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人間佛教講壇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當代人間佛教視域下的佛法再思考與再詮釋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讀後(下)

文/唐忠毛(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四、倡導勇於「當下承擔」的行動精神 在《佛法真義》中,除了積極、向上的詮釋特點外,大師還著力詮釋、倡導出一種勇於「當下承擔」的行動精神。大師在《佛法真義》之《行佛》開示篇中詮釋說:「過去一般佛教徒都說『我信佛』,若問他『佛是什麼』?他卻說不出來。有些人遇到苦難時,就說『我求佛』、『我拜佛』;有的人平時覺得,自己的有些行為需要規範,所以要『我念佛』、『我學佛』,用以克制自己的妄念、行為。但比起拜佛、求佛、信佛更上一層的,那就是『行佛』。行佛──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實踐奉行,在日常的行住坐臥中,任何時候都能自動自發,覺照現前是否清淨,並藉由佛心把自己本具的寶藏開發出來。」(《佛法真義》第二冊,40-41頁)大師不僅詮釋倡導「行佛」,進而還倡導我們要敢於宣稱「我是佛」,要敢於大膽地體認與擔當。 大師在「我是佛」的開示篇中說:「『我是佛』這句話不是傲慢的話,也不是夜郎自大的話,這是佛陀開示的言教。佛陀成道時說『人人都有佛性』,這句話是要我們直下承擔,要肯定自我,要我們相信自己也有成佛的性能……」。我們不僅要「念佛」「拜佛」,更要「行佛」,要有「我是佛」的大膽「作佛」的勇於擔當的精神。這一大膽的詮釋方式,看似超出傳統的認知,但細想起來確與佛陀精神本懷深相契合。 記得有一次在佛光祖庭大覺寺,大師在講解《阿彌陀經》時,也帶領聽眾喊「我是佛」。當時我心裡事實上是很矛盾的:我心裡想,我這個樣子,怎麼可能是佛呢?!因為沒有自信嘛!我身邊的一位教授也有些疑惑,他拉著我的衣服小聲問:「大師這樣的說法對嗎?」可是接著大師又說:既然你都是佛了,那你在家裡還會罵人嗎?既然你都是佛了,那你還會抽菸、喝酒嗎?講到這裡,我恍然明白:其實大師讓我們心裡宣稱「我是佛」,這不僅是將佛作為一種目標與仰望的榜樣,更要將「行佛」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行事的實踐指引與自我警策的力量之源。 五、重建現代人的精神信仰 《佛法真義》不僅為我們是提供了一種顛覆傳統佛教認知的啟發,同時它也與時俱進地融入了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觀,如人性化原則、公平原則、平等原則、同體共生、寬容的原則等等。能夠將佛法的基本精神與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有當代關懷地詮釋佛教,這也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寶貴之處。在《佛法真義》中,大師論及「平等的重要性」、「男女平等」、以及「地球人」、「同體共生」、「人的價值」等等開示,均顯示了大師將佛法思想與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觀融合起來的深刻見解。 「人間性」不僅體現為大師對佛陀教化的人間性、佛法關照的人間性的深刻把握,也深刻體現為大師對當代眾生深深的愛護與慈悲,以及對當代眾生困苦與迷惑的敏銳把握。《佛法真義》中的佛法詮釋,不僅是要回歸佛法教化的精神本懷,更要回到現實之中療救眾生的疾苦。因此,《佛法真義》中的每一篇開示都充滿了智慧與慈悲的雙重魅力,既讓人耳目一新,也讓人受用無窮。 我們今天的時代,從人類歷史的長河來看,確實是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既有屬於這個時代的幸福,也有面臨這個時代的困苦與迷茫。我們常常說,現代人物質與科技發達,但精神世界則沒有相應的充實與飽滿;與此同時,由於現代人生活的高節奏與激烈競爭,現代人生活的自然節奏被打破,現代人的欲望與自我常常迷失,這就導致了一系列的心理與精神的疾苦。因此,現代人需要生活的智慧。智慧的獲得一方面可以從現代的知識中獲取,但來自傳統智慧的傳承也是必須的。 但事實上,今天我們回溯傳統尋求智慧的渠道在當代並不暢通。過去,這些智慧的傳承都是通過代際「交往經驗」來獲得,或者師徒相傳,但現在這些傳播方式常常被隔斷,我們面對的是海量的垃圾信息、被動地接受海量的互聯網垃圾信息。在此背景下,我更加覺得現代人從佛教智慧中汲取營養,對治現代人精神的重要性。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作為中國傳統智慧的重要來源,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助於現代人自我欲望的警醒,以及重建現代人的精神信仰、樹立正確的身心健康觀、對治現代人「擁占式」的自我觀念──也是哲學上所說的對於建構人與世界、人與人、人與自我的和諧關系,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佛教在不同時代的詮釋基本上都會打上那個時代的烙印與語境,都要契合那個時代眾生的問題與疾苦,因此我們需要尋求具有權威性的時代性詮釋。星雲大師的《佛法真義》就是一個重要的詮釋文本,大師的詮釋,對於眾生與信眾重新生起對佛法的正確理解與信仰的信心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僅消除了人們長期以來對佛教某些根深蒂固的偏見與謬見,也能夠引導人們將佛法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 結語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對佛法的當代詮釋,可以說代表了當代佛教理解的一個新高度,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糾偏力作,它在一定意義上具有權威的價值,是現代人理解佛法的一個可靠的文本來源。從《佛法真義》的言說方式來看,大師發揚了一以貫之的刪繁就簡、深入淺出的語言風格。大師對佛法的詮釋都是簡潔明了、通俗易懂,因此非常適合廣泛的閱讀,既可以放在床頭案邊,也可以放在圖書館、賓館等一些公共閱讀場所。 佛教經典「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但今天真正能進入一般民眾日常閱讀視野,並激發民眾閱讀興趣的還真不多。我們出國往往都會在賓館宿舍裡看到提供閱讀的《聖經》與其他宗教讀本,但卻沒有佛教讀本,我覺得三卷本的《佛法真義》就適合這樣的公共閱讀方式。從《佛法真義》的詮釋內容、理解方式、言說方式等方面來看,《佛法真義》一定能夠深入一般大眾的信仰生活,成為廣大信眾日常生活的重要智慧來源。

MORE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讀後(上)當代人間佛教視域下的 佛法再思考與再詮釋

