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教育 | 人間福報

文教

南華大學校長交接 高俊雄期許邁向永續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佛光山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屆齡退休,由副校長高俊雄接任校長。校方7日舉行卸任、新任校長交接典禮,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監交。新任校長高俊雄表示將承襲根基,開創新局,邁向永續,落實創辦人星雲大師期許的「茁壯、放光,願為人間作慈航」。 出席交接典禮的來賓有: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南華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南華大學執行董事覺禹法師、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教育部體育署長鄭世忠、嘉義市長黃敏惠、嘉義縣政府教育處長李美華、雲林縣政府總顧問張清良,以及來自全國各大學及各高中職、三好校園得獎各級學校校長、佛光山功德主、佛光山全國各寺院住持及代表、南華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向恆達及理監事、產業諮詢顧問等。 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左)頒贈南華大學名譽校長聘書給卸任校長林聰明(右)。圖∕記者江俊亮 交接典禮中,首先播映佛光山開山祖師、南華大學創辦人星雲大師的開示影片,傳達他興辦大學的理念與理想:興辦教育是要對眾生報恩、幫助貧困的學生可以安心就學;興辦大學是要貢獻社會、貢獻佛教,弘揚真理、傳授佛法。 佛光山南華大學校長交接典禮中,播映佛光山開山祖師、南華大學創辦人星雲大師的開示影片。圖∕記者江俊亮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表示,辦教育是星雲大師的心願,透過教育可以提升自我、翻轉人生,感謝林聰明為南華大學的付出,帶領學校蓬勃發展,其認真辦學的精神與成就,有目共睹,也感謝新任校長高俊雄的承擔,秉承大師教育理念,繼續讓南華大學放光、發熱。 「林校長,您辛苦了!」南華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表示,11年前林聰明接受星雲大師邀請,不辭辛勞,全力承擔,努力經營,勇敢面對少子化的衝擊,任內學生註冊率每年都高達90%以上,將南華大學打造為「三好校園」、「生命教育」指標大學,相當不易。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左)頒發聘書給南華大學新任校長高俊雄(右)。圖∕記者江俊亮 慈惠法師指出,星雲大師對林聰明完全信任,南華大學辦學優異,是佛光山和星雲大師心中理想的大學。多年前,高俊雄任職國立體育大學時,即和星雲大師開有一段因緣,大師更贈予《成就的祕訣:金剛經》一書,如今高俊雄接任南華大學校長,可見「因緣多麼不可思議!」相信必能帶領學校再創高峰。 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表示,林聰明是「拚命三郎」,他為南華大學奉獻心力,克服困難,讓學校脫胎換骨,不會把經濟困難的孩子摒棄在大學之外,將星雲大師辦學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且將大師的佛學理念融入校務之中,例如將禪修列為學生必修課程,讓學生獲益,令人感佩。 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左)頒贈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副總校長聘書給林聰明(右)。圖∕記者江俊亮 教育部體育署長鄭世忠表示,林聰明帶領南華大學持續推動生命教育、智慧創新、三好校園,辦學績效獲得各界肯定;高俊雄擁有豐富的學界經歷,在推動校務與政務方面,總是能在高處俯覽全貌,有系統的推動各項業務,且不吝分享經驗與智慧,相信必能帶領南華大學更加精進成長,再創佳績。 嘉義市長黃敏惠指出,林聰明全力投入校務發展,每一項奉獻與成就,都是艱辛的成果;新任校長高俊雄博士學經歷俱佳,她在擔任特奧會理事長時,高俊雄就對特奧發展相當關注,為智能障礙的孩子尋求更優質的教育機會,希望用生命影響更多生命,期許共同攜手為地方培育更多優質人才。 嘉義市長黃敏惠(中)致贈卸任校長林聰明(左)、新任校長高俊雄(右)檜木雕刻的個人照片。圖∕記者江俊亮 卸任校長林聰明表示,他非常感謝創辦人星雲大師及董事會的全力支持與信任,也感謝佛光山全球各地的法師及功德主辛苦募款,打造南華大學優質的教學環境,同時也感謝教職員生共同努力,才能讓學校卓越成長,穩定發展,相信未來在高俊雄帶領下必能飛揚茁壯、永續寰宇。 新任校長高俊雄表示,接任南華大學校長,深感任重道遠,將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辦教育的理念,承襲林聰明奠下的根基,以「南華更卓越、師生更健康、三好更普及」的目標帶領南華向前邁進。他說,學校預計在民國115年創校30周年校慶、也是星雲大師百歲冥誕之際,將藉由「南華宴、南華劇、南華魂」呈現卓越的辦學成果。 校方表示,林聰明榮退後,獲聘為南華大學名譽校長、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副總校長。新任校長高俊雄為美國印第安那大學休閒行為博士,曾任國立體育大學校長、教育部體育署長,獲行政院一等服務獎章。

