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教育 | 人間福報

文教

第十六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

第十六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 篆隸楷組首獎 孫偉庭

MORE

走進新世界

陳畇如 新竹縣仁愛國中九年十四班 微風輕拂,我的臉上感到一陣涼意,初秋的校園雖然已經轉涼,但還是帶著夏季的餘熱。我望向窗外,等待下課的鐘聲,對於我這個初來乍到的新生來說,每一節下課都迫不及待想認識陌生的校園。 「噹——噹——噹!」當下課鐘聲響起,我立刻走下樓,來到中庭。中庭的角落,有一座散發著淡雅清香的荷花池,讓人忍不住走過去好好欣賞。池中佇立著一塊刻著「八德」的石碑,它的下半部浸在清澈的池水中,身旁圍繞的荷花有白與粉紅兩色。白荷在水面亭亭玉立,風一吹便像身穿白衣的少女,裙裾迎風,左右搖擺;粉紅色荷花緊貼著水面,一遇到風就害羞的點頭,形成了點點漣漪,不斷的向外擴散,啊!多麼美好的畫面,這是一個在喧囂環境中仍保有寧靜氣息的角落。 突然,一群黑影快速的掠過視線,我好奇的追過去才發現是麻雀。我驚喜的發現石碑後也別有一番天地!原來,這裡還有一片花圃!矮矮的灌木圍繞著一棵柳樹,垂下無數碧綠長辮。眼前景色,讓我想起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詩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在微風中,形成了涼爽的綠蔭。 池塘裡有許多魚群嬉戲,見到我的倒影就好奇的聚攏過來,不過,當我將手指輕輕的點在那明鏡般的水面時,牠們立刻快速游走,清澈的池水俄頃間變得混濁不堪。我看著正入迷,恍惚間也化身優游自在的魚兒們,一同在水中嬉戲呢! 自從發現這座荷花池後,我便時常在此駐足,一個人靜靜的欣賞荷花與魚兒,也開始對未來的生活有了無限想像。我希望未來三年能在這美好的校園與師長、同學好好相處,度過青春好時光。

MORE

地震來臨,防災大小事

陳庭宇 台北市東山國中七年和班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空氣中充滿著陽光灑下來的溫暖。忽然,一陣天搖地,動劃破了早晨時的寧靜,同學們躲進桌子底下,老師們則急忙疏散大家,當時的我像極了熱鍋上的螞蟻。 地震發生時,我們應該要就地掩護,保護自己的頭部,並靜待下一步的指示。只是,現今許多人,尤其是學生族群,本末倒置了。他們將地震及地震演練當成一場遊戲,在桌子底下聊天或是嬉戲,完全忽視這種心態會造成不好的結果。首先,人們會因此缺少面對災害的應變能力,導致傷亡人數增加;再來,人們因為缺乏常識與經驗,無法好好教育後代,讓後代對於災害沒有危機意識,防災水準愈來愈低。 面對上述問題,我提供了解決辦法。首先,學校應該要加強防震教育,例如將防震、防災相關的知識編入教科書中,讓學生可以直接吸收相關知識;此外,父母也應該要教育孩子正確的防災知識和避難動作。我認為我們應該要改變做法,將防災的正確觀念深入心中。當然,政府的宣導也特別重要,不能只是強調善後工作,應該在事前就加以防範,檢修建築耐震度,加強警報系統。 俗語說得好:「禍患常積於忽微。」地震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傷亡,往往是沒做到未雨綢繆、防微杜漸。我們都需要改變自己對於災害的看法,才能有效減少傷亡。

MORE

【回音播放器】 蝶戀花

文/泱汀 庭院深深深幾許 一寸相思千萬緒 雲深處 響起你的幽幽琴聲 陽光下 彩蝶伴你花下輕舞 任思念漫天 伴隨這美好的季節 彩蝶 戀曲 皆化作夢中一幕 蝶戀花 花戀蝶 花舞花落淚 蝴蝶為花飛

MORE

【青春部落】 偏鄉就醫路迢迢

蘇宇凡/新竹市光武國中八年二班  當我們生病的時候,第一個念頭會是什麼呢?許多人的反應大概就是看醫生吃藥就好了,反正家裡附近就有診所。但我們似乎沒發現,在台灣有一些偏遠地區的角落,有人正在為了大家視為理所當然的看病一事而煩惱…… 位於花蓮的奇美部落,在瑞港公路開通後才有了一條正式的聯外道路,從部落到最近的門診至少要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的車程。連生病想要就醫都成為一種奢侈,更何況是常常需要看診領藥的慢性疾病? 九歲的小妹妹寶婷也深受其擾,她因為小時候發高燒延誤就醫而導致聽力受損,又因為就醫花費高而延後了配戴助聽器的時間。一條對都市人來說稀鬆平常的就醫之路,對寶婷這樣的偏鄉孩子來說,竟是遙不可及的願望。 反觀新竹這座科技重鎮,科學園區附近的社區不用五分鐘的車程就有約十家的診所,兒科、牙科、復健科、中醫甚至醫美診所,各種服務應有盡有。明明大家都有繳健保費,明明都是台灣的公民,為什麼他們的就醫路途會如此遙遠和艱辛?為什麼居住在都會區的我們對這一切都一無所知,甚至漠不關心呢? 身為國中生,我們雖然對這類城鄉差距沒有辦法帶來實質的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在社群網站上關心他們的故事,點出這些問題,引起大眾的關注,進而為偏鄉的醫療狀況帶來正面的影響。

MORE

什麼是放射線治療?

