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全球 | 人間福報

全球

李顯龍20年執政交棒 黃循財就任新加坡第四任總理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加坡新任總理黃循財15日接替執政20年的前任總理李顯龍,就任星國獨立後的第4任總理,接下領導國家重責大任。 根據海峽時報的即時報導,黃循財就職典禮於晚間八點在新加坡總統府舉行,尚達曼總統在星國國歌演奏畢後發表了簡短的演說,先感謝李顯龍總理過去20年間的領導能力,以及一身致力於服務國家,並讚揚他為從政人士設下了高標準。 尚達曼總統表示,黃循財獲任命為李顯龍的繼任者,標誌著新加坡政治權力的平穩且有序的過度,他率領的執政團隊完全能夠確保國家利益。 隨後,在首席大法官梅達順監誓下,黃循財舉起了右手,申明自己將時時刻刻忠實履行總理的職責。尚達曼總統接著交付了任命書,正式宣布黃循財就任總理,國務資政李顯龍等內閣團隊隨後陸續宣誓就職。 黃循財日前接受新加坡媒體聯訪時坦言,星國正面臨重重內外挑戰,也明白李光耀時代的人民行動黨一黨獨大的日子已不復存在,「反對黨肯定仍會存在,我們已經接受,這會是我們政治制度中的永久特徵」。 黃循財指出,雖然反對黨一再表示,目前只把目標放在拿下至少三分之一的國會議席,但2025年的大選要是競爭更激烈,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再跌個幾個百分點,兩或三個反對黨一起取得超過半數的得票率與組織聯合政府不是遙不可及。 黃循財表示,「當我說,我不會假設行動黨一定會贏得下屆大選,或者不會假設我會在選後自動當上總理,我是認真的。這是我們當前的政治現實」。 黃循財也在聯訪中強調,新加坡不能陷入地緣政治漩渦,必須堅持以國家利益出發,維持一貫和有原則的處事方法,「這意味著,我們時不時會說或做令一些國家不太開心的事…這不是攸關在兩個國家之間取得平衡,不是一天採取有悖某個國家的立場,隔天又向其他國家說不同的話或做不同的事,以求取所謂的平衡。這不是我們的做法」。

MORE

大陸證監會今年執法重點 打擊欺詐及財務造假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中國證監會提出2024年執法工作重點,將重點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佔用擔保、違規減持等違法違規行為,密切盯防並嚴厲打擊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影響市場正常秩序的違法行為,為投資者入市提供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據金融界報導,中證監發布2023年執法情況綜述,稱去年以來按照全面加強金融監管要求,強化政治引領,忠誠履職盡責,凝聚系統合力,零容忍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努力做到監管執法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強本強基、嚴監嚴管,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2024年,中證監將從嚴打擊嚴重危害市場平穩運行、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社會影響惡劣、群眾反映強烈的證券期貨市場違法行為,為加快建設安全、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保駕護航。 執法工作重點包括:強化跨部門跨領域跨市場監管協作,加強現場監管與非現場監管聯動、訊息披露與交易監管聯動、現場檢查與稽查調查聯動,堅決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其次是嚴查重大案件;並將提升執法效能,加強對案件辦理全流程全周期管理,強化過程監督。 此外,持續深化合作,加強與相關部委、地方政府在訊息通報、數據共享、案件辦理等方面的聯動;提升執法透明度,及時通報財務造假、操縱市場等類案辦理情況及典型案例,實現辦理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效果。

MORE

1至4月全球溫度刷新歷史紀錄 賈新興:地球增溫趨勢一致

【本報台北訊】氣象專家賈新興今天表示,據統計,今年1至4月的全球溫度刷新歷史紀錄,較長期平均值攝氏12.6度高出1.34度;比較歐美模式雖然數值略有差異,但皆呈現一致性地球增溫的大趨勢。 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今天在臉書引用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資料,指出今年1至4月的全球溫度刷新歷史紀錄,比長期平均值12.6度高出1.34度。 賈新興指出,根據NOAA統計,今年1至4月除了全球溫度外,北半球、南半球溫度,全球海溫及北半球、南半球海溫等也創新高紀錄。 NOAA資料顯示,今年4月全球均溫較長期平均13.7度高出1.32度,包含全球陸地溫度、全球海溫等也都創記錄;其中全球海溫更是連13個月每月都刷新紀錄。 賈新興日前分享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資料,今年4月為史上最熱的4月,較氣候值(1990至2020年)高出0.67度;今年4月也較工業革命時期(1850至1900年)高出1.58度。 賈新興表示,歐美兩機構的研究模式不盡相同,因此可能會在數值及比較基準上略有不同,但呈現的重點在於,不論是歐洲或是美國模式,呈現歷年來地球增溫的趨勢都是一致的;他也以「地球發燒」來形容增溫的趨勢。

