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法語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參訪旅行的價值

在古代,有四種人走得最遠:一是使節,他們背負使命,到遠方的國家,進行邦交的任務,如張騫到西域,鄭和下南洋。二是軍人,為了戍守邊塞或拓展疆土而遠征。三是商人,運有通無,走出綿延萬里的經商之路。四是僧侶,為了求法、修行、傳教,歷千辛萬苦,奔赴天下,如鳩摩羅什、法顯、玄奘及歷代禪師的雲遊四海。拜科技之賜,現代人想環遊世界,已非難事。經濟水準提高後,更有機會旅行。旅行的好處甚多,在此提出四點: 第一、會增加愛國心:未出國前,風聞其他國家如何富庶、如何先進、生活猶如天堂,而心生羡慕嚮往,總以為自己的國家不如人。等到走遍世界各國之後,才發現:「噢!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還是自己的國家好。所以,有心人到國外旅行後,會增加愛國心。 第二、會增加豁達感:長期侷限在自己生活的範圍,會如坎井之蛙,只看到井口的一方藍天,容不得芝麻綠豆大的事。看過大千世界後,眼界寬了,心胸廣了,遇到摩擦,會覺得世界如此廣闊,個人如此渺小,何苦相爭?這種豁達,也是旅行的價值。 第三、會增加活動力:古人說,「在家千日好,出外時時難」,形容出門在外的困難。雖然旅行在外,不免有些不便,能與同伴互相扶持,就能減少困難;能懂得各地風俗習慣,就不會節外生枝,招惹麻煩 ;能與人群互動,更能了解當地人情風土。因此,出門在外,主動了解時、地、人、事、物間的關係,一趟旅行下來,會增加自己的活動力。 第四、會增加學習欲:到處旅行,參觀藝術殿堂,才發現自己不懂藝術;參觀古蹟文物,會發現自己未具備歷史知識 ;聽不懂異國語言,會發現自己欠缺溝通能力……,知道自己的不足,就會想要充實,會想要學習語言、學習技能,學習禮貌禮儀,這些強烈的學習動機,也是參訪旅行的價值。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接觸廣闊的天地,無形中會讓人眼界大開,心胸更寬廣,大家有機會應走出家門,四處遨遊。除了增長見聞,旅行有四個好處: 第一、會增加愛國心,   第二、會增加豁達感, 第三、會增加活動力,   第四、會增加學習欲。

MORE

星雲法語--朝山功德

朝山是佛教徒至名山大寺,以懺除業障或還願的朝禮行為。很多人歡喜成群結隊到山上寺院朝禮,少則百人,多則千人,隊伍莊嚴威儀,讓人身心都收攝起來。他們為了表達虔誠,有的三步一拜,有的一步一拜,有的一步三拜。其實,朝山也不一定指跪拜而已,你到寺院叢林來,一合掌、一問訊、一獻花、一拈香,都能為心中帶來寧靜清涼,這也是朝山的意義功德。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歡喜朝山呢?歸納有四點原因如下: 第一、廣結善緣:平日大家各有家庭、事業、生活,各忙各的,沒有集會,也沒有什麼往來。藉由朝山活動,大家從四面八方集合在一起,你幫助我、我幫助你,你跟我微笑、我跟你點頭,大家有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誠心,為求法而來,結下一分善美因緣。 第二、折服我慢:平常我們總是有所堅持,多少有些慢心,不願輕易向人低頭。但是在朝山時,不管幾隻眼睛盯著你,你還是五體投地的禮拜,這時候,我慢怎麼會生起?我慢去除,世界宇宙還有什麼容不下的呢?因此,人是拜下去了,心卻謙卑起來、昇華起來了。這時的禮拜、低頭、問訊,與佛接觸,身心自在與寬廣,可以折服我慢,真正解脫煩惱。 第三、消除業障:修行,不外是「隨緣消業,增進福慧」,我們一個人,從過去到現在,心中的貪瞋愚痴、貢高我慢,累積了多少罪業、障礙,若不經一番身心磨練,何能消除?所謂「禮佛一拜,罪滅河沙」,藉由朝山,身心合一,虔誠恭敬,最能啟發清淨心,讓法水洗淨我們污穢、疲憊的身心,就能獲得自在清涼。 第四、增進信心:對宗教的信仰,有時候,光理解是不夠的,必須從行持上,自己體驗了、自己做到了,內心的感受就會不一樣。朝山正可以增進信心、增上道念。好比我們從遙遠的地方,一路走到聖地,如果途中經不起種種考驗,如何能到達?因此朝山,正好是考驗道心和毅力,增進信心、道念的方法。 朝山時,從山下慢慢拜到山上,內心會愈來愈昇華;從外在慢慢拜到殿內,會從注重外在,轉為注重心內;從黑暗慢慢拜向光明,會逐漸遠離煩惱無明,趨向光明智慧。朝山是與佛接心,與佛交流往來,把自己當成佛,以佛的德行自我勉勵,就能與佛相應。 第一、廣結善緣,   第二、折服我慢, 第三、消除業障,    第四、增進信心。

