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人間佛教講壇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與《八大人覺經十講》的智慧對談(二)

文/杜保瑞(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四、知足為守道的根本 前章說多欲故苦,但欲望仍不止息,因此人們仍在造業受苦中,如何能夠沒有欲望呢?止欲、無欲的妙方就在知足。世人常迷,菩薩智慧,差別就在知足與否。經文云: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世人多欲就是因為世人不知足,故而造惡獲罪而得苦果。有菩薩智慧者卻不然,一切具足,無有虧欠,於是安於現狀,謹守道業,唯一進行的是智慧的事業。那麼,什麼是智慧的事業?既是事業,與欲望何別?這就是分辨的關鍵。即:是為己多求?還是幫助別人、損有餘補不足?世人就是不知足,對自己想要擁有的,不止息的追求,當然,擁有大好身段、福德、智能的世人,自然是要大展身手以表現自己,那麼,如何停得下來呢?關鍵還是,以智慧為業而不是以欲求為業。 以智慧為業,就是施展能力去做造福世人的事業,這中間也會增長自己的福慧功德,但這些新增的福慧功德還是要用在造福世人的智慧事業上頭,而不是據為己私。對於自身奉養的資糧,就是知足而已。這樣,學習所得及勤奮所得的一切資糧,都有施展發揮的空間,都有成熟變現的一天,則智能得以發揮,人生意氣得以舒展,又造福世人,又自己得利。這就是菩薩的生活了。 智旭說: 三知足守道覺。此既修少欲,復修知足,以專心於慧業也。多欲不知足人,最能障慧,今於少欲之中,又復知足,則慧業任運可進矣。 智旭談的就是,有能力的人,此前知道世間身心無常,之後知道多欲為一切痛苦的淵源,本章即說明:對於自己的奉養之具,夠了就好。接下來的身心慧命都用來做智慧助人的事情,因為人生必須精采,才能必須發揮,不為己求之後,並不是沒有有意義的事情可做,有意義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唯一的標準就是用來幫助別人,能力不是要用在自己的身上,而是要用來幫助世人,這就是慧業。 星雲大師說:「本經第二覺悟說的是多欲為生死的根本,在這第三覺悟裡是說知足為守道的根本。要離生死先除欲,要修正道先知足,不知足的人,修道永遠不能有所成就。」 大師已經把世人都當作要修道的人了,從修道的角度來說,修道是什麼?這自有太多可說的任務,但是,起手一步,就是自己要先知足。 知足就是對謀生營利於自己的事業要懂得知足,知足不是事業不擴張,而是提供更好的服務品質,並將所得的多餘利潤分享社會大眾,這樣企業再怎麼擴張都是對的道路。所得非用於己,就是知足,就是智慧,就是道業,就是學佛。 大師說:「覺悟的修道者,對於世間物欲的看法是,多求的結果是窮,喜捨的結果才是富,東西多了,心為形役,生活反而得不到安寧。」多求就是不知足,不知足就是不足,不知足者一生都活在不足的痛苦中。所以說多求的結果就是窮,因為心為形役,心不安寧。 那為什麼喜捨才是富呢?這是因為,足與不足是主觀的感受,知足了之後,主觀的感受即是富足,既然富足,又仍然擁有學習服務以及創造資糧的大才幹,所創造出來的東西都為世人所用,自己得到的是更大的快樂,以及更大的心理的滿足,那麼就更加地富足。 本經從第一覺講世界觀之無常,第二覺講本體論之多欲為苦,第三覺講知足為少欲之方。也就是說,第三覺以後就是講工夫論旨了。且佛教工夫論是一層深一層,用了一套工夫後方知有更深一層的執迷,於是要再深入講究,直至出家修行,大願救度,終至成佛境矣。 五、精進為降魔的根本 少欲知足之後就是要服務社會,菩薩道的精神就在此處,但是服務社會需要有能力,這就需要學習,然後付出,付出以助人,這才叫能力,所以經文接下來講個人的勇猛精進。因此也可以說從工夫次第上講,先知足,再精進。經文言: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在社會活動助人的過程中,人是會懈怠的,也會墮落的。這就是對生命的真諦覺悟不夠的結果,生命的真諦就是來經歷,來陪伴,以及助人的。若是用於欲望的追求,最後必遭苦果。既能少欲知足以助人,則福慧並增,但若覺察力不夠,就又會對此新增之福慧產生執著,想要擁有這些付出之後的所得,這就有了矜持、有了傲慢、有了貪求,這就是懈怠墮落。 所謂精進就是在學習的路上精進,在服務付出的路上精進,若是停滯,必然會運用所擁有的財富、地位、權勢開始傲慢凌人,則煩惱必至,種種貪欲之魔考來襲,此時必須再度覺悟以返回初衷,才能摧伏煩惱,離開執著、糾纏、衝突、鬥爭的地獄。 智旭言: 四常行精進覺。夫所謂少欲知足者,正欲省其精力以辦出要耳,倘託言知足,而反坐在懈怠阬中,則墜落不淺矣,故必常行精進,以破見思煩惱,煩惱之魔既破,則陰魔天魔死魔皆悉摧伏,而五陰十八界獄乃可出也。 智旭以學佛求出離為目標來看此事,發現知足固是其然,卻也可能反而成為懈怠之藉口,故必須常行精進。精進行者,念佛打坐為基礎,接觸眾生為功課,常行菩薩道,無懼於無常、苦、空,得身心自在,出離三界。此處也可以說是由小乘過渡到大乘的要旨。 知足少欲是對治自己的過去習性,但並不究竟,尚未發出的宿習還會作怪,若不加強自我要求,仍會墮在懈怠坑中,故須精進。精進些什麼事呢?多學習,多自我要求智慧道業的增長,多做有益社會的事業,且堅持利他的精神,這就是精進。 星雲大師則言: 在世間上,無論做什麼事,必須要有大雄、大力、大無畏的精神不可,我人在社會上興辦的事業,在佛法裡修學的道業,所遭遇到的障礙、魔難一定很多,如果猶豫不前,或稍一懈怠,就會一事無成。所以在這一段經文裡,我們要講精進為降魔的根本。 顯然大師直接從菩薩道的修行者角度發言,人既少欲,又能知足,則只剩勇猛精進、一路前行之事而已了。然而,世間考驗甚多,稍一猶疑懈怠,就墮落下去了。為什麼?多欲不足者眾。在世間辦事,所遇盡是多欲不足之人,這就是眾生有苦的原因,有的是加苦於人者,這就需要我們有大無畏的勢力去制伏他們,有的是遭苦難而無助者,這就需要我們積極救助他們。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加苦者不易降服。而人心不足、業力難詳,受苦者若不能自覺,則雖欲救之亦無功效矣。於是行道之人受牽連而灰心退墮,亦難免矣。因此,必須要自求精進,堅定意志,繼續學習更高更好的能力及方法,以辦道於世間,否則就會落於懈怠之局中。 大師言: 「懈怠」,就是對於斷惡修善之事不盡力,懈是根身的疲倦,怠是心識的放縱。懈怠是人生的病患,對治懈怠的藥方就是精進。所謂精進的主旨,就是要我人未生的善心令速生,已生的善心令增長,未生的惡念令不生,已生的惡念令速斷。這個世間是佛與魔的世間,精進的可以成佛,懈怠的墮為魔界。 所以,人是活的,人生不只少欲知足而已,而是要精進辦道,這才是真正充實圓滿完美的人生。少欲知足則不苦,但見世人受苦,卻不能出手相助,這仍然是自己在苦,只有樂於助人、改善社會,卻不執著名聞利養者,才是生命奮進之道,才會根本不苦,這樣的生命才會圓滿。 生命不能生活在但見世人多苦難的哀憐中,更不能生活在只見世人苦難而不知憐憫的鐵石心腸中,這樣都不是完美的。當然,奮力學習服務、精進一生之後,也未必世人就都能夠去惡向善、福慧具足了,這是世間的奧祕,卻不是生命的真諦。 生命的真諦就是經歷一切、終成圓滿。可以經歷為惡受苦、去惡向善、助人救度的歷程;更可以經歷少欲知足、勇猛精進、學習不輟、陪伴愚痴、降伏惡魔、救助孤弱、諸地升進、最終成佛的歷程。兩者一樣精采,一樣成道,都是生命的真諦。(待續)