文/唐忠毛(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當代人間佛教視域下的 佛法再思考與再詮釋 《佛法真義》是星雲大師在出家近80年歲月之際,立足於佛陀的本懷,探求佛法的真精神,以糾正長期以來人們對佛法的種種誤解、曲解與偏見而作出的契理契機的再思考與再詮釋。《佛法真義》上中下三冊共收集了星雲大師307篇開示主題,其涉及內容非常廣泛,涵蓋佛教義理、佛學思想、佛教常識、佛門行事,以及大師對當代日常生活中種種問題與困惑的佛法洞見。這些開示都是大師平時的所思所感,可以說既是來自大師遙契佛陀本懷的本心流露,也是大師將佛陀教法融入到當下現實生活中的深刻理解、領會與詮釋。因此每一篇讀來都會讓人覺得新意別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從詮釋學的角度來看,釋迦牟尼佛圓寂之後,佛法在本質上就進入到一個詮釋發展的階段,這就如同儒學一樣,在孔子之後就進入到儒學的詮釋發展階段。人們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生存境遇中都會以其身處的特殊背景與問題來領會、詮解久遠時代的佛陀教法,在此意義上也可以說所有的佛法詮釋都有一個時代性的問題。那麼,在星雲大師《佛法真義》這麼一部重要的開示集中,大師對於佛法的詮解,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時代背景與思想視域下展開的?又是依照什麼原則對佛法的真精神進行再思考與價值重估呢?我想,對於這些問題的把握,也是我們閱讀、理解大師《佛法真義》的重要契入點。為此,我想談一點關於《佛法真義》的讀後感。 一、糾正傳統佛教的錯誤認知,恢復佛法的真精神 首先,關於結集《佛法真義》一書的出發點,或者說初衷,大師在該書的自序中已有交代,他說:「在中國的佛教裡,只有歷代的禪師們還有一些正見、還有一些佛法,其他像三論宗等真正佛法的「緣起中道」,反而少人去研究、宣說了。所謂『正道不昌,邪教橫行』,所以不得不用這本小書,來提供大家作一點另類思考。」(《佛法真義》第一冊,第30頁) 同時,大師還虛心地說:「《佛法真義》中有些或者說得不完全,只有慚愧、懺悔,惟願契合佛心,希望大家對佛法的真義要重新估定價值。這也是大師自己闡發的對這本書的願望。」(《佛法真義》第一冊,第30頁) 可見,大師結集《佛法真義》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有意識地糾正長期以來人們對傳統佛教的種種不正確的認知與理解,從而恢復佛法的真精神,讓佛法的智慧光芒真正能夠照進我們當下的現實生活之中,真正發揮佛法關照人間、增進人類幸福的本懷與本來面目。 大師所謂的要對佛法做一些「另類的思考」,某種意義上就是要作出不同於傳統認知的再思考。正因如此,每每讀罷《佛法真義》中的開示,我們總會從心裡感嘆:哦,原來真正的佛法是這樣的!這種感受的潛台詞就是:這和我們以前理解的佛法是不太一樣的啊,這和我以前看到的、感知到的佛教也是不大一樣啊!這就是大師「再思考」的價值所在、魅力所在,因為這種再思考與價值重估在一定意義上糾正了我們之前對佛法或多或少的錯誤認知與偏見。 二、彰顯佛法的「人間性」關懷 自明清以來,傳統佛教由於過於強調出世、過於注重死後的世界,而對活生生的人間缺少足夠的關照,因此失去了佛教本應具足的「人間性」本懷,同時也導致佛法和人們的現實生活相脫節。正因如此,傳統佛教往往給人的一般印象與觀感是:比較厭離此世,比較消極地看待人間現實生活與人們生活中的訴求,因而呈現出一種了無生氣的氣質,民國佛教甚至像太虛大師所說幾乎成了「死人的佛教」。 由於長期以來我們對佛教的這種消極感知與印象極為深刻,甚至以為理所當然,所以近現代以來,佛教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糾正中國傳統佛教太過強調出世與死後世界的偏差。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近代由太虛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思想運動」,其一以貫之的主線就是要糾正傳統佛教過於出世的傾向。 作為20世紀下半葉人間佛教的偉大引領者與實踐者的星雲大師,他對當代佛法的詮釋的當然也是一以貫之地要彰顯佛法的「人間性」關懷,使得佛法真正照進現實人間、使得現實人生的意義變得熠熠生輝。我們常說「佛光長照,法水長流」,但關鍵的是如何使得佛陀的光芒、佛法的甘露能夠真實地、此時此地的光照在當下的現實生活之中。因此,佛教不能背離「人間性」的原則,正如大師曾經所說:所謂「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佛法太偏世俗,顯不出其可貴;太過出世,也不容易為人接受。而世法雖不究竟,卻是體會出世法的主要因緣,因此佛法的弘揚,首先應該落實在生活中,能可以給人利益、讓人受用,這樣的佛教才有讓人信仰的意義與價值。 三、以「中道」的立場,詮釋佛法積極陽光的面向 正是立足於「人間性」的關懷,大師對佛法的詮釋總是充滿積極的、樂觀的、向上的正見與正能量,我想這也正是《佛法真義》給人耳目一新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師正是感悟到過去佛教界多從消極面詮釋佛學,世人遂以佛教為老人宗教,為死人的宗教,更有些誤解與訛傳已久的說法。因此大師要啟發我們「另類」思考,對於佛陀的真義,也能重新估定價值,進而引領讀者更多地從積極樂觀中,看見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 這樣的開示,也是「契理契機」地針對當代眾生的習性,宣揚樂觀、喜悅的佛教,來增進人們的幸福,增進人們的道德、慈悲,使我們生活得更美滿,然後再以佛法引導大家進一步充實心靈的生活、擴大精神的世界,大師認為這才是佛陀示教利喜的真正本懷。這樣的佛法詮釋立場與態度事實上也就是大師一再倡導的「四給」──即「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其中,「給人信心」,最大的「信心」就莫過於信仰的信心了。 事實上,所謂消極與積極、虛無與增上,就如同生與死一樣絕非是對立的存在,而是彼此依存的兩面。只是我們常常只看到一面,而遮蔽了另一面,不能覺察兩者不一不二的關係而已。比如說生與死,本來同為人之所共具,但過於偏重死亡,就會遮蔽了生的面向,就會陷入陰暗的虛無之中,而不能彰顯陽光的一面。再譬如,關於佛法的「無常」義詮釋,既可以讓人因無常而敏感想到死亡的恐懼,但卻也可「無常」而覺察到死亡背面的積極面向。 因此,星雲大師在《佛法真義》就這樣詮釋佛法的「無常」觀:「無常使生滅相續,如花開花謝、日出日落、月月圓月缺,四節冷暖的變化,白天黑夜的輪轉,這些都是無常帶給黑夜的美景。因為無常,大自然顯得多姿多采,人間也充滿了奮鬥的力量。」(《佛法真義》第一冊,第72-73頁) 在此,大師所詮解的「無常」,並不是消極的、讓人覺得生無可念的「無常」,而是能帶來美好與生機的「無常」。 再比如,在《佛法真義》中,大師一再強調說:娑婆不是牢獄,是我們日日感恩的美好淨土;名利不是糞土,是我們見賢思齊的增上助緣;夫妻也不是冤家,是人生相互扶持的精神伴侶;兒女更不是討債鬼,是我們悉心灌溉的菩提幼苗;黃金也不是毒蛇,能擁有更多的淨財,事業就會愈做愈大,利益更多的人……諸如此類,大師在《佛法真義》中總是能將傳統佛教消極認知相反的積極面向揭示出來,這是《佛法真義》的一大詮釋特點,同時這也是佛法「中道」的力量──我們不僅要看到事相陰性的一面,更要看到事相的陽光的一面。 (待續)

MORE

人間佛教之人間化、現代化、生活化

文/李廣良(雲南師範大學教授) 一、人間佛教之人間化 現在是20世紀以來中國佛教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人間佛教發展的大好時機。佛光山作為當代人間佛教的聖地,為人間佛教事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也擔負著開創人間佛教新紀元的巨大責任。我等既然有幸參與佛光山的人間佛教事業,自然也就荷擔人間佛教的新使命,這是一份大機緣,我們必須倍加珍惜。 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深廣如海,大師的人間佛教事業光輝燦爛。我最近讀大師的著作,大師的一些論述使我對人間佛教的精神有了更深的體會。大師講佛教的「人間化、現代化、生活化」的思想是我最近思考得比較多的。大師說,「佛教本來都很好,不過流傳久了以後,就有一些不同。現在的問題是,佛教都到山裡去了,似乎成了寺廟所有,我要把佛教帶到家庭,與社會接觸。還有,過去講佛經,都談玄說妙,動不動天地怎麼樣,對人沒有用啊!我要把它落實到人的生活裡來。所以我想改革,把佛教人間化、現代化、生活化。」大師在這裡提出了佛教的「人間化、現代化、生活化」,這「三化」很準確地傳達了人間佛教的三個本質特徵,我想對此做些闡述。 首先,大師用「人間化」表明了佛教的人間性。佛之教化的對象雖然是「一切眾生」,但佛在人間成道、說法、示寂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人樹立一個自由解脫的典範,我們信仰和研究佛教的首要目的,也是為了解除人的生命的根本痛苦,達到無上的大菩提和大涅槃境界。對於我們來說,非人間的境界(如天界)和非人的生命(如阿修羅)離我們太遠了,雖然也可以研究,但並非緊迫性的問題,並非「生死攸關」。人間佛教最關心的當然是人的問題,人類的問題,人間世的問題。 人間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大致說來無非就是政治、經濟、精神文化、科技、教育、體育等等。當代世界面臨許多的問題,如環境汙染、能源危機、轉基因等,如種族衝突、民族矛盾、分離主義等,如極權主義、恐怖主義等,還有女性問題、勞工問題等等。這些都是現實的人間問題,多數是人類的「共業」所感,尤其是「器世間」的問題。佛教在人間傳播,也必然面對這些問題,必須用佛法的理論對之進行解釋,並提出對策。傳統佛教的有些高僧,只想「逃離」人間,躲進深山修成正果,這與佛教的人間性是相違背的。 二、人間佛教之現代化 其次,大師用「現代化」表明了佛教的現代性,尤其是人間佛教的現代性。談論佛教的現代性不是說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或隋唐佛教等有現代性,而是說在現代性在統治地位的情況下,佛教的弘揚、佛法信仰的傳播必然帶有現代性的特點,必然契合現代性條件下眾生的「機宜」。 從太虛大師那個時候開始,人間佛教就在努力適應現代社會,力圖創造「現代化」的佛教。太虛大師從事佛教的「三大革命」,試圖從教理、教制、教產三個方面對傳統佛教進行系統的改革。太虛大師與現代社會的各色人等(包括政治人物)進行交往,與現代思想的各家(如羅素)進行對話,藉助當時的各種新技術(電台)、新組織(學校、婦女會等)傳播佛法,就是在從事佛教現代化的事業。 更重要的是,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體現了近代性的一個重要內容──「革命」,也可以說的一種「革命性」的佛教。太虛大師作為僧人投入革命,又用佛教的觀點指出世間革命的侷限性,這裡邊包含著極其重要的思想。星雲大師在太虛大師的基礎上進行佛教的「現代化」,並且把佛教的現代化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書寫了中國佛教史新的輝煌篇章。 我們所在的佛光山道場就是一個現代化的佛教道場,高雄、台北的道場,我今年看過以後很震撼,那種紅塵鬧市之中的佛教道場,在現代化的大都會之中發揮著佛教的教化功能,與從前我所熟悉的「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叢林感覺,真的差別很大。當然,大師的人間佛教的現代性更在於其對「自由、民主、平等、正義」等現代性觀念的高度認同,在於大師用佛教的智慧對自由、民主、平等的解釋,及用自由、民主、平等對佛教的解釋。 大師曾經說過:「我不是一個喜歡改革的人,我很保守,但是當典章制度不合時宜的時候,就要勇於除弊,而不能因循苟且;我也不是一個喜歡創新的人,我很傳統,但是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我應該力求突破,而不應墨守成規;我更不是一個喜歡權力的人,我喜歡集體創作,但是當有人破壞章法時,我必須主持公道;我也不是一個愛做領袖的人,我很樂於被人領導,與他人配合,但是應有所為的時候,我當仁不讓;我不是一個喜歡說話的人,我更喜歡寧靜自處,但是當世界需要正義之聲時,我必須奮起疾呼;我也不是一個喜歡計較的人,隨緣放下,但是當有人侵犯真理、危害大眾時,我必須據理力爭,就如同挑出籃中的壞蘋果,才不會影響其他好蘋果。」這段話極其耐人尋味。 三、人間佛教之生活化 大師用「生活化」表明了佛教的生活性。大師曾經多次說過,「佛教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不可以把佛教全然當成學問來研究,應該把它融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因為人不能沒有生活,而生活需要用佛法來指導」,所以「應該把所信仰的佛法和生活打成一片,也就是用佛法來指導生活」,以達到「佛法生活化」和「生活佛法化」,在生活中修行、落實佛法,在生活的一切方面體現佛法的精神,這才是人間的佛教。 人生活在社會中,生活在家庭中,生活在各種團體中,生活在各種各樣的人際交往中,所以佛教必須深入社會,深入家庭,深入生活的各種領域。從穿衣、吃飯、睡覺、走路,喝茶、聊天、打牌、下棋、聽音樂、看風景,到談戀愛、養孩子,到孝敬父母,養生送死,這些都是人間的生活,都需要佛教的智慧,佛教的法門。《中庸》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佛法的智慧也在「夫婦之愚」中,在夫婦的日常生活中。大師講的四十種禪法,就極富生活妙味,也極富禪趣、禪機。 四、人間佛教「三化」 之實現及未來展望 人間佛教發展到今天,大師所說的「三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現實。以佛光會為例,大師當初創立國際佛光會的目標是「從傳統到現代、從山林到社會、從遁世到救世、從獨居到大眾、從唯僧到和信、從弟子到講師、從經懺到事業、從行善到傳教、從散漫到制度。」而現在的國際佛光會確實已經讓佛教從山林走向都市,從華夏走向了世界,從寺廟走向了社區,從禪堂走入了家庭,為國際和平、兩岸和平,為父慈子孝,人我和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們現在的課題是如何讓「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推廣開來,我相信此事的機緣已經成熟。我相信,人間佛教的未來大有可為。我也相信,在人間佛教的光照之下,大師所期望的「人人本著佛法的慈悲智慧,彼此尊重包容,歡喜融和,真心實意相待,共創圓滿自在的人生」一定會實現。讓我們相應大師的號召,一起來建設「生活樂趣的人間佛教」、「財富豐足的人間佛教」、「慈悲道德的人間佛教」、「眷屬和敬的人間佛教」!

