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缺醫師 為何仍有二處「無醫鄉」?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台灣醫師人數逐年增加,但仍無法改善醫師人力分布不均、急重難症人力缺乏等課題。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南韓醫師近期「集體離職」引發全球關注,台灣醫療體系長期受到健保總額壓力走向崩壞,疫後除了護理人力掀起離職潮,投入急重難科的醫師只減不增,即使衛福部醫事司開放波蘭在內,9大醫藥先進國家台灣醫學生可返台考照,同時也增加130名公費生,但至今仍無法改善醫師人力分布不均、急重難症人力缺乏等課題。

南韓政府2月初宣布明年起每年增加2000醫科生以改善「醫師荒」,卻引發醫師反彈,集體離職以示抗議。反對者認為,廣召醫師無法改善醫師荒,醫師仍會往醫美、高自費科別或都會區集中,難以改善重症人力不足現況。而南韓政府走的路,也正是台灣正在推動的方向。

根據統計,台灣醫師人數逐年增加,從2018年的49000人到2022年已達到54000人。

醫師公會全聯會法規委員會召委吳欣席表示,台灣每年培育1300名醫學生,加上公費生以及認可海外學歷醫學生,考照人數已達到1500人到1600人,且台灣醫師並沒有退場機制,醫師人力可預期會逐年增加,因此,台灣沒有缺醫師的問題,而是「分布不均」。

以2022年的數據分析,台北市、嘉義市、花蓮縣、高雄市、台中市屬於醫療過剩縣市,但若以鄉鎮來看,國內仍有二處「無醫鄉」,分別是金門縣烏坵鄉以及嘉義縣大埔鄉,而醫療缺乏的鄉鎮,不少是處於醫療過剩縣市內,如台中市大安區,當地一位醫師需要服務18000多人,與台中市整體一位醫師服務397人,足足是45倍。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強調,多年來,醫界皆倡議要改善醫師荒或是改善偏鄉、急重症人力不足,最能解決的方式就是「提高薪資」,並不是增加人力,增額只會再豐沛都會區的醫療資源而已。

周慶明表示,國內醫師對於醫療現況的憤怒值,是持續累積中,難保不會發生集體抗議或辭職事件,副總統賴清德即將接任總統大位,相信他出身醫界,更能體察醫療體系的問題,屆時將透過國是會議,盼能改善國內醫療問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