MORE

佛法真義.生命導航

文/溫金玉(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打開經典,常常會讀到這段話:「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2500多年前,偉大的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而後沿著恆河兩岸游走,法音宣流,震悟大千。遙遙天竺,煙霞渺渺,從來都是中國人心中的西天佛國;泱泱中土,疆域浩浩,那是印度人眼裡的盛世大唐。絲綢之路,打開了中印文明的交流大門;法流東土,華夏蒙受了佛法的滋潤。如今的我們失卻了佛陀宣教時的因緣,錯過了八宗並弘的輝煌大唐。那爛陀盛況難再,唐玄奘亦成追憶的夢影。我們還能聆聽佛的聲音嗎?我們還能撫摸法的脈搏嗎?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的呈現,可謂365冊、3000餘萬字的《星雲大師全集》的精義濃縮,是以更為通俗、簡潔、凝煉、易用的方式來闡釋佛法真義,全書分為三冊,以307篇的內容分別從佛法義理、佛學思想、佛教常識、佛門行事等四個方面來闡述佛教的義理與踐行。 大師在此書的〈自序〉中以「三鳥飛空,空無遠近,跡有遠近;三獸渡河,水無深淺,跡有深淺」的譬喻,告訴大家佛法大海,浩瀚無際,個體如何來學佛行佛,當應躬自反省。如何將佛陀所悟所證的生命智慧向世人宣示,這是一種慈悲,也是一種善巧。「究竟能不能把佛法真義講出來而不違背佛陀的本義呢?」這是一個從佛陀入滅後歷代祖師就肩負起的神聖而凝重的使命與責任,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如何讓大家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長,且不錯會佛陀的初心,不辜負佛陀的本懷。閱讀《佛法真義》,可以去體會星雲大師的一片悲心。 一、法是歡喜的,而非悲苦的 趨利避害、趨樂避苦是人之天性。但傳統佛教太重於「訴苦」,將「苦」作為佛法對人生的基本價值判斷,並構建了四苦、八苦乃至一百零八種的「苦系」。令人有苦海茫茫,無有出離的感覺。如何看待苦?星雲大師說,其實苦是生命的養分,是拚搏的反彈力。苦是砥礪,苦是堅強。讀書人十年寒窗,梅花暗香浮動,苦是一種成就,一種增上緣。泰戈爾說過: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這與俗語所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道理一樣。所以苦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如何來面對苦的心志。 二、法是陽光的,不是陰沉的。 佛教設置「天堂」和「地獄」來表法,初衷是勉勵大家,提升自我,不要墮落。而後來演繹為以十八層地獄恐嚇大眾,令學佛者心驚膽戰,惶惶無有寧日,惟恐稍有不慎,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最後大眾學佛不是因為提升人性,走向光明,而是擔心懲罰,背負因果。大師反復強調,學佛是積極陽光的,是快樂自在的。佛光山提倡「五和」精神,即自心和樂,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心中有愛,處處都是陽光。佛光普照,法雨遍灑,有佛法就一定有辦法。自以為燈,照破暗夜。 三、法是結緣的,不是結怨的 佛法是一種讓人接受的慈悲,注重緣起的生命感悟,懂得「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原理。沒有天,哪有地;沒有高,哪有低;沒有下級,哪有上級;沒有學生,哪有老師。是彼此的成就,相互的依存。所以要珍惜每一份緣。知道「性空」的實相,才去珍惜因緣和合的不易;懂得「無常」的本質,更會感恩當下的擁有。因為空,才可以建設;因為無常,才可能改進。大師說,四大皆空,其實也是四大皆有。空不是消極無望,空不是悲觀主義。無常是不定型,所以才會變化,才會再塑造,生命才有再生的能力,人生才有努力的希望。所以,要和萬法為侶,彼此相應,像常不輕菩薩一樣,要與大家結善緣。在生活中,百善「笑」為先,微笑是最好的語言。 四、法是報恩的,不是討債的 《華嚴經》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要學會布施,學會給予。佛光山的「四給」理念: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還有遍布各道場的「滴水坊」,其寓意就是「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布施」就是讓人歡喜,哪怕是一句問候的話,一個善意的微笑。布施就是捨得,捨是一種快樂,是一種獲取,比如漢字中「舒服」的「舒」,就是「舍+予」的組合,放下小我,就會贏得廣闊的天地,就會自在舒坦,可見「施比受更有福」。生活中,夫妻不是冤家,是彼此來成就。有愛就不會孤單,生命之旅從此有了伴侶。孩子不是討債的,而是來成全你,讓愛有個安頓。學會感恩與柔軟,就像菩薩一樣,輕輕放下腳,怕踩疼了大地。 五、法是自由的,不是拘謹的 戒律從來都是止持與作持並重,既斷一切惡,也修一切善。大師說「持戒」就是「不侵犯」,是對生命存在的一份尊敬,對人性擁有的一份敬畏。要有慚愧,懂得懺悔。持戒得清淨,持戒得自由。而不是讓人望戒生畏,談戒色變。戒律其實是對自我的莊嚴與清淨,是對個人行為意識的反省。而不是整天拿戒律去衡量他人,批評他人。與人計較,與人比較。大師說,凡是持戒的人,身心自在,歲月安穩。反觀不持戒之人,輕則生活無序,重則鋃鐺入獄。 六、法是奉獻的,不是索取的 佛法的主旨是告訴眾生要敬畏因果,萬法皆空,而因果不空。時時警覺自己「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拜佛是為了發財,吃素是為了長壽,這是對因果的誤解。大師說,發財有發財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種瓜豈可求豆,同樣種豆哪能得瓜。這樣違背因果的觀念,就會滋生出「頭香」、「頭鐘」諸多怪胎。大師引用省庵祖師《勸發菩提心文》中的話:「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發心就是要有正信、有正見。就是要學習慈悲喜捨,學習四攝法,六度萬行。佛門中常有「寧破戒不破見」之說,因為正見是指南,是導航,是方向,是究竟。見地如果出了問題,那就會南轅北轍,前行愈遠,偏離愈遠。 比如今天盲目放生,不僅是放死,不僅是一條黑色產業鏈的催生,而是對自然生態的破壞,對人們內心慈悲種子的踐踏。所以大師才會大聲疾呼:「對於佛教一些錯誤的說法,失去了本來的真義,總要提出來做一些修正,體會佛陀的心懷是什麼?」這也是《佛法真義》振聾發聵的宗旨,也是大師撰寫此書的苦心。 佛本是一個覺者,「可兩千多年來,給很多不當的信徒,披上了多少迷信的外衣、神鬼的面具,讓佛陀失去了本來的樣子,不禁令人浩嘆。」正本清源,回歸佛陀本懷,所對治的就是「正道不昌,邪教橫行」。 我們常常感慨「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生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現在「佛法難聞今已聞」,但我們應反思聞思修的是否正法?修行的意義在於修正我們的行為,且邊修要邊行,這就是大師說的「行佛」。早晚功課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而是對我們自己的激勵。要發心做一個像佛陀那樣的智者、覺者,所以要堅定地相信:我是佛! 所謂信仰就是一群人守護著對這個世界的尊重,對心靈家園的珍惜。我們有摯愛的家人,有虔誠的同修,有需要我們去呵護的大眾。感恩所有因緣和合,讓我們享有機會、創造機會,成就我們可奉獻的因緣。因為能夠奉獻,才成全了我們有意義的人生。這應是人間佛教的意義所在。

MORE

2017世界神明聯誼會學界觀察團簡要報告 消弭對立 見賢思齊

文╲翟本瑞(逢甲大學教授) 宗教可以引導人生方向,具有淨化心靈、提升世俗生活的功能。因此它需具備更高的道德標準、價值理念及生命目標。不同的宗教,各自形成一套對世界通透而全面的理解,正因為這套價值體系,讓宗教成為信徒生活的指引、心理的支持。對信徒而言,宗教代表著真理,整套崇高價值系統,足以護持信徒的生命意義。既是價值系統,就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愈是信仰體系完備的宗教,愈容易讓虔誠的信徒堅定信仰,但同時也視其他價值系統為旁門,甚至產生對立。 因此,雖然宗教都以提升人世價值、引導人生方向為目標,卻在不同宗教間因彼此的不了解,產生許多誤解、對立,甚至干戈相向。不同價值系統往往是不可共量的,很難論斷是非。果真如此,各別宗教各自努力,卻也欠缺可以合作的機制。 為了改善不同宗教間的隔閡,星雲大師在2011年倡議每年在12月25日起,假佛陀紀念館舉辦世界神明聯誼會,藉著共同參與盛會,打破彼此不相往來的困局。推廣至今,參與的宗教、神明、信眾愈來愈多,已經成為宗教界的盛事。2016年685家宮廟、2188尊神明參,締造了兩項金氏世界紀錄,一天之內擁入佛陀紀念館參加盛會的人數將近5萬人,都是空前的壯舉。 然而,這麼盛大的活動,具備什麼樣的意義,具有什麼學理上的反思,都值得我們深入探討。2017年度盛會,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及人間佛教研究院邀請國內不同領域的專業學者,參與盛會,近距離觀察活動辦理,並將發表學術論文,評析世界神明聯誼會的成效與意義。以下是學者觀察團初部的看法: 人間佛教擴大宗教的人間性 星雲大師強調人間佛教,讓佛教不再只是出世、寺廟內的活動,而能走入「人間」、進入真實社會,發揮提升生活的影響力。世界神明聯誼會,更讓佛教主動走入「世間」,走向不同宗教,讓過去甚少交往的宗教教團願意交流、參加共同的活動,打破樊籬,肯定對方的優點、尊重個別的差異。唯有願意交流、參與不同教派的活動,才能讓不同宗教看到彼此優點及特色,才能相互學習如何有效解決現實社會問題。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強調給人方便、給人歡喜,神明聯誼會則是給神明方便、給神明歡喜,讓不同宗教的信眾有更多具體交流,因此更能擴大不同宗教的人間性。 開啟全新宗教交流模式 星雲大師推動的世界神明聯誼會,讓過去各說各話的「宗教對話」,進入到「宗教參與」的新階段。透過參與不同宗教的活動,讓信徒更能感受到不同宗教的氛圍,達到彼此認識和融合的可能性,開啟了全新的宗教交流模式。來自巴西天主教聖保羅大教堂的神父就表示,回去後也將籌辦不同宗教共同參與的和平音樂會,將邀請佛光山教團梵唄演唱。而巴西黑聖母特別經梵蒂岡批准來台,與菲律賓聖嬰能團聚,也創下一段佳話。許多民間信仰團體,護持著他們的神明來給佛陀加持,都法喜充滿,相約明年還要再來。少了神明聯誼會的安排,這個殊勝的榮景不可能發生,佛陀紀念館讓不同宗教的融和與交流,有了具體開展的可能。 促進各宗教交流觀摩 這次七大宗教都派代表參與聯誼會,在交流過程中見到不同宗教都有共同合作的意願,而且可以從其他宗教教團學到可供參考的作法。例如,法國猶太教代表Claude Windisch擔任「碧西聖喬治多元宗教文化協會」主席,他認為該協會主動與佛教等不同宗教教團有許多往來互動,在促進宗教對話與交流的貢獻應該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但這次參加神明誼會後,才知道佛光山在宗教交流的作法更值得參考,更深入廣袤,真的值得效法。 又如東倫敦清真寺的南半球策略及研究中心主任Dr. Abdullah Faliq表示,過去他們致力於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對話,並認為教育才能消除彼此的偏見、改善對立的立場,這次見到佛光山神明聯誼會的作法,將會帶回作為未來改善之參考。 其他諸多民間信仰教團,對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中宗教的莊嚴和諧,留下深刻印象,也會取法其間精髓提升信眾品味。而大陸武當山道教協會、香港黃大仙廟、閩台各地的媽祖齊聚一堂,都開啟實質交流與對話的機制,讓所有宗教能為人類社會的和平與幸福而共同努力。 推進各宗教向佛教學習 推展神明聯誼會7年以來,不同的民間宗教信眾,也因此接觸到佛教教義和儀式,更願意多與佛教接觸、學習可資參考的內涵。受到佛教儀式與美感的薰陶,這兩年在交流時已不復起初交流時般的嘈雜。這次的神明聯誼會,好像嘉年華會一般,熱鬧但能夠讓每個教團都感到自在,雖然「眾聲喧嘩」,但是亂中有序。整體而言,過程流暢、井然有序,不同教團都能各取所需,也因彼此觀摹而有自我提升的效果。 集體創作制度領導 過去半年來,佛陀紀念館如常法師和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無數的會議及拜訪活動,加上佛光山高素質的義工,讓這兩天的活動近乎完美,每個人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精神,讓每個細節都能流暢自在,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每位金剛師兄、接待師姐、服務義工,實實在在的把負責任務做到無懈可擊,同時彼此支援,這種團隊合作、敬業態度,得到所有人的肯定,真要給所有參與的團隊成員最高的肯定。 有效促進世界和平 2016年世界神明聯誼會破了兩項金氏世界紀錄,未來的重點應放在產生實質的社會影響力。宗教具有引領社會朝向靈性發展,更能消弭暴戾之氣,應該共同合作,致力於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和諧。從這幾年神明聯誼會的發展,看到宗教合作對於促進世界和平及文化交流,已經產生一定的影響。 建議 未來神明聯誼會,每年可以選定一個全球性待改善的人類社會問題,期許不同宗教在未來一年間,可以共同致力於改善此一重大問題。諸如消除貧困、消除飢餓、減少不平等性、教育品質、環境生態等議題,就像佛光會世界大會每年都有一個主題。如此,全球眾志成城,一年一個議題,發揮不同宗教共同合作的力量,改善人類的問題,達到共善、共好的目標。 整體而言,學界觀察團成員因為近距離觀察,更能體會神明聯誼會不可思議的殊勝,從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經驗,更希望見到神明聯誼會未來的規模與深度都能更為擴大,以期對人類社會產生深遠的實質影響力。

