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宗教 | 人間福報

宗教

板橋童軍慶端午 陸上賽龍舟

【人間社記者陳秀琴新北報導】端午節將近,為讓童軍小朋友體驗划龍舟的樂趣,板橋佛光童軍團一日在佛光山板橋講堂舉辦「陸上行舟」創意走秀、趣味競賽活動,二十餘名童軍、服務員玩得不亦樂乎,信眾也駐足圍觀,加油聲不斷! 板橋講堂住持妙兆法師特別介紹每一組龍舟的特色,其中一隻有電腦配備的龍舟,裡面還有唯妙唯肖的滑鼠與鍵盤配備。有的龍舟上還裝飾有鱗片、背鰭,以及繪製了動漫的船身,非常有創意。 板橋佛光童軍總團長陳書揚表示,六組龍舟作品,皆是以環保材質運用不同前進的動力方式,如:手提道具、手拉滑板車道具,也有以騎腳踏車「陸上行舟」方式行進。

MORE

法華禪寺 菩提眷屬祝福禮

【人間社記者周露碧西聖喬治報導】佛光山法國法華禪寺二日在觀音殿,舉行「菩提眷屬祝福禮」,禮請佛光山歐洲教區總住持覺容法師,為婚齡從七周年到鑽石婚六十一周年的十六對菩提眷屬福證,現場逾百人觀禮,共同見證永結同心、百年好合的幸福婚姻,場面莊嚴、溫馨歡樂。 觀音殿布置得美輪美奐,門前飾以氣球拱門,備增喜氣。在悠美柔和的音樂及眾人的掌聲中,盛裝打扮的菩提眷屬跟隨法師緩緩進入殿堂。覺容法師帶領菩提眷屬誦經、佛前宣誓、交換信物,恭讀〈為菩提眷屬祈願文〉。常住贈送寓意家庭生活之道,裝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禮盒、象徵幸福圓滿的念珠給菩提眷屬,願他們永結同心,實踐三好,攜手共創佛化家庭。 菩提眷屬胡鵬、溫肖丹以及MADEVADASSE Thierry、黃雪梅分別以中、法文代表宣讀〈菩提眷屬誓願文〉,在佛前許下對彼此的承諾,互信互諒、愛家護教,共同成就佛道。 覺容法師開示,佛教的愛是真善美的愛,是充滿幸福美滿的愛,更將愛昇華為慈悲。並傳授四項智慧錦囊──互信互敬、給於歡喜、彼此讚美、不忘初心──勉勵菩提眷屬,用三好四給來生活,家庭一定和樂,幸福美滿;若能子孫三代一起來接受祝福,成就三好佛化家庭,信仰傳承,更加圓滿無礙。 婚齡最長超過一甲子的佛光人周真普、楊玉珠伉儷分享,結婚已經六十一年,這次祝福禮感受到三寶的加持,婚姻生活會更加幸福。結婚五十一周年的資深佛光人李文超和謝少香伉儷回憶道:「因戰亂來到法國,一路走來,經歷了許多困難,感謝有佛光山作為精神的依靠,也在法華禪寺進步成長。」

MORE

滿信法師 榮獲紐西蘭功績勳章

【人間社記者韓筱葉紐西蘭報導】紐西蘭全國於3日慶祝英國君主生日,同時頒授「2024年紐西蘭功績勳章」,紐西蘭佛光山住持滿信法師為獲得「功績勳章」的佛教人士。今年有176位各領域的紐西蘭人,因對國家社會做出傑出服務而獲得殊榮。 滿信法師因長期致力於學校教育、社區安全及心靈淨化等社區服務,獲得紐西蘭國家的肯定及殊榮。 紐西蘭依循英國悠久的傳統,在每年6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慶祝英國君主的生日,並在同日依據獨有的榮譽體係「紐西蘭皇家榮譽制度」,公布每年的功績勳章得主。 此勳章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1996年5月30日創建,在榮譽體係中僅次於紐西蘭勳章。授勳名單由內閣辦公室下屬的授勳單位管理,並由紐西蘭國王查爾斯三世根據總理的建議批准,旨在表彰對國家做出卓越服務的社會賢達。 紐西蘭總理陸克森(Christopher Luxon)致函,恭賀滿信法師獲得紐西蘭功績勳章,表示此殊榮是對滿信法師為社會貢獻影響力的肯定,也是對佛光山團隊的支持和認可。 滿信法師表示,感謝紐西蘭認可佛光山為社會所做的工作,這分榮譽屬於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大師一生都在倡導世界和平、同體共生的理念,國家間的友好關係和國際社會的和平,是佛光人共同努力的目標。紐西蘭功績勳章不屬於個人成就,而是佛光人集體的力量成就,使得我們能夠完成許多事情。 社會各界賢達紛紛向滿信法師祝賀,科學家Dr. Amanda Dixon-McIver代表家人表示,滿信法師獲得榮譽實至名歸,若每位移民都像滿信法師時時心繫社會、為社會貢獻的想法,世界就會變得更好。 前紐西蘭警署部密探警司Virginia Le Bas表示,滿信法師的領導力和利益社會大眾的行動獲得認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移民局監察官們藉此機會,感謝滿信法師的投入、指導和智慧。很多人都說,滿信法師是廣受尊敬的東奧克蘭精神領袖,得到全國的認可而感到驕傲。

