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清明祭祖的深意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173觀看次
圖/資料照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杜牧的〈清明〉是許多人都耳熟能詳的詩句,寫出了清明的愁懷。清明節是傳統的重要節日,在春分後的第十五天,現在明定在四月五日,這一天大家都要上墳掃墓祭祖,最主要的用意在於慎終追遠,一方面祭祀祖先以示不忘本源,向父祖稟告子孫的情況,一方面祈求祖先能夠庇佑子孫富貴平安。

山西舊有一首絕句:「清明細雨催人哀,漠漠墦頭野花開;手端祭品肩扛鍬,都為先墳上土來。」鮮活地寫出了清明掃墓的景象。每到清明這天,各公墓墳頭都擠滿了祭祖的人潮,道途為之路塞,顯示這個節日的習俗並沒有因為科技現代化而改觀,祭祖仍是大家心目中的重要儀式。

台灣人多從廣東、福建渡海遷居而來,仍保留了清明祭祖的習俗,儘管在細節上閩客的儀式各有不同,但是祭祖的情懷都相似。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各省的人齊聚台灣,增添了多元的祭祖儀式。兩岸分隔四十年開放探親之後,老兵回到家鄉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香祭祖,幾十年離鄉背井,驟然返鄉後見到親人祭拜祖先,所有的委屈和思念瞬間引燃,涕泗縱橫的景象,旁觀者也為之鼻酸。

在兩岸政治上,祭祖也往往是一個可以緩和氣氛的手段。民進黨人因為意識形態和大陸之間多有隔閡,到大陸去不談政治,多是以尋根祭祖為名,例如前副總統呂秀蓮和駐日代表謝長廷也都曾以返鄉祭祖之名訪問大陸,可見以祭祖之名返鄉名正言順。

晚近因為民進黨的台獨意識形態,許多「去中國化」的行徑確實讓兩岸逐漸脫鉤,民進黨以各種法律威嚇人民不准赴大陸交流,最近因香港《基本法》二十三條修訂,蔡政府還警告國人不要去香港觀光旅遊。兩岸之間因為敵意螺旋的不斷攀升,使得台海上空戰雲密布,凶險一觸即發。

為了緩和兩岸的緊張,前總統馬英九去年四月間即以祭祖之名訪問大陸,返回湖南湘潭白石鎮祭祖,並參訪了父親和母親的中學母校,同時去了歷史上著名的嶽麓書院。這樣儀式性的參訪饒富意義,就是銜接兩岸同文同種的文化根源。當然馬前總統也趁這趟祭祖之旅到南京祭中山陵,到武漢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彰顯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歷史意義。

今年四月馬前總統再以祭祀黃帝陵的名義到大陸訪問,甚至有安排和習近平會面的行程,進行「馬習二會」,這個政治意義就更重大了。賴清德即將就職,由於「賴蕭配」被對岸定位為「獨上加獨」,大陸在五二○之前已經祭出多項對台不利政策,包括終止ECFA部分早收清單、修訂M503航線,最近金廈水域翻船事件,大陸更宣稱金廈沒有所謂的「禁止、限制水域」,等於是沒收了海峽中線的概念,進一步詮釋就是大陸不承認台灣的治權,這與馬英九一向宣稱的「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相違背。

馬英九此次大陸行能否化解兩岸日益升高的敵意螺旋,值得關注。不過,馬前總統兩度都以祭祖為名訪問大陸,可見血緣、文化仍是牽繫兩岸最重要的元素。因為同源所以「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只要不搞台獨,什麼話都好說」,一家人就沒什麼好計較的。際此清明時節,請民進黨人深思。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