MORE

人間佛教 是中國佛教的根本特質

文/樓宇烈(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佛教到了中國,是有很大的變革。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佛教的理念、思想更適合中國文化的環境。佛教在印度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間,它不是主流,它是一個異端。因為它跟印度的主體、主流文化是相背離的。所以佛教根本的兩個理念、根本的兩個理論跟印度的主流文化相對抗的。 因為印度的主流文化是講神創世界,當然它不是一神論,而是多神論,它強調人的命運、人的輪迴、命運的決定全掌握在神的手裡面。佛教恰恰提出了根本對立的思想、不同的理念。 第一,佛教認為世界是緣起,不是神創,世界是自然發生的。但在自然發生中間,在佛教裡面,緣起的思想更強調佛教必然的連繫。對緣起論的根本的、核心的說法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它側重強調事物之間必然的因果關係,並從根本否定了神創的世界。第二,人的命運是掌握在神的手裡嗎?不是,人的命運是掌握在每個人自己的手裡。你造什麼樣的業,做什麼的因,你就會受什麼樣的報,結什麼樣的果。所以,佛教的核心人生觀就是:因果業報,自作自受。 所以就這兩點來講,佛教如果背離了這兩點,那就不是佛教。所以「緣起性空、因果業報」就是佛教的核心,根本問題,這在中國的文化環境裡面是契合的,完全跟中國的傳統結合在一起。很多人認為,佛教在印度的消亡,是因為伊斯蘭教的進入,其實不是這樣的,佛教在印度的消亡,原因在於佛教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地消退了它的特色(即剛才那兩點)。慢慢的,人們受到印度主體文化的影響,把活菩薩當成為了救世主,大家依賴於活菩薩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印度佛教消失了自己的根本特質,才逐漸消亡了。我們應該看清這個歷史發展過程,所以中國的佛教,不能還原到印度佛教去理解和研究。我們研究中國佛教、探究中國佛教過程中應該抓住佛教的根本特質。 出世不二 煩惱即是菩提 那麼中國佛教有什麼特質?近代太虛大師講的,中國佛教的特質是「禪」。這個禪,就是禪宗,不是一般的禪。本來這個禪在印度就不是佛教創造的,它原本就是普遍的、大家都可以使用的修行方式。 禪宗的禪才是中國佛教的特質。這個禪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間,處處都有的。所以禪宗講「時時有禪,處處有禪,事事有禪」,所以它是不離生活的。就應該說是,佛陀當年體悟到的一個根本的精神。佛教、佛法就是在生活中間體悟出來的。我們從生活中間,體悟到了生老病死種種的煩惱和痛苦,所以我們也要在生活中間去解決這些生老病死的痛苦和煩惱。 但是我們一般的人認識不到這種世界的本質、生命的本質,所以就不斷地在生死輪迴中,去經受生老病死的煩惱和痛苦的過程。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歷程中,到了大乘佛教特別是中觀與中觀的理論發展起來後,已經打破了所謂的「出世」和「入世」的結境。《維摩詰經》講的很清楚:「佛即是性空,即出宗教,是出世不二。」非常強調佛法和世界不是隔離的。這個情況從佛教剛傳入中國的時候也產生過誤解,經歷長時間的磨合和討論,慢慢發展到了禪宗,明確地提出了這樣的概念:「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禪宗將這種問題闡釋得非常明確了。佛就在你心中,彌勒就是眾生。所以永嘉禪師到了惠能禪師那裡,一夜就理解了「行也禪,坐也禪,體默動靜體安然」的思想。這種安然不僅是在坐中、臥中、靜中可以得道,在行中、在雨中也可以得道。 我就借用三位禪師的三句話來構建禪宗的入門修行次第。 第一句是趙州從諗和尚的話,我們都知道「吃茶去」這句話。「吃茶去」是他的一個說法,實際上更重要的是他說的另外一句話,「做本分事」。你不要因為修禪,就胡思亂想把本分事丟在一邊,那能修得成嗎?那修不成。他之所以讓你吃茶去,實際上吃茶是當時寺廟最最普通、平凡、時刻都在做的事情。所以趙州和尚有人參訪、問他如何修禪,他都要給別人說「吃茶去」、「做好你的本分事」,把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去做好。做好你的本分事,這是最重要的。所以它告訴我們就在人間修,才是一個學佛者。 第二句話是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佛教最重要就是要回歸到一種平常心。什麼是平常心呢?馬祖道一講的很清楚,「所謂平常心,就是沒有分別心。」那我們人呢,要沒有分別心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六識,功能就是分別。也是這種分別,讓我們產生了種種的喜怒哀樂,由分別心形成了執著心,由執著心生出種種的煩惱,得到了就欣喜,失去了就煩惱。所以平常心就是要像一個嬰兒一樣,剛來到這個世界上,一點分別都沒有。所以馬祖道一講「平常心是道」。 持平常心 放下執著自在 即使我們做好本分事,有人誇獎你,有人說你做給別人看的,你這個時候會不會動心。如果有動心的話,就是沒有進步。如果寵辱不驚,那才是一種平常心。以上,我們從「做本分事」說到了持「平常心」。 第三個步驟呢,就是黃檗希運「做自在人」。什麼叫做自在人呢?那就是一種「終日吃飯未曾嚼一粒米,終日行走未曾踏著一片地。」不僅不計較我吃的什麼、我走的什麼路、吃過什麼東西、沒有計較,而是根本就沒有吃的米、沒有走的路。所以就是說,從消除分別、執著,到最後都能放下就成為一種自在了。 禪宗提供了非常清晰,怎麼從現實的生活做本分事、持平常心到做自在人,這些都在生活裡,這是中國文化下面產生的影響。在中國文化環境中間,我們更重視現實的生活,所以把這種信仰、理論、關懷,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實踐中去。所以我們不應該只「仰止為佛陀」更應該「完成在人格」,所以太虛大師的這句話是非常精采的。從信仰方面是「仰止為佛陀」,但是在實踐方面是「完成在人格」。 「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人做圓滿了,你就是佛,覺悟人生了。在覺悟人生的基礎上,我們又奉獻人生,在奉獻人生的過程中,我們又覺悟人生。把這兩種思想又開始結合起來。所以我覺得,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的根本特質。 學佛行佛 才得發展未來 近代來重新把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提倡起來,因為太虛大師看到了把人生佛教變成轉為死人服務的佛教,希望能夠重新服務人。太虛大師說的很清楚,人生佛教倒過來也可以講「生人佛教」,就是活著的人的佛教,由此推廣到人間佛教。在整個社會中間取得成功。所以我們研究中國佛教不能離開人間佛教的特點。只有這個才是佛教的根本特質所在。 所以我講,我們現在看到的現實,總體上講人間佛教已經是兩岸四地共同的佛教發展理念。在實踐的中間,依舊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我們還需要不斷地研究和探討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更要去實踐人間佛教的理論。 星雲大師在這方面做出的貢獻是非常有意義的,他是人間佛教的實踐者,給我們很多的啟示,給我們很多引導。也可以說他就是一個活菩薩,開示我們對佛教真正的認識。人們如果真的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人們如果能夠真的將其融入到生活之中去,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很有收穫。但是我們看到,人們依舊把學佛、拜佛主要的方向放在「求佛」上。我們學佛、拜佛是為了「做佛」。所以活菩薩的「再來」就是你的再來。我認為只有這樣,中國的佛法、中國佛學才有它存在的意義,有發展的未來。 生活實踐佛法 人人成佛 最近經常有人問我,「如果學了佛好像什麼就可以不努力了?讓我們把什麼都放下,那我們人生幹什麼?」這種對佛法存在的誤解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有志之士,去努力地把中國佛教實踐的精神在生活之中發揚。 現在還有很多甚至認為,現在這種人間佛教把佛教的神聖性降低、掩蓋了。我認為這實際上是用西方的宗教理念來認識宗教世界,西方的理念是一種神聖與世俗二元對立的。所以它在人間是一種對立的狀態。在西方的宗教理念裡面,是把神聖性、世俗化對立起來,是一種神聖性。我們在中國文化中,我們是希望人人成佛,所以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人聖性的問題,不是一種神聖性的問題。 我們人生在何處成就?是在生活化的語境之中成就。離開了生活,哪裡來的人生呢。所以我們不能再用西方的理念來詮釋我們中國的宗教,特別是佛教。所以我也就今天這些感慨吧,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

MORE

危機社會 風險人生──媒體人素養(上)