MORE

三好四給文化節 人間佛教扎根紐國

【人間社記者韓筱葉紐西蘭報導】紐西蘭佛光山落實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寺院學校化」的理念,第10屆「三好四給人間佛教文化節」於4月30日啟動,5月29日迎來奧克蘭南區Mangere East小學160位師生參與,為今年32場活動畫上圓滿句號。10年來,紐西蘭兩大城市奧克蘭及基督城共計62所學校、逾3萬3000位師生及家長,走進南北島佛光山學習「三好四給」理念,其中,初高中20所、小學42所,更有9所學校參加5屆以上。 三好飯香噴噴   3G4G琅琅上口 近年道場為學生們特別準備的「三好飯」深受師生及家長喜愛,這是住持滿信法師特意囑咐,以豐厚的奶油,搭配當地人喜歡的馬鈴薯、胡蘿蔔、素火腿、鷹嘴豆,將飯炒的香噴噴供養學生,許多學生紛紛續碗,稱讚:「太好吃了!」 Ormiston小學學生Viansh回到家中不斷分享在道場學到的東西,特別喜歡「三好飯」,家長難以置信兒子在道場食用8碗,很好奇碗的大小。 國際佛光會紐約協會長陳澄慧特別為第10屆「三好四給人間佛教文化節」創作一首〈3G4G〉主題曲,輕快的節奏配上Rap的說唱,成為今年活動的亮點。芬利森公園小學老師Hadassah Vaoa表示,學生們都非常喜歡學唱〈3G4G〉,歌曲的表述將學生與薩摩亞的文化聯繫起來;還有學生Finnix Tauti fano 說,學習唱歌增加了自信心。 Sunnyhills小學老師Susan Nelson表示,活動非常多樣性,讓學生們很投入,〈3G4G〉活潑曲調很適合學校集會時播放。家長Kay表示活動豐富緊湊,每個環節都富有教育意義,不只讓學生受益匪淺,自己也深受觸動;會將〈3G4G〉歌詞貼在孩子的臥室裡,讓孩子天天都要記得三好四給。也有學生詢問歌曲是否有在Spotify線上音樂平台分享,希望每天跟著唱。 社區警官支持 師生歡喜拜訪 在警署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共有21位警員參與活動,社區警官包括Sen Const Matt Green、Sen Const Marina Phillips及Sen Const Pauline Orpet幾乎每場活動都出現,以表演的方式讓學生增強安全意識,增進學生與執法部門積極接觸的機會。芬利森公園小學老師Elaine Skelton表示,與警察互動的部分教導學生們要付出而不是索取,要感受給予的喜悅,與學校的「反霸凌周」活動契合。 芬利森公園小學200多位學生,在徒步至道場的途中遭遇傾盆大雨,依然抵擋不住學生們來寺的熱忱,在警官們的護送下,學生抵達道場後開心地說:「我們終於到了!(We have finally arrived)」場面令人動容。 紐西蘭「三好四給人間佛教文化節」已融入當地社區,各所學校表示很幸運在奧克蘭東區有多樣的文化培養大家包容性的思惟,「三好四給」的價值觀豐富了學生的心胸和視野,時時提醒他們要「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MORE