MORE

歐盟發布最新預測 2024經濟成長1%、通膨降至2.7%

【中央社/布魯塞爾專電】歐盟發布最新預測將2024年經濟成長上修至1%,歐元區為0.8%;歐盟通膨將從去年6.4%大幅降低至2.7%,歐元區則為2.5%。不過前3大經濟體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成長率都低於歐盟整體。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經濟事務執行委員簡提洛尼(Paolo Gentiloni)在今天發布春季經濟預測的記者會上說,歷經了具挑戰性的2023年後,相信歐盟經濟已渡過難關。 執委會去年冬季預測的2024年歐盟經濟成長(GDP)為0.9%,如今小幅上修至1%,2025年為1.6%;歐元區估值則為2024年成長0.8%、明年1.4%。 春季報告指出,歐盟成員國廣泛出現成長,代表從2022年第4季起,受俄羅斯全面侵略烏克蘭戰爭衝擊而拖長的經濟停滯狀況已經結束。 這波成長主要來自民間消費提升,受惠於就業及薪資成長提高了人們的可支配所得;不過民間儲蓄傾向仍多少扼制了消費。相對的,投資的成長則受新建住宅緊縮趨勢影響而放緩。 執委會指出,雖預期全球貿易復甦將支撐歐盟的出口,但出口成長恐因進口增加而大幅抵銷。 報告並預期歐盟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HICP)年增率將從去年的6.4%下降到今年2.7%、明年2.2%;歐元區則從去年5.4%減至今年2.5%、明年2.1%。 歐盟從2022年10月年化通膨率10.6%的高峰下降,主要來自非能源的商品和食品漲價放緩,能源通膨仍微升。 不過簡提洛尼提醒經濟下滑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仍高,尤其與俄烏戰爭和中東以哈戰爭的情勢密切相關。 針對歐盟3大經濟體,執委會預測,去年陷入經濟衰退的德國2024年將僅成長0.1%,2025年才有1%;法國今年將成長0.7%,明年1.3%;義大利今年成長0.9%,明年1.1%。 至於表現高於歐盟整體的國家,包括西班牙今年經濟成長2.1%、波蘭成長2.8%等,均受惠於消費提升和就業市場強勁。