文/柴松林(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 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問題是甚麼?我們這時代,最大的問題,就是現在和過去不一樣! 一、宏 觀 1.時間革命 全球同步 3萬6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2千3百萬人口的地方,全年無休,24小時開門營業的商店已超過1萬5千家;午夜零時剛上班監看美國股市和期貨波動的投資營業員,才開始一天的工作。日本人稱這種現象為24小時革命。有的國家跨越5個時區,卻規定採用同一標準時間,有的地方日正當中,另個地方日已西沉。有的國家明明與鄰近大國相差一兩小時,卻採用與其相同標準時,為的是在經濟活動上,不致失誤吃虧。總而言之,使人人都改變過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去適應這個讓人恆久警醒的陌生世界。 2.少子女化 老化超速 日本厚生勞動省發表自1899年有統計以來,2017年出生94萬人,死亡131萬人,是除了戰爭,死亡人數最高的一年。死的多生的少,每分鐘死亡3人,出生2人,以後的每年減少37萬3千至40萬。日本總人口從目前的1億3千萬到2055年減少到8800百萬人,日本的情況如此,台灣的情況更為嚴峻,日本的總生育率尚有1.4人;台灣只有1.0人。 日本初婚男性的平均年齡為30歲,台灣33歲;女性29歲,台灣30歲;中位數男性33歲,女性32歲;終生未婚者男性1/4,女性1/7。日本有6063萬戶住宅,沒有人住的空屋有820萬戶,占14%;台灣有800萬戶住宅,空屋有50萬戶,占6%。 3.人權伸張 社會壓力 人類發展的歷史,血跡斑斑,其實就是爭取人權的歷史。發展到今日,任何人都欲求也有權利得到當代文明水準的人道主義的對待,經營其自己認為自主的,有尊嚴的人生。人權運動在台灣可謂源遠流長,但真正為全民響應的當推1980年代的消費者保護運動及環境保護運動,數十年間風起雲湧。喚起全民的自主意識,勞工、婦女、少數族群、性別等,紛紛起而爭取公平對待,維護自身利益之權利。 社會運動之興起,迫使政府創制法律,改革規則,採行新政策、新措施以改善,減緩政府、企業對弱勢者的剝削與侵害。但也促使較強而富之一方,組成公會等利益團體;進行議會遊說、行賄官員、聯合壟斷、嚇阻民眾以遂行其不當之利的行為。更不幸的是有些假社會運動之名,以謀私利,或用以打擊對手。 4.科技發達 危機四伏 從本世紀開始的新一波產業革命,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有大幅的進展,機器人的進入產業機構,在組織經營、人力運用、產品設計、生產流程、運送銷售,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左右人類的生活。這些新科技工具,可以全年無休24小時連續工作,高準確、高效率、高品質、取代了千百倍的人力。晚近人工智慧的發展逐漸取代人腦,給人類社會造成前所未見的衝擊,無論是個人、企業、政府都要未雨綢繆,一方面因應人力為科技替代的失業潮,一方面及早善加利用科技產品的長處,做為強化人類能力的幫手,更要避免為科技所役使。要發掘新的工作機會,培育新科技所需的人才,更要掌握高階人才全球流動的潮流。紛繁複雜讓人感嘆「科技就是災難」。 5.資訊擴散 跨越國界 現代社會訊息媒體的種類與途徑多樣化,一個人的精力難以掌握,一家企業雖置有專人亦無法善盡其責,甚至一個國家,設立機構配置人員,撥付經費,也難保不有疏失。現代資訊媒體的特色,一是傳布迅速,立即之間通達全球。一是成本低廉,古今內外,任何訊息,立可獲得,省時省力,價格低廉。一是個人媒體,不必組織機構,購置設備,人人可以自動自主成為媒體,利用網路可操控言論,引領風騷,左右國家走向,影響世界潮流 。 6.民主絕路 分裂國家 前日裔美籍學者福山曾認為,像美國式的那種透過普選產生的三權分立民主制度,無可挑剔,著作《歷史的終結》一書。但稍後的發展卻令人難以預料的失望,甚至懷疑這些票票等值的民主制度,是不是已無法向前發展,只有愈來愈腐化,愈虛假,愈受利益集團操控,遭少數野心家非理性的擄奪。 政客、野心家、媒體聯合作用的結果,使選舉成為其奪取權利與利益的手段。只要看今日英國的脫歐,法國的黃背心運動,土耳其的強人領導,美國的川普狂妄,拉丁美洲諸國的貪汙、無能,都證明民主制度的失敗。 7.衝突頻仍 價值顛覆 放眼今日世界,各式各樣的對立普遍存在,有膚色的、種族的、國籍的、性別的、年齡的、地域的、宗教的、派系的、意識形態的、貧富的、階級的、文化的等,衝突可以說無日無之;且這些衝突長存人心,難以化解。長久以來,主宰世界的白人至上主義,對有色人種的鄙夷、暴虐、奴役、殘害,尚普遍存在於富裕先進的美國和白人社會。如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美國占領菲律賓,當時羅斯福總統領導下的美國對菲人的殘酷暴行,死亡近200萬人。白人認為有色人種醜陋、虛偽、愚笨,更長白人的志氣。英人吉卜林寫《白人的負擔》一詩,認為拯救這些可憐的有色人是白人的責任,是沉重的負擔。所有英、美、德、法、荷、比、葡、西、俄,對亞、非、拉美、殖民地之壓榨暴行,莫不如此。亦引起日本「脫亞入歐」的效法,對中國及周遭國家之侵略。 8.生態失衡 瀕臨毀滅 在氣候變遷上國人的認知極為貧乏,尤其領導階層更多錯誤的想法。氣候變遷,對全球人類的健康,產生嚴重的傷害,導致傳染病的擴散,熱浪與汙染,大幅減低勞動生產力,提高致病與死亡率。同時更可能造成乾旱、洪水、穀物欠收、糧食不足、海平面上升、冰川融解,低地被淹沒。 氣候變遷加上空氣汙染,看是天災,其實多為人類自身行為自作自受的結果,台灣是在全球風險排名中居前段的地區,就要先盡人事,記取以往災害的教訓,勿再犯相同的錯誤,做好國土規畫、山林保護、水源蓄養、空汙管制、 規範人民的觀念與行為。(待續)

MORE

與《八大人覺經十講》的智慧對談(三)

