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宗教 | 人間福報

宗教

82歲讀者剪報17年 最愛《人間福報》

【記者江俊亮台北報導】讀報、剪報是中小學生的事?現年82歲的林信勇,自2007年首度閱讀《人間福報》後,發現內容豐富,文章發人深省,值得好好保存,於是開始剪報,17年來從未間斷,如今剪報成冊,堆積如山,隨手翻閱,隨時惕勵自己,蔚為樂事。   耄耋之年的林信勇,一甲子之前,是國立台灣藝專(台藝大前身)印刷科的高材生,當兵退伍後,就與友人合伙從事印刷業,那時的印刷業從凸版印刷進到平版印刷,他在學校學的製版技術,剛好派上用場,也見證台灣印刷業者的成長。 林信勇說,他出生於日治後期,幼年有一個日本名字叫「林信太郎」,上小學時,台灣剛光復,家裡接到入學通知,才知道他的名字被改成「林太郎」。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因他的名字太日本化,要他改名,他才改為「信勇」。 林信勇說,他從小就被教導「不要爭」、「凡事都要忍」,可能因此養成他懦弱的個性,而且他發現家族長輩也都有「逆來順受」的傾向,這跟他祖父從唐山過台灣,跨越「黑水溝」的勇敢、冒險精神大相逕庭,因此決定做人要有「信」有「勇」。 「也許是自己個性懦弱,所以我特別喜歡看勵志的書!」林信勇說,雖然他不是佛教徒,也不是一貫道的道親,但他喜歡看佛經、一貫道的經典,甚至涉獵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書籍,甚至「認真」到作筆記,但是紀錄的比較片斷。 2007年,他的妻子從佛光山台北道場攜回一份《人間福報》,他看了之後,發現內容不錯,就訂了一份。開始讀報之後,他發現《人間福報》內容廣泛,有國學知識、人生道理、智慧語錄等他喜歡看的內容,「但是看完就丟掉,實在很可惜,所以我就開始剪報!」 17年來,林信勇剪報不斷,家裡的剪報冊堆積如山。剛開始時,剪報的內容多為國學、佛學,「後來只要看到喜歡的內容,就剪下來」。為了剪報,他還到大賣場買一整套的剪貼簿,朋友稱讚他很有心,但他說:「沒什麼了不起,盡本分啦!」 「年紀大了,有點事做,總是好的!」林信勇說,剪報對他而言是生活上的調劑,家人都認為那是他的寶貝,不敢輕易翻動它,「其實,我也希望家人一起看,但他們都太忙了!」林信勇淡淡地說:「或許這就是因緣吧!但我會繼續剪,剪到我該滿業為止。」

MORE

西方寺減碳健走 祝福毛寶貝

【人間社記者明生聖地牙哥報導】佛光山西方寺與國際佛光會聖地牙哥協會1日舉辦「減碳健走暨毛寶貝祝福禮」,近100人及35隻毛寶貝在大學嶺社區(University Heights)健走50英里。其中,西方寺所在社區大學嶺有11位鄰居看見毛寶貝聚集而報名參加,進入道場之門。 活動前後,由Magen及Victoria帶領拉筋、鬆弛肌肉,以確保與會者避免運動傷害。健走路線途中,由聯辦的鄰里店家設置數個休息站,為毛寶貝提供水和小點心,確保牠們在整個過程中保持充沛的體力。 監寺妙藏法師帶領大眾恭讀祈願文,祈願大眾身心自在、平安健康後,主人們陪同毛寶貝,一一走到台前接受灑淨祝福。

MORE

奧斯陸佛光童軍 出席宗教日

【人間社記者定充奧斯陸報導】挪威奧斯陸佛光三好童軍團7位童軍服務員,由國際佛光會奧斯陸協會輔導法師暨瑞典佛光山住持覺心法師指導,於6月1日首次代表挪威佛教聯合會,出席「格陵蘭節」(Grønlandsfest)之「宗教日」(Religionenes Dag)活動。出席的宗教團體,包括伊斯蘭聯合會、基督教及天主教等各教會及多國民間團體,超過2000人參與。 宗教日是一項跨宗教活動,在挪威其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初,2024年主題是在格陵蘭社區展示多元文化及宗教色彩。佛光童軍以佛教常識作為問答遊戲基礎,讓民眾在遊戲中認識人間佛教,並贈送精美結緣品。 奧斯陸佛光三好童軍團於2017年正式加入挪威童軍總團,服務員亦經總團嚴格培訓。格陵蘭教區執事西格尼.米克爾巴斯特(Signe Myklebust)歡迎佛光童軍參與,邀請童軍參觀教堂,希望日後能聯合活動。