MORE

佛法真義.生命導航

文/溫金玉(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打開經典,常常會讀到這段話:「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2500多年前,偉大的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而後沿著恆河兩岸游走,法音宣流,震悟大千。遙遙天竺,煙霞渺渺,從來都是中國人心中的西天佛國;泱泱中土,疆域浩浩,那是印度人眼裡的盛世大唐。絲綢之路,打開了中印文明的交流大門;法流東土,華夏蒙受了佛法的滋潤。如今的我們失卻了佛陀宣教時的因緣,錯過了八宗並弘的輝煌大唐。那爛陀盛況難再,唐玄奘亦成追憶的夢影。我們還能聆聽佛的聲音嗎?我們還能撫摸法的脈搏嗎?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的呈現,可謂365冊、3000餘萬字的《星雲大師全集》的精義濃縮,是以更為通俗、簡潔、凝煉、易用的方式來闡釋佛法真義,全書分為三冊,以307篇的內容分別從佛法義理、佛學思想、佛教常識、佛門行事等四個方面來闡述佛教的義理與踐行。 大師在此書的〈自序〉中以「三鳥飛空,空無遠近,跡有遠近;三獸渡河,水無深淺,跡有深淺」的譬喻,告訴大家佛法大海,浩瀚無際,個體如何來學佛行佛,當應躬自反省。如何將佛陀所悟所證的生命智慧向世人宣示,這是一種慈悲,也是一種善巧。「究竟能不能把佛法真義講出來而不違背佛陀的本義呢?」這是一個從佛陀入滅後歷代祖師就肩負起的神聖而凝重的使命與責任,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如何讓大家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長,且不錯會佛陀的初心,不辜負佛陀的本懷。閱讀《佛法真義》,可以去體會星雲大師的一片悲心。 一、法是歡喜的,而非悲苦的 趨利避害、趨樂避苦是人之天性。但傳統佛教太重於「訴苦」,將「苦」作為佛法對人生的基本價值判斷,並構建了四苦、八苦乃至一百零八種的「苦系」。令人有苦海茫茫,無有出離的感覺。如何看待苦?星雲大師說,其實苦是生命的養分,是拚搏的反彈力。苦是砥礪,苦是堅強。讀書人十年寒窗,梅花暗香浮動,苦是一種成就,一種增上緣。泰戈爾說過: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這與俗語所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道理一樣。所以苦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如何來面對苦的心志。 二、法是陽光的,不是陰沉的。 佛教設置「天堂」和「地獄」來表法,初衷是勉勵大家,提升自我,不要墮落。而後來演繹為以十八層地獄恐嚇大眾,令學佛者心驚膽戰,惶惶無有寧日,惟恐稍有不慎,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最後大眾學佛不是因為提升人性,走向光明,而是擔心懲罰,背負因果。大師反復強調,學佛是積極陽光的,是快樂自在的。佛光山提倡「五和」精神,即自心和樂,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心中有愛,處處都是陽光。佛光普照,法雨遍灑,有佛法就一定有辦法。自以為燈,照破暗夜。 三、法是結緣的,不是結怨的 佛法是一種讓人接受的慈悲,注重緣起的生命感悟,懂得「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原理。沒有天,哪有地;沒有高,哪有低;沒有下級,哪有上級;沒有學生,哪有老師。是彼此的成就,相互的依存。所以要珍惜每一份緣。知道「性空」的實相,才去珍惜因緣和合的不易;懂得「無常」的本質,更會感恩當下的擁有。因為空,才可以建設;因為無常,才可能改進。大師說,四大皆空,其實也是四大皆有。空不是消極無望,空不是悲觀主義。無常是不定型,所以才會變化,才會再塑造,生命才有再生的能力,人生才有努力的希望。所以,要和萬法為侶,彼此相應,像常不輕菩薩一樣,要與大家結善緣。在生活中,百善「笑」為先,微笑是最好的語言。 四、法是報恩的,不是討債的 《華嚴經》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要學會布施,學會給予。佛光山的「四給」理念: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還有遍布各道場的「滴水坊」,其寓意就是「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布施」就是讓人歡喜,哪怕是一句問候的話,一個善意的微笑。布施就是捨得,捨是一種快樂,是一種獲取,比如漢字中「舒服」的「舒」,就是「舍+予」的組合,放下小我,就會贏得廣闊的天地,就會自在舒坦,可見「施比受更有福」。生活中,夫妻不是冤家,是彼此來成就。有愛就不會孤單,生命之旅從此有了伴侶。孩子不是討債的,而是來成全你,讓愛有個安頓。學會感恩與柔軟,就像菩薩一樣,輕輕放下腳,怕踩疼了大地。 五、法是自由的,不是拘謹的 戒律從來都是止持與作持並重,既斷一切惡,也修一切善。大師說「持戒」就是「不侵犯」,是對生命存在的一份尊敬,對人性擁有的一份敬畏。要有慚愧,懂得懺悔。持戒得清淨,持戒得自由。而不是讓人望戒生畏,談戒色變。戒律其實是對自我的莊嚴與清淨,是對個人行為意識的反省。而不是整天拿戒律去衡量他人,批評他人。與人計較,與人比較。大師說,凡是持戒的人,身心自在,歲月安穩。反觀不持戒之人,輕則生活無序,重則鋃鐺入獄。 六、法是奉獻的,不是索取的 佛法的主旨是告訴眾生要敬畏因果,萬法皆空,而因果不空。時時警覺自己「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拜佛是為了發財,吃素是為了長壽,這是對因果的誤解。大師說,發財有發財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種瓜豈可求豆,同樣種豆哪能得瓜。這樣違背因果的觀念,就會滋生出「頭香」、「頭鐘」諸多怪胎。大師引用省庵祖師《勸發菩提心文》中的話:「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發心就是要有正信、有正見。就是要學習慈悲喜捨,學習四攝法,六度萬行。佛門中常有「寧破戒不破見」之說,因為正見是指南,是導航,是方向,是究竟。見地如果出了問題,那就會南轅北轍,前行愈遠,偏離愈遠。 比如今天盲目放生,不僅是放死,不僅是一條黑色產業鏈的催生,而是對自然生態的破壞,對人們內心慈悲種子的踐踏。所以大師才會大聲疾呼:「對於佛教一些錯誤的說法,失去了本來的真義,總要提出來做一些修正,體會佛陀的心懷是什麼?」這也是《佛法真義》振聾發聵的宗旨,也是大師撰寫此書的苦心。 佛本是一個覺者,「可兩千多年來,給很多不當的信徒,披上了多少迷信的外衣、神鬼的面具,讓佛陀失去了本來的樣子,不禁令人浩嘆。」正本清源,回歸佛陀本懷,所對治的就是「正道不昌,邪教橫行」。 我們常常感慨「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生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現在「佛法難聞今已聞」,但我們應反思聞思修的是否正法?修行的意義在於修正我們的行為,且邊修要邊行,這就是大師說的「行佛」。早晚功課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而是對我們自己的激勵。要發心做一個像佛陀那樣的智者、覺者,所以要堅定地相信:我是佛! 所謂信仰就是一群人守護著對這個世界的尊重,對心靈家園的珍惜。我們有摯愛的家人,有虔誠的同修,有需要我們去呵護的大眾。感恩所有因緣和合,讓我們享有機會、創造機會,成就我們可奉獻的因緣。因為能夠奉獻,才成全了我們有意義的人生。這應是人間佛教的意義所在。

MORE

人間佛教 在當代社會發展的兩個向度(下)