MORE

李顯龍執政20年卸任 打造現代化新加坡也打壓異議

【中央社新加坡綜合外電報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今(15日)天卸任。他帶領這個城巿國家挺過金融全球化和尖端技術掛帥年代而仍保持優勢。與此同時,新加坡也繼續實施他受尊崇父親李光耀箝制媒體和打壓異己的政策。 法新社報導,李顯龍今天卸任,交棒副總理黃循財。黃循財成為這個富裕亞洲國家第2位非李氏家族成員出身的領導人。 頂著新加坡國父之子的光環,李顯龍難以擺脫若非血統純正就無法登上大位的外界觀感。 但掌權近20年,他開創經濟多元化,引領新加坡度過一場全球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李顯龍已經在這個城市國家刻下自己的印記。 他祭出誹謗法對付反對人士不手軟,官僚體系如果有人涉貪或搞裙帶關係必遭起訴。 李顯龍治下的新加坡收緊民眾抗議法規,即使一人示威都可能被當成非法集會而遭到驅離。 2004年8月12日,時年52歲的李顯龍宣誓就職,成為新加坡第3任總理。 缺乏李光耀的激昂演說和鐵腕統治,現年72歲的李顯龍展現更商討式的領導風格。 改造新加坡的出口驅動型經濟,聚焦發展諸如生物科技和電子等先進工業,以及金融服務,相關工作由他親自操刀。 小型開放經濟體新加坡大部分需求仰賴進口,已經廣泛加入雙邊和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網絡。 李光耀辭世時,李顯龍致悼詞時說:「當然,做為我父親的兒子長大,意味不得不非常早就涉足政治…在我父親教養之下長大,和他共度那些年,使得我成為今天的我。」 李顯龍1971年加入新加坡武裝部隊,後來獲得獎學金出國深造,1974年榮獲數學一等榮譽從英國劍橋大學畢業,並且取得計算機科學文憑。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提供教職機會時,他在寫給導師的信中說:「我必須回家,我已經加入新加坡武裝部隊,我父親是總理,我如果不回去做我必須做的事,對國家,對自己都不好。」 他在軍中官拜准將,卻於1984年當選國會議員而從政。1990年李光耀根據長期執政的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制定的接班進程卸任總理後,李顯龍被任命為副總理,為接替吳作棟擔任總理舖路。 2004年成為總理之前,李顯龍身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中央銀行)董事會主席和財政部長。 新加坡在文化與歷史上對東方和西方世界有著深厚淵源,李顯龍平衡這些關係而不願意在美國和中國競爭之中選邊,另闢蹊徑為新加坡開創扮演外交調解人角色的利基。 李顯龍時代的新加坡,於2015年成為台灣海峽兩岸「馬習會」,以及2018年美國與北韓「川金會」場地。 儘管盡享榮光,李顯龍卻還是遭遇兩場個人危機。 他的元配、馬來西亞出生的醫生黃名揚1982年生下兩人第2個孩子後不久去世。兩人在劍橋大學念書時相識。 3年後,李顯龍與現任妻子何晶結婚。1992年,李顯龍經診斷發現罹患淋巴癌,所幸他經治療後於1997年抗癌成功。 從政初期給人冷漠知識分子印象的李顯龍後來致力於形象大改造,2004年出任總理後一個月後曾現身新加坡最時髦迪斯可舞池,希望拉近跟年輕人的距離。 但是2015年父親去世後,李顯龍與弟弟和妹妹為李光耀故居拆除與否而爆發激烈內鬨。貴為總理的他遭妹妹以「不肖子」(dishonourable son)公開指責。 5月1日最後一次以總理身分發表重大演說時,李顯龍說到準備將工作移交給繼任者,他「感到滿足和圓滿」。 他強調:「我履行了職責,也很慶幸多年前,自己選擇了公共服務這條路。」

MORE

美國對俄羅斯下達鈾進口禁令 兼顧國安、氣候目標

【中央社/華盛頓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政府14日表示,美國認為,對俄羅斯下達的鈾進口禁令,有助提升國安、達成氣候目標。 核產業是莫斯科重要財源,美國總統拜登13日把國會上下兩院廣泛支持的法案簽署成法後,美國8月12日起將不得進口任何俄羅斯鈾。 美國能源部數據顯示,儘管俄羅斯因全面入侵烏克蘭而面臨廣泛制裁,所提供的濃縮鈾卻仍占美歐用量約2至3成,占全球用量4成4。 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聲明表示:「俄羅斯持續利用自身的軍工基礎對烏發動戰爭,並破壞國際和美國安全,當中有部分是因為它有鈾出口這筆財源。」 拜登簽署的這項法案,將撥出27.2億美元資金給能源部投資美國境內的鈾濃縮,回應了美國核產業長期以來的訴求。 拜登政府向來支持以核能當作打擊氣候變遷之道。 這項技術不會產生造成地表氣溫快速上升的二氧化碳,但環保人士對此意見分歧,包括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根據去年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與日本承諾於3年內聯合投入42億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資金,來加強核電的鈾供應鏈。 米勒表示,總統拜登簽署的新法「將向產業、盟友和夥伴提供一個保證,也就是美國已做出明確決定,於未來幾十年期間建立一個安全、免於敵方影響的核燃料供應鏈」。 根據這道新法,在2027年底之前,美國能源部可以在特殊情況下,對俄羅斯鈾禁令簽發豁免令。