文/杜保瑞(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六、智慧為化愚的根本 本經第二覺之後就是工夫論,且是有次第的,工夫次第上先知足,再精進,然後就是廣學多聞,以增長智慧。經文云 : 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修行者自知應少欲知足,且應勇猛精進服務大眾,但眾生執迷甚深,且病苦多端,欲望深隱,行者若不多聞且多學,則不易了知眾生疾苦之因緣,故應廣學多聞。廣學多聞即多接觸各種生活世間之營生百業,了解其甘苦以及其執欲之病徵,並深入經藏開發智慧,成就教化眾生之辯才,助其離苦得樂。 廣學多聞,正是勇猛精進的下一步。不是光有堅定意志就好,還要有了解細節的智慧,這又是一步工夫的提升。佛教戒定慧各種修學工夫法門不一,正是為對治眾生各種不同執迷病苦的法具,故應多學。 智旭言: 五多聞智慧覺。雖云精進,若不廣學多聞增長智慧,則成暗證之愆。又有聞無慧,如把火自燒,有慧無聞,如執刀自割。聞慧具足,方可自利利他。 聞為資訊的廣博,慧為理解的深入。廣學多聞就是學習處理千變萬化的世間疾苦的能力。若是菩薩而沒有能力化導眾生,則豈不遺憾,豈能成佛?然而化導眾生必須對機下藥,故而須廣聞多學,否則還是自己少欲知足,卻留眾生迷執受苦的自了漢而已。 多接觸眾生百業雖是有聞,但無解決執迷的智慧則會受到百業的絢爛而自生執迷,即是把火自燒;空有智慧及堅定的意志,卻不知現象世俗的種種諸事之糾纏,總以一方對治萬事,則可能無法對機教化,致空費力氣,則為執刀自割。故言聞慧具足,才能自利利他。 本經自是以大乘菩薩道為修行的旨歸,所以救度眾生正是修行中最猛利的法門。大師說明經文對眾生之所以迷執於生死海中的解釋,便是因為愚痴。愚痴種類繁多,大師言: 愚痴,心性暗昧,沒有通達事理的智慧,就是「無明」之謂。因為愚痴,所以起惑造業,輪迴生死,受著無窮的痛苦。不能解脫,不能認識自己,就是由於愚痴。愚痴,有見解上的愚痴,有思想上的愚痴。見解上的愚痴就是身見、邊見、邪見、戒禁取見、見取見。思想上的愚痴,就是前文所講過的根本煩惱︰貪欲、瞋恚、愚痴、憍慢、疑惑。 修行者就是要了解這些見思二惑,以自度度人,教化眾生。這時就要廣學三無漏學。大師言:「佛教的三無漏學是戒定慧,慧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等三種慧。太虛大師曾說︰『由聞所成慧而建立信心,由思所成慧而嚴持禁戒,由修所成慧而定心相應。』。」 大師詮釋為,學佛的信心建立在聽聞正見的佛法,這是聞所成慧;再由自己的起心動念去確定能做到知行合一,這時才是思所成慧;最後在意志心念中禪定安住,則成就修所成慧。過程中,有太多的功課要聞要思要修,故而要多學佛教修行法門,要多在與眾生互動中印證己心,要在實際作為中堅定己念,最後做到碰到任何境界、任何事件,都能安住禪定之中,且隨順教化眾生,辯才無礙。 最後我們再回來總結,談談為何要廣學多聞?因為知道世間無常,多欲為苦,於是捨欲知足。但生命還不究竟,故而必須勇猛精進,才能最終脫離苦海,免遭無常之種種苦果。勇猛精進包括自度、更包括度人。如何自度?又為什麼要度人呢?這是因為,人是活的,是生活在眾人之中的,而眾生愚痴,生活周遭的種種親朋偶遇者之威逼凌辱,並不會因為自己少欲知足就沒有了,因此會導致自己不斷地有貪瞋痴慢疑的種種邪見產生,此時仍要勇猛精進的話,就要廣學多聞。更深入知道眾生愚痴之因緣,更廣泛學習戒定慧的各種修行教法,終於能一一對機施教,解除眾生之苦,也解除眾生加諸自己身心諸業之苦。 可以說,廣學多聞就是為了要開智慧,開啟自性的智慧以與眾生接觸,以隨順圓融地重返世間生活。故而要解脫自己,就要度化眾生,要度化眾生,就要勤勞學習,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直到終於可以解決所有的困難為止。 當然,依照佛教世界觀,除非疑惑斷盡,否則必有來生,於是又有新的一輪的生命歷程,直至生生世世。因此,不學也不行。既已生為人,就必有為人的煩惱,廣學多聞就是為對治煩惱而有的作法。煩惱就是來自自己和眾生的愚痴邊見,然而此愚痴邊見,都不容易是這一生能斷盡的,但是不學,就會陷入更大更多更深更難解脫的愚痴邊見,除了勇猛精進勤勞學習之外,沒有別的方法了。 七、布施為度人的根本 廣學多聞之後,得以種種智慧教化世人開迷得智。但眾生未必願意聽聞,尤其是,當眾生陷入生活困境中時,為了擺脫困境,常常是以更為執著糾結的方式處理面對,因此,幫助眾生脫困,尤其是脫離眼前生活困境的難堪之局,則布施就是第一簡易卻極為關鍵的方法。因此,布施度眾,要先解除眾生眼前之痛苦,再施以智慧的教化。經文云 :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貧苦者心多不平,怨天怨地怨周圍的人,然而貧苦很多是自己造成的,但世人多欲且愚痴,故多怨人,於是更結惡緣。修行者行菩薩道,就是要與眾生親近以救助之,此時不論對方與我親疏,與我善惡,皆願助之。對方即使對我不好,或是個惡人,但當對方深陷貧苦時,亦應救助。 貧苦是切身之痛,所需皆無法自備,如身遭苦刑,亟欲出離,卻沒有能力,這就是需要救助之人。不論對方是否主動提出要求,對方正在受苦是事實,美化世界、廣度眾生就在此時,因為這是教化的好機緣。沒有人不願離苦,即便惡人亦求離苦,行菩薩道的修行者此時先主動救助,助其解脫,則隨後的教化因緣就打開了。這是布施行的要旨。 智旭言: 六布施平等覺。雖有智慧而無福德,亦不可以自利利他。故須具行三檀也。知貧苦之多怨,而行布施,即財施也。知怨親之平等,而不念不憎,即無畏施也。法施已於上文明之,今以財及無畏,圓滿三檀耳。 智旭將智慧覺與布施覺結合而論之,前覺為法布施,本覺為財布施及無畏布施。廣學多聞為修智慧,但修行者若無福德,則無有即時的功德可以利他,利他即布施。為貧苦者施以財布施,為惡者施以無畏布施,則功行圓滿。智旭主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即是無畏布施。 對我為惡者必有防我之心,則其自身深陷煎逼威脅之中,我不念其惡,亦予救助,則解其恐懼,是為無畏布施。一般為惡之人,念念亦在傷人,則兇猛煎熬,自受其苦,我不念其惡,以平常人正常待之,則對方不必增其戒心,亦是無畏布施。先予布施,助其離苦,這就是以福德自利利他的做法。然而,沒有福德的人又如何布施呢?其實布施正是脫離貧苦、廣獲福智的方法。 布施是智者的行為,布施者可以得福報,福報不一定是金錢,可以是智慧、是別人的善意、是健康、是榮譽,這些都是福報。這就是貧苦者更應該要布施的道理。 此外,布施者在布施之時,大師強調要做到三輪體空: 行布施是容易的,但行布施要做到三輪體空就很難。一般人布施時,總希望別人向他感謝報答,希望宣揚讚美他的功德,再不然就是覺得自己能布施榮耀非凡,或是輕賤受施者,假使帶著這樣的心理行布施,只是世間的善行,而不是佛法裡菩薩所行的布施。佛法裡的布施要做到三輪體空︰(一)沒有能布施的我,(二)沒有受布施的人,(三)沒有所布施的物。在佛法裡,行布施而不覺得有布施可行,做功德而不覺得有功德可得。其實你不求功德,功德反而大,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 布施就是給而已,有多少給多少,沒有的也給不出。不過,能多給的就表示擁有得更多,因此,不必吝於給。當然,給就是給,給不是拿,拿就是自己匱乏,所以,要三輪體空。布施是修行,首先是自利的行為,其次當然也是利他的行為,利他時不分對象,只要真有需要,而自己真有可能,那就布施吧。財、法、無畏布施,尤其是無畏布施,對傷害自己的人不念舊惡,且無隔宿之仇,這真是在修忍辱行的境界。 為什麼無畏布施等於是修忍辱行?因為,愛你的敵人、不對他們報仇就是行忍辱,你布施給他們的,就是不增加他們的兇惡之心。貧苦之人多怨,但為惡之人更多怨,他們是怨恨的化身,一生都生活在憤怒之中,我們再去對付他,就是讓他陷於更大的憤怒怨恨之中,他已經愚痴至極了,根本無路可以往回走,所以就不要再逼他走得更遠。因此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正是無畏布施,正是自修忍辱。這固然艱難,但大師強調,在逆境中修道,成就更快,誠哉斯言! 八、持戒為節欲的根本 前說知足、精進、智慧、布施,而布施亦包含了忍辱,本覺則進而言出家持戒,可以說,本經至此,幾乎要與大乘六度法門一一相應了。經文言: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鉢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本覺同時對在家、出家眾言。對在家者,鼓勵常以出家生活為典範心想;對出家者,要求守道持戒,並以真心慈悲眾生。總之,還是要在家修行者最終嚮往出家眾的清淨梵行。對此,智旭言: 七出家梵行覺。雖修智慧福德,若不永離居家五欲,終不可以紹隆僧寶,住持佛法。當知三世諸佛,無有不示出家而成道者也。三衣,一安陀會,二優多羅僧,三僧伽梨也,然使身雖出家,而不能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則為竊佛形儀,罪加一等,不可不知。 要做到真正布施眾生、救度眾生、永斷煩惱、永離苦海,智旭主張,最後還是要出家求道,並守住清淨的戒律。當然,出家更要遵守清淨梵行。對於是否強調出家修行這件事,星雲大師的討論中可以說是沒有這樣強調的。他只說明在家眾的修行,要不為五欲所染,因此要守五戒: 在五欲的世間生活,而不為世間的五欲所染,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修學菩薩道,要盡量遠離五欲。其實只要修道的人,以法樂代替世樂,以修道代替貪欲,生活自然會美滿自在。以修道來對治五欲,有兩種生活方式,一是在家的弟子,一是出家的弟子。在家的佛弟子,要不給五欲的洪流沖沒,至少要奉持五戒︰(一)不亂殺而仁慈,(二)不亂取而重義,(三)不邪淫而有禮,(四)不亂說而誠信,(五)不飲酒而智清。這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人成即佛成」,人做好了,修道自然就完成了。 大師主張,菩薩不在出家、不出家上面做分別,而是以發心修道的品位論高低。(待續)

