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碳權交易的機會與挑戰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社論

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共同出資的「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將於今年七月正式成立。該交易所現階段的資本額為新台幣十億元,其中由台灣證券交易所出資六億元、國發基金出資四億元。

台灣碳權交易所的設立,對於我國實現淨零碳排、提升國際形象、強化我國企業的外銷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台灣碳權交易所的主要營業項目為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服務、碳顧問諮詢及教育訓練服務等三類。成立初期,該交易所的主要業務以碳諮詢及教育宣導服務為主。國內碳權交易尚需等待相關規範(包含碳盤查、增量抵換及自願減量等)制定後才能實施,至於購買國外碳權部分,也需先行了解國際認證標準並展開商務談判後才能落實。

台灣於去年宣布了「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因應此一目標,今年二月十五日立法院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該法規定將針對特定企業徵收碳費。第一批徵收碳費的對象是每年碳排放量高於二萬五千萬公噸的企業,總計約有二百八十七家。

儘管相關的規範尚在制定中,尚不明朗,但是碳權交易所即將成立的消息一出,碳權概念股就在股市當中成為關注的焦點,造成一陣子的行情發動。

顯示碳權交易不但對於企業的發展與競爭攸關重大,同時對於民眾的生活也逐漸在產生影響。

全球目前已經有超過一百三十個國家或地區,宣告以淨零排放為目標。歐、美、亞洲等各國近年也紛紛成立碳權交易平台。台灣碳權交易所的設立,可以為企業提供國際認可的碳權帳戶,有利於企業進行國際碳交易以及提升企業國際形象。

除此之外,「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也將帶來龐大的商機。針對「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行政院已制定了「十二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將推動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系統及儲能、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資源循環零廢棄、自然碳匯、淨零綠生活、綠色金融及公正轉型等十二個項目,展開規畫與建設。預計在二○三○年之前,可以促進民間四兆元以上的投資,並增加五十五萬個以上相關就業機會。可以說是無論在投資、產值、就業等方面都會產生正面的效益。

台灣也預計在二○二五年推動上市公司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評鑑制度,其中的環境保護一項就與碳權交易密切相關。ESG評鑑制度的推行,預期對於我國的企業轉型、國際形象提升也會有正面的影響。我國近年已有多家企業獲得國際ESG獎項,台灣碳權交易制度實施之後,必將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獲獎數。

碳權交易除了帶來機會之外,同時也面臨許多挑戰。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必須正視如何降低交易成本的問題。

由於碳權的認定、審查,均需耗費龐大的人力、時間成本,因此如何制定明確的規範、合理的指標、以及適切的數位自動審查系統,以降低因應新制度所需耗費的成本,便成為政府無可旁貸的責任。同時政府也應積極開辦各種碳權相關的課程,協助企業以最快速、最便宜的工具以及方法,落實企業的減碳工程,並能夠在碳權交易市場中互通有無,共同實現淨零排放的願景。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