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動動腦】網路戒癮有方

THE MERIT TIMES
文/吳娟瑜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圖/123RF
文/吳娟瑜

一位爸爸約四十多歲,他氣呼呼的把兒子「抓」到我面前,用「抓」字,一點也不為過,因為他漲紅著臉,憤怒已極,小男孩則瘦弱而無語。

單親爸是水電工,暑假正是旺季,每天東奔西跑地,回到家,同住的女友馬上告狀,說是兒子不聽話,超時玩手機上的網路遊戲。顯然小男孩有遊戲障礙症(Gaming Disorder)。

「每天玩超過六小時,講也講不聽,打也打過,罵也無效,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單親爸愈說愈激動。

「打罵通常讓孩子更會逃避而躲進電腦遊戲裡,不如我們換個方法來引導他吧!」,我提醒單親爸。

學習自我管理

我拿出一張A4白紙,上面畫出兩條長長的橫線,再由上往下畫出一格一格,第一格寫上七月十五日,就是我們見面的這一天,並且告訴四年級小朋友:「明天七月十六日,後天七月十七日,一路寫到七月三十一日,下面空格是你今天做到玩兩小時就停,可畫上一個圓圈,明天做到又可畫一個圈,如果有一天多玩二十分鐘,隔天就扣除二十分鐘……你可以自己管自己。」

聽到這裡,單親爸急了,他問:「吳老師,我不在家,女友也忙她的事,我們如何看管他?」「給兒子一個機會,相信他可以學習自我管理,如果沒做到,再問他可以怎麼修正?」

「我有鬧鐘。」小男孩終於冒出一句話,看起來他也想改變。

其實,單親爸也可以申請電信業者提供的網路使用時間限制,設定的時間到,遊戲螢幕就不見了。

佛媽的努力

佛媽(代名)的兒子從小學三年級起,跟媽媽一路爭吵,為了超時被罰,或偷玩被罵,愈鬧愈兇,一旁的爸爸提醒老婆:「不要管太嚴,適度調整就好!」但親子已經摃上。

兒子到國中,人長大了,嗓門大了,力氣也變大,兩人為搶奪手機,鬧到警察上門。有一天,佛媽跪在佛堂請求大智慧,淚流滿面的她下定決心改變教養方式,不再催促,不再責備。

佛媽說:「我練習放慢速度,讓兒子自行決定玩多久,什麼時間該收手。有時我內心焦急不安,想一把搶回手機,想大聲叱責,但我忍住了,我轉移注意力去做家事,聽佛經音樂,我清楚一個網癮的孩子,要給他時間自己領悟。」

「每次他關機時,我立刻開心地呼喚他吃點心,聊些有趣的事。奇妙的事發生了,到了高中,他自己會想,還跑來跟我說,不好玩了,就是那一套!漸漸地,他會騎腳踏車出去找同學玩。」

聽到這裡,我很謝謝佛媽的分享,並且說:「對!妳兇,他比妳更兇;妳改,他就改!整個過程就是修身養性啊!」

聽到「修身養性」四個字,全場聽眾笑出聲來。因為網路爭戰在各個家庭有不同版本,但過程中的煎熬都是一樣考驗著爸媽的修養啊!

有說有笑一起玩

網路斷癮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但也不是全無辦法,有個青年朋友說,家裡爸媽就是讓他玩,三天三夜後,他就把手機扔到一旁了。

有位年輕爸爸乾脆自己進入網路遊戲和兒子對打,或是兩人組隊接受挑戰。他欣慰地在演說現場分享著:「幸好我及時調整管教方式,兩人有說有笑地玩,接著一起到學校打籃球,或一起逛電子商場,父子關係愈來愈好。」

「一起下水,一起上岸」,這是針對年級小的孩子可用的妙方。針對大孩子,當然還是要讓他們學到自我管理嘍!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