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2 在人間歡喜修行 ─ 維摩詰經 23】╱第七講① 人間淨土的內容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2 在人間歡喜修行 ─ 維摩詰經 23】╱第七講① 人間淨土的內容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7觀看次
莫高窟第103窟維摩詰經變相之佛國品/盛唐/甘肅敦煌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維摩居士是一位提倡人間淨土的大菩薩,他把佛法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在生活中踐行佛陀的教法,在佛法中建設淨土。此種以佛法建設的人間淨土,其具體內容如下:



一、人間淨土的居家生活

一般人的生活裡,有父母、妻子、兒女、朋友等親眷,有衣、食、住、行之需。那麼在佛教「人間淨土」的生活裡,是以什麼為眷屬、為所需?《維摩經‧佛道品》第八中,有一段偈語敘述得非常透澈。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

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

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

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

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

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

諸度法等侶,四攝為伎女,

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

總持之園苑,無漏法林樹,

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

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

布以七淨華,浴此無垢人。

象馬五通馳,大乘以為車,

調御以一心,遊於八正路。

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

慚愧之上服,深心為華鬘。

富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

如所說修行,回向為大利。

四禪為床座,從於淨命生,

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

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

淨心以澡浴,戒品為塗香。

……

智度菩薩母:在世俗生活裡,母親是我們最敬愛的人,在人間淨土裡,又是以誰為母親?經典裡常說:「般若為三世諸佛之母。」我們要把般若智慧當作是自己的母親。有了母親才能出生兒女,有了般若智慧就可以出生真理,出生很多的好因好緣。

每當有人問:「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是誰?」一般人都會說是摩耶夫人。其實,這樣的回答還不是很正確。摩耶夫人生養悉達多太子,是悉達多太子的母親,但不是佛陀的母親;佛陀是從般若智慧而生的,所謂「智度菩薩母」,所以佛陀的母親應該是般若智慧。

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由母親所生養,希望大家能以智慧為母親,融化出一個明理、般若的人生。

方便以為父:世間法無定法,凡事不要固執,只要對人有利益、對社會大眾有幫助的,都應該給人方便。給人方便,是一個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概。

一個家庭不能和睦,是為什麼?因為大家過於執著,沒有方便;很多事情行不通,是為什麼?也是由於固執己見,沒有方便。在人間淨土裡,我們要以方便作為父親;方便就是力量,方便就是圓通,方便才能成就很多的事情。

社會上,有的人雖然有權力、有地位,可是你找他幫忙,他不一定給你方便,甚至還給你種種為難。一個真正有能力、有菩薩心腸的人,是像維摩居士一樣,擁有無量的方便。

我一生奉行佛教的方便法門,從中得到很多利益。幾十年前,佛光山剛建不久,舉辦幾次學術會議,天主教的神父、主教都會問我:「我們能不能參加?」在當時,明知會有一些不方便,還是歡迎他們來。

當時,我只是給他們一點歡喜、一點方便,並沒有什麼存心。沒想到,後來在美國建設西來寺的時候,遇到困難,他們幫我一個很大的忙。那時候,舉行六次公聽會中,美國當地居民都不希望我們在那裡建西來寺。竟然就有天主教的神父挺身而出,說:「我們到過台灣,親眼目睹佛光山的好,美國能有一個像佛光山一樣的西來寺,是很必要的!」

甚至有一個基督教的牧師說:「我太太是個越南婦女,因為故鄉遭逢戰爭,他每天以淚洗面,自從看到佛光山來的出家人之後,他就眉開眼笑起來。因此,雖然我們是基督教的家庭,可是我的家裡還是需要佛教。」

給人方便,實際上就是給自己方便。有時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

還有一次,三重埔一位許松希居士匆匆忙忙的跑到普門寺,希望索取一本《台灣寺廟庵堂總錄》。那一本書在幾十年前的定價已是六百元。

記得那時候,我有事正要出門,雖然眼前的這個人我並不認識,但是看他一副希望獲得的樣子,我就說:「好!你等一等。」所謂「紅粉送佳人,寶劍送烈士」,東西要送給歡喜的人才好,但是一時間,要找到這一本書,豈是容易?後來想到過去曾經保留一本,就轉送給他。

沒想到,過了幾天,這位許居士跑來找我,說要印什麼書、印什麼經。他不是很富有,但是後來陸陸續續的捐款贊助建設中的佛光山和西來寺。

據悉,他是因為受到我的感動,在互不認識的情況下,正趕著出門,卻一點都不嫌麻煩的說要找書給他。由於給他的一點方便,他就一心要回報我。「給人方便」的因果關係,實在非常微妙。

一切眾導師:佛陀說「人人有佛性」,因此,我們要把大眾當作老師,給予人格的尊重。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任何一個人,即使是愚者,也有一得,只要我尊敬他,他就會幫助我、指導我。

我從小在關閉的叢林裡成長,不只不准出山門,連眼睛也不准看,耳朵也不准聽。但是因為年紀小,偶爾禁不住的眼睛會張開一看。當然,很快的被眼尖的老師發現,一個耳光打過來,「你看什麼?那個花是你的嗎?那個麥克風是你的嗎?」我心裡想:「對的,那些都不是我的!」從此,幾個月我都把眼睛閉起來,不再看。

尤其年小的我好講話,每次一講,老師又是一個耳光打來,並且責問說:「這裡有你講話的資格嗎?」我想:「對的,這裡是禮堂、這裡是教室、這裡是佛殿,哪裡有我講話的資格?」從此,我一年、半年不講一句話。

我十二歲,才看到汽車在路上行駛;我十五歲,才看到火車在鐵軌上行走。初時,也覺得很訝異,怎麼汽車、火車一開動,房子就跟著跑?

我二十六歲,才有電燈可以看書;我三十歲,第一次使用電話。當年編輯雜誌報紙,經常要往來印刷廠。有一次,印刷廠的一個經理叫我:「星雲法師,有你的電話。」我拿起電話,過了好久,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便跟經理說:「沒有聲音。」他覺得奇怪,明明剛剛有聲音,怎麼才一會兒就沒有聲音呢?想了一下,他說:「你要講話。」我愣了一下,說:「喂!」話一說,對方知道接通了,才開始跟我對談。

雖然我與外界接觸的因緣不多,但是四十歲以後,承蒙許多人看得起,都跟我說:「你的常識怎麼那麼豐富?世間上很多的事情,你好像都知道。你是在哪裡學習的?」

其實,我是以大眾為老師。一個軍人來訪問我,我聽他講作戰的事情;一個工商界的人來訪問我,我聽他談怎麼做生意;一個教育家來,我聽他講怎麼做老師。可以說,大眾給我的幫助很大。

有一個年輕人去拜訪哲學家蘇格拉底,想跟他學習如何說話。每一次學習,學費是十塊錢。他見到蘇格拉底,即不斷的強調學會演講、說話有多麼重要。好一會兒之後,蘇格拉底終於開口說:「你想向我學習,必須加一倍的學費,繳交二十塊錢,我才要教你。」

年輕人聽了抗議:「人家都是付十塊錢,我為什麼要付二十塊呢?」

蘇格拉底說:「別人來這裡學習,只是學怎麼講話,但是你來這裡學習,我還得教你如何不講話,當然是要收兩倍的學費!」

蘇格拉底的這段話,是告訴大家,在大眾的面前,要經常抱持謙虛學習的態度,才能有所收穫。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