文/小C  事實上,放射線治療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陌生,它即是癌症治療中俗稱的「電療」,是指利用本身具有放射性的物質(如鈷 -60治療機與體內近接治療機銥-192),或者是可產生放射性的儀器(如直線加速器)來治療病人。 無聲無息 摧毀腫瘤 放射線治療,就像身體檢查的胸部X光照射,一樣是看不到、聽不到、也感覺不到的,那麼放射線是如何治療人體疾病的?因為高能量的放射線是可以殺死體內細胞,並防止它繼續生長與分裂,放射線治療就是針對生長分裂比正常細胞快速的腫瘤加以摧毀。 對絕大多數的腫瘤而言,放射線治療是非常有效的,當然有些病患還必須配合外科手術、化學治療或其他生物療法來提高腫瘤的控制率,通常像手術前的放射線治療,能有助於縮減腫瘤大小,使切除手術更容易進行;而手術後的放射線治療,可消滅手術無法完全切除的殘留組織。 若腫瘤侵犯的範圍太廣或已經轉移全身時,放射線治療,則能提供減緩症狀的功能,例如腫瘤壓迫周圍器官導致疼痛或腫瘤出血不止等。這種治療的方式,則是一種緩解性治療。 體內體外 有效治療 一般放射線治療的方式分為「體外遠隔治療」與「體內近接治療」兩種,多數的放射線治療是體外遠隔治療,常見的治療儀器是直線加速器,它能製造出具有不同特性的放射能量,因此可提供多樣的選擇。 其中體內近接治療又分兩種,一種是藉由低劑量率的放射性物質,直接注射到體內進行治療,時間約需1~7天不等,多半以永久留存於體內的方式進行。另一種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是將管狀或針狀的器械,放入腫瘤附近,再由電腦遙控,將放射性物質輸入管中進行治療,治療時間已進展到數分鐘到數十分鐘及可治療完成。

MORE

放射性 純屬意外發明與發現

文/張瑞棋  1896年的3月1日,巴黎的上空仍布滿厚厚的雲層。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Henri Becquerel)望著窗外陰沉沉的天空,嘆了口氣。他打開抽屜,把已經放了兩、三天的東西拿出來,猶豫著要如何處置。 兩個多月前,德國物理學家倫琴(Wilhelm Röntgen)發表發現X射線的實驗,還附上其夫人的手在X射線照射下的相片,幾根手指的骨頭清晰可見,令世人大為震驚。倫琴之所以用X射線來命名,是因為他自己也不知其來源為何,究竟是直接在陰極射線管的陰極產生?還是陰極射線撞擊到管內的稀薄氣體或玻璃所致?貝克勒讀了倫琴的論文後,決心揭開X射線的神祕面紗。 貝克勒研究燐光礦物多年,他不禁猜想,燐光礦物在吸收光線後發出螢光的同時,或許也發出看不見的X射線?不過X射線的能量顯然比螢光強得多,燐光礦物可能得吸收更充足的陽光,才能產生X射線。 驗證猜測 反覆實驗 1896年2月,貝克勒取得一塊鈾鹽後,開始著手進行實驗。他將感光底片緊緊夾在兩張黑色厚紙板之間,放在太陽下一整天後,確認沒有透光造成底片變色。接著他再將鈾鹽放在黑紙板上晒幾個小時,再沖洗底片,顯影後果真出現鈾鹽的形狀,代表有來自鈾鹽的射線穿透黑紙板。 這個結果讓貝克勒非常興奮,但他還是按捺住內心激動,再仔細想了一遍,察覺不見得是無形的射線造成,也有可能是鈾鹽蒸發的分子穿透厚紙板所致。為了排除這個可能性,他又在鈾鹽與黑色紙板之間放了一片玻璃,再重新做一次實驗,結果底片沖洗後,仍然出現鈾鹽的影像!看來這足以證明他的猜想:鈾鹽吸收光線後會發出X射線。 貝克勒趕緊向法國科學院報告所作的實驗,隨即受邀於3月2日前往對院士們發表。為了慎重起見,他想在啟程前再做幾次實驗確保無誤,怎知天空不作美,他在2月26日準備好後,竟然接連幾天都是陰天。到了3月1日這天仍然烏雲密布,眼見已經沒有機會再做實驗,他只好無奈地打開抽屜,將裡面的鈾鹽與用黑色厚紙板包住的底片拿出來,幾經猶豫後,心想與其丟棄,不如還是把底沖洗出來看看。 他原本預期頂多只有淡淡的陰影,沒想到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底片竟然呈現鈾鹽清楚的廓影。這完全推翻了他原先的理論,原來鈾礦不需要吸收陽光,自己就會發出放射線!他先是錯愕,但在釐清這個事實後,反而露出微笑,因為隔天他將帶著更重大的發現前往法國科學院,讓他的同僚們目瞪口呆:竟然有自發性地輻射出能量的放射性物質! 無心插柳 意外收穫 貝克勒因禍得福的意外發現,從此開啟了放射性的研究,居里夫婦也因此投入放射性礦物的實驗,而於1903年和貝克勒共享諾貝爾物理獎。至於開啟這一切的倫琴,則早在1901年,就因為發現X射線,成為第一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有趣的是,倫琴也是在實驗中意外發現X射線的。 科學上有許多發現與發明,其實是無心插柳的結果,放射性的發現就是如此。128年前,原本要藉助陽光進行實驗的貝克勒,失望地決定放棄,不料反而得到前所未有的發現,開啟了人類對放射性元素的探索。