文/洪修平 2、作為宗教的佛教,要堅守它的宗教性、神聖性、超越性,這是延續佛陀慧命的根本。 在人間佛教的推展中,我們不能因強調佛教的中國化或人間佛教的入世性,而忽視了佛教出世解脫的根本宗旨以及中國佛教契合佛陀本懷的普世性意義和價值。應該強調的是,人間佛教,依然是佛法而不是世間學,如果遮蔽了其向上的維度,則將與一般的世間學如儒學、道學等無異,那麼佛教的獨特價值也就難以得到彰顯和發揮。「人間佛教」,不能只有「人間」而沒有「佛教」,人間佛教只是強調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它一方面必須擔當「人間」使命,另一方面也必須有「出世間」的宗教性和神聖性,才能更好地實現「自覺覺他」、「自度度人」的人間「使命」。佛教入世擔當「人間使命」,但人間性不應遮蔽其「出世間」的宗教性和神聖性。 太虛大師在首倡「人間佛教」時,提出了「契理」和「契機」兩大重要原則,並特別強調佛教徒要在「培本報恩」、「服務社會」和「建設國家」的人生道路上進一步「進德修道,依佛而學」,即依佛陀的教法去信、解、行、證,以超越生死苦海的厄難。只有「依佛的法而行住坐臥不離,才有出離生死苦海之一日。」這對於中國佛教在當前和未來的發展仍然具有指導意義,如何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真正貫徹契理契機的原則,是人間佛教進一步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從契理和契機的角度來看,如果說「人間」表達的是契機,那麼「佛教」更多地就是要契理。「人間佛教」在面向現實的同時,應該不忘初心,始終承擔起敞明佛陀本懷、延續佛陀慧命的使命。如星雲大師所說:「佛教雖然重視世間法,但是更重視出世間法」;要把佛教出世的思想、無邊深廣的悲智,運用在救度眾生的事業上,使每一個人能發出離心,了生死,使世界到處充滿著佛法的真理與和平。這是人間佛教在當代和未來發展必須堅守的方向。否則,佛教的人間事業就與一般的社會公益事業無異,佛教與其他宗教或理論學說相比而有的殊勝之處也就無從顯現。 3、作為文化的佛教,要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之成為全民族、全人類共享的文化資源。 從人間佛教在社會中傳播發展和發揮積極作用的現實性來看,我們會注意到,佛教信眾,無論是出家的還是在家的,都對佛教歡喜欣受。但這部分人群在全社會畢竟只占一小部分。佛光山號稱有500萬信徒,不僅與全球人口相比千分之一都不到,即使與華人總數相比,也只占很小的比例。目前在大陸正在掀起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潮。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儒佛道是三大重要組成部分,或曰三大主幹,但公共主流媒體報紙電台等,在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講儒學的比較多,講道家智慧的也有,但講佛教的就極少。現在提倡「國學」進課堂,編寫的中學教材中已有儒家的《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和道家的《道德經》等。但沒有同樣作為「國學」的中國佛教經典,例如《六祖壇經》。這說明,如何讓佛教特別是中國佛教的優秀精華為社會大眾所知,為大眾接受,為大眾所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是人間佛教發展的一個向度。 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才能使佛教文化在今天人們建設精神家園中發揮更好的積極作用?這裡指的「人們」,不僅僅是就佛教信徒而言,而是指所有的社會大眾。佛教既是宗教,也是文化。作為一種宗教文化,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佛教是一種重要而寶貴的精神性文化資源,它能夠也應該為人類的精神世界提供資糧,在人類的精神世界發揮更大的作用。例如,在自然環境惡化、社會道德失範、人的精神空虛等各種社會和人生問題層出不窮的現實面前,佛教所提倡的不執著、去貪欲和自淨其心、智慧解脫等,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 而有些宗教教義,例如,萬法無常和業報輪迴說,經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其中所蘊涵的發展變化的觀念和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承擔道德責任和法律後果,也能對每個人都有積極的意義。但佛教的文化資源要轉化成社會普通大眾喜聞樂見、對社會和人生真正產生正能量的作用,這還有待於學界和教界、研佛者和修佛者的共同努力。 三、人間佛教在當代社會發展的新前景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筆者認為,教界、學界和政界攜手合作,共同推進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更好地傳承發展中華優秀佛教文化,是人間佛教的當代和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值得欣慰的是,隨著對佛教文化這一份人類文明成果的認識不斷加深,人們對它的價值也越來越重視。在這裡,很高興地與大家分享兩件事,從中可以看到中國佛教文化走進社會大眾的新態勢,反映出人間佛教在政、教、學攜手合作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趨勢中發展的新未來。 一是原屬於國務院參事室下的中國國學研究與交流中心建設的國學館(現劃歸文化部),在安排國學陳列館時專門設有「佛學館」。國學中心和國學館的建設,是國家為了國學知識的普及和傳播,引導國學的健康發展,增強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響力而專設的項目,本人受國學中心委託,以南京大學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為依託,整合國內相關領域一流專家,就其中的「佛學館」的主題內容展開了研究並撰寫了文字稿。我們致力於向包括非佛教信眾的廣大民眾普及作為國學的中國佛教文化,致力於使中國佛教文化中的優秀精華能在現代人的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二是中國佛教文化的經典代表作《壇經》入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是由大陸中宣部等部門支持和指導、文化部委託國家圖書館組織實施、並被列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項目。首批圖書十種(《周易》《尚書》《詩經》《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管子》《孫子兵法》《史記》)已於日前正式公開出版發行。 政教學合作 傳承中國文化 這套叢書旨在搭建傳統經典與大眾之間的橋梁,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當代中國人的精神,力求編出一套兼具思想性、學術性、大眾性的讀本,使之成為廣泛認同、傳之久遠的範本。著名學者饒宗頤、葉嘉瑩、杜維明等擔任學術顧問,錢遜、陳鼓應等擔任撰稿人。這是一項先後將有50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撰稿、審稿、編稿的重大文化工程。中華典籍浩如煙海,要從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100部經典,盡量全方位地呈現5千年中華文明的燦爛多姿,這是很不易的。到目前為止,已選定了4批書目,共54種,內容涵括文、史、哲、科技,藝術等廣泛領域。我是此套叢書的編委,參與了選書目、定體例、推薦作者等工作。目前還作為撰稿人正在承擔其中《壇經》一書的注釋和解讀工作。 以上兩個事例,我想既體現了國家和社會對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視,也從一個側面展示了人間佛教未來發展的新前景。 (中國大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學特聘教授、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MORE

人間佛教 在當代社會發展的兩個向度(上)

文/洪修平(中國大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學特聘教授、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基本思路和觀點:從人間佛教的歷史與未來兩個向度來思考「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這個主題。也就是從「承前」與「啓後」兩個方面來談。「承前」是以歷史來觀照當代,「啟後」是以當代來探討未來。 一、人間佛教的歷史淵源與現實展開 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淵源於佛陀創教的根本情懷,形成於唐宋以來中國佛教發展的人生化、人間化過程之中,是大乘佛教精神在中華大地上生根、開花而結出的豐碩成果。 產生於古代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土後,經過長期演化,同中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展,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中國人根據中華文化發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獨特的佛教理論,「人間佛教」就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獨特的佛教理論」之一。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是中國佛教對世界佛教的重要貢獻。 歷史地看,中國佛教的入世化、人生化傾向由來已久,它構成了印度佛教中國化的重要內容。中國佛教既繼承了佛陀創教的根本精神,又在同中國儒、道文化的融合發展中,日益走向了現實的社會人生,把印度佛教中蘊含著的對人和人世間的關懷作了充分的拓展和發揮,形成了它特有的重視現實社會和人生的特點。隋唐佛教宗派的創立,特別是禪宗和《六祖壇經》的出現,是佛教中國化完成的重要標誌,也是人間佛教理論和實踐的最早重要成果。《六祖壇經》中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壇經》的人間佛教思想,既「奠基了中國禪宗人間佛教的基本特色,也為近現代以來的人間佛教運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資源和思想基礎」。 革新運動 復興中國佛教 宋明以後,中國佛教的入世化、人生化傾向表現得更加充分,大慧禪師的「世間法則佛法,佛法則世間法」成為佛教界的普遍共識。近現代復興的中國佛教更是一步步走上了人間佛教的道路。「出世不離入世」、「入世以求出世」不僅在中國佛教理論上得到了充分的論證和肯定,而且成為一種實實在在的具體實踐。 人間佛教在近現代的現實展開,與近代中國佛教的復興和佛教的革新運動密切相關,與近現代中國佛教的發展及其特點緊密相聯。它是中國佛教秉承佛陀之本懷,以現實的人生為本位,以增進人間福祉為指向的佛教現代化運動,是佛教界有識之士有感於自晚明以來整個中國佛教的衰敗,為順應現代社會與文化的急劇變化而作出的積極回應與自覺調整,同時也是對唐宋以來中國佛教人生化、入世化傾向的進一步發展。它始倡於太虛大師,發展於印順法師、趙樸初居士等,而由星雲大師和佛光山等真正付之於實踐。 太虛大師立志以「佛化救國救天下」,面對當時佛教的種種衰敗景象發起了近代佛教的復興運動,並積極提倡建設「人間佛教」。所謂「人間佛教」就是在人間發揚大乘佛教救世度人的精神,多關注現生問題,多研究宇宙人生的真相,致力於推動人類的進步和世界的改善,建設人間淨土。他強調,可以「發達人生」而不是遠離人生或脫離人生的才是佛教的真精神。 面向社會人生 理論實踐 從太虛大師的大量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所積極倡導的建設人間佛教、人間淨土,就其實質而言,就是要把出世的佛教改造為入世的佛教,把佛教的出世法與世間法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而這其實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大乘佛教入世精神以及唐宋以後中國佛教入世化、人生化傾向的繼承和進一步發展。太虛倡導的佛教革新運動雖然沒有取得完全的成功,但佛教革新運動所提倡的「人間佛教」的基本精神卻對近現代佛教發展的走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星雲大師及其開創的佛光山,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以面向現代社會和人生為要務,大大推進了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在大力提倡、推動並實踐人間佛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星雲大師明確指出:「追本溯源,人間佛教就是佛陀之教,是佛陀專為人而說法的宗教。」這對於推動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引領並推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佛教革新與理論轉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太虛大師當年在反省其佛教革命失敗的原因時,曾認為自己雖長於理論而實行能力不足,而星雲大師與佛光山則將人間佛教的理念落實為具體的實踐,半個世紀以來,其對佛教人間化、生活化、通俗化、現代化的積極推進,成為在當代社會情境下重振佛教的系統工程。如果說人間佛教已成為當前世界佛教發展的基本趨向,成為古老的佛教勃發生機的重要源頭活水,並已日益成為教內外各界人士的共識,那麼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於星雲大師及其所領導的佛光山的切實推動。 二、人間佛教未來發展的兩個向度 佛教既是一種宗教,又是一種文化。宗教對信眾有絕對的意義,文化則對所有大眾都有普遍價值。基於此,人間佛教在當代社會及其在未來的發展,有兩個基本向度:一是作為宗教,承擔起延續佛陀慧命的責任和使命,二是作為文化,為社會大眾提供精神文化資糧。 1、問題的提出:印度佛教經過中國化而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這是文明交流互鑑的歷史佳話。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三大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如何使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與儒、道文化一起,繼續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和精神動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佛教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然包括其重要組成部分的佛教。但佛教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對於廣大非佛教信徒而言,亦即從全體社會大眾的角度,如何來繼承中國優秀的佛教文化?優秀的佛教文化如何轉化為對全民有益的文化資源?這是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待續)