MORE

【星雲大師如是說】離是非煩惱

文╱星雲大師 佛陀曾說天下有二十難,其中之一就是「不說是非難」。聖人以「守口、少說、莫傳」為智慧,即是告訴我們不聽、不傳、不講、不管是非,自能遠離是非煩惱的纏縛。如何遠離是非煩惱呢? 第一、禍患止於未然:我們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晚唐詩人杜旬鶴的〈涇溪〉寫的「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正是提醒我們「積穀防飢」、「有備無患」。古人在風調雨順之年,大都會囤積糧草,以防備災荒突然降臨。我們也應時時心存憂患意識,事先預作未來的打算,才能讓禍患降到最低。 第二、是非止於智者:《藥師經疏》裡有則譬喻:有兩隻感情甚好的猛虎「善牙」與「善博」,牠們日日相伴捕食動物。另有一隻狡詐的野狐,則專門在附近撿牠們吃剩的食物。野狐擔心兩隻猛虎總有一天會聯合起來對付自己,所以常常分別對兩隻老虎造謠,離間牠們的感情,使得兩虎因而相互仇視。所幸後來善博冷靜、理智的分析前後,拆穿了野狐的挑撥,才化解彼此的誤會。因此,當是非入耳時,我們要以智慧判斷,才能遠離是非之患。 第三、失敗止於計謀:一件事情的成敗,取決於我們是否事先作策略謀劃。《漢書》中提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說明善於運籌者,謀事必成;反之,草草行事,心有不慎,沒有事先作好籌劃,必定功敗垂成。劉邦之所以能擊敗項羽,正是因為張良擅長計謀。倘若做事懂得事先計畫,必能免於失敗,迎向成功。 圖╱Pexels 第四、煩惱止於覺照:煩惱來了,「提起正念」是必要的良方。能從煩惱迷茫處深觀事理,覺照心念,且懂得自省、懺悔、認錯,煩惱自然無疾而終。《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寫道:「瞥起是病,不續是藥,不怕念起,唯恐覺遲。」所以不要畏怯煩惱,重要的是要有覺照力;有了覺照力,便能突破煩惱,遠離惱害。 人生是非、煩惱、失敗、禍患,無時無刻不盤旋在我們生活中,如何遠離,唯賴我們以智慧對事物做出謹慎的判斷,方能脫離是非煩惱的纏縛。 第一、禍患止於未然。 第二、是非止於智者。 第三、失敗止於計謀。 第四、煩惱止於覺照。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163•星雲法語3》