MORE

媒體人素養

文/柴松林(人間福報總主筆) 媒體反映的現實 現代世界的情勢顯示,備受推崇的代議民主制度,被福山以《歷史的終結》稱道為政治發展的最後階段,出現了重重問題,社會沒有共識,人間失去共信,社會動盪,再無持續發展的方向。 資訊科技日新月異,進步神速,催生各式社交網路,多樣化的資訊平台如雨後春筍,加速傳遞的速度,拓寬發布的廣度。核實自省的時間被壓縮,糾正錯誤不易。晚近各國媒體都出現了奸巧兇險足以搞垮特定對象的「假新聞」。常見的假新聞令人無從分辨虛實,如最普遍的「以政治或商業動機編造的新聞故事」、「為推動特定目的而扭曲事實真相」、「看起來像新聞標題卻是廣告」等不勝枚舉。 近半個世紀以來,許多國家的領袖人物,以假民主形式選出了缺少民主素養的「假君子」為領袖。出現了「受人尊敬的正人君子竟然也以粗語罵人,反而贏得公眾讚賞的現象」。如今年六月十一日美國四大演藝獎之一的「東尼獎」頒獎典禮主持人美國影帝勞勃狄尼洛,一開口即以粗話罵川普,觀眾反而鼓掌、起立叫好,大加讚賞。勞勃狄尼洛在美國是聲譽卓著、專業有成、普受尊敬的大師級人物,以粗語罵人竟然獲得大家熱烈反應,是因為他道出大家的心聲。也使當今媒體反映了真實的世界。 現世媒體共象 固然假君子沐猴而冠掌控實權,逼得真君子憤慨不平,但我們仍然盼望,媒體不要出現當前這些普遍的共象。 一、意識型態,立場顯明:受眾一接觸到媒體,未及閱聽內容,立刻知道這個媒體的立場如何,是代表誰的利益,將會主張甚麼,打擊誰,支持誰。 二、政治干預,發表限制:由於當權者的干預,對其不利之消息,不見報導,有利之消息,加以誇大;反對方之消息,多加曲解,甚或消失。 三、金錢掛帥,唯利是圖:媒體人見錢眼開,為小利而損公益;虛偽廣告,受利益之威脅,或反黑為白,指鹿為馬。多的是花錢可以買版面、買時段,欺騙閱聽人。 四、八卦消息,張揚犯罪:對於演藝人員、政治人物,常將其微小私事誇張成大事,稍有風吹草動,即誇大為風火之事;與公眾無關之事,說成生命交關。犯罪事件的報導將犯罪手法、工具、過程細密說明,並以圖示;有如犯罪指南。 五、選擇偏頗,夾敘夾議:無論在那一種媒體,閱聽人所見到、聽到的不是全部事實,只是記者、編者或主持人所欲你知道的那一部分,或只選取其想告訴你的那部分,或讓你最反感的那部分。更常見的是報導,內容卻夾雜評論,記者是將自己或編者或主持人對事件的看法與批評告訴你,不是將事實真相告訴你。侵害人權之事,更是屢見不鮮。 六、性別歧視,畫面醜惡:閱聽人從媒體上聽到的話語、看到的圖像,尤其是對女性,常是以輕蔑的語氣、偏頗的看法,不雅的俗語表現出來。若有畫面圖像時,更多強調女性的性感,引誘犯罪與不當聯想。 七、坐井觀天,視野褊狹:當今媒體的報導議論,所見的範圍狹窄,通常都不出這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領域。政治只見兩黨,經濟偏好泡沫,社會多是施惠。人類發展走向,當代主要思潮,國際情勢,文學藝術表現,全然不見。 現在媒體從記者、編者、美工到主持人、當權的老闆從來未見有自反自省,以致造成今日缺少自律的結果。 理想人格─君子 自古以來,什麼樣的人做出什麼樣的事,什麼樣的人從事媒體工作,就會辦出什麼樣的媒體;真可以說是:「文如其人」、「媒體如其人」、「人亦如其媒體」。中華文化千古以來的理想人格,就是「君子」,知識分子的理想是成為君子,與「小人」相對的君子。君子是什麼樣的人,可以從《論語》中孔子所言看出來。 君子懷德:德是利人、利他、利天下的責任感;是道德之風,是左右大眾的風,引領大眾的走向,是君子的責任。荀子說:「仁者好告示人」,積極傳揚仁義大德,是對君子品行的一個重要要求與共識。 君子成人之美:美的對立面不是「惡」,而是「善」;對善的事,我們要促其成。正如孟子所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君子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周是普遍,比是偏黨;李澤厚解釋:「君子嚴正而不爭奪,合群而不偏袒」。君子不結黨營私,但各人自有其獨立人格,不像小人那樣同一副嘴臉。 君子中庸,不走極端:中庸是一種中間態、平常態、隨和態,態度雍容,孔子才說「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被視為最高的道德。 君子有禮,尊重大眾:君子的思想品德,形之於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就是守禮;由禮構成的形式,稱為儀。一個普通人因有禮,顯出高貴;《晏子春秋》:「凡人之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禮是敬,敬人、敬事、敬天是君子的本分。 君子不器:器是器具,君子不是器具,不被人利用,管子說:「君子使物,不為物使」;正如現代人常說的「科技役於人,人勿為科技所役」。「不器是廣大的氣度」;做為知識分子要如《唐書,藝文誌》所說「士先器識而後文藝」。 君子知恥:知識分子要知恥,有多重意義,一是不要做令自己感到羞恥的事,讓羞恥感陪伴一生;二是防範做出令人覺得羞恥的暗事,如玩弄權謀、圖謀私利;三是不恥下問,為求知即使對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也應樂於向其學習;四是將羞恥感作為動力,發奮圖強,以期不落人後。 媒體人應具的基本專業 固然君子是媒體人的基本人格條件;但媒體是一種專業,正如工程、電子、法律、醫學一樣;除了是君子,還必須具有專業的素養。歸納媒體所需要的專業知能約有以下諸端。 一是知識豐富:要有較為豐富的知識,對世界大勢要有隨著時代變動的新了解,對地理、歷史、自然環境、思潮走向、政治體制、文學藝術、社會心理、醫療健康,要像百科全書一樣;至少要能如「索引」那樣可以立即查考反應。 二是術業專攻:即使不是媒體當權者或是像總編輯、總主筆須要精通媒體的全部;只擔任編輯、記者、攝影等某項職務,也要對自己所擔任的職務,勝任愉快,更要力求精進。 三是理想崇高:是因為對現實不滿才會欲求改善,才能進步。梁啟超曾說一個知識分子不應以已擁有的為滿足,心中要懷有「第二世界」。 四是理性態度:在媒體上無論言詞、表情、手勢、動作,乃至於文字、圖像,常見激情、誇張、衝動、厭惡、痛恨、敵對、忿怒等情緒化的表現。媒體人應該以平實、忠誠、理性的態度面對閱聽人。 五是關懷社會:媒體人無論以任何方式表述,都要為「人」的利益著想,訓練自己逐漸擴大關切的範圍,由家人、親友、鄰居、地方、族群、國家、人類、眾生萬物,而環境和宇宙。 六是道德勇氣:媒體在屬性上是永遠立於當權者的對立面;要如費孝通所說:「敢在權威者面前說真話」;因而被認為是「永久的在野黨」。有時會遭到反對、壓制、抗議、恐嚇、牢獄之災、暗殺、封禁等危險。故必須採取前《自由中國》主筆夏道平教授的「剃刀邊緣政策」該說的話要說,也別忘了盡量別引致了自己的危險,讓你所從業的媒體也跟著遭秧。 七是因為是媒體人,基本的能力是要把要表達的意思,說清楚、講明白。 富於人文精神的現代君子 媒體人應該是君子,應該富於專業素養,具備基本知能;但現代媒體人要符合新時代的文化素養,要有人文精神,正如西方人所說的是一個「文藝復興人」;主要是指一個知識分子,應具有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一、對人類發展的歷史,有一般性的了解。看事情要知道時空的變化,有歷史性的眼光。 二、對影響人類命運的大事,有統整性的看法。如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共產主義、資本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美洲發現與殖民主義等。 三、對世界各種主要宗教的教義、主神明、禮拜尊崇儀式、場所、禁忌等有基本的了解,並應持平等與尊重的態度。 四、對於自己民族的文化藝術,要尊重其傳統,樂於學習、親近、欣賞、珍惜,並盼其豐富發揚。 五、對不同民族的文化藝術,要樂於欣賞,取其所長,以豐富自己的內涵,並增進自己民族的文化藝術。 六、平等對待任何人,友愛眾生。要記得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的:「對待動物殘忍的人,對人一定不仁慈」,不要使自己被人認為是殘忍的人。聖雄甘地曾說:「從一個人對待眾生的態度,就可以知道其人品的高下;從一個民族對待眾生的態度,就可以知道這個民族能否建立偉大的國家」。千萬不要做那個傷害自己國家的人。 媒體是人的延伸 媒體是人的延伸,不同的人創造不同的媒體。加拿大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也是媒體理論專家馬歇爾.麥克魯漢教授曾說:「什麼樣的人,創辦什麼樣的媒體。媒體所提供的訊息,影響了個人,由個人擴大到社會;左右了個人的人生,進而改變了世界」。麥克魯漢在1980年往生,雖未及見今日網路興起後,媒體界之亂象,但是他預言網路傳播時代的來臨,現在常見的「地球村」一詞他是創始人;更被尊奉為現代傳播理論的奠基者。 真正的媒體人精神 生於1847年,逝於1911年的匈牙利裔美國人約瑟夫.普立茲,是被世人所尊崇的媒體人,他所創辦的聖路易郵電報、紐約世界報,絕對不登羶色腥消息,不走媚俗的新聞路線。其所創辦的普立茲獎,是世人最尊崇的新聞媒體獎項。他奮鬥一生的最後遺言,教導我們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媒體人:「只有誠實的人格,崇高的理想,敬謹的行為和紮實的專業;才能使一名報人免於屈從惡勢力的威脅或受到商業利益的誘惑」。

MORE

人間佛教與國學弘揚 下

文╱陳兵(四川大學教授) 佛教雖然有許多優點,但也有其局限性。其教理過於深奧,修證難度大,缺乏普及性的佛學教育,故雖能攝化上智,卻難以普及民間;而普及民間的民俗佛教,又有低俗迷信之嫌,為社會精英所詬病。明清以來。因為多種原因,佛教衰微不振,至清末面臨生死存亡關頭。乃有楊仁山居士、太虛大師等為首的一批僧信,發起了一場佛教復興運動,使佛教重現生機。 以太虛為主將的新派,對明清佛教的弊端作了深刻反省,應時契機,呼籲從教理、教制、教產三大方面進行改革,名曰「三佛革命」。教理革命方面,宣導「人生佛教」、「人間佛教」,力圖將滿足少數厭世階層的明清傳統佛教,依大乘精神改造為發達人生、教化社會的新佛教。人生佛教,主要從個人的宗教關懷著眼,宣導發達人生,過好物質的、倫理的、精神的生活。人間佛教,則主要從社會教化著眼,太虛於1934年發表的〈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一文中,說:「人間佛教,是表明並非教人離開人類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裡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來改良社會,使人類進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 社會理想 建設人間淨土 人間佛教的社會理想,是建設「人間淨土」,人間淨土的願景,是佛經中所描述的北俱盧洲、眾生最初從光音天下生的原初社會及未來彌勒成佛時的美好社會。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的總體精神,是適應現代文化,以人類為中心而施捨契機的佛法。其內容,大略有兩個層次:一個是注重弘揚佛經中本有,而長期被中國佛教忽視的人天乘正法,一個是以「圓漸的大乘法為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印順法師進一步闡明人間佛教並非只是人乘正法及慈善事業,其深義是即人而佛的大乘道。 約半個世紀間,中國佛教呈現出一片前所未有的興旺景象。在港台,佛教基本上沿著1949年以前佛教復興的路子行進,印順、星雲、證嚴、聖嚴法師等宣導實踐的「人間佛教」,成為佛教的主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佛教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迅速縮小。無神論極左思潮至「文革」發展到極點,釀成「三武一宗」及太平天國之後的又一次大舉滅佛,僧尼多數被迫歸俗,寺廟佛像經書多遭破壞,藏區也在所難免,佛教基本上被消滅。 1980年起,佛教又開始在中國恢復,但因其信仰的基礎──輪迴與因果說,經幾十年無神論教育,基本被摧毀,信佛者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在很多地方,佛教的發展都沒有基督教快,佛教徒改信基督教者不少。與飛速發展的時代文化相比,劫後重恢復的當代中國大陸佛教,仍顯陳舊、滯後,未能徹底實現現代轉型,存在的問題不少,其樣態,基本上還是明清以來國家限制、寺院中心、僧人主導的陳舊模式。 我曾見幾個漢藏教理院的學僧,他們都說現在的佛教比起解放前是大倒退。明清以來使佛教衰微的致命內傷未能得到根治,永明延壽大師、蓮池大師等曾列舉過當時教界的種種偏弊,在今天的佛教界隨處可以發現,而且益發嚴重。或者只是修廟造像,而且修的大都是主要供愚夫愚婦及初學佛者進香的香火廟子,佛像造得愈來愈大,卻缺少現代弘法、修持所需要的禪堂、講堂、居士樓、會議廳等硬體,佛法的軟體更為貧乏。 人道關懷 未能積極實踐 佛教徒的慈善、慈悲,主要表現於放生魚蝦,而扶貧助困助學等對人的實際關懷並不多見。基督徒攻擊說:基督教有錢用來修建學校醫院、救濟貧困,而佛教有錢則用以修寺廟造佛像,事實大多如此。淨宗法師對黑龍江同江市祥雲寺與同街道的基督教堂就占地、耗資、教職人員、信眾人數及宣教活動等作了比較研究,結論是:佛教投入1500倍的資源,只達到基督教1/15的教化效果,基督教教化功能為佛教的22500倍。受社會商業化的影響,佛教寺院亦多成為一種產業,佛事商品化。以經懺佛事為內容的民俗佛教,仍為當代中國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東南沿海地區甚至可稱作佛教的主體。「人間佛教」雖為中國佛教協會所提倡,但未能被大多數佛教徒所實踐,整個佛教,還未能以信眾的行為在社會上樹立起人間佛教的鮮明形象,社會人士和許多佛教徒對佛教的基本精神尚多誤會、曲解。 在信仰的核心──正法上,問題更大。長期作為主流的禪宗,雖然在知識階層尚有市場,但真正開悟、能指導別人開悟的合格禪師,可以說沒有一個;禪寺禪堂,用的多是清末以來流行的參「念佛是誰」程式化的死板方法。據估計,大陸為數不多的禪堂中,長期修持的僧尼不到500人,其中真正參禪的人很少。可以說,禪宗名存實亡,只剩下禪寺、禪修儀式與禪宗文化。信仰淨土宗者在信徒中雖然占大多數,但信眾所修,大多不能建立在人乘法、大乘法基礎上,多聽信「一佛一經一師」等偏頗說法。而且,淨土法門雖然三根普被,也不能攝化一切人,上根者或不滿足唯求念佛往生,社會人士容易認為念佛人自私消極,唯此一法門,難以展現佛法的智慧及大乘道莊嚴世間的積極精神,其弘傳自然有限。 禪、淨二宗既然不能滿足人們的宗教需求,學佛者難免外求,或學南傳內觀禪,雖然效果不錯,幾乎沒有宗教性內容,任何人都可以參加,但能抽出10天以上的時間參加內觀禪禪修者,在社會上沒有多少。更多的人學藏傳,形成有史以來最大的赴藏學法運動,喇嘛來內地者成千上萬,但成就者罕聞,漁色斂財者卻不在少數,所傳法也多是順應發財、健康的世俗需要,護摩放生,其社會效應多半是損害佛教的形象。更多的人則看好基督教,對佛教失望。 星雲大師 實現三佛革命 星雲大師所開創的佛光山事業,針對明清傳統佛教的諸多弊端,繼承發揚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成功地實現了太虛所主張的「三佛革命」。在人間佛教的建設上,星雲大師有三大貢獻: 第一、在教理方面,將太虛所提倡的「圓漸的大乘」落實於以禪宗的超越性智慧點化的人乘正道,以發達現實人生為本,既符契儒家的傳統精神,又具有佛法的超越性,為振興佛教開闢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生路。 第二、建立了弘揚人間佛教的道場──佛光山,並在全球五大洲建立起近三百處道場。自有佛教以來,其弘傳從未走出亞洲,而星雲大師於末法時代將佛教傳播於全球,實乃不可思議。 第三、建立了菩薩僧團,樹立了菩薩僧的榜樣。佛教雖有大乘,但從未建立大乘僧團,出家眾皆按聲聞乘律儀修行。據佛教記載,佛世僧尼中修大乘道的比丘只有彌勒、文殊二位。後來龍樹菩薩想要建立大乘僧團而未能實現。星雲大師是培養佛教人才的天才,他培養出了一大批弘揚人間佛教的骨幹──一千多名優秀的僧尼,建立了大乘在家菩薩的僧團──國際佛光會。星雲大師自己示現了一個菩薩比丘的榜樣,全身心投入弘法利生的事業,而且率導千餘僧尼做菩薩僧,以「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為原則,針對傳統佛教僧團的積弊,吸取現代管理思想,建立了既符合佛陀戒律、又適應大乘弘法需要的完善僧制。 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不少寺院也在學習佛光山,宣導人間佛教,但因各種條件限制,進展很慢,未把握好出世和入世的尺度,產生人間佛教庸俗化的偏弊。這幾年來星雲大師的著作,在大陸影響不小,其思想得到許多人特別是商界、政界、知識界人士的認同。希望海峽兩岸共同努力,大力宣揚星雲大師的思想,推廣佛光山的人間佛教榜樣,促使中國佛教沿著人間佛教的路徑順利前進,作弘揚國學、建設民族文化的中堅力量。 (全文完)

