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菇世界

THE MERIT TIMES
文/露 
字級
收藏文章
37觀看次
圖/克拉克
圖/克拉克
圖/克拉克
文/露 

身處海島地型的台灣,每到了春夏兩季,溫暖潮溼的東南季風,便帶來不少水氣!如果您們家附近有草叢溼地或林蔭,在連日陰雨的清晨,不妨彎下腰來觀察,一朵朵不知名的菇類,早已默默地冒出頭來了呢!

真菌成員 千奇百怪



噢……噢……不只是草叢,連家裡陰暗處的木櫃也發霉長菇了!更惱人的是,稍不注意,黴菌更會侵犯到人體喔!香港腳就是典型的例子。大家一定會好奇,它們是打哪兒來的呀?彼此又有什麼關係?有人偷偷撒種子?難道是風、雨或鳥傳播的?讓我們來揭曉答案吧!

蕈菇、黴菌類它們既不是動物界,也不是植物界,而是自成一派的真菌界成員!看似陌生的它們,其實真真切切的融入我們生活當中呢!除了一開始提到的菇與黴菌以外,擁有迷人風味的味噌、醬油、起士等發酵食品,醫療上的青黴素,甚至是生物死亡後的分解與回歸大地,真菌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依賴生存 傳宗接代



而屬於真菌界的蕈菇究竟是怎麼長出來的呢?還記得我們在「根菌聯合國」這篇文章裡提到了「菌根」與「子實體」這些名詞嗎?真菌與植物存在著這幾種關係:共生、寄生、腐生。前兩者依附的是活體植物,後者則是分解者的角色,例如生長在腐朽木頭或死亡的生物上,就像清道夫一樣,逐漸將它們的組織分解。真菌在地底發展出廣大的菌絲體,大部分與樹根、枯葉等共生共存,我們看到冒出地表的子實體,是它們傳宗接代的部分(也就是我們吃的菇菇們)。

小朋友們可以跟媽媽拿一個新鮮或乾燥香菇,來比對以下的介紹:最上方大大的「菌傘」有著保護與遮蔽功能,而翻到內側,有著百葉窗似的「菌褶」,裡頭住著微小到難以發現的「孢子」,但如果像是靈芝等沒有菌褶的蕈類,它們的孢子則住在「菌孔」內。輕盈的孢子成熟後,靠著風力傳播到適合的地方萌發,長出大片菌絲,如此循環,延續了它們的生命。其實,真菌可以只靠著無限延伸的菌絲來進行無性繁殖,但在時機成熟時,長出子實體來與另一真菌的孢子配對繁衍,這樣的有性繁殖,好處是可增加它們後代的基因多樣化,然而無性繁殖也有其存在的意義,就是可以完整保存親代的特質,不被減弱。這兩種繁衍途徑,就讓大自然自己來抉擇吧!

從平民食材金針菇,到被封為奢華珍饈的牛肝菌與松露,都是真菌界的一員,不論它們價格是高是低,卻都有著難以被取代的蛋白質、多醣體、微量元素等營養價值!看過這部紀錄片《美妙蕈菇Fantastic Fungi》嗎?拍攝團隊透過縮時攝影,讓蕈菇們化身為療癒人心的玩意兒!不喜歡蕈菇的小朋友們,或許可以嘗試一下,它們可愛的外表下,所蘊含的各式風味及香氣喔!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