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2萬顆進口蛋報銷 耗損2.5億元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45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進口蛋爭議持續延燒,農業部長陳吉仲再度親上火線,公布3月至7月專案進口雞蛋流向,共進口1億4000多萬顆雞蛋,除了洗選、加工、庫存外,另有5402多萬顆因耗損與到期,待銷毀,占比逾3成,若以每顆估4.5至5元成本計算,約耗2.5億元。

陳吉仲表示,專案進口雞蛋共進口1億4000多萬顆,約是全國6天的需求量,自泰國、菲律賓、美國、土耳其、澳洲、巴西和馬來西亞等國進口,進入洗選場後上架通路販售的殼蛋共2491萬顆,占比17.14%;加工共3428萬顆,占比23.59%;庫存包含殼蛋和加工蛋品共有3209萬顆,共22.08%。

另因為耗損與到期的進口雞蛋共5402萬顆,占比共37.18%,約是全國2天雞蛋的需求,農業部說,這些到期的蛋品都有再利用,已經送往堆肥232萬顆,而待銷毀者有5170萬顆,全數封存,不會流入國內市場。

食藥署專案稽查 目標4000件

是否當初錯估進口量導致銷毀?陳吉仲說,以當初差距來說,1天要500萬顆,後來夏天需求少、學校放暑假等因素,變成缺口部分和實際進口、國內的產能,造成多餘雞蛋庫存,也是考慮國內市場通路樣態、確保蛋農權益,才有所謂的過期和損耗的雞蛋。

農業部次長陳駿季說,銷毀1顆以進口價4、5元左右、乘上5100萬顆,大概花費2億元;庫存到期的雞蛋將近80%至85%都是來自巴西的雞蛋,運輸期間45至50天左右,所以3月下單,第1批進來是5月上旬,國內雞蛋生產慢慢回穩,就不強制釋出避免影響市場價格,所以有流去加工的部分。到期前就會封存做堆肥的使用,要直接進到焚化爐比較難、因為雞蛋水分非常高,時程較慢,庫存不是不銷毀,是待確認後續再做。

現場媒體多次追問,是否願意為進口雞蛋造成的食安風暴道歉,陳吉仲沒有正面回答,他表示,他們就是要把所有專案雞蛋進口照顧到消費者,確保蛋農可以恢復產能。

另外,因台農蛋品洗選巴西蛋因誤標效期引發爭議,衛福部食藥署啟動為期4個月的加強市售雞蛋稽查專案,預計每月至少查核1000件,持續4個月到年底,共計4000件,並研議將雞蛋納入強制申報追蹤追溯系統的品項。

進口標示本土 依食安法辦

至於近日發現某蛋品工廠接受中央畜產會委託,處理巴西、土耳其、泰國進口的雞蛋,但該工廠生產為未殺菌液蛋,產地竟標示為「台灣」;陳吉仲表示,不管加工、洗選業者,都要依規範來辦理。如某些業者用液蛋卻標示本土蛋,要依《食安法》來處理。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