MORE

《佛法真義》的現代意義

文╱闞正宗(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 《佛法真義》三冊是星雲大師於2018年最新力作,第一冊佛法義理,第二冊佛學思想,第三冊佛教常識與佛門行事,全書共三百個主題,幾乎涵蓋了佛教一切法。本書出版的目的,都與過去長久以來星雲大師推動正確理解「人間佛教」的目標與方向一脈相承。 星雲大師在本書〈自序〉以「三鳥飛空,空無遠近,跡有遠近;三獸渡河,水無深淺,水無深淺,跡有遠近」為譬喻,告訴大家,因個人信仰、根性層次不同,於識見必有深淺分別。知道自己對佛法的知見深淺,就如同三鳥與三獸雖條件、根器不同,但一定都能到彼岸。 行動自我改造 不假外求 「每一個人知道的佛法,自己要知道你的信仰多長、多短、多輕、多重;不然,就像是在幼稚園的學習,硬要講說大學裡的課程,這是給別人笑話自己的無知。」星雲大師如是說。這彷彿莊子〈逍遙遊〉的譬喻,北冥之魚化為千里之鯤,鯤又化為鵬,此鵬「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斥鴳(小鳥)笑之曰:「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故莊子最後給了鵬與斥鴳的識見下評語曰:「此小大之辯也」。 星雲大師念茲在茲的是,「究竟能不能把佛法真義講出來而不去違背佛陀的本義」。這就如同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序》所說的:「(帝王)把佛教從都市驅趕到山林,讓僧侶深居寺院,遠離群眾,造成傳統佛教既不重視人間家庭的信仰,也不重視實際的服務,更不重視人間社會的淨化,只在理論上玄談。甚至有一些愚昧的指示,一再講解消極的佛法,不從積極上去宣揚;只想著出世的了生脫死,不想積極入世去服務大眾。」如何讓佛法落實於人間,但又不離佛陀本懷,這是人間佛教的核心價值。 第一冊佛法義理,除了三皈、五戒、四聖諦、四無量心、八正道等佛法名相外,還談到當社會面臨的未來問題,如基因改造,星雲大師認為:「『業』就是生命的密碼,如同現代醫學所稱的『基因』,所以佛教提出要消業解厄、要懺除業障、要淨化身心等,這許多的言論不也就是基因改造嗎?」現代科學的基因工程令有識者憂心忡忡,是外力介入的改造,而佛教主張「如是因,如是果」,以行動力改造自己,不假外求。 時代議題 佛法詮釋世法 第二冊佛學思想,所涵蓋的範圍,除佛法主張的發心、五和、七誡等與修行相關的理念外,第一題是「佛陀在哪裡」,星雲大師尋覓多年,發現「當我心中有佛時,佛陀就與我同在;而且我自己更直下承擔:『我是佛!』」 當直下承擔:「我是佛!」之後,接下來就是「行佛」。一般人都說「我向佛」、「我求佛」、「我拜佛」、「我學佛」,星雲大師認為要更進一層「行佛」,自動自發、自覺自悟的「行佛所行」,佛教才能根植人間。 本冊同樣有當代社會關注的議題,如在「佛教與環保」中,星雲大師除列舉自古以來佛教對環保的重視,特別說明:「佛教的僧侶們,他們愛護大自然,甚至把山河大地、樹木花草,都和自己的聲明融為一體。」另外「器官捐贈」對於佛教某些繼承觀念者,乃是一爭議性話題,但星雲大師從佛陀慈悲教化的理念出發說道:「過去佛陀為了救度眾生,都肯割肉餵鷹、捨身飼虎,可見佛教並未標榜『全屍』的觀念;現在把我們用不上的器官,借助他人的身體繼續活下去,這不是很好嗎?」敢於對時代議題發表看法,以佛法詮釋世法,這正是佛教在人間的展現。 佛陀本懷 深層世間關懷 第三冊佛教常識與佛門行事,除列舉過堂、過午不食、托鉢、護法等基本常識外,在佛教常識一節中,特別以「菩薩」來稱讚包括趙樸初(1907-2000)及楊仁山(1837-1911)等當代菩薩,如李炳南、蔡念生、董正之、周邦道、周宣德、朱鏡宙、詹勵吾、孫張清揚、沈家楨等人。其中特別以「趙樸初菩薩」來紀念他與趙樸老之間的情誼,讚歎趙樸老「恢復寺廟、重印經書、辦理佛學院、重印房山刻經等等,而且還培養了僧才,送學生到各個國家留學……。」再者,2016年7月5日,「金陵刻經處」重建並紀念一百五十周年活動,星雲大師應邀出席致詞,大師以「假如沒有楊仁山,佛教可以說已經斷層;由於楊仁山一再維護佛教,接上了傳統文化,才能發展到現在。」並稱讚揚仁山是具有「悲智願行」四大菩薩的精神。 《佛法真義》的出版有著星雲大師一貫正法遍行於世間的深層關懷,如他在〈自序〉說:「對於佛教一些錯誤的說法,失去了本來的真義,總要提出來做一些修正,體會佛陀的心懷是什麼。」這是《佛法真義》出版的目的。 佛法義理高深,談玄說妙非星雲大師風格,平易近人,深入淺出,講述人人能聽得懂的法義、人人能夠實踐的教義,方能展現人間佛教的具體可行性,《佛法真義》的出版有如是的關懷。