MORE

菲律賓佛光山青少年 回佛光山尋根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二○二四菲律賓佛光山青少年生命教育體驗團」來自菲律賓尚一中學、中正學院等華校和信徒子女,共三十二位十至十六歲青少年在佛光山、佛光山普門中學展開一連串學習。五月十七日一抵達佛光山,即前往大雄寶殿浴佛,隔天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大師。隨後參與朝山、程式編寫、美術、數學、體育等琳瑯滿目課程,六月三十日於普中英語情境教室舉行結營典禮。 普門中學董事長慧傳法師讚歎,菲律賓青少年充滿蓬勃朝氣,而且中文進步很多,日前結緣的積木拼圖全都組裝完成,可見學習之認真。 萬年寺監院覺林法師表示,看到照片裡的大家上課時都非常開心,相信這段期間學到了自我成長與自我管理,父母也會很高興孩子的進步。 菲律賓佛光山青少年李景晗心得分享表示,這段期間擔任隊長,學到很多。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觀賞《佛陀的一生》,更加了解佛陀的故事,雖然只有短短兩星期,卻是獲益良多。 現場成果發表以動靜態呈現,例如書法、禪繞畫、積木拼圖。還有大家以十個工作天,製作代表菲律賓傳統特色的茅屋(Bahay Kubo),表演菲律賓民謠〈Bahay Kubo〉,描述這屋子雖然很小,但應有盡有;以及演唱人間音緣〈三好歌〉、〈感恩的人生〉。 結業證書依序由普門中學董事會駐校代表王文俊、普門中學校長謝毓琳、覺林法師頒發。

MORE

佛光山新馬寺復蔬路跑 4000人齊心愛地球

【人間社記者黃俊聞新山報導】佛光山新馬寺及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南馬協會,二日舉辦二○二四全球復蔬公益路跑,政教文商界近四千位熱愛運動人士,一大清早在新山伊斯幹達公主城公主灣集合,為關注氣候變遷及環境保護議題而跑。 這一屆路跑,有帶著重要中央黨員路跑的黨鞭、帶著整個家族跑的郭氏族長、帶著旗下員工一起為愛地球而跑的集團企業家、帶著近五百名學生為提升品格教育而跑的學校校長,大家不分種族、年齡、背景,只為把愛傳遞出去。 此次活動獲得柔佛州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局長莫哈末哈納菲以身作則,帶著教育局負責各級別公務,包括幼教、小學、中學學生成長部的官員,以及各校校長參與路跑,讚歎該活動讓社會團結和更美好。適逢學校假期,活動因此吸引一百所來自幼兒園、國中、獨中及私立學府的師生參與,報名人數達一千八百六十九人,尤以新山斯里柏伶國中最給力,共有四百六十二人參加義跑,刷新紀錄。 通訊部副部長兼古來國會議員張念群,參加「挑戰組」十一公里路跑;柔佛州衛生及環境委員主席林添順及佛光山新馬寺住持如彬法師也參與四公里「休閒組」,該組是最多民眾參加的隊伍。