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01 林宜標投身策展30多年來,除了讓民眾不用出國,就能欣賞世界級名畫、文物;他也擅長發揮藝術結合公益的強大影響力,例如921地震周年,他促成大提琴家馬友友發行《溫情秋天》限定專輯,所得全數捐給南投國小等。林宜標認為: 「唯有永遠保持一顆好奇的心,才能不斷發現新世界。」 02 邱念慈2008年開始吃素,為了戒除不良習慣,她2010年開始投身路跑,10多年來,她積極參與各項路跑賽事,也拿過不少獎盃,還時常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茹素、跑步的心路歷程;邱念慈深信,很多事情的源頭,就在自身起心動念,她分享: 「我用『茹素』方式,減少燒殺暴力,這是微小的我所能做的,最簡單的善良。」 03 非洲有支安哥拉足球隊,成員大多因地雷、意外或受傷而截肢,也有人天生畸形,或罹患小兒麻痺而不良於行;但他們沒有放棄對足球的熱愛,即便拄著柺杖,也能在場上奔跑、傳球、射門,為截肢者世界盃努力訓練。隊員埃利亞斯(Celestino Elias)表示: 「不要認為殘疾代表著生命的終結,賦予自己力量,去挑戰、探索世界,扭轉認為殘疾人能力不足的觀念。」 04 秘魯廚師歐坎波(Palmiro Ocampo)見食物被大量浪費,讓他開始反思身為廚師的責任;2013年,他創辦非營利組織「最佳廚房」(CCori),教其他廚師、社區廚房如何最大限度烹煮食物,例如:把蔬菜皮製成便宜、營養的飯菜等。歐坎波說: 「我不想忽視世界的問題。我不想說『我只是個廚師』,我無能為力。」 05 瑞士數位藝術家拉姆紹爾(Hansruedi Ramsauer)在金融業待了20年後,感到愈來愈倦怠,決定轉行;他在2023年創辦網頁公司「go4design」,還運用軟體Photoshop,把普通照片變成誘人、超現實的畫面,盼鼓勵大眾換角度看事情。拉姆紹爾認為: 「觀點是問題的一部分,也永遠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在工作中發揮不同的觀點。」 06 醫師蘇宜輝原本在台北的醫院行醫,39年前到屏東枋寮出遊,見到當地醫護人員的困窘,喚醒他濟助弱勢的初衷,投入偏鄉行醫;多年來他積極導入資源,讓枋寮醫院從3名醫師的診所,蛻變為擁有40名醫師的地區醫院。蘇宜輝的理念是: 「人的健康與生命不分貧富貴賤,偏鄉居民也該享有與都會相同的就醫權利。」 07 沈利倩出生就罹患血癌,周歲前歷經10次化療,雖然她重拾健康,卻得截掉右腳保命;哭過、傷心過後,她把義肢視為自己獨一無二的「美人腿」,還跟著爸爸養鷹、馴鷹,讀中學時創辦「老鷹紅豆服務隊」,到各地分享生命故事,並進行生態教育。沈利倩表示: 「我想要當身心障礙者與社會的橋梁,消除彼此隔閡,讓身心障礙者能被平等對待。」 08 香港設計師陳幼堅入行已超過50年,從李錦記品牌到可口可樂中文商標,就連香港國際機場、上海外灘美術館、中國大陸國家大劇院標識,都由他操刀設計;每一個案子,他都不計較時間成本,反覆修改、琢磨每一個細節。陳幼堅說: 「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MORE

佛大學子 成果展秀創意

為展現佛光山佛光大學教學成果,佛大語文教育中心日前舉辦「微光閃耀.星穹璀璨」中英文主題化教學成果展,展示學生作品,除手作書、明信片等,還有日本文化體驗。文/記者羅智華

MORE

82歲讀者剪報17年 最愛《人間福報》

【記者江俊亮台北報導】讀報、剪報是中小學生的事?現年82歲的林信勇,自2007年首度閱讀《人間福報》後,發現內容豐富,文章發人深省,值得好好保存,於是開始剪報,17年來從未間斷,如今剪報成冊,堆積如山,隨手翻閱,隨時惕勵自己,蔚為樂事。   耄耋之年的林信勇,一甲子之前,是國立台灣藝專(台藝大前身)印刷科的高材生,當兵退伍後,就與友人合伙從事印刷業,那時的印刷業從凸版印刷進到平版印刷,他在學校學的製版技術,剛好派上用場,也見證台灣印刷業者的成長。 林信勇說,他出生於日治後期,幼年有一個日本名字叫「林信太郎」,上小學時,台灣剛光復,家裡接到入學通知,才知道他的名字被改成「林太郎」。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因他的名字太日本化,要他改名,他才改為「信勇」。 林信勇說,他從小就被教導「不要爭」、「凡事都要忍」,可能因此養成他懦弱的個性,而且他發現家族長輩也都有「逆來順受」的傾向,這跟他祖父從唐山過台灣,跨越「黑水溝」的勇敢、冒險精神大相逕庭,因此決定做人要有「信」有「勇」。 「也許是自己個性懦弱,所以我特別喜歡看勵志的書!」林信勇說,雖然他不是佛教徒,也不是一貫道的道親,但他喜歡看佛經、一貫道的經典,甚至涉獵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書籍,甚至「認真」到作筆記,但是紀錄的比較片斷。 2007年,他的妻子從佛光山台北道場攜回一份《人間福報》,他看了之後,發現內容不錯,就訂了一份。開始讀報之後,他發現《人間福報》內容廣泛,有國學知識、人生道理、智慧語錄等他喜歡看的內容,「但是看完就丟掉,實在很可惜,所以我就開始剪報!」 17年來,林信勇剪報不斷,家裡的剪報冊堆積如山。剛開始時,剪報的內容多為國學、佛學,「後來只要看到喜歡的內容,就剪下來」。為了剪報,他還到大賣場買一整套的剪貼簿,朋友稱讚他很有心,但他說:「沒什麼了不起,盡本分啦!」 「年紀大了,有點事做,總是好的!」林信勇說,剪報對他而言是生活上的調劑,家人都認為那是他的寶貝,不敢輕易翻動它,「其實,我也希望家人一起看,但他們都太忙了!」林信勇淡淡地說:「或許這就是因緣吧!但我會繼續剪,剪到我該滿業為止。」