MORE

星雲法語 修業

每個人的一生,都要經過求學、創業的過程,甚至終其一生都在不斷的進德修業。所謂「業」,包括自己的學業、事業、德業等,也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行為、充實自己的智能、創造自己的功業。所以不管在知識學問、品德操守等各方面,都要日有所增、時有所進,才不會虛度光陰,馬齒徒增。關於如何「修業」,有四點看法: 第一、對自己要有信心:一個人什麼都可以失去,但不能失去信心,沒有信心的人,就無法給人信心。甚至,自己都無法自我肯定的人,當然也不能取得別人的肯定,所以,一個人必須對自己產生信心,對於自己的所短和所長一目了然,認識清楚,才能開拓自己的前途。 第二、對事業要有熱心:世間上,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立業,希望自己能不斷地成長、不斷地進步,甚至愈來愈富有。不管你從事士農工商,甚至最時髦的科技事業,如果你不進取,沒有熱忱的心,對自己的事業沒有工作的使命感,沒有愛好與興趣,事業必定做不好。所以,那怕自己只是一個打字員、抄寫員、計程車司機,或者工廠裡的基層員工,最重要的就是對工作要有熱心,能把工作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對工作抱持興趣、熱心,不但時間容易打發,人生的意義也會不一樣。 第三、對學問要有專心:人生「活到老,學不了」,即使是在學校任教當老師的人,也是一種學習,所謂「教學相長」,所以我們做學問要有一種鑽研的心,要不斷地研究,不斷地求取新知,有時候就是在教別人,也能從教人當中吸取一些經驗,此即「教不倦、學不厭」的治學態度。 第四、對修持要有悟心:每一個宗教,不管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一貫道、回教等,都有各自的修行功課。即使是儒家的孔孟,他們也重視內省的功夫,乃至要「善養浩然之氣」。修持要有體證、要有證悟,要能感覺自己好像一下子懂了、我明白了、原來這樣;能有修持的體驗、心得,才能融入自己的身心血液中,才能成為自己人生進取的資糧。 所以,如何「修業」?有四點意見: 第一、對自己要有信心, 第二、對事業要有熱心, 第三、對學問要有專心,  第四、對修持要有悟心。

MORE

<星雲法語>事物的理則

世上每樣事物,都自有理則;每件事情的成敗,也自有道理。月有陰晴圓缺,是天文的自然現象;人有悲歡離合,是緣起性空的普遍法則。樹木榮枯自有其理,人間貧富亦自有其因。在此略舉四點事物的理則: 第一、木有根則榮,根壞則枯:花草樹木,如果根群健壯,枝椏樹葉就會茂密豐盛;如果根腐爛,枝葉就會乾枯凋萎。人也有根本,父母是家族的根本,勤勞是富足的根本,用心是事業成功的根本,精進是修行的根本。每一個人都要注重自己的根本,在根本上下工夫,切莫捨本求末,徒勞無功。 第二、魚有水則活,水乾則死:魚蝦靠水維持生命,只要有水,魚蝦就能存活;如果水乾涸了,魚蝦就只好等著進沽魚之肆。空氣之於人,就如水之於魚蝦,人如果生活在空氣污濁的環境中,就如同生活在爛泥塘的魚蝦,雖能存活,卻活得委屈而不舒坦。因此要注重、愛護我們的環境,不要毫無顧忌的污染,否則,恐怕不久之後,人類要尋一處理想的居處,也不可得了。 第三、燈有膏則明,膏盡則滅:油燈要有油,才能續明;電燈要有電,才能發亮。如果沒有油、沒有電,燈就會自然熄滅。一個人過於自滿,不求進步,不吸收新知,久之,就會如膏盡電絕的燈,無法發光發亮。朱熹〈觀書有感〉說:「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心靈活水,才會源源不盡。 第四、人有信則立,信喪則敗:一個人能受他人的重視與尊重,講究信義、信用,是重要的因素。子貢請教孔子從政的要點,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又問三項中哪項最重要 ?孔子說:「民無信不立。」從此可見「信」的重要。「信」是做人的根本,信喪之人,必定要失敗的。 事物的理則當然不止四點。袁康說:「聖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有智慧的人,自然能從細微的事物中,觀察到大道理;從一個例子中,而推知曉喻其他事物。希望大家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深思各項事物的理則,而擁有更豁達、更精進的人生。 第一、木有根則榮,根壞則枯; 第二、魚有水則活,水乾則死; 第三、燈有膏則明,膏盡則滅; 第四、人有信則立,信喪則敗。  