MORE

113會考/社會題目難易適中 許多時事入題

【中央社台北訊】113年國中教育會考社會科,解題老師認為難易適中,試題編排由淺而深,有許多時事題目,包括政府修法將電動自行車納管、高速公路回數票改成ETC等,讓考生結合課本知識作答。 國中教育會考由於考生年齡較低,各科試題是第2天考完後才統一公告,避免影響應考情緒。教育部今天邀請中學教師協助解析試題,也讓外界一窺特色題目。 新北市中平國中教師賈生玲表示,今年試題符合108課綱精神,重視閱讀理解、圖表分析。 她指出,圖表題占超過50%,試題編排則是由淺而深,部分題幹較長,但整體文字閱讀量和近年會考試題相當,多數考生應可從容完成作答。 社會科有大量時事,第46到48題組提及2022年4月政府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將電動自行車納管,明訂車牌管理、強制投保及騎乘年齡等。 高雄市路竹高中教師師秀玲表示,上述題目要求考生判斷民眾喜愛電動自行車的原因,並了解須經過哪些立法程序,以及違法時相關的法令責任等觀念。 她表示,這樣的取材相當重視學科知識的實用性,考生就算沒有看過報導,也能從題目給予的資料,結合課本所學,找到正確答案。 第24題則是提到台灣高速公路收費制度的變革,師秀玲表示,考生沒經歷過回數票時代也沒關係,題目有讓考生了解從回數票到ETC(電子收費系統)的變化,提供的資訊足夠判斷。 高雄市明義國中教師陳莉婷表示,歷史試題比較難生活化,畢竟教的大多是過去的事,不過今年會考試題仍有一些嘗試。 例如第41題以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英超)在11月11日前舉辦紀念儀式,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犧牲將士,要考生判斷還有哪一個足球聯賽,也可能有類似紀念活動。 陳莉婷表示,11月11日是一戰簽訂停戰協定的日子,被許多國家訂為和平紀念日,這題主要是要考生判斷出,選項中的哪些國家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不熟悉足球也沒關係。 今年試題中比較有鑑別度的題目,解題團隊認為是第43題,要考生從台灣4個主要港口在19、20世紀間的輸出額總額變化,判斷是受到什麼政策影響。 賈生玲表示,這一題的數據量蠻多,且關鍵是要考的是日治時期,但題幹完全沒寫出日治時期,考生只能從年代來判斷。

