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如何每日一善? | 人間福報

如何每日一善?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37觀看次
每一個人每天都會與社會上的人事有所接觸,要能樹立自己的形象。最重要的是,樹立我是善人、我是好人、做一個善人的形象,你能日日行善,在「給人」中,人家也會樂於和你往來。因此,「如何每日一善?」有四點意見:
第一、每天說一些歡喜的話:說好話,不但聽者歡喜,自己也歡喜,因此,何必把一句動聽的好話,說成粗魯或是刺傷人的壞話?不但人家聽了不高興,也壞了自己的形象。人要追求歡喜快樂的人生,就得從說好話開始;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精神,多說柔軟語、慈悲語、歡喜語。一句激勵的話,能使人絕處逢生;一句讚美的話,能使人重拾希望。所以,好話不嫌多,應當多說。
第二、每天做一些慈悲的事:世界上最寶貴的莫過於慈悲;因為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所以很多人把他供奉在家裡正廳的上方,將最好的位子留給他。一個人寧可以什麼都沒有,但是不能缺少慈悲,因此,每天要做一些慈悲的事,好比為人撐傘、替人開門、幫人指路等,都是利益別人的事。《大寶積經》云:「身常行慈,不害眾生。」多行慈悲之事,不但能幫助別人遠離困難,也能提升自己生活的質量。
第三、每天讀一些益智的書:一個讀書人,溫文有禮,知識淵博,在社會上的地位就高,容易受人尊敬。所以,我們每天都要與書本接觸,而且要讀能增長智慧的書,要讀能增進道德的書,要讀能增加修養、專長、益智的書。書讀多了,人的氣質自然就會改變。一個人讀書,可以做書香人士;一個家庭讀書,可以成為書香家庭;一個社會讀書,就成為書香社會;全世界的人都讀書,就成為書香世界了。
第四、每天發一件利人的願:每天早上起床就想,我今天發願要幫助什麼人、做些什麼好事;天天為人設想,也能幫助自己增長善念。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世間上最堅固的行為,不外願力,因此,能不斷地發願利人,不斷地練習「有求必應,聞聲救苦」,習慣之後,自然能成為一位關懷眾生的菩薩行者。
人們每天一樣擁有二十四小時,但是有的人善於利用時間,自然生活過得充實;有的人奉行慈悲喜捨,日日行善,自然累積眾多的善因好緣。所以,「如何每日一善?」有四點建議:
第一、每天說一些歡喜的話,
第二、每天做一些慈悲的事,
第三、每天讀一些益智的書,
第四、每天發一件利人的願。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