MORE

人間音緣 唱進維也納金色大廳

【人間社記者性慧維也納報導】奧地利華僑退休聯誼會與北京夕陽秀中老年文化事業發展基金會攜手,二日於聞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文化互鑑.共鑄輝煌」夕陽秀演唱會,邀請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佛之聲合唱團」、中國大陸各地及維也納退休愛樂人士等八個合唱團體演唱。維也納佛光山監寺如群法師及佛光人到場欣賞,逾三百人參與盛會。 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是音樂的神聖殿堂,全世界的頂級音樂家無不以能在此演出為榮。廳中的裝飾金碧輝煌、音響效果無與倫比,廳內的聽眾不論坐於何處,都能享受到一樣水準的音樂演奏。這裡也是聞名全球的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常駐音樂廳。 佛光人登台獻唱  宣揚星雲大師理念 音樂會開始,分別從深圳、廣東佛山、山西、甘肅蘭州來的各合唱團,皆著華麗民族特色禮服陸續進場演出精采曲目。 「佛之聲合唱團」由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長林玉嬌指揮,青年蔡洪儀伴奏,帶領十五位穿著莊嚴的佛光旗袍及黑長禮服的團員登上舞台,演唱〈禮讚偉大的佛陀〉、〈希望之光〉兩首人間音緣,祈求佛陀慈悲加被,將光明和善美帶給全人類,祈願一切眾生在黑暗和苦難中被指引與加被,能生起信心,在寧靜中找到和平。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偉大的宏願,憑著真純的願心及十方大眾的護持,努力無懈,目前在全世界有約三百座寺院道場,弘法事業傳播全球。」主持人於「佛之聲合唱團」演唱前簡短向大眾介紹佛光山的成就,助益大眾對於星雲大師創立佛光山、國際佛光會淑世理念的認識了解。 因此當「佛之聲合唱團」的歌聲響起,會場間突然靜下來,句句清淨和雅的人間音緣,讓聽眾的內心得到平靜。 表演最後,在中奧兩首歌曲大合唱中結束,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獲得主辦單位維也納金廳,頒發「文化互鑑.共鑄輝煌」合唱金獎獎狀一紙與獎杯一座。 維也納華人華僑退休聯誼會會長錢發強表示,人間音緣悠揚歌聲優美,給予由衷的讚美。主辦單位北京夕陽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柏樺,讚賞〈禮讚偉大的佛陀〉、〈希望之光〉,帶給聽眾和悅寧靜;當地華僑也給予正向肯定的回響。「佛之聲合唱團」團員表示與有榮焉,能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並獲得肯定,努力不懈的練習,終於得到最好的回饋。 以音聲弘揚佛法  給人歡喜廣結善緣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音樂藝術涵養為世界之最,星雲大師在十多年前規畫在維也納建寺的時候,就明確指示要建立一間音樂教室培養人才,以音樂引導眾生走入佛門。 多年來維也納協會「佛之聲合唱團」努力耕耘,匯聚音樂愛好人士,致力推廣人間音緣,此次能與各方善知識進行文化藝術交流,更廣結善緣以音聲弘揚佛法,給人歡喜,意義非凡。

MORE

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1. 萬約克(Faruq Mburu Wanyoike)出身自肯亞貧民窟,原本走入歧途的他,有幸受到肯亞擊劍聯盟祕書長的拉拔,讓他有機會學擊劍,2022年還成為肯亞首位擊劍國手;成為國家代表後,他也到自己長大的貧民窟成立擊劍俱樂部,不讓弱勢孩童走上歧路。萬約克說: 「我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成為最佳版本的自己。」 2. 2016年,醫師陳乃菁開始推廣失智照護工作,包括協助培育人才、關照患者與家屬的需求等;累積多年經驗後,她發現治療失智症,並非只有藥物,2022年她離開醫院,到社區開診所,讓失智長輩能獲得較好的治療品質。陳乃菁表示: 「照顧的方式百百種,長照路上沒有標準答案。唯有用心傾聽、耐心溝通、尊重包容,才是一帖良方。」 3. 顏睿軍從小發音不太準,被送去語言治療時,治療師藉由氣球引導,不只讓他學習如何發音與說話,也讓他對折氣球產生興趣;除了靠自己摸索,他也時常向國內外氣球大師請益,假日還會到育幼院、啟智學院帶小朋友折氣球,散播歡樂。顏睿軍說: 「氣球不單只是藝術創作,還可以用氣球帶給別人歡樂,因為大人、小孩都喜歡,是很好的媒介。」 4. 5歲時,劉耕名被診斷為重度弱視,熱愛畫畫的他,在母親鼓勵下,得以走上藝術之路;從美國攻讀電腦藝術後,他返台創立藝術工作室「Bito」,2021年起,他與團隊連續3年操刀金馬獎的視覺設計,用新潮方式讓大眾看到老品牌的魅力。劉耕名分享: 「擁抱自己的不完美,這些都是上天的禮物。上天可能從你身上拿走一些東西,但他會給你另外一些天賦。」 5. 坐落挪威北極圈的「Svart」,建築體耗能減少85%,還能自己生產能源,是全球首座正能量飯店;它由建築事務所「Snøhetta」操刀設計,2021年奪下世界精品酒店大獎──最佳永續飯店殊榮。Snøhetta共同創辦人謝蒂爾托森(Kjetil Trædal Thorsen)表示: 「能在如此寶貴的環境中建造旅館,保護當地自然風光、動植物生態,是一種基本義務。」 6. 來自澳洲的斯隆(Matt Sloane)是個焊工,當他在清理舊農用機械、生鏽汽車等物品時,發現這些金屬廢料的各種形狀、紋理,帶給他無盡的靈感;於是,他開始斜槓當藝術家,透過拼湊、組裝廢料,把它們轉化為生動、逼真的動物雕塑。斯隆說: 「我沒想到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如果你一直很想做某件事,那就花點時間大膽去嘗試吧。」 7. 2021年,為了記錄青藏高原的居民如何因應氣候變遷,香港攝影師科德爾(Kin Coedel)深入Ritoma村莊,不只愛上青藏高原壯闊的風景,也和村民建立了友誼,並拍攝〈Dyal Thak〉系列作品,希望讓大眾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科德爾表示: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鼓勵觀眾考慮其他生活方式,也許它可以為人類與自然,以及我們彼此間更健康的關係播下種子。」 8. 邵柏源高中時誤入歧途,20歲時,親眼看到好友在他面前死於非命,讓他痛定思痛,決心要重新來過;2021年因為高雄城中城大火,啟發他加入救護義消,並開始準備考消防特考,每天讀書到凌晨4時,今年如願上榜。邵柏源分享: 「消防工作有種救贖感,透過救護他人,療癒自己。出勤的快樂,再多錢也換不來。」