MORE

西方寺減碳健走 祝福毛寶貝

【人間社記者明生聖地牙哥報導】佛光山西方寺與國際佛光會聖地牙哥協會1日舉辦「減碳健走暨毛寶貝祝福禮」,近100人及35隻毛寶貝在大學嶺社區(University Heights)健走50英里。其中,西方寺所在社區大學嶺有11位鄰居看見毛寶貝聚集而報名參加,進入道場之門。 活動前後,由Magen及Victoria帶領拉筋、鬆弛肌肉,以確保與會者避免運動傷害。健走路線途中,由聯辦的鄰里店家設置數個休息站,為毛寶貝提供水和小點心,確保牠們在整個過程中保持充沛的體力。 監寺妙藏法師帶領大眾恭讀祈願文,祈願大眾身心自在、平安健康後,主人們陪同毛寶貝,一一走到台前接受灑淨祝福。

MORE

奧斯陸佛光童軍 出席宗教日

【人間社記者定充奧斯陸報導】挪威奧斯陸佛光三好童軍團7位童軍服務員,由國際佛光會奧斯陸協會輔導法師暨瑞典佛光山住持覺心法師指導,於6月1日首次代表挪威佛教聯合會,出席「格陵蘭節」(Grønlandsfest)之「宗教日」(Religionenes Dag)活動。出席的宗教團體,包括伊斯蘭聯合會、基督教及天主教等各教會及多國民間團體,超過2000人參與。 宗教日是一項跨宗教活動,在挪威其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初,2024年主題是在格陵蘭社區展示多元文化及宗教色彩。佛光童軍以佛教常識作為問答遊戲基礎,讓民眾在遊戲中認識人間佛教,並贈送精美結緣品。 奧斯陸佛光三好童軍團於2017年正式加入挪威童軍總團,服務員亦經總團嚴格培訓。格陵蘭教區執事西格尼.米克爾巴斯特(Signe Myklebust)歡迎佛光童軍參與,邀請童軍參觀教堂,希望日後能聯合活動。

MORE

菲律賓佛光山青少年 回佛光山尋根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二○二四菲律賓佛光山青少年生命教育體驗團」來自菲律賓尚一中學、中正學院等華校和信徒子女,共三十二位十至十六歲青少年在佛光山、佛光山普門中學展開一連串學習。五月十七日一抵達佛光山,即前往大雄寶殿浴佛,隔天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大師。隨後參與朝山、程式編寫、美術、數學、體育等琳瑯滿目課程,六月三十日於普中英語情境教室舉行結營典禮。 普門中學董事長慧傳法師讚歎,菲律賓青少年充滿蓬勃朝氣,而且中文進步很多,日前結緣的積木拼圖全都組裝完成,可見學習之認真。 萬年寺監院覺林法師表示,看到照片裡的大家上課時都非常開心,相信這段期間學到了自我成長與自我管理,父母也會很高興孩子的進步。 菲律賓佛光山青少年李景晗心得分享表示,這段期間擔任隊長,學到很多。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觀賞《佛陀的一生》,更加了解佛陀的故事,雖然只有短短兩星期,卻是獲益良多。 現場成果發表以動靜態呈現,例如書法、禪繞畫、積木拼圖。還有大家以十個工作天,製作代表菲律賓傳統特色的茅屋(Bahay Kubo),表演菲律賓民謠〈Bahay Kubo〉,描述這屋子雖然很小,但應有盡有;以及演唱人間音緣〈三好歌〉、〈感恩的人生〉。 結業證書依序由普門中學董事會駐校代表王文俊、普門中學校長謝毓琳、覺林法師頒發。

MORE
/267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