MORE

千人齊賞《BIG》電影 視障者影院聽劇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嘉義縣教育展望協會為推動校園生命教育,24日包場嘉義秀泰影城8個廳,供全縣1133名學生一起觀賞導演魏德聖執導的電影《BIG》,並邀請10名視障者進戲院「聽」電影;導演魏德聖與片中扮演癌童的女主角「源源」也到場現身說法。 嘉義縣教育展望協會副理事長莊素鍾表示,《BIG》是以抗癌兒童為主題的勵志電影,描述6組來自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生活面向的家庭,彼此從衝突到最後相互支持的故事。協會幹部看完之後,深受感動,許願希望嘉義的孩子都能看一次。 在「翁反.謝美教育基金」創辦人張國榮拋磚引玉下,在地的醫生、牧場經營者、水電行老闆、藝文界人士紛紛響應,促成「千人齊賞《BIG》共啟生命的亮光」公益包場活動,希望學生們透過這部電影的洗禮,體會生命的珍貴,感恩惜福。 導演魏德聖也偕同電影中的女主角、扮演「源源」的10歲女童鄭又菲到場與學生們互動。魏德聖表示,期待觀影的學生們將來老了之後,跟孫子講到自己小時候,曾經跟1000多人一起看電影,這部電影是如何影響自己的人生,劇中的癌童又是如何努力活出生命的勇氣。 童星「源源」鄭又菲表示,其實當她看到劇本,得知劇中必須理光頭時,原本是十分抗拒的,但導演告訴她「這是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她才接受。當拍攝到她理光頭那一幕時,導演很怕她會哭出來,因此一直跟她做心理建設,她很感謝導演。 看完電影之後,竹崎高中學生詹于真表示,看到片中孩子勇敢對抗病魔、努力要活下去的精神,讓她非常感動,也想到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更應珍惜生命,不讓人生留下遺憾。 朴子國中美術班學生陳宥臻說,她平時上美術課時,是畫出內心的情感,而《BIG》這部電影是一種生命情感的展現,撼動她對生命意義的看法。 伊甸基金會視障資訊輔具教學人孫念慈表示,這是她第9次「聽」《BIG》這部電影,非常感謝嘉義縣教育展望協會的協助,以及包團主徐月香租借口譯機接收器,幫助嘉義區多名視障朋友進電影院享受這部生命教育的洗禮。 嘉義縣盲人協會常務理事鄭貴美也說,感謝主辦單位幫忙爭取盲人觀影的機會,讓視障朋友們能感受《BIG》的生命力。 嘉義縣政府秘書陳文玲表示,《BIG》是一部非常值得推廣的生命教育影片,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安排千人觀影,彰顯出生命的意義與愛的正能量,更感謝教育展望協會理事林恕生製作出電影中的機器人,帶到現場與學生們互動。 最後,由觀影的學生們在便利貼寫上鼓勵癌友的祝福語,貼在「BIG千人傳愛築夢拼圖板」上,活動結束後,由教育展望協會將整座拼圖板送到嘉義基督教醫院癌病友關懷中心,讓癌友們一同感受孩子們鼓勵與關懷。