MORE

談漢傳佛教的傳承與發展──以佛光山為例

文╱滿潤(日本佛光山法水寺住持) 幾年前家師應國宗局王作安局長的邀請,展開專題講座「星雲大師談傳承」,希望借鏡大師出家弘法70多年、發展佛光山全球佛教事業的經驗,以過來人身分,勉勵中生代的佛子。 在這次的講座中,家師提出許多寺院的門風,可謂點出各個寺院祖師的風格、獨特的祖庭文化。未來如能將盛唐八宗各自的祖庭門風發揚,形成各有特色的漢傳佛教,想來可引起更多國際學者的興趣,進一步帶動研究漢傳佛教的風潮。 當時家師表示,他出家已76年(今年出家80年),曾參學過宗下(常州天寧寺)、律下(棲霞山律學院)、教下(焦山佛學院)。他說當時有句話形容各個寺院:「金山腿子高旻香,常州天寧好供養,焦山包子蓋三江,上海海會哩拉腔。」 而在寶華山受戒,也有一首打油詩:「要受華山戒,扁擔繩子隨身帶;打了上堂齋,吃的臭鹹菜;出了燈油錢,蹲在黑地拜;要受華山戒,必須要忍耐。」意思是「苦」是營養、是力量,能給我們希望的增上緣,所謂「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在佛門吃虧上當、打罵、給人欺負都視為是當然的,這就是受教育,應該與苦奮鬥,志願才會更堅固。 參學大德 收穫人生智慧 另外,家師提到出家人參學,必須要跟50位大德見過面,並且記得他講的一兩句話。例如他曾請問過印順法師:「如何看藏經?」法師回答:「亂看。」這句話很有道理,看藏經的門路,是找看得懂得看,不一定從前看,也可以從後面看。1946年在中國佛教會會務人員訓練班,受太虛大師勉勵:「你要好好用功。」到了台灣,慈航法師一句:「要能給人領導」,給人領導才能領導人,所以要勤勞、謙虛、客氣、禮貌,要能給人領導;「做義工的義工」增加了信徒與道場的感情。東初法師說「錢用了才是自己的」,讓他明白要會用錢,而且要用在佛教文化教育事業上。 過去叢林有48單執事,家師則倡導現代每個人至少要有5張執照,像:典座、駕駛、會計、醫師、護理等。人生要大、要起飛、要高確實不容易,不過「會得香雲蓋到處吃素菜」。人要爭取時間、空間、人間,人生三間很重要,就像「大覺石苑」裡的石頭,心念堅定要如石頭,生命就能久長。 家師延續傳承的話題,提到他將自己的一生分為8個時期,以10年為一個時期,規畫出「成長、學習、文學、歷史、哲學、倫理、佛學、宗教融合」等時期。倡導人生300歲,分秒必爭,寸陰不虛度,1天當5天用,做60年就300歲,現在已經超過了。 家師提到,宗教局多次讓兩岸佛教的中生代交流,可說是復興漢傳佛教最重要的關鍵,兩岸應該相互了解交談、建立共識,現在由佛教起頭,為兩岸和平未來提供貢獻。而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就是「不捨棄一眾生」,如果大家聽了願意仿效就是傳承,要自己做自己的貴人,要勇敢承認。肯定「我是佛」,那麼大家就不會作壞事,社會就會平和成長。所以,人間佛教必定是國家社會的一道光明。 近幾年來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造成世界性經濟風暴,加深全球化過程中固有的各種矛盾,使得貧富不均、失業率偏高等社會問題更形嚴重。對於當前世界的、社會的問題,佛教徒也不能獨善其身,視而不見。 所以2012在夏季達沃斯經濟論壇中,家師提出:「值此全球經濟遭逢重重困境之際,我們最亟需建立的,就是提振信心與力量的信仰,因為信仰具有普世的價值,有信仰就有信心,有信仰就有力量;久遠以來人類就是因為對善美的價值有信心,才可以改善生活、發展未來、增加福祉。」 信仰能使生活美化,一個有信仰的人,內心是充實的,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充滿祥和;反之,沒有信仰的人,心靈找不到皈依處,人生是空虛的,世界是貧乏的,所以有信仰的人生才美滿。 具足信心 彼此關係和諧 人生必須建立的信仰很多,例如對國家的前途、對人類的未來、對社會的正義、對宗教的超越,都要生起信心;對造福人類的思想、學說、真理等,也要服膺、信賴。甚至對於能成為人間模範的聖賢好事,不但要信仰,更要心存恭敬。 信仰可淨化身心,可以增進道德,可以昇華人格,可以做為生活的指標,我們對好人好事,對道德、因果,對慈悲、情義,對父母、朋友,以及家庭、社會,乃至對自己都能產生信仰,並且具足信心,彼此的關係就會和諧。 現在舉世的專家學者,都在研究經濟,如果我們對經濟有信心,對自己的心靈寶藏有信心,那麼從自心本性裡開發出來的慈悲、智慧、道德、人格、平安、歡喜、自在、感恩、信心等,都將成為享用不盡的能源,就像永恆的太陽,又像流不盡的水源,可以助長我們人生不斷昇華、擴大,獲得永無止境的幸福與安樂。 我們內心都有無限的寶藏,如慈悲的能量、智慧的能源、生命的能力、自我的信仰等。慈悲、智慧是人生最大的美德與財富,一個人只要有慈悲、有智慧,生命就會變得充實而富有,內心就會感到歡喜與自在,所以心中的寶藏,比有形的財富更為重要。 遺憾的是,一般人往往不懂得開採心中的寶藏,整日把這顆寶貴的心,用來「關心」自己的前途、命運、金錢,比較少去重視心靈的淨化。其實,「人心、命運、金錢」三者互為因果關係,「心好命就好,命好錢就多」,中國的古哲也教導說「大德必得其命,必得其祿」,因此人生的財富,要向內求。 人生的價值,也不能只有向「錢」看齊,金錢以外,內心的滿足、身體的健康、心胸的寬大、前途的美好、生活的幸福、眷屬的和諧、智慧的靈巧,都是無價的財富,只要我們的心靈淨化,這些內財自然具備。 反求諸己 開發內心寶藏 「淨心」之外,同時也要懂得「發心」。我們的心「如田」、「如地」,世間的土地經過開發,就可以建築,就能利用;世間的田地經過耕耘,就能播種,就有收成。同樣的,只要懂得開發心田,內心的寶藏就能一一出土,心裡的能源就會源源流出。 我們心田裡最大的能源,就是信心。所謂「信心門中有無限的寶藏」,信心門裡的寶藏,要靠我們用信仰的手去取。信仰如手、如杖、如根、如船、如力、如財,信仰是人生最大的能源,信仰能使前途有望,能使煩惱解脫,能使身心安住,能使生命有靠;有信仰,就有取之不盡的寶藏,有信心,就有用之不竭的能源。 因此,最終應該「反求諸己」,把心中的慈悲、智慧、精進、忍耐、慚愧、感恩、惜福、結緣等能量發揮出來,人生就會更加的富有與踏實。 在中國大陸江蘇省江陰縣,有一位吳仁寶先生,他把華西村建設成為「天下第一村」。為什麼能稱為「天下第一村」?因為他發財之後,不是個人獨享,而是分享給鄰居、社區,乃至整個村莊。所以現在「天下第一村」已成為觀光景點,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爭相來觀看這個「天下第一村」。可見得財富分享,不是自己減少什麼,反而可能擁有更多。 財富要能與人分享,首先就是不能有自私的心,要「以眾為我」。現在很多企業家都懂得,如果沒有員工,就無法創造財富,所以他們把利益分享員工,有的依公司盈餘發放年終獎金;有些甚至讓員工持股,員工自然以公司為家,發憤工作,提高效率,創造利潤。所以佛教徒從商的要有「以眾為我」的心胸、照顧周全、自然員工能安心工作、社會才能穩定。這就是佛教徒對社會國家非常重要的貢獻。 願意分享 人生富足歡喜 我們平時常講「捨得、捨得」,肯捨,才能得。我們能把自己所得的財富與眾人共享,才會更有價值;而懂得分享的人生,自然也會比擁有更富足,更有意義。 布施也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布施貴在發心,雖只是一點點,只要誠心回向,所謂「回小向大、回少向多、回事向理、回因向果」,會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回向就是「給人」,「給人」才能發揮經濟的價值。家師在佛光山推行「四給」,就是要「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這已經成為佛光山團隊的信條。甚至我們的僧團裡,一向奉行「利和同均」的制度,也就是對於施主的財施供養,不可私自獨享,要交由常住集中處理,成為大眾所共有;透過經濟上的均衡分配,大眾才能過著「經濟平衡、利和同均」的經濟生活。所以在佛光山,個人不要有錢,點滴歸公,要讓團體有錢,才能有所發展。 「利和同均」的思想運用在社會上,讓有錢的人幫助窮困的人,有力量的人扶助弱小的人,如此就沒有經濟的壟斷、勞資的對立、貧富的懸殊等社會問題,自然可以建立一個民有、民享,而且均平、富足的社會。 在世間上做人,有各等的層次,生活也有不同的層級。家師認為生活最高的境界,就是「物質的生活要淡泊、精神的生活要昇華、藝術的生活要豐富、信仰的生活要提升」。當我們從世俗的物欲中超脫出來,在信仰裡找到安身立命之處,而獲得平安祥和的禪悅法喜,自然人人「自心和悅」,推及開來,必然「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集體創作 發揚人間佛教 家師認為「五和」是人間社會所追求的五種理想境界,人間唯有「和諧」,才能創造財富;有了財富,還要促進社會的和諧。我們知道中國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行「和諧社會」,家師認為這確實是建設「富而好禮」的人間社會的不二法門。 家師今年出家80年,佛光山開山50年,培養僧眾弟子1300人,全球5大洲建寺院道場300間。對漢傳佛教的復興是心心念念,對整個佛教現代化努力貢獻。 家師以「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作為佛光山的未來指引。 「三好──作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佛說的、人要的、善美的」的人間佛教就是佛光山的宗風,自許是人間佛教的傳承者的我們正在全世界為光大漢傳佛教而努力著。秉承家師「佛教靠我,捨我其誰」的精神,將祖師的精神發揚,讓祖庭的門楣更加的光亮。

MORE

真 是人間最美的禮物!

