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品人間】途徑

THE MERIT TIMES
文/席宇菲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文/席宇菲

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爺爺從和平醫院搭乘212回到中正國宅青年公園站下車,我們漫步經過市場攤販、斑馬線、連鎖超商和咖啡店,走在騎樓外的人行道上,與電動車上的老人、拄拐杖的長者擦肩而過。

我望著街道對面的綠意盎然,問:「為什麼取名青年公園?」(這區域活動的明明全是老人家,我心裡想著),爺爺馬上回答:「這條是青年路啊。」

突然意識到自己思考途徑的盲點,想起還未有Google Map的兒時記憶,我報路的說法是「火車站前的麥當勞」、「全家對面的珍珠奶茶店」,而我的父親總會一秒回責:「告訴我是哪條路。」我才開始慌慌張張找尋路牌。而學生時期要前往某處或約定集合點,也習慣以捷運站為標的,「我們先約在BR4喔」,不會說「忠孝東路四段」。

直到這兩年,多了行車上路的經驗,我才留心路名。駕車時依賴導航指示,聽到「前方三百公尺右轉」,我不是提前轉彎就是開過頭。前往初次造訪的目的地,總要費上多次繞路,昨天發生了,今天也發生了,誤把一百公尺當成三百公尺。

體會行車的尺度與行人的視野,我觀察兩者的差別,物換星移,當標的消失了,如何指認?我記下路名,多了一種途徑。♣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