MORE

113國中教育會考倒數30天 備考重點一次看

【本報台北訊】113年國中教育會考即將登場,考試日期為5月18日(六)、19日(日)兩天,以下為考試科目、時間表以及會考衝刺重點。 ● 113年國中教育會考 考試科目及時間表 5月18日(六)考科:社會、數學、國文、寫作 5月19日(日)考科:自然、英語(閱讀)、英語(聽力)。 圖/截自國中教育會考網站   各科衝刺重點 ●社會 觀察近年大考命題趨勢,不少題目都考驗著考生判讀、分析「圖表」數據的能力。連兩年的圖表題都不算少,顯見圖表分析、跨領域統整、長題幹情境題等,皆是考生應該注意的題型趨勢。 地理:臺灣地理要精熟、判讀圖表抓關鍵 111與112年會考的地理試題,以臺灣與世界地理較多,中國地理偏少,考生在時間分配上應注意調整比例。等高線、經緯度、氣候圖(氣壓圖)的判讀是一定不會少的題目,因此,是否能在圖表中找到關鍵線索,是得分關鍵。 歷史:三大主題皆重要,重大事件要記好 111與112年會考的歷史試題中,三大主題算是頗平均分配,但仍以臺灣與世界歷史較多,中國歷史偏少,考生在時間分配上應注意調整比例。在三大主題上也有不同的準備方向,例如:臺灣歷史應注意臺灣與世界的連結,中國歷史則著重不同朝代與外來文化間的互動,世界史則要釐清重大事件的脈絡。考生們不妨整理出重大事件的時間軸,包含時間、人物、重要性、關連性等,來加強複習。 公民:專有名詞要釐清,新聞時事不可少 111與112年會考的公民試題中,以社會篇的題數最多,但重要性仍應以政治、法律篇為重。因為社會篇中的小主題較多,且題目難易度偏易,只要能捉出題目的關鍵字,得分並不是難事。反而是政治、法律篇較需要融會貫通,例如:政治篇的五院職權與制衡、中央與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等的混考;法律篇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與年齡的混考等,考生們都應該特別注意觀念的釐清。 最後,考生們要注意考題與時事的結合,例如:以巴(以阿)紛爭此一議題在地理、歷史、公民都可能出題,還有最近的食安議題也能測驗地理與公民的相關知識。 ●數學 近年來數學科多設計素養導向、跨領域等活用試題,但試題本中仍會維持一定比例評量重要核心學科概念,此外,也會更強化「生活實踐題」的設計,透過真實情境脈絡進行提問。 應考訣竅方面有以下建議: 1. 選擇題四個選項平均分配,若同學遇到不會寫的題目時,可依照其他試題所出現的選項,以平均分配的方式來猜選答案,命中的機率會相對高一些。 2. 非選擇題絕對要能寫盡量寫。以112年的數學科級分對應表而言,若非選擇題拿0分,則選擇題必須25題答對23題才能拿到A;而若是非選擇題拿到滿分6分的同學,選擇題只要答對18題,容錯7題,一樣可以拿到A,由此可見非選擇題的重要性。 3. 新課綱納入的課程,如:三視圖、等比數列、三角比……。此部分的內容皆不算太難,同學務必熟練相關概念,只要考出來一定可以拿下分數。 ●國文 新課綱上路之後,閱讀題型的占比來到歷史新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即是國文科分數的高低。而在最後衝刺期,比起從頭開始複習每一個章節,不如養成在「刷題時複習觀念」的方法,才是良策:建議先將歷屆會考試題及曾經的模擬考題(模擬考題請視個人能力斟酌安排)重新作答;再將錯題依「語文能力、語文常識與閱讀理解」等分門別類歸納;最後依做錯的考點回頭複習講義。這樣針對弱項的精準打擊,方是在有限的時間裡放大努力成果的最好方式。 ●寫作 自106年始,會考寫作題型有了重大改變,從當年度到112年等7個題目均為文字加圖(表)的呈現方式,而112年度也二次出現「不必訂題」考法,要求考生依照對圖表的理解,提出個人解讀。 然若過度分神於解析圖表與評價對話,卻也易落入另一種困境,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周芃谷曾針對此類題型,說明如何解讀與運用。解讀題目時,仍應先從純文字部分開始。從下往上,先從「結合自己的經驗與見聞,寫下你的感受或想法」;再往上解讀,可知論述時須留意所敘述的「經驗」,是否符合傳統勸勉,以及由此帶來的感受與想法。最後運用圖片中的人物特徵,以及各自的論述,來豐富寫作時的題材細節,並加強「經驗」與「想法」間的連結。 至於什麼樣的作文能拿高分?國中師認為,生活經驗是寫作的基礎,考生要能透過觀察、感悟、省思表述自身觀點。另外,細膩觀察、有創意,才能展現個人特色,而鋪陳轉折是關鍵,組織論述也講究精準力,若能用精準文字、結構完整、內容連貫、主旨有層次,就能拿到比較高的分數。 ●英文 英語會考分為閱讀測驗及聽力測驗兩個部分,閱讀測驗部分在60分鐘內需作答40~45題,其中包含「單題,測驗字彙、語意及語法」,單題的總題數從15題加多到112年的23題,而題組題通常有8~10篇文章,因此題組題目占約20~30題。 從近五年的考點來分析單題,基本取分題的題數變多了,單字題也逐年增加,建議同學不要放棄,考題中的所有單字,都是108課綱中列出的基礎1200字,同學必須使用「常用英語2000單」課程,搭配例句進行單字演練與背誦,並不斷反覆刷題,增加對單字的印象,才能輕鬆答題!而在語法重點上,時態題及第五冊的被動語態、名詞子句及關係子句,每年都是出題機率最高的重點,除了題目增多之外,答題速度也必須加快。 在題組題部分,近五年的篇數減少、題目數量也隨之下降。但這並不表示考題變簡單!相反的,文章故事的字數增多,其中一篇總字數甚至高達307字!另外詢問細節的題目也是大量出題,因此在閱讀文章上,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來抓取細節。 而在聽力測驗的25 分鐘內考20~30題,其中分為三個題型:(1) 辨識句意 (單句+圖表) 3~10題;(2) 基本問答 (適當回應) 7~10題;(3) 言談理解 (短文及對話) 10~15題。辨識句意尤其需要特別注意單字,而在基本問答的考題,對於對話及wh問句需要加強練習,第三大題的言談理解,對於長篇文章的聽力,同學更要沉住氣,仔細聆聽,音檔會播放兩次,同學第一次沒聽清楚,不需要太緊張而自亂陣腳,再聽一次更能抓到重點,慢慢一題一題破解即可。而這些演練也都是得靠平時的聽力練習。 針對國中會考英語聽力,在考試前的準備著重在熟悉外師發音,建議同學可搭配使用「英語常用單字2000」課程,每天反覆背誦常考單字及其例句,透過外師發音影片學習單字例句發音,訓練英語耳。「國中英語會考總複習」的課程中也提供近2000題約60回的英聽測驗,供同學隨點、即聽、即演練、即檢討,錯題也可以反覆練習。