MORE

夜光天使班 照亮弱勢童學習路

【本報高雄訊】高雄彌陀國小九年前成立夜光天使據點,當地因位在濱海區域,家庭教養落差極大,許多孩子在放學後,因家長無力負擔安親班費用,只能讓孩子在外遊蕩玩耍,校方申設據點後,找來在地老師負擔夜間的教養責任,時任校長王彥嵓感性地說:「沒想到開班後,開啟了一齣齣平實且溫馨的故事,增添教育的可貴。」 王彥嵓說,當時有個四年級男孩從外地轉入學校,男孩母親因躲避暴力、原生家庭和債務,才落腳於此,男孩看似缺乏照顧、營養不良,後來發現他放學後到處遊蕩,王追問得知其母親做工很晚才回家,男孩只能在魚塭或水溝旁釣魚解決每日晚餐,有一餐沒一餐,營養不良。 男孩後來被招進學校裡的夜光天使班上課,每天由老師免費指導課業,又能填飽肚子。男孩後來逐漸回到正常學習的軌道,也順利長大求學。 穿乾淨衣服 交到好朋友 當年彌陀國小一個女學生,穿著沒洗乾淨的衣服、飄散臭味,沒有朋友。王彥嵓說,其實女學生個性乖巧,只是缺乏教養、識字量不多,他與導師深入了解後,得知女孩還有二個弟妹,母親整天無所事事,家裡還有無業的舅舅及年邁外婆,都靠社會扶助經費過活,屬於單親脆弱家庭。 女學生因有學習障礙,經特教老師評估有弱智傾向,校方因此與其母親討論,只要讓女孩留在學校裡上夜光天使班,寒暑假、上班時間都讓女學生與弟妹到校安置,女學生每天能拿六個便當回家。母親同意後,校方整修一間有熱水爐的盥洗室,由輔導老師教她洗澡,並購買一台洗衣機,讓她在洗澡後能洗衣服、晾衣服。 王彥嵓說,在夜光天使班兩年,女學生學業進步,交到好朋友,增加自信心。王彥嵓說,女學生現在已經打理好自已,甚至照顧家人。她還說,最喜歡上夜光天使班,因為師長和同學已經是她的家人,讓他與老師感動不已。 延伸夜間看顧 減輕家長壓力 教育部從二○○八年起推動國小「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將課後照顧延伸至夜間,低收、單親、失親、隔代教養孩童能在夜光天使據點寫功課、吃晚餐,高雄二百四十二所國小有二十五校申設據點,全台也陸續有學校響應加入,讓弱勢孩童放學後獲得妥善照顧。 高雄桃源區興中國小開設夜光天使班多年,老師郭姿巖說,不僅解決孩子的晚餐問題,也讓課業得到完善照願;一名家長說,平日農忙沒辦法從其他村落趕來接孩子,夜光天使班讓孩子有地方完成功課、吃晚餐,也有同儕陪同,壓力減輕不少。 另名家長說,平時工作忙碌,回到家已無心力準備晚餐,夜光天使班提供孩子營養餐點,「尤其課業部分幫助最大!」因為孩子晚上在家無法有效率完成作業,在夜光天使班老師指導下,不僅能如實完成作業,成績也進步不少。

MORE

光彩蒲公英 照亮新加坡

新加坡濱海灣「照亮新加坡」藝術展,28日舉行媒體預展。圖為澳洲Amigo & Amigo創作的燈光裝置「蒲公英」。圖/法新社

MORE

生教館窗貼 小心有黑熊

預防野鳥撞擊窗戶玻璃,阿里山生態教育館新近完成特色窗貼,以當地的台灣黑熊、藍腹鷴、帝雉、鉛色水鶇等13種生態物種為窗貼圖案,兼顧友善鳥類與設計美感。 文/記者江俊亮 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

MORE
/50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