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因素影響 幼兒遲語勿輕忽

THE MERIT TIME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家有遲語兒怎麼辦?」專家指出,語言障礙及遲語是複雜的狀況,有生理、心理及社會環境刺激等因素交互作用,必須靠醫療團隊診斷及協助。後續訓練及言語機轉的治療過程,有許多心理因素,需要專家指引照顧者,共同克服、面對及練習。

王秀美與許玉容兩位兒童遊戲治療與心理復健諮商博士,近期共同完成《語言障礙學習與照顧》一書,並由同在美和科技大學任教的心理諮商師范幸玲參與校對,內容頗具實證、實用性。

一位不說話的幼童,經過王秀美治療後,有一天忽然打電話開口叫「媽媽」,讓媽媽嚇了一跳,視為新年最佳禮物。面對幼兒「遲語」現象,尤其是男幼兒,有些照顧者會有錯誤認知,認為是「大隻雞慢啼」或「男生比較慢」的想法,若輕忽這個問題,最後不啼怎麼辦?王秀美提醒家長「一定要注意」。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