MORE

星雲大師 三法印是佛法根本大綱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慧學-三法印 文/星雲大師 世間上每個宗教都強調自己所宣揚的教義是真理。所謂「真理」,必須合乎本來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恆如此等四個條件。佛教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就是合乎這四個條件的真理。因此,三法印是識別真佛法與假佛法的標準:一切法若與三法印相違的,即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若與三法印相契合的,縱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也可視同佛說。因為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真偽的標準,如同世間的公文,憑藉印鑑可以確認公文 的真假,因此稱為「三法印」。  三法印是佛法的根本大綱,不僅說明宇宙人生生滅變化的現象,也詮釋諸佛寂滅無為的解脫境界,是涵括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三條定律: 一、諸行無常: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所生的諸法,空無自性,隨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是三世遷流不住的,所以說「無常」。 無常有「念念無常」與「一期無常」兩種。佛法中的無常,並非「斷滅」,而是「變滅」,這種「變滅」是前滅後生,相續不斷的,這就是宇宙人生一切現象的真理。 圖/張睿杰 諸行無常所以是三法印之一,是因為它對人生有積極的激勵意義。《大般涅槃經》中說:「一切諸行悉無常,恩愛必歸別離。」體念無常,能激發廣大菩提心,完成自己,也救護一切眾生。當初佛陀捨棄世間榮華,出家修道,是有感於人生的無常;成道之後,也以苦、空、無常的人生真相來開導眾生。因此,原始佛教教團的成立,可以說是源於佛陀對諸行無常的體悟。 圖/unsplash 二、諸法無我:一切有為、無為法並無獨立的,不變的「我」的實體,一切法都是依因緣而生,彼此相互依存,並無「我」的恆常不變的實體與自我主宰的功能,所以說「無我」。 無我有「人無我」、「法無我」二種。因為一切法「無我」,所以「無自性」,無自性即「緣起性空」,無我係佛教的根本教義之一,所以要正確的了解佛法,必須徹知諸法無我。 圖/unsplash 三、涅槃寂靜:這是滅除貪、瞋、癡、慢、疑等諸煩惱,達到身心俱寂的一種解脫境界。「涅槃」就是四聖諦中的「滅諦」。「寂靜」是遠離煩惱,斷絕苦患,也是涅槃的異名。 涅槃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佛陀成道之初曾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顯現。」眾生從無始以來,因為「我執」之故,起「惑」造「業」,因「業」受「報」,於是流轉生死;「我執」若除,則惑、業不起,當下即能證得涅槃實相。佛陀宣說三法印,就是為了破除眾生的我執,以引導眾生出離生死之苦,而得涅槃之樂,所以《法華經》說:「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 圖/unsplash 三法印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一切小乘經典都是以「三法印」來印證是否為佛說;大乘經典則以「一實相印」來印證佛法的究竟與否。一實相印其實就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靜」,所以有不同的立名,是因眾生根機有利有鈍,所以佛陀說法才有廣略的方便,而究竟之理只有一個。 圖/unsplash 過去佛教一直給人悲觀消極、遁世避俗的印象,這是因為一般人對佛教所說的「苦」、「空」、「無常」等義理,有了錯誤的理解,以為佛教只是消極的講苦,講無常,卻不知道其中的目的,是為了讓眾生認識苦、空、無常的人生真相,從而發起欣樂厭苦之心,積極的追求究竟涅槃之樂。三法印所要傳遞的就是:無常才有希望、無我才能和眾、涅槃才是究竟,這是我們對三法印應有的認識。 圖/unsplash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三法印是緣起說的思想基礎,緣起說是佛陀教法的代表,兩者意義相通,同為最初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了。

MORE

修行之要

我們常聽人說:要「修心養性」,「心」固然要修行,其實身體的六根,眼睛要修行,耳朵要修行,嘴巴要修行,五官四肢都要修行。所以「修行之要」,也不光只是修「心」,而是應該從身到心,裡外都要修行。 茲有四點意見提供參考: 第一、面上無瞋是供養:佛教講供養,一般信徒對佛菩薩有「十供養」,就是: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其實我們對人最好的供養,也不一定要用在物質上講究,有的人送紅包、送水果、送紀念品,但是如果沒有真心誠意,板著一個面孔,也沒有意思;倒不如一臉真誠、無瞋的微笑,更能給人歡喜。微笑是最美麗的色彩,世界上哪一個人不希望看到別人對他微笑呢?所以「面上無瞋」,這是最好的供養。 第二、口中讚歎出妙香:現在是一個很重視色彩、聲音的時代,我們除了臉上要常保笑容以外,口裡更要經常有讚歎的音聲。你看,現在的廣播電臺、電視公司,都很講究音響,有的音響音質很美,價值幾十萬;有的音響雜音很多,只值幾千塊錢。音響有好壞,我們人的口也有好壞,有的人一開口說話,就是要損人,所謂「狗嘴裡吐不出象牙」;有的人說話如天籟,如花香,讓人聽了心花怒放,樂於親近。能夠說出讓人歡喜、受用的話,才有價值,才是最好的供養。 第三、心裡慈悲無價寶:一般人的心中,經常被貪瞋癡所佔據,所以要「修心」。心要怎麼修?最要緊的是修出「慈悲」來。佛教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的定義就是「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能夠帶給別人快樂,拔除別人的痛苦,這就是最好的修行,也是最上的無價之寶。 第四、佛光普照福壽康:常有人問「佛在那裡?」佛在常寂光淨土裡,佛在極樂世界裡,佛在虛空法界裡,這種種的說法都沒有錯。但是,學佛最重要的,要把佛修到自己的心裡來,要把佛修到自己的感覺裡。假如你的心中有佛,你感覺得到佛的存在,你能與佛的法身同在,所謂「佛光普照」,自然能夠獲得福壽永康寧。 所以,我們講修行,最好是六根互用、六根共修。「修行之要」的四點意見,就是: 第一、面上無瞋是供養, 第二、口中讚歎出妙香, 第三、心裡慈悲無價寶, 第四、佛光普照福壽康。 