文/李利安(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 星雲大師的《佛法真義》,一共三冊,收錄大師各種講法而成的三百多篇短文,分為「佛法義理」、「佛學思想」、「佛教常識」、「佛門行事」等四種類型,基本涵蓋了佛教文化的所有重要方面,既具有分門別類、逐一呈現的特色,又具有周全統攝、亮點紛呈的意義,同時又以舒緩幽默的文字敘說,盡顯大師直探法源、統觀全局、深入淺出的一貫風格,使讀者得以輕鬆領略佛法大海的無限風光。在這裡,大師不但批判和告別了明清以來佛教在傳承中出現的異化和偏離,而且以「讓人懂」的直下承擔,超越了理論的玄奧和概念的晦澀,將佛法的真義如瀉瓶般,傳遞給這個迷離的時代。如此深厚而溫馨的作品,飽含著大師的真誠心願,傳遞著佛陀的真實言教,契合了當今眾生的真切需求。也就是說,大師以其心願之真,上啟佛陀言教之真,下應眾生需求之真。一個「真」字,三重意境,次第相連,彼此圓融,成就了人間最美的禮物。 一、星雲大師之真心 《佛法真義》的第一「真」當屬星雲大師之真心,這是大師自出家以來,80年間一以貫之的精神本體。沒有這種「真」,就不可能發現佛陀言教之真,而不能發現佛陀言教之真,自然無法應對當代眾生需求之真,所以,大師的一片真心是這個已經偏離佛陀本懷的時代,能夠重獲佛法真義的前提。 大師的真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大師佛教信仰之真誠。在那個戰亂不寧的年代,大師順緣出家,從此獻身佛門,經過各種修行的磨礪,凝結成一生不可撼動的信仰,並因為這種信仰而重塑了現世之生命,從此,佛陀及其智慧、慈悲和力量成為大師心中的明燈,將無上的神聖與莊嚴賦予大師。信為道元功德母,這種信仰之真,為大師開啟了一個恢弘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就成了大師獨立而堅強、清淨而自在、智慧而方便、慈悲而勤奮的慧命品格。這種信仰之真,上應佛陀之感召,下啟信眾之皈依,讓那些信仰淡漠、道心不堅的人汗顏,更讓那些以信仰為名而混跡佛門的名利之徒無地自容,特別是在經過近代以來的歷次沖擊之後,真信真修已經成為時代的稀缺,大師的信仰就更加令人讚歎。大師在〈信仰〉一文中說:「你有了信仰,才有完整的生命;你有了信仰,才有自我的靈魂。」「有了信仰,就能擴大自己;有了信仰,才能成就自己的未來。」大師之言,發自肺腑,乃一生虔誠信仰的神聖經驗之談。 二是大師救世悲願之真切。與信仰之真相伴而生的,必然是救度眾生的悲願之真。自古以來,信仰佛教者,曾經多以自我解脫為目標。特別是明清以來的中國佛教,遺忘救世之志,漠視眾生之苦,遠離社會,逃避責任,一派小家之氣,自甘消極沉淪,勇於救世的菩薩寥寥無幾。時代呼喚發願承擔救世之責的大菩薩的出現。大師在《貧僧有話要說》的〈我的發心立願〉中回憶了他一生發心的經歷,從沒有出家之前的為家庭奮鬥,到出家之後的要自我修道成功,再到宜蘭時期的發心弘道,由此認識到「下化眾生」的才是其一生的功課。 到佛光山創建之後,大師的救度之心更加真切,而且進一步地落實到所有可能遇到的具體而瑣碎的事務之中,並逐漸凝練為「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現實擔當,將佛教發心從無限高邁的四弘誓願轉化為真切的「四給」,體現了大師慈悲救世的一片真心。大師說,他的發心立願隨著歲月而增長,經歷了六十多年的提升過程。僅從祈願文的多次改變就可以看出大師的心路歷程,最後形成如下真誠的告白:「慈悲偉大的佛陀,請讓我來負擔天下眾生的業障苦難,請讓我來承受世間人情的辛酸冷暖!請讓我來延續實踐佛陀的大慈大悲!請讓我來代替佛陀實踐示教利喜!」這種源於信仰之真的悲願之真,令人心生敬畏。正是這種真心,才能通向佛陀言教之真義。 二、佛陀言教之真義 《佛法真義》的第二「真」為佛陀言教之真義。何謂佛陀的真實言教,這是一個千古相傳的重大問題。2500年前的佛陀通過口耳相傳留下救世之法,後經多次集結,形成日益龐大的三藏經典系統,並隨之被後代佛弟子不斷解讀,又形成各家各派的佛法系統,特別是經過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不同實踐,佛法的義理不但出現派系的林立,而且出現嚴重的變異,佛教的行事也日益古怪神祕,佛陀的真實言教大量被淹沒在歷史的迷霧之中,要獲得佛陀之真傳實屬難矣!正如大師所說:「佛教兩千多年來,由於個人的私見、個人的謬誤,個人的迷信,統統都藉用佛說的名義,讓佛陀承擔了這許多的邪見、虛妄,實在違背了佛陀的本懷。」另一方面,佛陀的真實言教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的轉化,最終沉浸在龐大而精密的理論建構之中,並通過古代的漢語翻譯而包裹在浩若煙海的經典海洋與艱澀古怪的文字之中。歷代講經又多以科判與文辭鑽研的方式不厭其煩地展開闡釋,入微之處,層層疊加,支離破碎;統攝處條分縷析,體系嚴整。然而,義在雲霧之後,悟在玄幻之間,佛陀的真實言教慘遭遮蔽。大師多次強調,古老傳世的很多經教,文辭艱澀,義理玄奧,一般人難解其義,而「聽不懂的佛法再高深,再精采,只是束之高閣的裝飾品,對生活品質的提高毫無意義」。 星雲大師揭示佛陀的真實言教也正是從這兩個方面展開的。從第一個方面來看,大師一生不遺餘力地糾正對佛法的誤解,《佛法真義》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揭示佛陀言教的真實之義。大師在這面的用功,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基礎教義方面的真義揭示,在這方面,既有對傳統解釋的進一步完善,如對中道、四諦、四無量心、四攝、四依止、四法界、三世因果、十二因緣等的闡釋,也與對傳統解釋的超越,如對於苦、空、無常、無我、因果、五蘊、四大、涅槃等的解讀,都具有顛覆古來解釋的意義,展現出一種全新的意境,讓灰暗轉向光明,從悲苦與消極中萌生出積極的力量,給生命指出了無限的生機。其二是佛教儀軌與制度方面的真義揭示,這方面也可以看到既有對傳統解釋的進一步完善,如對於皈依、五戒、四威儀等的解釋,也有對傳統解釋的超越,如對八關齋戒、八敬法、沙彌十戒等的解釋,還有一些新開的概念,如五和、男女平等、佛光戒本等等。其三是實踐方面的真義揭示,也是既有完善傳統解釋的,也有超越傳統解釋的,如對殺生、放生、求籤、棒喝、苦行、夏安居等的重新解釋與全新倡導,更有創新的實踐推廣,如環保、十修、四給、臨終關懷、問政而不干政、人生禮儀、三寶節、佛學會考、檀講師、佛化婚禮、滴水坊、大學教育、短期出家等等。我們無法對300個條目進行準確的分類,但我們可以看出,星雲大師既有對傳統的繼承,並針對現代社會進行新的闡釋;也有對傳統的批判與超越,從而回歸佛陀的本懷並適應當代社會的需求;更有在符合佛法基本精神基礎上的創新,從而出現很多新鮮活潑的佛法概念和大眾喜聞樂見的行事展開。 從第二個方面來看,星雲大師認定,那些遠離大眾的玄理一定不是佛陀的真義所在,再美妙的理論只有告別玄虛與艱澀之後,才能走進民眾的內心和生活,而只有走進民眾內心並在生活中發揮作用的法,才是佛陀的真實義。特別是隨著科學理性等現代文化的盛行,社會生活的快捷與擠壓,佛教面臨的挑戰空前嚴峻,在這種背景下,那些精深晦澀的佛教理論、復雜難明的佛法概念,即使是佛教學說體系建構過程中曾經的必須,而在今天看來,已不再成為佛陀言教的真義所在。只有在領悟佛陀本懷的基礎上,超越這些玄妙的理論與艱澀的概念,真正能為大眾所接受的佛法,才是佛法的第一真實。星雲大師一生都在努力讓人家懂得他所說的佛法。大師曾經說過:「弘揚佛教教義的時候,不但要契理,更要注重契機,讓眾生都能同蒙甘露法味的滋潤,而聞法的人也要修學適合自己資質的法門,努力和佛法相應,才能契入佛法的智慧大海。」這是一件非常艱難的工作,大師曾經慨嘆:「講經說法,給人不懂,是很容易的;給人懂得,那是千難萬難啊!」大師所言極是。《佛法真義》的真,一個很重要的體現就是實現了佛法的通俗易懂與明朗暢達,掩藏在艱澀概念中的義理再次鮮活起來,掙脫玄奧捆綁的佛法從灰暗中走進人們的生活。 三、當代眾生之真情 《佛法真義》的第三「真」為當代眾生之真情。所謂當代眾生之真情,包括客觀上的生活情境和主觀上的真實情感。星雲大師發願負擔天下眾生的業障苦難,承受世間人情的辛酸冷暖,正是這種承擔的願力,支撐並引領著大師上求佛法真義,下應眾生之機。沒有對眾生之機的透徹觀察和深切體驗,就不會有佛法真義的準確揭示和妥當傳遞。《佛法真義》的真,飽含對當代眾生真切需求的觀照和應對。正是這種真,才最終驗證了佛法義理的真,進一步彰顯了大師心願的真。 星雲大師曾經說過:「經文說法大眾化,佛陀早有指示,所謂「契理」以外還要「契機」,契理容易契機難。……最重要的是講經說法讓聽者聽了以後,得到實用,讓佛法與他的生活有關,與他的身心有關。」所以,他認為,「作一個弘法者、不但要具備了豐富的佛法,而且要明白各地的民情風俗。對一些不同地域、不同語言、不同知識、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男女老少,在你一次佈教說法以後,給大家都能接觸到佛光,獲得法喜,這是不容易的,這是那些談玄說妙自以為博大精深的人所不能勝任的!」那麼,當代眾生的機又是什麼呢?對此,大師有非常通透的了解。總體上看,當代眾生的真實情境,是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之後物欲的持續膨脹和生活的繁忙,是科學占據主導地位之後依然揮之不去的災害與生命的困惑,是政治日益清明的同時廣泛存在的人際緊張與生存煩惱,是文化繁榮的背後潛伏著的精神空虛和道德缺失。所以,從生命本真的角度來觀察,當代眾生的真實情感,是對生命尊嚴的維護,是對生活幸福的追求,是對精神快樂的期盼。總之,當代眾生之真情,就是要告別迷茫、孤獨、焦慮、擠壓、偏狹、怨恨、敵對、自私、貪欲、散亂、怯懦、恐懼、自卑、陰暗等生命的痛苦狀態,祈願清醒、獨立、安詳、舒緩、自信、勇敢、積極、善良、超脫、陽光等生命的美好境界。 星雲大師對當代眾生的真實情境和真實情感有清醒的把握,所以深知當代眾生的真切需求,這是大師智慧與慈悲的體現。1990年11月28日的日記中說:「深入淺出的闡釋義理,能讓童叟都聽得懂,是我演講追求的目標。因佛教是屬於大眾的、社會的、群體的,能為大家接受,才是大眾需要的佛教。」正是基於這一基本定位,大師才能探尋到當代眾生真正需要的佛法,從而能超越義理的精深玄奧而走向說法的簡潔明了,超越文字的艱澀古板而走向言談的清新活潑,超越遠離生活的理論建構而走向現實的生命需求,超越消極沉悶的負面情調走向積極陽光的精神氣象。所有這一切,與其說是在揭示佛法之真義,不如說是在應對當代眾生之真情。所以,《佛法真義》從頭到尾充滿了當代眾生之真情,無處不流露著大師上啟佛法真義、下應眾生真情的一片救世真心。 如果說「佛法真義」之「真」體現了「佛說的」,那麼,眾生真情之「真」則體現了「人要的」。因為是佛法的真義,所以必然具有清除汙染的淨化之功,即「淨化的」;因為應對眾生的真切需求,所以,必然通向善與美的境界,即「善美的」。可見,《佛法真義》與星雲大師所說的人間佛教四個標準也是完全一致的,即: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總之,《佛法真義》,以真心為體,以真義為相,以真情為用。真心出於星雲大師,乃大師真誠的信仰與真切的救世悲願;真義源於佛陀,乃穿越千年的佛陀本懷和褪去玄奧裹挾、擺脫傳承異化的人間佛法;真情藏於眾生,乃當代民眾的真實情境和真切訴求。一「真」三分,彼此貫通,不可分割,由此成就三冊一體的《佛法真義》。正是因為這種內涵豐富的「真」,《佛法真義》成為一部劃時代的佛法寶藏,不但是人間佛教輕鬆快樂品格的典範,也是人間佛教思想的集中呈現,更是人間佛教實踐的指南。藉助《佛法真義》,人們可以輕鬆地走進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也可以順暢地走向現實生活。

MORE

與《八大人覺經十講》的智慧對談(四)