MORE

113國中會考落幕 專家分析明星高中落點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113年國中會考落幕,升學專家、華興中小學校長曾騰瀧分析,今年國文數學考題偏難,但北市公私立高每班減1人,預估明星高中落點與去年相似,建中34.6分,北一女33.8分,師大附中33.6分、成功高中31.8分。 曾騰瀧說,這次會考國文有文言文、數學有非選擇題,提升整體難度,英文、社會則難易適中,英文較多時事題,單詞稍微難一些,社會部分命題範圍廣,有些需要跨單元、領域整合的觀念;自然科則偏易,但仍有包含素養考題。 他也強調,今年考題特色多展現在跨領域科目,多以圖表、統計表涵蓋不同單元,測驗考生的系統性思考,未來考生要準備考試,得要從各領域觀念統整下手。另外,寫作測驗連兩年寫作採開放式作答,要聚焦題目,文本題目之間關聯性要強。 曾騰瀧指出,113年會考整體來說,考題偏難,整體分數會稍微往下,但受台北市今年調降公私立高中職班級人數影響,尤其北一女、成功及內湖高中減1班,前段班學生競爭激烈,各校錄取成績上升,落點則會往上,兩相相抵。 前幾志願學校,落點跟去年差不多;不過20至30分的學校,預估今年下滑近1分,20分以下的學校則會下滑1分以上。建中34.6分,北一女33.8分,師大附中33.6分、成功高中31.8分、中山女中31.6分、松山高中30.6分、大同高中29.6分。 曾騰瀧說,今年各校成績稍微下降,學生有機會一定要好好填志願,請同學一定要把30個填滿,尤其前五志願選項,要好好區分,夢幻、落點、保險等個人取向,以免高分落榜或是高分低就。

