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假爭議多 學者籲完善初級預防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43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為紓緩大學生身心壓力,國內多所公私立大學陸續推動心理假。有私立大學統計校內學生請心理假比率竟高達三成,讓教師感歎,學校信任學生,請心理假多無需檢附證明,卻有學生以此名義抵銷蹺課,美意疑遭濫用。學者則認為,校方應將心理健康視為重要的校園政策。

中山大學去年五月首創「心理不適假」,包括實踐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等十餘所大學跟進。台灣大學昨宣布,台大學生輔導委員會已正式通過「心理健康假」,學生因心理不適或精神情況不佳,致上課有困難,只要上請假系統,可當日向授課老師請心理健康假,無須檢附證明文件,每人、每學期最多可請三天。

不過,實踐大學統計該校南北校區一一一學年第一學期,均有三成學生請過心理假,遠高於病假和事假。台北校區七千一百九十三名學生,一學期共二千二百六十九人請心理假,請假節次逾一點二萬節;高雄校區學生三千八百九十一人,一千一百六十九人請過心理假。

第一線教師觀察,部分學生用心理架抵銷蹺課,破壞師生信任和心理假原意;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楊啓正表示,校方應從完善初級預防做起,例如完善過去缺漏的導師制度、給教職員工的心理健康課程等,強化基礎關懷面。

楊啓正表進一步說明,學生請心理假時,師長卻未感覺到學生有心理困擾時,雙方認知有落差就易造成誤解,都是學校推行時需面對的課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