文/杜保瑞(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九、大乘心為普濟的根本 本覺講修行的最高心量,就是發願救度眾生。經文: 第八:覺知生死熾燃,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眾生因不識世間無常,遂有無窮執著,故受苦。修行者則應發心救度一切眾生。經文云,要代眾生受苦,其實是以陪伴、救度、開示、引導受苦之眾生為行者全部生活的事業。經文講普濟一切,如何普濟一切呢?已開悟的覺智者,沒有任何自心的念想妄執,以致沒有任何的私心欲求,那麼生活中生命中是否就無事可做了呢? 絕對不是。而是以虛空世界無窮無盡的其他生命的覺悟為職志,此時,行者可以日理萬機,可以千手千眼,可以一天做五個人的事情,可以人生三百歲,為什麼?世人做事都有欲求,凡事既為己求,就執縛糾纏,就浪費體力於忌妒、傲慢、擔憂、凌人之種種無謂的情緒上,於是也就做不了多少事了。 覺悟者不然,他們沒有自己的欲求與情緒,所有的時間精力都用來做助人的事,既是別人的事,做完就放下,再去做另一件事,因此更是沒有情緒,事來事辦,再辦另事,一事復一事,事事無礙,因此可以做許多許多事。這就是覺悟助人者與尚在多欲遷染中者的行事風格之差別。 當然,覺悟者為眾生做再多的事,覺悟還是眾生自己的事,修行也是眾生自己的事,成佛更是自己的事,無人可以代辦。既然如此,何須行者發心救度呢?關鍵還是眾生之欲求執著、故迷惘輪轉,幾乎無有盡期,覺者慈悲,願救度脫,故而主動救助。救助是覺者生命圓滿的表現,可被救度及可以覺悟是眾生生命本有的本質,這樣的道理就是大乘佛教如《大乘起信論》等經論在發揮的義理了。 經文講代眾生受無量苦,如何代眾生受無量苦呢?因果鐵律,豈能不受?筆者有意討論如下。 覺悟者遍學種種法門,追求無有一眾生不救度,無有一眾生被捨棄的境界,則覺悟者的生活事件就是陪伴眾生由迷至悟的開示悟入的引導歷程。眾生有苦,助其去苦得樂,這就是覺者的生活志業。此時必有承擔,此一承擔,就是代眾生受苦。覺者不自樂,故有承擔之歷練,讓眾生暫解其苦,但眾生最後仍須自己親受,只是等他有能力之後再受,如此而已。 事實上,依因果律則,眾生的業力是不會稍減的,業報之苦必須自己承擔,但是承擔之時可以有覺悟者的幫助,助其提升智慧、提升福德而能有力承擔,並暫時代為承擔一下那個業力的壓力,如此而已。給其智慧、陪其經歷、助其度過、暫代承擔,此為代眾生受無量苦,而非眾生即不必受苦,只是代為承擔一下,在眾生有能力有智慧時,還是得自己去償還其業力惡果,原來的業力還是在的。 至於覺悟者的代償,便是覺悟者自己的善業創造,是創造覺悟者自己更大的福報。覺悟者在代眾生受苦時,是覺悟者介入世間因緣而讓求償者有償可求、以圓滿此因果,則一方面是覺悟者自己的積功累德的創造,另方面是給受業報的眾生一個暫時喘息的空間,以快速追求智慧及創造福德,從而將來自行消業,因為業力仍不稍減,只是這次不會立即承受而已。 智旭言: 八大心普濟覺。雖復出家,不發大乘普濟之心,則慈心不周,不發代眾生苦之心,則悲心不切,慈悲周切,方是紹佛家業之真子也。 智旭強調,普濟救度是慈心,代受眾生苦是悲心,慈悲周切才是真佛弟子。智旭從修行者學佛而成佛的立場說此覺諦義,最終,成佛者必同時是慈悲救度者。 星雲大師的講說中,首先強調本經既有小乘出世的思想,但也有大乘救度眾生的思想,因此本覺即是在做此一大乘思想的宗要,大師言: 本經的經文雖簡,但確實能代表大小乘佛教的思想,從本經的思想體系來看,是要修學菩薩道的行者先從小乘入門,對世間虛幻不實的名聞利養能夠放下,給身心一種徹底的磨鍊,等到不會再被世間染汙的時候,再活活潑潑的應現世間,做解救世間的工作,這才名為真正的菩薩! 大師說本覺是本經的宗要,此一宗要是說,修行者最後就是要來救世度眾的。救度固是大乘的法門,但若未經小乘的除惡去欲,也是走不到這一步的。不過,說到救度眾生,菩薩及佛以救度眾生為業,一般修行者學習菩薩道也以救度眾生為業,但兩者的境界有高下。而菩薩究竟要救度眾生到什麼程度才能成佛呢?面對這個問題,大師有所討論: 講到普濟一切眾生的苦難,度脫一切眾生的苦厄,就有兩種不同的做法。一種是先救度自己,然後再救度他人;一種是先救度他人,自己尚未得度不要緊。發心先救度自己然後救度他人,這是說己未得度,焉能度人?像苦海中,沉溺的苦惱眾生,自己不識水性,不會游泳,如何度法?所以要想普濟一切眾生,必先自己了脫生死,沒有憂悲苦惱才行。另一種先度人,己未得度,先來度人,這才是菩薩發心。學菩薩是在眾生的身上學,菩薩離開眾生,也不名為菩薩了。救度眾生的工作完成的時候,也就是自己的菩薩道完成的時候。 凡夫要先自度,但也要度人,隨其己力,度己能度者,自度要少欲知足,度人要智慧福德,都是學佛修行的功課。菩薩更要提升境界,故而要度盡眾生、廣學多聞,亦是在此一歷程中達到事事無礙境界時,才終於成佛。 星雲大師最後提到: 綜結前面所說︰願意自己脫苦,這是每個人的希求,當然也有下劣眾生不望脫苦的,更有喜歡坐牢的人;願意別人脫苦,這是有大善心的人;願意代眾生受苦,這就非發大乘心的菩薩不可了。像文殊、普賢、觀世音、地藏都是發大乘心的菩薩,他們都能「令諸眾生」(眾緣和合而生,指一切有情識活動之動物)「畢竟」能獲得清淨解脫涅槃的「大」安「樂」。 這就是筆者所說的,一切凡夫都有求自度之功課,也有度人的功課,兩項事業同時進行,隨著煩惱漸斷、能力漸增,而終成大力能仁之佛。至於諸大菩薩,就更是只做這一件度人的事業而已,目的就在令一切眾生皆得大安樂,以成佛境。 十、八大人覺經的總結 經文最後總結: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經意指以上八覺都是菩薩已覺悟之事,並以此度化眾生,欲令眾生仿效奉行。而佛弟子宜課誦並實踐,則亦能成菩薩及佛。智旭說明: 如此八事下十六字,結成名義。精進行道下十六字,結成自覺功德。法身船,指所悟性德。涅槃岸,指修德所顯也。復還生死下三十二字,結成覺他功德。唯自覺,方能覺他也。若佛弟子下三十二字,結成誦念功德。能誦其文,必能精思其義,能思其義,必能以此自覺覺他,故能滅罪而斷生死苦,趣覺而證常住樂也。八大人覺經略解。 智旭強調,本經所說,固為菩薩教化眾生修習的法旨,既要自覺復要覺他,但眾生必先自覺,方能覺他。一切佛弟子,既能誦持,必能理解,才能自覺覺他,而最終成佛。 星雲大師的討論中有兩項重點,其一為強調本經八覺即是大乘六度工夫,以及菩薩永遠在世度眾的觀念。首先: 本經的內容,我們仔細的推敲,就是在講說六波羅蜜。六波羅蜜,是菩薩必修的行門,六波羅蜜即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而言。在經文裡,好像沒有直接講到忍辱、禪定二波羅蜜,其實六波羅蜜是不可分的,六波羅蜜的精神是連貫的。我們從總結的經文看來,就是包含了六波羅蜜。 這裡主張,大乘佛法完全收攝小乘佛法的基本教義,因此大乘教法是在小乘教法的基礎上,再強調救度眾生的菩薩道精神。對於最後經文的總結中,所提到的修行者至涅槃彼岸之文,大師又說: 像這樣涅槃的思想,看起來好像是出世的思想,以為這是逃避世間,逃避現實的,其實,菩薩涅槃以後,還要「復還生死,度脫眾生」的。慈航法師的遺偈說︰「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菩薩求證涅槃,不是逃走,而是先完成自己的所學,然後再倒駕慈航,在生死海中度脫眾生。念佛的人,發願往生西方淨土,也不是不要世間,而是先求得阿鞞跋致(不退轉),然後乘願再來,廣度眾生。如果眾生未度,自己一人就想永遠逃走,那不是菩薩的究竟涅槃,而是小乘的行為。 其實,入涅槃就是自度的功行圓滿之意,但自度尚非修行的功行圓滿,自度者,在有情眾生的輪迴生命歷程中,只是將過往的迷執化除淨盡而已,所化除的是這個有情生命歷程中的迷執,既已化除即入涅槃,其意只是說,不會再有個別自我的執著煩惱以致受苦造罪之事了。但是這個有情的生命意境尚未究竟,之所以有這個有情的生命,就是要來成佛的,成佛就是成就一切種智、成就事事無礙境界,而遍在任運於一切世間的,因此亦可說無有一菩薩一佛入涅槃之事。 涅槃本身是一個浮動的概念,關鍵就在,大乘佛法著重一切眾生皆得度的菩薩道行。然而,佛不斷救度,但眾生又不斷造業受苦,那麼究竟有無一佛得以成佛呢? 筆者以為,一切眾生都是佛,只是各在的位階不同而已,生命就是有無限的美好,等待一切有情去經歷而已,可以示現造業為惡而受苦果,也可以智慧任運而陪伴眾生甚至代眾生受苦,這一切,都是成佛運動的歷程,世界就是一佛化的世界。 十一、結語 星雲大師在佛學的發揮上,並不是對傳統理論去創發新義,而是一種將傳統佛法在現實人間的應世教化之實踐智慧,是一實踐智慧的行誼。二十世紀至二十一世紀當然是人間巨大變革之際,佛法在世間、在中國、在台灣、在全球,應當有大智能仁的覺悟者將它推動開來,大師就是這樣的人物,而他推動甚力,且成效宏大。 星雲大師說,要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這樣,世間的事才能做得好。這也可以說是總結《八大人覺經》的修行之要旨。 (完)

MORE
/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