MORE

居家修行

人都要修行,修行不是出家人的專利,在家也能修行。修行也不一定要到寺廟裡去,家庭就是道場,就是修行的好地方。關於居家修行,有四點看法: 第一、恭敬父母,盡心孝養:敬事長上,孝養父母,這是居家的第一修行。所謂「堂前雙親你不孝,遠廟拜佛有何功?」父母是我們現世的福田,父母就如佛菩薩一樣,是我們應該恭敬的對象。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懂得要孝順,說他能為天下眾生服務,說他能對佛菩薩恭敬,實在不免讓人質疑。 第二、恆以善法,教育眷屬:家庭裡,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伯叔妯娌,我和這許多眷屬相處,應該要施以道德、慈悲、仁愛、因果等善法,要用這許多好的道理來教育眷屬,影響眷屬,讓大家每天都活在善法裡面,不要走岔了路,否則一失足成千恨,將來難以回頭,實在很可惜。這是居家的第二修行。 第三、愍念童僕,知其有無:有的人家裡雇有童僕,或者公司聘用職員,要懂得愛護他、照顧他,尤其要知道他的需要。有時候屬下缺少資用,生活有了困難,你能適時幫助他解決,他就能一心一意的為你服務;如果你不能善體他的需要,不能解決他的問題,雖然他的人在你身邊服務,心沒有跟隨你,這就是失敗的領導人。所以,愍念童僕,知其有無,這也是修行。 第四、近善知識,遠離惡人:我們在日常生活裡,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就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我們的人生旅途裡,有了善知識的扶持,才能免於走上歧途。甚至我們不僅要親近善知識,遠離惡友;進而能成為別人的善知識,勸善規過,這是居家的第四修行。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解。」真正的修行,要從生活中去體證、落實,所以關於居家的修行,有四點: 第一、恭敬父母,盡心孝養; 第二、恆以善法,教育眷屬; 第三、愍念童僕,知其有無; 第四、近善知識,遠離惡人。

