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法語》如何解脫自在 | 人間福報

《星雲法語》如何解脫自在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63觀看次
禪宗四祖道信問三祖僧璨禪師:「如何解脫自在?」僧璨反問:「誰縛汝?」此話可謂道破千古疑團。普天之下最能繫縛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當我們執著於金錢時,金錢就箝制我們的心志;當我們執著於權位時,權位就套牢我們的胸襟。自古以來,能從名枷利鎖裡解脫自在的,又有幾人?提供以下四點解脫自在的方法:

第一、用平常心生活:平常心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在日常生活裡,凡事不必標新立異、炫耀自我,用平常心,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態度生活,也不必自覺懷才不遇,而憤世嫉俗。有,固然可以生活不憂;無,也可以放達自在。惠能大師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一種平常心,有了平常心,我們在生活裡,就不會因妄想而顛倒罣礙。

第二、用慚愧心待人:我們每天舉心動念、待人處事,難免有缺失或不完美之處,若常懷慚愧心,就能清淨我們的身口意,而遠離熱惱。在待人接物裡,隨時想到:「真慚愧!我對你沒有貢獻、沒有幫助,對你還不夠友愛。」如果能以此心待人,必能增加人我之間的友誼。

第三、用無住心接物: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心好比出家生活,出家無家處處為家,又好比天上的太陽,住在虛空裡,所以顯其大、顯其永恆。無住心,就是超越人我是非得失,對所有的事物,都能隨情、隨機、隨緣。若用無住心接物,雖千鈞加頂,也能舉重若輕。

第四、用菩提心修道:我們要如何進德修業,培養健全的人格呢?用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有了菩提心就有力量,對家人、社會、國家、眾生,就有「上弘下化」的使命和責任,這就是用菩提心修道。

不放開腳步,無法向前邁進。我們要解脫自在,不但要學習放下,更須培養曠達的胸襟,能想得開,想得遠,看得寬,看得大。歷來諸佛菩薩與古今豪傑,哪一個不是為了大眾福祉,而放下個人安逸,赴湯蹈火在所不計。他們在讓眾生離苦得樂時,自己也獲得了自在解脫。在生活、修行、待人接物各方面的解脫自在是:

第一、用平常心生活,   
第二、用慚愧心待人,
第三、用無住心接物, 
第四、用菩提心修道。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