角色,因此較容易被宗教吸引。

另有心理學家從情感差異入手,指出女性往往比男性容易產生強烈的罪咎感,而宗教的懺悔與贖罪,正可以紓緩罪咎感,所以她們有較強的動機投入宗教活動。從社會學分析,性別差異展現的宗教現象,由於許多國家著重培養女性的養育能力、服從及責任感,對男性則著重自力更生及獨立自主,導致男性不易藉由宗教抒發情緒。

信教更健康

宗教信仰和祈求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自古以來,人們的宗教願求無非是財富與健康,拜神求佛,目的就是祈求庇佑、避疫擋災。隨著科技日漸蓬勃發展,以宗教祈求健康的方法逐漸流於形式,已不及正歸醫療對健康的影響。

有研究發現,經常參與宗教活動的人有較低的死亡率或較長的壽命,究其原因,可能是宗教讓人們有較好的生活習慣與樂觀心態。近年來甚至透過研究大腦及神經元活動,發現宗教信仰能有效調整生物迴路,減低罹患疾病的機會,這可以說是「心理」的回饋。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