MORE

星雲大師.佛光山.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既古老又全新(三)

文/錢文忠(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冥冥之中實在是非常有意思,文革開始整一年後,大師就在佛光山開山。大家覺得這都是偶然事件嗎?我還要提醒大家、告訴大家,仔細想來,逢「7」,對佛光山的歷史、對人間佛教的歷史,就真的很重要。 1927年,大師一歲,沒有大師就沒有佛光山。 1937年,大師的父親在南京失蹤,大師跟著媽媽去南京尋找父親,才有了出家的因緣。 1947年,大師在宜興大覺寺擔任當家,現在佛光山祖庭在恢復,我也是宜興人,宜興是我的老家。老家有了大師,總覺得我們宜興的福報實在是太大了。順便說一句,老蔣總統的祖籍也是宜興,後來才遷到奉化。 1957年,新北市普門精舍完工,這是大師流浪到台灣,多年顛沛流離後第一個可以安住的地方,之前都是在別人的道場。 1967年,佛光山開山。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1977年,大陸開始恢復寺廟,因為有些外國元首要來大陸旅遊、拜寺。官方一看寺廟沒有僧人,趕緊找回來,剛開始根本找不到,就派一些幹部,穿上袈裟去上班;結果外國元首有人懂佛教,發現這些「假僧人」什麼都不懂。 日相訪問 促成寺廟恢復 大家知道天台宗的祖庭是浙江天台的國清寺,門口的兩頭石獅子就是從北京運來的,國清寺原來的石獅子早在文革時砸光了。事情的緣由是,身為天台宗佛教徒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要訪問中國,要求參訪國清寺;當時的總理周恩來便下令趕緊恢復寺廟,他曾保護過很多寺廟。沒想到田中角榮對自己的祖庭非常了解,詢問:「國清寺門口的一對石獅子還在嗎?」糟了!石獅子早沒了,總理就下令從北京運來兩隻一模一樣的石獅子放在國清寺門口。這就是大陸在1976年文革結束後,恢復寺廟的例子。 當然這不能怪那些法師,嚴格來說,他們的戒體已失,因為他們很多都被迫還俗,由於事關性命,若不配合,自己和親人的性命、整個家族都會受威脅。很多人後來又被請了回來。有些很著名的僧人,後來為恢復佛教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 1977年,大師又做了什麼事呢?佛光山萬佛三壇大戒,被視為當時標準的戒場;開始編纂《佛光大藏經》。 1987年,大師在曼谷第一次和趙樸老會面。 1997與當時天主教最高領袖保羅二世會晤,同時佛光衛視(今人間衛視)開播。 一次、二次叫偶然,事不過三,三次就難說還是偶然了吧。說必然無非是說大師早就運籌帷幄,就是註定,就是因緣。整個中國文化或佛教碰到大事以後的翌年,佛光山即做妥各種準備和布局,這是有年表的,不是空口說的。77、87、97年大師一直忙於努力弘揚佛教,加強與大陸來往等許多事情。今天,人間佛教對於中國就意味著信心、信仰的一絲希望。 1976大陸文革結束時,經濟破產,非常窮,不是各位能想像的,從吃飯的角度來說,不會比大師出家的時候好多少,起碼在農村,甚至可能會更差。大師在棲霞佛學院時還能吃一碗麵條、半碗鹹菜;我1984考進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就讀的學生可是有國家保障的,但也不能保證頓頓吃麵條,每個月吃多少麵,吃多少米,吃多少玉米麵之類的粗糧都是有定量的。當時經濟確實瀕臨破產,然而,直到最近幾年才意識到,更重要的是信仰、精神也幾乎已經破產。 家祖母是非常虔誠的佛教徒,在文革最困難的時期,居然乘著小木船渡過太湖去燒香,還帶著一些信眾,一些積存下來的錢款去,如果抓到那是要被判刑坐牢的。很多人從小未見過寺廟,經過文革還能保存下來的廟,不少是因為作為倉庫堆放糧食,或被軍隊、機關占用才倖免於難。 不惜代價 飛速發展經濟 1976文革結束時,經濟垮了,信仰、文明、文化、宗教更加垮了。大家都意識到必須快速發展經濟,國家的政策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準點。一個中心就是發展經濟,一門心思,不惜一切代價發展經濟,把社會發展的目標、人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家庭去追求成功的目標,全部定位為經濟,也就是俗話說的賺錢。所以,這30年大陸的發展,是在幾乎沒有信仰、文化支撐的情況下,去飛速地發展經濟。 發展經濟與做任何事一樣,實際上都是有制約的,比如你在西方,你就有天主教或者基督教的制約,在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制約,在日本有佛教、神道教的制約;但是,中國大陸在1976年以後的發展幾乎沒有宗教、道德的制約,傳統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禮義廉恥、忠孝都沒有了。太多的人小時候沒有讀過《論語》、《孟子》,更沒有讀過佛經,不少人見都沒見過。 在這個情況下快速推進現代化,而現代化的目標就是賺錢,這當然非常有效。大陸經過3、40年的發展,包括許多硬體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是已經超過台灣了,而且超過的還不是一點點;但另一方面,也面臨非常要命的局面,我們突然發現,現在問題很大,就是付出的代價太大,比如環境汙染。但是前幾年還看不到心靈和精神的汙染,現在嚴重到什麼程度?發生了許多標誌性事件,比如子女殺害母親,這在歷史上是沒有的。 尋找國學文化 解救心靈 即便是佛教,到了中國都是要拜祖先、拜父母的,你必須接受中國的孝道觀,不然佛教很難在中國傳播。實際上,「出家」這詞在原始印度佛教是沒有的,原來只有「出離」,從梵文的角度來看,只有離開的意思,因為印度沒有那麼明確家的概念。傳進中國以後,「出離」翻譯為leave from,離開哪裡呢?離開一個家,所以才有「出家」這個詞,並且由漢語回譯到吐火羅語佛書裡。其實對中國來講,孝道幾乎是宗教,因此中國在忠孝觀確立以後的歷史上,誰見過子女殺害母親的記載?這是最大的禁忌,這是跟佛教徒或者信眾或者僧人出佛身血一樣,和謗僧或殺佛祖一樣的罪過。 但是最近十年,每年都有很多起子女殺害母親的事件,這還都是公開報導的,不報導的可能更多。在傳統中,對於中國文化,這是不能突破的,母親等於是心中另外一個佛,佛也等於是自己的父母一樣。當這種情況開始出現,大家就高度警覺,再回去尋找資源。所以為什麼大陸這幾年國學特別熱,傳統文化特別熱。 「百家講壇」的于丹是一位大孝女,她父親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不願當官,只願讀書,被安排到中華書局當副總編輯。于丹把自己的媽媽和兩位姨媽安排住在同一個樓房,都是她照顧,非常孝順。那時候由於她對佛教因緣沒到,緣分沒到,不是特別親近,我陪她第一次去大覺寺拜見大師,她非常有禮貌的說:「師父,尊敬的星雲大師,您不要生氣噢,我對佛教不太了解。」星雲大師說:「不要緊,不要緊。」吃過午飯後,大師突然說:「于丹教授,我帶你去看湖,看雲湖。」大覺寺外面的一個湖,原來是沒有名字的,這個湖名是我提議的,也是我取的。原本是一座水庫,我說大師在這裡,不可以用全名,全名不恭敬,我建議用裡面一個字,叫「雲湖」。 生活目的 社會和諧圓滿 大師叫電瓶車開到門口,我和于丹,還有翁思再先生跟著大師。不得了,突然變天,傾盆大雨,大中午,天黑得很,雨非常大,這車連遮雨簾都沒有,于丹說:「師父,這怎麼去看湖啊?這要開出去十幾分鐘,這雨會淋得很厲害吧!」大師說:「不要緊。」于丹和我們只好上車。大師坐在副駕駛座,我跟于丹坐在後面,車就一路開在雨裡,雨非常大。這時候,我和于丹看到大師的袈裟上一滴雨都沒有,于丹覺得有點不對,看看我,我看看她。到了湖旁邊,雨還很大,大師說停車,這裡能停嗎?雨這麼大。我說:「師父不能停啊,雨太大了。」大師說:「不要緊。」他手杖點到地,天晴了,一道彩虹。這張照片,我跟于丹都有,我們當時跟翁思再先生下來拍個照,大師也在。這是我經歷過的事,有證人在,慧是法師也在,不然說了都沒人信。 所以到了這時候,我們才發現這樣的問題,你賺錢也好,發展經濟也好,實際上都是手段。你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人活得像人,人要有尊嚴、有價值。當然沒有錢不行,但不是有了錢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讓人像人一樣生活,讓人有信仰、有價值、有尊嚴地生存。我們突然發現我們關注的只不過是手段,而忘卻了目的,目的是讓這個人類社會和諧、美滿、圓滿,讓每個人在此世的一生都活得很心安;當要往生的時候,你也很心安,這當然是最好的。 這個問題已完全擺在大陸13億人民面前,活生生地擺在那裡,誰都能感受到。那麼你就要去尋找資源,解決這個問題。 (待續)