MORE

科學玩具 孩子邊玩邊發電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隨著科技進步,玩具如今不僅是童年回憶,還能在玩樂過程發電。近日一款科學玩具「飲水鳥」問世,由一根玻璃管連接上下兩個玻璃球組成,利用毛細現象、汽化潛熱和蒸氣壓等物理原理,不用電力或轉發條,就能讓這隻鳥重複做出站直與低頭飲水的動作,如今成為新型清潔能源發電機的靈感來源。 這款科學玩具,是由中國大陸華南理工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延伸「飲水鳥」的概念,研發出「飲水鳥摩擦電動水力發電機(DB-THG)」,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Device》期刊。 在自然界中,當陽光照射地球,海洋、湖泊和地表液態水變成水蒸氣,經過凝結作用以雨、雪等降水形式落回地面,成為水循環。研究作者認為,如果能夠捕捉這種能量並將其轉化為電能,可能成為「龐大的再生能源機會」。 研究第一作者、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吳昊表示,飲水鳥提供一種獨特的發電方式,他在攻讀博士學位時,發現飲水鳥不只是玩具,同時是展現物理學概念的工具。他說:「我開始思考,能否將液體蒸發為氣體的能量,轉化為機械能,再轉化為電能。」 研究人員於是設計飲水鳥引擎,將蒸發能轉換為機械能,再透過具有低摩擦阻力的專用「摩擦起電」奈米發電機,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結果可以為計算機、電子溫溼度計及液晶顯示器供電。 研究團隊表示,以往將蒸發能轉化為電能的實驗受限於轉化效率低落,但飲水鳥引擎能產生100伏特的輸出電壓,足以為小型電子設備供電,而實驗的50小時內,只消耗約100毫升的水。研究團隊的下一個目標是設計更獨特、高效能的飲水鳥引擎,期盼有朝一日能實際應用於日常生活。 智慧供電 助玩具轉型 不同於飲水鳥玩具以水力發電,南韓濟州大學材料科學家金尚宰(Sang-Jae Kim,音譯)團隊,則開發不需電池供電的兒童電子玩具;他們利用摩擦發電式奈米發電機(TENGs)收集機械振動時產生的能量(電荷),類似頭髮與氣球摩擦時形成的靜電,再將之轉化為可用能源。 研究人員指出,一但使用摩擦生電原理,玩具將可以「自己供電」,例如:按一按眼睛就會發光。 該團隊利用鋁電極製成的TENGs夾在環保矽膠薄膜之間,結合了橡膠小鴨及拍手玩具,透過擠壓或搖動方式讓電極與薄膜接觸產生電荷,TENGs可從中收集足夠能量為玩具LED燈供電,讓傳統玩具轉型為智慧供電玩具的前途更加明朗化。 雪橇跑跑人 用手發電 國內方面,親子天下MAKER PARTY曾舉辦「科學玩具自造王」競賽,有學生設計競速玩具「雪橇跑跑人」,兩個玩家必須用手快速轉動發電機,電就會經由電線傳送,驅動跑跑人揮動滑雪杖(棉花棒)向前移動,看誰先到達終點,過程完全「靠手發電」,沒使用電池。後來更成為嘉義市北興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學生最期待的上課內容。

MORE

天主教愛進偏鄉 攜手學童歌舞獻愛母親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母親節前夕,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前進屏東萬安國小,與偏鄉學童提前歡慶母親節,小朋友以「畫我母親」、歌舞獻唱,感謝母親給予滿滿的家庭溫暖,近百人共度溫馨感恩時刻,也引導孩子面對親子互動的衝突情境,學習情緒管理及溝通和好。 萬安國小位於大武山麓、萬安溪旁,學區內有5個部落,萬安、安平、達里3個部落多屬泰武鄉萬安村,兒童幾乎都屬排灣族原住民。地處偏鄉部落,學習資源有限,單國璽基金會欣然受邀出席和小朋友同樂。 萬安國小提前舉行「母親節感恩活動」,萬安國小校長王國亨、家長會長謝新春、泰武鄉代表邱登星及單國璽基金會社工湯美珠等人出席,百人參與母親節感恩活動,在師生合唱〈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溫馨歌曲中揭開晚會序幕。 王國亨感謝基金會及親師排除萬難共襄盛舉,一起慶祝母親節,也透過活動讓孩子了解家庭、親子互動的重要,小朋友嘹亮的歌聲、行動短劇傳達對母親的愛及感謝,真情流露,令媽媽們為之動容。 現場也有「愛我媽媽藝文展」,小朋友「畫我母親」、感恩小卡等,字句間傳達對母親的愛和感恩,孩子感性分享「謝謝您含辛茹苦把我養大,接下來換我照顧您!」孩子懂事、體貼讓大人為之莞爾、感動! 圖/單國璽基金會提供 湯美珠表示,課輔班照顧30多名孩子,多都來自萬安國小,他們渴望有表演的舞台,終能有機會大秀才藝,看到孩子自信的演出,是情感、文化的表達。企畫岳玟伶說,活動透過引導讓孩子思考面對家庭互動的衝突情境,學習情緒管理及良好的溝通。