MORE

美中AI議題對話 盼建構全球AI治理框架和標準規範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據中國大陸外交部美大司旗下的《寬廣太平洋》微信公眾號,當地時間2024年5月14日,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首次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方表示,願同包括美方在內的國際社會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標準規範。但中方也就美方在人工智能領域對華限制打壓表明嚴正立場。 訊息稱,會議由中國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長楊濤和美國國務院關鍵和新興技術代理特使森特、白宮國安會技術和國家安全高級主任查布拉共同主持,中方科技部、發改委、國家網信辦、工信部、中央外辦以及美方白宮國安會、國務院、商務部派人參加。雙方圍繞人工智能科技風險、全球治理、各自關切的其他問題深入、專業、建設性地交換了意見。 訊息稱,雙方介紹了各自對人工智能技術風險的看法和治理舉措以及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採取的措施。中方強調人工智能技術是當前最受關注的新興科技,中方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理念,確保人工智能技術有益、安全、公平。 中方表示,中方支持加強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主張發揮聯合國主渠道作用,願同包括美方在內的國際社會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標準規範。中方就美方在人工智能領域對華限制打壓表明嚴正立場。 訊息稱,雙方均認識到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既面臨機遇也存在風險,重申繼續致力於落實兩國元首在舊金山達成的重要共識。

MORE

Google搜尋引擎將AI 衝擊流量及數位廣告收入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科技巨擘Google的年度開發者大會14日登場,Google發表一款經調整的搜尋引擎,偏向呈現人工智慧(AI)撰寫的搜尋結果,而非提供網站連結,這顯然能加快資訊查詢,但同時間,網路流量可能因此出現重大變化,影響到數位廣告收入。 這項轉變本周由美國開始,屆時數億人在搜尋引擎結果頁的頂部,不時會看到由AI技術生成的對話式摘要。 AI摘述只在Google技術認定這是回覆用戶提問的最快捷有效方式時才會出現,很可能因為問題很複雜,或正進行腦力激盪或規畫。如果是商家推薦或天氣預報之類的簡單搜索,看到的很可能還是傳統的網站連接和廣告。 Google一年前選定小部分用戶測試AI概要,現擴大成為美國地區搜尋結果的主要內容之一,往後還會引進到全球其他地區。Google預計,到今年底,AI將成為大約10億人搜尋結果的一部分。 AI的下一步包括由Gemini來強化更複雜的分析,也將有更厲害的數位助理,像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周二展示的Astra,它能結合語音互動、影像識別、環境感知等方式,用來擇述、解釋和記憶智慧手機鏡頭拍攝到的事物。 將更多的AI導入Google搜尋引擎,可能引發更多成長和創新,但也可能衝擊網路瀏覽習慣,給高度依賴數位廣告作為經濟命脈的網路生態系帶來新風險。 如果AI摘述減少了相關廣告的瀏覽,Google勢將蒙受損失,這樁生意光去年就帶進了1,750億美元營收。而如果AI摘述已提供了足額訊息,結果點擊網站連結的次數減少,那麼從大型媒體到專注較窄化主題的創業家和新創公司都將受創。 Raptive創新長Marc McCollum估計,根據Google去年進行的AI摘述測試,大約有25%的流量可能因為不再強調網站連接而消失。這種規模的流量下降恐流失數十億美元的廣告營收。 McCollum直言:「Google和出版商之間的關係向來是共生,但進入AI後,基本上是大科技公司利用創意內容訓練其AI模型,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這些內容被用在自己的商業目的,實際上將財富從小型獨立企業轉移到大科技公司。」  