MORE

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上)

文/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建設「人間佛教」,是20世紀以來中國佛教發展的一股主要思潮和實踐方向。至今,為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乃至世界華人佛教界的多數僧俗四眾弟子,以及佛教學者所認同。 建設「人間佛教」的理念,最早是由近代高僧太虛大師提出來的。他當時提出這一理念的原因,主要是為了糾正流傳至晚清時期傳統佛教中,出現那種重「死」、重「鬼」的流弊。他認為,那種「以為只要死的時候死得好,同時也要死了之後好,這並非佛法的真義,不過是流布上的一種演變罷了。」(《太虛大師全書》第2編第5冊《人生佛教開題》),而佛法的真義,大乘佛法的核心,乃是「發達人生」、「進趣人生究竟」,由「人乘法」而達「佛乘」。因此,佛法應當是活著的人的佛法,佛法應當為提升人生品格,淨化社會服務。所以,太虛大師先後提出了「人生佛教」和「人間佛教」的理念,並以此作為他推進近代佛教改革的核心內容和根本宗旨。 「人間佛教」的理念有沒有經典和教義上的依據?「人間佛教」的實踐會不會影響佛教的出世性格和神聖性?這是推行「人間佛教」理念和實踐,必須回答的問題。經過教內外高僧大德和專家學者80年來的探討和實踐,應當說對「人間佛教」理念的經典教義依據,已有較為深入的把握和闡釋;對「人間佛教」的實踐,也已有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一、佛教教理中獨特、鮮明、豐富的重視人世間,以及強調人類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毅力來自我解脫的人文精神,是人間佛教內在的根本理據。 與其他宗教相比,佛教是一種充滿人文精神的宗教。它立足於現世人生,深切關懷一切有情眾生,乃至於無情世界的生滅苦樂,強調一切有情眾生不依神力的智慧自度和慈悲度他(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注重於自覺自度,而「悲智雙運」、「自覺覺他」則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 太虛大師嘗說:「佛教問題即人文問題」,「故佛教問題,實為全世界人文之所繫,應時行化,不容緩矣!」《佛乘宗要論》),這是非常深刻的見解。一般地講,人文問題是所有宗教共同關注的問題,但是大多數宗教都是藉助於神道的精神和理論來關注人文問題的。唯有佛教則自釋迦牟尼創教之時起,即充滿了重視人類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毅力來自我解脫的人文精神。即使在大乘佛教的發展過程中,雖然也有濃厚神道色彩的一面,然其解脫修證的理論、實踐,以及以人為主體的根本精神,仍占據著主導的地位;中國禪宗,更是把佛教這種以人為主、自我解脫的人文精神發揮到極致。 佛教的人文精神,決定了佛教以覺悟人生為根本和「不離世間覺」的人間佛教性格。當今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和激烈競爭的經濟社會,更加速了人類的自我異化,人們因而也更迫切地要找回失落的自我、了悟自我,社會也需要更多更深切的人文關懷。因此,在當今社會宣導和建設「人間佛教」,是與佛教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這一內在特點十分相契合的。 佛教是佛陀通過親身實踐,總結出來的有情眾生自我覺悟、自我解脫的圓滿之法,所以它首先是一切有情眾生,其中主要是人,自我修養、自我提升、自我完滿和自我超越的道理和方法。這裡所說的有情眾生和人,都是現實世間中的有情眾生和人,都是生活在種種煩惱、愚痴中的活生生的有情眾生和人,佛教為其提供斷除煩惱、愚痴的智慧和道路,這是人間佛教最根本的意義之所在。所以,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認為:「人生的佛學者,以現代人生為起點,以發展生存至於微妙,導人至於正覺為目的。」(《人生佛學的說明》) 由此,作為住持現世佛法的僧寶,亦當以佛教為活著的人、現實的人服務,用佛法來引導人類、淨化社會、提升人格,建設人間淨土。實踐大乘佛教悲智雙運、自度度人的精神,實現佛陀「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誓願,這是佛教僧團最根本的任務,也是佛教僧團實踐人間佛教的真實意義。 二、大乘佛教的悲智精神,決定了佛教入世為眾生、為社會服務的人間佛教的性格。 佛教本是一種出世法,但它同時具有積極的入世精神和人間性格。而這也是與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本懷大願相一致的。 人們都很熟悉佛傳故事中,釋迦牟尼誕生時自行七步後所說的一句話:「天上天下,唯我為尊」(《修行本起經》卷上、《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我於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天上世間我為最尊」(《普曜經》卷四)。但大家不一定記得緊接這句話下面的那句話,即:「三界皆苦,吾當安之」(《修行本起經》卷上)、「當度三界生老病死,令至無為」(《普曜經》卷四)、「此生利益一切人天」(《過去現在因果經》),而這正是釋迦牟尼出家、修道、證悟的本懷大願,或謂之「諸佛常法」。 《長阿含經》卷一中,記載著如下一段論述: 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脅出,專念不亂。從右脅出,墮地行七步,無人扶侍,遍觀四方。舉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要度眾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 這裡的毗婆尸菩薩也就是佛教傳說中過去七佛中的第一佛,經中描述他出生時的情景,與釋迦牟尼佛出生時的情景完全一樣。在原始佛教時期,只有釋迦牟尼一人被尊稱為佛,到大乘佛教發展起來後,才有三世諸佛和十方諸佛等說法。這段經文的寓意,是要說明過去佛和現在佛的一脈相承,而更重要的是要點出「要度眾生生老病死」的本懷大願,乃是從過去七佛以來,直至今佛釋迦牟尼一以貫之的「諸佛常法」。 大乘佛教認為,修證需要經過無數生死,累劫修行,以「摩訶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除了斷除自己一切煩惱外,更應以救脫眾生為目標。因此,他們宣稱大慈大悲是佛法的核心,以普度眾生、成佛救世、建立佛國淨土為目標。佛法既是出世的,又要入世間,開大方便門,以引度眾生。 入世度眾 服務社會 大乘佛教的上述宗旨,集中地體現在他的悲智精神中。而大乘佛教的悲智精神,又決定了佛教入世為眾生、為社會服務的人間佛教的性格。 許多大乘經典中都認為,聲聞、緣覺二乘雖然也有「慈心」,但缺乏「大慈悲心」,他們沒有救度眾生的大願,而大乘菩薩乘正在這一點上遠勝過二乘。如說: 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大智度論》卷28) 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回善根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同上,卷35) 大乘佛教把救度眾生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能否為救度眾生而捨棄自己一切,作為證菩提、成佛道的根本條件。「以慈悲心養育民物,出慈悲水溉灌眾生」(《七佛所說神咒經》卷3),這是所有大乘經典反復強調的教義和實踐要求。 諸佛菩薩既以度盡無量眾生為求佛道之本懷大願,因此正像通常所傳地藏菩薩誓願所表達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只要有一眾生尚在苦難中,諸佛菩薩就不會離此五濁世間。 正因為如此,大乘佛教反復強調出世與世間的不二,強調出世間法與世間法的不二。這在許多大乘經典中都有所論述。因為在大乘佛教看來,「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維摩詰經. 入不二法門品》)、「法界非世間法亦不離世間法,法界非出世法亦不離出世法。法界即世間法,世間法即法界。法界即出世法,出世法即法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5) 悲智精神 不離世間 禪宗把不離世間求出世間,不離世間法而行出世間法的理論做了最充分的發揚和最具體的實踐。禪宗最充分地強調和發揚了大乘佛教「不二」法門的精神,積極地溝通世間和出世間,強調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實踐大乘佛教以慈悲智慧為根本的精神。如《壇經》中說: 法元在世間,於世出世間;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 (敦煌本)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宗寶本) 這是人們都熟悉的偈語,它對當今人間佛教的開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經驗。 禪宗高唱「自性自度」,「見性成佛」,甚至喊出「當知眾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大珠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把人的主體性、主動性、能動性提到最根本的位子,突顯佛教的人文精神。 關於人間佛教的含義,人們可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但我想對世間有情眾生的人文關懷,應是人間佛教的本質所在。其主要的特性則是指佛教的實踐不離世間,以及以救度人間眾生、建設人間淨土為己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也正因為如此,我認為大乘佛教的悲智精神,最充分地顯示大乘佛教的人間性格,也決定了大乘佛教必然是人間的佛教。(待續)

MORE
/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