MORE

月掩火星5/5登場   天文迷引頸期盼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令天文迷引頸期盼的5月星象到來。台南市南瀛天文館昨天表示,5月5日將有難得一見的「月掩火星」天文景象可觀賞,月掩火星預計從上午10時38分開始登場、11時57分結束,過程約1小時19分左右。 緊接著晚上則有寶瓶座流星雨接棒。水星西大距則將於5月10日登場,水星亮度可達0.4、和太陽相距26.4度,是最適合觀察的時候。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寶瓶座η流星雨屬於中型規模的流星雨,其母體為著名的哈雷彗星(1P/Halley),活躍期在每年的4月19日至5月28日,流星速度極快,其輻射點位於寶瓶座η附近,今年的寶瓶座η流星雨極大期時觀測條件極佳,每小時上看50顆,十分適合民眾出門欣賞。 觀賞流星雨也不需要任何觀測器材,只要遠離光害區、找個空曠視野佳的地方躺下來,仰望天頂四周、保持耐心,便能期待流星劃過眼前的時刻。 南瀛天文館表示,5月5日的月掩火星是自2019年後再次出現,可見到月球逐漸經過火星前方,使得火星最終被遮擋而不可見。由於發生在白天,難以肉眼看見,需透過望遠鏡才可觀測,可利用天文望遠鏡看見火星逐漸沒入月球後面的景象。

MORE

住家旁常開挖管線 高中生研發「下水道攝影車」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一群高工學生有感住家附近常常有地下管線故障或阻塞致道路封閉,於是發想研發「下水道攝影車」,盼科技輔助迅速找到下水道錯綜複雜的管線,還能提早防治下水道蚊蟲孳生等,這項研究獲得第64屆高雄市科學展高中組工程學科第三名。 都市道路常因地下管線故障而頻繁開挖,又因深處地下不易檢修,屢屢封路修繕數日,造成民怨。高雄市中正高工電子科同學宋芳貽、田捷林、楊明勳也感受到住家附近常見封路的現象。 於是他們發想並研發「下水道攝影車」,以科技輔助,迅速找到下水道錯綜複雜管線故障位置,以利工人潛入進行維護。同學指出,這項研發還有助於提早防治下水道蚊蟲孳生等功能。 宋芳貽等人指出,住家附近道路常出現開挖修路,不僅進出不便,還有機具等工程噪音也影響用路人,抱怨不斷。指導老師李裕誠、呂景富從源頭找到埋設於地下的下水道,發現相關管線不易維修,還因位處地下容易破裂及阻塞,於是帶領及指導同學研發,希望專業儀器協助找到工程修繕處。 圖/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同學表示,多次利用攝影機進行下水道探查,也依據下水道的特性做修正與調整,失敗中汲取經驗,研發自製「下水道攝影車」,藉由科技輔助,讓儀器進入管線探勘,針對管線問題點做開挖,減少路面開挖面積並能提升檢修效率,還能就下水道蚊蟲孳生防治示警,以利防治。 中正高工校長張簡玲娟嘉許同學的研發精神,肯定科展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的問題做探索,透過自發性研究找出解決方法,這是建立科學實作的精神,很有意義。

MORE

113會考/考生認為數學難度中偏易 理解題意較費時

【本報台北訊】113年國中教育會考周末登場,台北考區共2萬1314人應試,今日第2科數學,缺考考生577人、2.71%。許多學生認為難度中等,試卷前幾題算是輕鬆答題,至於題組敘述較長,確實要動腦思考才能意會要如何回答。 台北市立瑠公國中有學生認為,整體寫起來還算順手,難度中等偏易,題幹敘述需要花點時間,尤其是題組題,得思考要運用哪個觀念解題。 另名學生坦言,她比較擅長文科,但這次數學考題大部分還能解答,有3題不太確定,只好用猜的。 台北市立興雅國中有學生表示,今年較歷屆考題難,但是前10題還算簡單,其中不少題目敘述較多,得花點時間消化,整份寫完剩不到5分鐘就要交卷。 另名學生直呼難,題目敘述雖然都算清楚、但有點繞,得花點時間理解,她認為最難應是非選題,要運用不同概念去證明,儘管最後寫出答案,也不確定是否正確。 台北市教育局統計,台北考區共2萬1314人應試,全市共27所考場學校,開設625間一般試場、74間特殊試場,其中有454名考生通過特殊應考服務及突發傷病申請。 第2節數學,應到考生2萬1314人,實到考生2萬737人、缺考考生577人,到考率97.29%、缺考率2.71%。

MORE
/54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