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足商業保險 衛福部籌設「第 2 層健保」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新藥納入健保平均等待時間超過兩年,個人醫療保險的實支實付,又受「健保住院」限制,而理賠無望。

為此,健保署研議設置「第2層健保」,政府扮演主導角色,整合現行商保缺失,建置第2層健保,由民眾自行決定是否加購,達到「商保補位」目的。不過,事茲體大且內容複雜,恐數年後才能正式上路。

「健保資源就這麼多,不可能所有醫療項目都納入。」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點出目前困境,她表示,第1層健保就是現行總額體制下的健保,至於第2層健保,用於補足第1層健保及商保的不足,初期朝向「公私協力」,盤點民眾所需的保險,以目前商保並未涵蓋的項目為主。

衛福部已委請國衛院統籌,最近將召開論團,邀請健保、金融、保險等專家與會,研擬「第2層健保」執行方向。據了解,初步規畫出爐後,政府將與有意願的壽金公司合作,推出「價格低、保障高」等醫療保單。

蔡淑鈴指出,在商業保險的保費結構中,不到5成保費用於醫療理賠,大多是支應保險公司的行政人事費用;第2層健保則由政府出面整合,提升商保的行政效率,並透過風險分攤,擴大規模,為保險人爭取更多的理賠,而不是現在1張商業保單單件理賠模式。

蔡淑鈴說,隨著醫療科技日益進步,第2層健保需要「動態調整」,再者,如何清楚釐清現行健保與第2層健保之間的界線,「這會是巨大的結構性改革」,複雜程度不亞於當年健保草創時期。

去年健保署盤點核刪「短期住院」,不少癌友商業保單理賠遭拒,癌友陷入「因病而窮」的困境,為了加速規畫商保補位健保的腳步,健保署積極籌辦「第2層健保」。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澳洲與台灣一樣,均面臨健保財源不足問題,為此,強制規定「高所得者須購買商保,不買者須繳交附加費用給政府」。為監管保險市場,要求商保不能以病情較重、年紀較高為由,來提高保費。

洪子仁表示,想做到「商保補位健保」,目前最大障礙為病人無法帶病投保,台灣應仿效澳洲作法,第2層健保投保對象不可排除罹病、有重大風險等,較符合公平原則,況且納入更多民眾,還可降低費率,但須做好配套措施,以免造成醫療階級化。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