MORE

哥本哈根民主峰會聚焦科技、民主、自由 台灣安全受關注

【中央社/哥本哈根專電】第7屆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14日登場,主題為科技、民主與自由,邀請包括台灣、烏克蘭、科索沃等國家代表參與討論,高峰會也有兩個專場討論台海議題。 由丹麥「民主聯盟基金會」(Alliance of Democracies,AoD)主辦第7屆「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Copenhagen Democracy Summit)14號開幕,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賴清德也受邀進行線上演說。 「民主聯盟基金會」主席、曾任丹麥總理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祕書長的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在開幕致詞時表示,目前全球局勢艱困,獨裁政權勢力越來越龐大,但人們應該要保持樂觀與希望,相信自由民主會勝利。 他認為,在現今局勢有3件事必須優先處理,第一是確保烏克蘭贏得戰爭,第二是協助台灣嚇阻衝突,第三是跟世界上所有希望自主決定未來的人站在一起。 拉斯穆森說,烏克蘭戰爭不只是烏克蘭人自己的事情,而是代表世界上所有希望爭取自己未來的人共同的抗爭,這個問題台灣人民最能感同身受。 他也表示,今天國際社會能夠在此慶祝台灣的民主成就,但在面對中國大陸的挑釁也必須展現團結,一致並清楚的讓中國大陸知道,攻打台灣將會引起民主世界強烈反應。 前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在座談中表示,要防止台海衝突,首先要了解,嚇阻衝突的成本比戰爭低多了,而目前民主國家的嚇阻工作做得不夠多,才讓戰爭不斷重演。 他表示,經濟、外交等國家的力量若是沒有足夠的嚇阻硬實力做為後盾,都將無法施展效果。 博明認為,除了台灣本身應該建立嚇阻力量之外,日本也需要釋放出足夠、更強烈的訊息表態對台美聯盟的支持。 他也指出,習近平在看民主國家對於參戰的意願有多高,也在觀察民主國家軍事實力,以及戰爭會是快速的還是長久的。因此民主國家必須要讓習近平看到,他們有長期抗戰的能力與意願,否則將會讓習近平與其他獨裁者想要開戰。 博明說,參戰的意願與能力越高越容易避免戰爭,這是許多民主社會還沒看清楚的。 台灣地理條件跟烏克蘭不同,因此不一定要發展跟烏克蘭一樣的策略,博明認為,台灣可以開始發展自己的平民軍事文化,並可以向波羅地海國家、芬蘭、以色列學習,培養可以快速動員的儲備軍力,這可以讓中國軍方不要輕舉妄動。 他建議,若是中國大陸侵略台灣,民主國家應該團結,共同承認台灣的獨立地位,因為中國大陸攻打台灣的行為就等於承認台灣是另一個國家。他認為這是一個嚇阻的方法,承認台灣不適合在衝突真正發生之前進行。 他指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任內已經4次公開說明,若中國大陸攻打台灣,將會出動美軍協助台灣,這是歷任美國總統最明確的表態。就算川普上台,美國對中政策也不會倒退太多。

MORE

巴西旱澇夾攻 2023年流離失所人數排全球第6

【中央社/聖保羅專電】國際移民組織(IOM)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流離失所的人數寫下新高,巴西排名全球第6,因自然災害被迫離開家園的國家多達74.5萬人。 巴西新聞網站UOL專欄作家查德(Jamil Chade)撰文指出,根據國際移民組織,2023年受自然災害影響最大的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共有470萬人流離失所;菲律賓250萬人;索馬利亞200萬人;孟加拉170萬人;緬甸99.5萬人;巴西74.5萬人;巴基斯坦73.2萬人。 報告顯示,南美洲因災害而流離失所的災民中,巴西的占比逾1/3,達74.5萬人,這是巴西自2008年以來最高紀錄。去年首季的反聖嬰現象(La Niña)導致北部阿克里(Acre)、亞馬遜和帕拉(Pará)3州以及東北部馬蘭豪州(Maranhão)3月出現強烈雨季,造成11.6萬人流離失所。 此外,年中開始的聖嬰現象(El Niño)導致巴西北部天氣更加乾燥,9月亞馬遜河開始遭受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亞馬遜河和一些主要支流的水位降至歷史新低,水力發電中斷,嚴重影響民眾生活,促使當局宣布該州所有城市進入緊急狀態,約3.2萬人因乾旱緣故流離失所。 報告指出,巴西南部聖卡塔里納(Santa Catarina)、南大河(Rio Grande do Sul)和巴拉納(Paraná)3州,10月和11月受到強降雨影響,造成逾18.3萬人流離失所。流經幾個主要城市的賈古伊河(Jacuí)泛濫,淹沒街道,破壞基礎設施,促使許多城市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國際移民組織以南大河州的洪水為例,指出氣候變遷的影響,並警告說,「未來幾年,隨著氣候變遷增加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持續時間和強度惡化,預計因災害而流離失所的人數將會增加」。

MORE
/401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