MORE

星雲法語--教化之道

做一名教師,有啟發學生的方法;做父母教育子弟,有教育子弟的方法;從事社會教化的人,當然也有社會教化的方法。當初佛陀教化眾生的原則就是「契理契機」。有的時候,要契合真理,有的時候,要契合眾生的根機。不合真理的話,你不能說,根機不合者,你也不能勉強。如何是「教化之道」呢?在這裡提供四點: 第一、啟發的教育在潛移默化:最好的教育,就是啟發。啟發教育不是口頭教說,而是潛移默化的身教,讓他們自己去思考。仙崖禪師看見夜遊的沙彌,只輕輕說一句:「夜深露重,小心身體,不要著涼,趕快回去多穿一件衣服」後,就不再提起。從此,全寺學僧再也沒有人出去夜遊。佛門禪師,就是以身體力行做為榜樣,啟發行者。 第二、感化的教育是在身教言行:教育子弟,最好用感化方式,使他感動。有一首歌詞強調「哥哥爸爸真偉大」,這不一定很好。為什麼?爸爸哥哥很偉大,怎麼偉大?要錢有錢,要糖有糖,要玩具有玩具,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但是我沒有,我的爸爸不偉大,那我就只有偷、只有搶。所以,不如說「爸爸媽媽真辛苦。」讓孩子知道,父母親起早待晚,工作忙碌,生病照顧,準備便當……,從身教言行做起,讓他感動,才能感化人心。 第三、指導的教育在引發思想:教導,在引發學生思考,讓他思想能隨你不斷深入、不斷向前。丹霞禪師受到一句「選官何如選佛」的啟發,放下求官之志,成就道業;懷讓禪師點撥一句「磨磚既不能鏡,坐禪又豈能成佛」,馬祖道一聞言有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指導的教育,啟發生命,也成就智慧。 第四、懲罰的教育在慈愛鼓勵:就是學生有錯,犯了過,懲罰他時,還是要出自於愛心勸導、鼓勵,不能喪失他的尊嚴,否則就沒有辦法可教了。佛光山的沙彌學園,因為沙彌年紀小,頑皮搗蛋,後來罰他們睡覺,不准拜佛、參加早晚課誦。當他們看到同學們可以上殿,自己卻不能參加,心裡會了解,睡覺是被處罰,拜佛是光榮的,心中自然升起慚愧心,改過遷善。半年以後,沙彌們果真變得自動自發。因此,教育要先從人情上著手,就是懲罰,也要先尊重他們,才能培養他們的榮譽感,自然向善。 多採用「關懷」與「啟發」,不僅消除反抗、猜忌、敵對,還可以贏得誠懇與真心。這些比斥責、訓話、體罰等方式,不知勝過了多少倍。這四點「教化之道」,可以參考。 第一、啟發的教育在潛移默化,   第二、感化的教育在身教言行, 第三、指導的教育在引發思想,   第四、懲罰的教育在慈愛鼓勵。

MORE

星雲法語--有容乃大

無論是一個人或者社會,想要成其大、成其高、成其遠、成其善美,一定有它必要的條件。什麼是成就的條件呢?有四點看法: 第一、不擇細流,才成江海:管子說:「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我們要想成其大,也要像大海一樣,把各種的江、河、溪流,統統匯歸一起。社會也是一樣,好比佛陀組織教團,闡明「四姓出家,同為釋氏」,無論什麼種族、地域人士,我都能納受,同樣平等,就能像大海一樣「容納異己,羅致十方」,就能成就百鳥爭鳴、萬花齊放的繽紛社會。 第二、不辭土壤,才成高山: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九年,說到時間,有「三大阿僧祇劫」;說到空間,有「三千大千世界」;說到眾生有「十方法界」,我們身為一個人、身處一個社會,也要尊重各種差異現象的存在,例如種種的文化、生活、語言、風俗、民情等等,才能顯其大與高,就像一座山,它不會嫌棄一塊石頭、一片土塊,所以才成其宏偉。 第三、不恥下問,才成淵博:所謂學問,就是要學也要問,即使天資聰穎,也要有請教他人的雅量。磐達特是教授鳩摩羅什小乘佛教的老師,後來卻拜鳩摩羅什為大乘佛教的老師,大小乘互為師,成為中國佛教的美談;又如孔子「入太廟,每事問」,看到種田的莊稼漢就說:「吾不如老農」,看到種花的園丁,慨嘆「吾不如老圃」。能從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上發現參學之處,才能深廣博大,不僅洞達世情,而且學通古今。 第四、不掩過失,才成善美:《佛光菜根譚》云:「人之所患,莫甚於不知己惡。」中國人向來重視面子,一旦出錯,總想如何挽回顏面,所以就有政治人物不肯認錯,長官、部屬不肯認錯,父母、子女甚至朋友間都不肯認錯的情況。其實,人不免有一些缺失、不足,佛教說懺悔改過可以滅罪,不文飾非,就能不斷進步,不掩過失,就能成其善美,成為有用的人。 歷史上,齊桓公重用敵手大將管仲,故能一匡天下,稱霸中原;唐太宗任用不同政見之賢臣,故有大唐盛世;美國容納不同種族,而成為民族大熔爐。所謂:「心中接納多少,就能擁有多少;心中包容多大,就能擁有多大。」能以開闊的心胸包容不同的人事物,自然能領悟世界美妙之處。要做到「有容乃大」,有以上這四點意見。 第一、不擇細流,才成江海;   第二、不辭土壤,才成高山; 第三、不恥下問,才成淵博;    第四、不掩過失,才成善美。  

MORE
/9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