MORE

台北防災演練 佛光人不缺席

【人間社記者王雯華台北報導】台北市大安區山坡地老舊聚落疏散避難演練,於五月二十九日起在基隆路芳蘭山莊舉行三天,強調跨里、跨區民間義工與企業參與防災支援合作。佛光山普門寺大安區佛光人代表共計十人應邀出席,熟悉協作模式,提升行動效率,保障居民生命安全。 演練的主要內容有:消防隊及學府里鄰災害應變小組巡護員在老舊聚落廣播,提醒居民做好防颱警戒準備;雨量達紅色警戒時配合撤離疏散,調派巴士護送難民至避難收容處所;協助受傷者包紮就醫;針對危險區拉警戒線管制出入;洽請錦華里跨區支援器械協助抽排民屋積水等。

MORE

365日徵文頒獎 葡萄牙佛光山鼓勵閱讀

【人間社記者徐萊里斯本報導】《獻給旅行者365日》讀後感言徵文比賽頒獎典禮,六月一日在葡萄牙佛光山隆重舉行。監寺如海法師、國際佛光會里斯本協會輔導法師知誠法師、督導莊寅彩,嘉賓盧索佛納大學(Lusófona Universidade)教授Rui Freita、東方博物館Vitor Meneghtti博士,以及葡萄牙當地民眾等逾七十人參與。 本次徵文比賽收到葡萄牙各界人士投稿,經過專家評審團的嚴格評選,最終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名,及優秀獎若干名。 活動旨在鼓勵讀者分享閱讀《獻給旅行者365日》後的心得和感悟,一等獎獲得者Raquel Bernardes表示,這本書帶來無盡的啟發,需要理解並應用,在書中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和方向。 如海法師向參加活動的所有讀者和作者表達衷心的感謝和祝賀,表示無論比賽的最終結果如何,每個人都是勝利者。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豐富參賽者自身的心靈,也通過言語與大眾結緣。希望這次比賽能成為大家精神之旅的起點,繼續在未來的生活中,以佛教經典為伴,將佛教的慈悲和智慧傳遞給更多人。

MORE

聯合國民間社會總結會議 佛光會首次與會

【人間社記者心良紐約報導】聯合國總部於五月三十一日召開「聯合國(非洲)民間社會總結會議」,國際佛光會聯合國辦公室主任有霖法師、紐約協會長陳澄慧代表出席,與會包含紐約州長辦公室亞裔事務主任馬肖恩、聯合國全球傳播部(UNDGC)、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SOC)幹部委員、多個非營利組織代表,及瑜伽協會主席Guru Dileepji等線上和現場約一百五十人同步與會。 此次會議主軸,針對五月九、十日於肯亞奈洛比舉行的二○二四年聯合國(非洲)民間社會會議的反思和成果,由聯合國全球傳播部外聯司長Maher Nasser主持,向大眾說明肯亞會議中的參與國家、出席率等分析,他肯定大眾對會議及社會的高度關心。 二○二四年奈洛比聯合國民間社會會議聯合主席Carole Agengo表示,目前許多組織正在努力推動議題,相信大家團結起來,力量非常大,讓社會更好。會議聯合主席Nudhara Yusuf分享該場會議,指出聚集所有民間社會的提案與支持,這將為九月未來發展高峰會帶來很深的影響。 有霖法師表示,首次參加聯合國民間總結會議,除了聽到每個單位的回顧報告,更看見團隊集體創作的精神。 與會者Oh Henuman讚歎全球傳播部和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二○二四年奈洛比聯合國民間會議圓滿成功。文宣組Yande Banda提到,事前活動的宣傳帶來很好的效應,讓更多人重視與支持。與會者Cairo Embarras表示,將持續提倡公民社會。

MORE
/267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